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以上是叁殊勝的修法。龍欽巴尊者說:“如果知道了叁殊勝法,即使不知道其他法,那也已經足夠了。如果知道很多其他的法,卻不知道叁殊勝法,那還是沒用”。叁殊勝是最重要的、最基礎的。我剛才說了,聽法、修法、打坐、拜佛、念經、磕頭,所有都要用叁殊勝去攝持,如果沒有叁殊勝攝持的話,就沒有太大的意義。功德是有,但並不是真正的修法。
二、五圓滿
大家都知道大圓滿是極爲殊勝的法門。漢族弟子大部分都想修大圓滿,嘴裏說的是大圓滿,心裏想的也是大圓滿,大圓滿也是大圓滿,法是大圓滿,但是內心沒有調整好的話,大圓滿也是沒用的。這個主要還是自己的內心,內心是最重要的。
修大圓滿最主要也是自己的心要調整好,要有穩固的信心。因此,五圓滿的觀想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僅現在作明佛母法會期間,在做其他事情如繞神山、轉壇城、在家裏修行、做功課、聽法時,都必須要具足五圓滿的觀想。
第一是“住處圓滿”。住處圓滿就是我們現在所處的地方,木頭、石頭造的房子啊,是普通人做起來的經堂,不要這樣去觀想。應觀想這裏是真正的蓮師邬金淨土,或者是阿彌陀佛的淨土,或者是觀世音菩薩的淨土,就這樣觀想。
第二是“上師圓滿”。這個上師圓滿就是說,不要把上師看成是普通的一個人在講話,不要這樣看,應該把上師看成是叁世諸佛的本體,將上師視爲與諸佛菩薩無二無別,是諸佛菩薩的化現,像蓮師一樣的,就這樣觀想。
第叁是“眷屬圓滿”。眷屬圓滿就是說,我們的本性就是佛性,這不是我一個人講的,慈誠羅珠堪布也講了,所有人的本性都是光明的,本來面目都是佛性。所有衆生都是平等的。爲什麼平等呢?每一個人的身上都有佛性,所以是平等的。所以我們不要總是覺得某某金剛師兄對我不好,或者這個人品行不好、脾氣不好,又或者那個人菩提心不夠等等,我們不要這樣去想。必須全部清淨地觀爲勇士勇母,男的都是觀音菩薩,女的都是白度母,男女都是勇士勇母。
第四是“法圓滿”。我們所聽的法,首先都是大乘佛法,而且大圓滿是最殊勝的法,不要想這是一個人嘴裏講出來的普通的東西,心裏要想我們所聽的法,都是大乘的法,而且是大乘裏面的大圓滿,是最殊勝的法,是阿底約噶的法。
第五是“時圓滿”。本來常有相續輪,過去、現在、未來就像常轉的*輪,無始無終地轉動著,不斷地依次這樣轉著。不是今天有明天沒有、今年有明年沒有、現在有未來沒有,而是過去、現在、未