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正念之道 大念處經析解與問答▪P27

  ..續本文上一頁産生身表,這裏的身表是指屈伸手臂的動作。然後必須照見手臂的四類色法,即業生色、心生色、時節生色與食生色,它們是被帶動的色法。照見帶動與被帶動的色法之後,你必須觀察想要屈伸手臂的意門心路過程,它包含四種名蘊,因此總共是五蘊。如果能在每一個動作中都清楚地觀照五蘊,就可以說你是以不癡正知而行。

  四、穿著袈裟等時的正知

  經文中說:「穿著袈裟、執持衣缽的時候,他以正知而行。」在這裏也有四種正知。

  一、有益正知:這裏的「利益」是指在托缽時所産生物質上的增長,並且應以世尊所開示的這段話來理解:「穿著袈裟只爲了避免寒冷與炎熱,爲了避免虻、蚊、風、烈日及蛇等爬行類之觸惱以及爲了遮避羞處。」

  二、適宜正知:薄的袈裟適合熱性體質的人與身體虛弱的人。對于怕冷的人而言,由兩層布重疊而縫製的厚袈裟是適宜的。與這些情況相反的袈裟則不是適宜的。

  穿壞了的袈裟不是適宜的,因爲它需要修補與縫製,因而成爲一種障礙。

  同樣地,絲綢、細麻等高級材料所製成的袈裟會激起他人的盜心,因而會造成障礙。如果比丘單獨住在森林裏,那樣的袈裟可能會被偷走或導致比丘的生命受到危害。

  由邪命所得的袈裟,以及會使善法衰減、惡法增盛的袈裟無論如何都是不適宜的。

  可以從上面談到的這些來了解適宜正知。

  叁、行處正知:就是堅持修行,不舍離禅修的業處。如果你正在修行安般念,那麼在穿著袈裟時你應當只專注于呼吸。如果你正在修行四界分別觀,那麼在穿著袈裟時你應當只專注于四界的特相。這樣做就是具備行處正知。

  四、不癡正知:在自己的名色相續流裏並沒有一個我在穿著袈裟,只是借著心生風界的擴散,而有穿著袈裟的動作産生。袈裟與身體都沒有思考的能力:袈裟不會知道它正披在身體上;身體也不會想:「我正被袈裟披著。」僅僅是一堆法披在另一堆法上而已,就像模型塑像披著一塊布一樣。

  穿著袈裟時你應當觀照五蘊。首先照見全身的色法,接著觀察有分心,以便照見想要穿著袈裟的心。那樣的心包含四種名蘊,再加上全身的色法,總共是五蘊。然後應當對袈裟修行四界分別觀。見到色聚之後就加以分析,以便照見其中的八種或九種色法,即地界、水界、火界、風界、顔色、香、味、食素,有時再加上聲音。如此照見自己的五蘊及袈裟的色法之後,你就會了解穿著袈裟只是一堆法披在另一堆法上而已。精致或粗劣的袈裟都只是一堆究竟色法而已,因此不需要因爲得到精致的袈裟而歡喜,或因爲得到粗劣的袈裟而沮喪。

  注釋中講到一個例子:有些人用花環、香水、香、布等供品去禮拜有眼鏡蛇居住的蟻丘、樹木等對象。另外有些人則虐待這些對象。然而,蟻丘、樹木等不會因爲受到禮拜而歡喜,也不會因爲被虐待而沮喪。同樣地,比丘不應因爲得到好的袈裟而歡喜,或因爲得到不好的袈裟而沮喪。在這裏,不癡正知應當透過如此的思惟來理解。

  接著我要討論執持缽時的四種正知:

  一、有益正知:持用缽時應當透過不慌不忙地持缽所得到的利益以及思惟「以此托缽我將得到食物」來了解有益正知。持缽時應當見到獲得食物之利益,如此即是生起有益正知。

  二、適宜正知:身體瘦弱的人不適合用重的缽。破損至有四、五個縫補處、難以妥善清洗的缽也不適合用,因爲必須費很大的工夫才能將它清洗幹淨。

  正如前面所說的理由,亮麗如珠寶一般的缽會激起他人的貪心,因此是不恰當的。

  由邪命所得的缽,以及會使善法衰減、惡法增盛的缽無論如何都是不適宜的。應當透過如此的解釋來了解適宜正知。

  叁、行處正知:應當了解行處正知就是堅持專注于禅修的業處。如果你正在修行安般念,在執持缽時你應當只專注于呼吸。如果你正在修行四界分別觀,在執持缽時你應當只專注于四界的特相。若能如此修行,就可以說你以正知而行。

  四、不癡正知:在自己的名色相續流裏並沒有一個我在拿取缽。正如前面講過的,只是借著心生風界的擴散,所以才有拿取缽的動作産生。在這件事情上,缽不會想,手也不會想;缽不會知道它被手拿著,手也不會知道自己正拿著缽。只是一堆法拿取另一堆法而已,正如用火鉗來夾取火紅的器皿一樣。應當透過如此的思惟來了解拿取缽時的不癡正知。

  在這裏你也必須觀照五蘊。「我要拿缽」這樣的心包含四種名蘊,它會産生帶動的色法。四類色法是被帶動的色法。帶動與被帶動的色法加上四種名蘊總共是五蘊。然後必須對你的缽修行四界分別觀,以便照見究竟色法,這些是時節生色法。如果能照見自己的五蘊及缽的究竟色法,你就能了知這裏所說的「只是一堆法拿取另一堆法而已。」

  再者,正如這樣的情況:在一個庇護所裏有許多手足殘缺的不幸受難者,他們裸露的傷口中充滿膿、血和蛆。善心人士見到他們,送給他們繃帶及罐裝的藥。有些受難者得到厚的繃帶與象樣的藥罐,有些則得到薄的繃帶與畸形的藥罐。他們之中沒有人會由于所得到的繃帶與藥罐而感到歡喜或沮喪,因爲他們只是要用繃帶來包紮傷口、用藥罐來存放藥而已。現在,透過不癡正知而將袈裟視爲繃帶、將缽視爲藥罐、將缽裏的食物視爲藥的比丘可說是具備最上等正知的人。

  大家應當將袈裟視爲繃帶。爲什麼呢?因爲我們的身體裏充滿蟲、糞、尿與其它不淨物。然後應當將缽視爲藥罐、將缽裏的食物視爲藥,無論食物好吃或不好吃,我們都不應該抱怨。舉辦這樣的一次禅修營是很不容易的,主辦單位曆盡辛勞地籌備所需,讓大家能安樂無憂地在這裏修行。大家應當存著感恩的心,在佛陀的教法中精進修行,無論在何時何處都要做一個具備最上等正知的人。

  五、吃飯、喝水等時的正知

  經文中說:「吃飯、喝水、咀嚼、嘗味的時候,他以正知而行。」在此也有四種正知。

  一、有益正知:關于利益,在比丘思惟四種資具的文句中談到取用食物的八項目的如下:「取用食物不是爲了玩樂,不是爲了陶醉,不是爲了美貌,不是爲了莊嚴,只是爲了身體的延續與維持,爲了停止饑餓之苦,爲了幫助修習梵行。應當思惟:『如此我將能停止饑餓的舊苦,而且不引發過飽的新苦,我將會舒適、無過與安住』」比丘應當背誦此文句,並且經常如理思惟。應當如此了解有益正知。

  二、適宜正知:無論食物的品質與滋味如何:粗糙或精致、苦或甜等等,會造成身體不舒服的食物就是不適宜的;不會造成身體不舒服的食物才是適宜的。

  由邪命所得來的食物,以及食用之後會使善法衰減、惡法增盛的食物無論如何都是不適宜的。由正命所得來的食物,以及食用之後不會使善法衰減、惡法增盛的食物則是適宜的。

  在取用食物這件事情上,應當根據上面講過的這些解釋來了解適宜正知。

  叁、行處正知:就是不舍離禅修的業處。如果你修行的業處是安般念,那麼在吃飯、喝水等時候,你都應當盡量專注于呼吸。如果你修行的業處是四界分別觀,那麼在吃飯、喝水等時候,你都必須盡量專注四界的特相。不要埋怨說持續不斷地修行是不可能辦到的,而應當盡最大的努力來專注于自己的業處。有許多比丘在吃飯時證悟聖果,因爲即使在吃飯時他們也精進地修行觀禅。

  四、不癡正知:在自己的名色相續流裏並沒有我作爲取用食物者。正如前面所說的,只是借著心生風界的擴散,才有以缽接受食物與伸手進入缽中的動作生起。只是借著心生風界的擴散,食物才被捏成適當大小的食團、食團才被拿出缽外、嘴巴才張開,並沒有人用鑰匙或機器將嘴巴打開。只是借著心生風界的擴散,食團才被放進口中、上排牙齒執行杵的作用、下排牙齒執行臼的作用、舌頭的作用好比是手一樣,將被磨碎的食物聚集在一起。如此,口中的食團在舌尖與稀薄的唾液混合、在舌根與濃稠的唾液混合,在下排牙齒臼裏,被舌頭翻攪、被唾液濕潤、被上排牙齒杵細細地研磨。此食物並沒有被任何人用杓子或湯匙放進胃裏,只是借著風界的作用而向前進行。在胃裏面,沒有人用草席將吞進來的食物接住,只是由于風界的作用,食物才進入胃中。沒有人在胃裏面用火爐生火來煮食物,只是借著火界的作用,食物才被消化。沒有人用棍子或棒子將消化後的食物推出胃外,將消化後的食物排出胃的是風界。

  在這裏幾乎每一個階段裏都談到風界。我們必須了解這個風界存在成群的帶動色法裏。然後也必須照見被帶動的色法。帶動與被帶動的色法是色蘊,每一階段中的心(意門心路過程)包含四種名蘊,總共是五蘊。如果能在每一階段中都照見五蘊,並且能觀照它們爲無常、苦、無我,那麼你的不癡正知就達到頂峰。

  風界(vayodhatu)使食物前進、從一側移到另一側,並且執行承受、翻轉、粉碎、去除液體及排出食物的作用。

  地界(pathavidhatu)也執行承受、翻轉、粉碎及去除液體的作用。

  水界(apodhatu)執行濕潤與保持濕度的作用。

  火界(tejodhatu)使吞進來的食物成熟或消化它們。

  空界(akasadhatu)作爲食物進入的通道。

  識界(vibbanadhatu)了解正常進行過程的細節。

  應當根據這樣的思惟來了解不癡正知。

  再者,應當透過下列十種方法思惟食物的可厭性來了解不癡正知:

  一、 觀察獲得食物的辛勞;

  二、 觀察尋求食物的辛勞;

  叁、 觀察吃食物的過程;

  四、 觀察膽汁等各種分泌物的儲藏所;

  五、 觀察胃;

  六、 觀察未消化的食物;

  七、 觀察已消化的食物;

  八、 觀察吃了食物的後果;

  九、 觀察食物以糞便的形態從肛門慢慢流泄出去;

  十、 觀察由于食物而造成的汙染。

  食物可厭性的詳細觀照法可參見《清淨道論》及其注釋《究竟寶箧》(Paramatthamabjusa)。

  六、淨身時的正知

  經文中說:「大小便利的時候,他以正知而行。」在這裏也必須修行四種正知。

  一…

《正念之道 大念處經析解與問答》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去塵除垢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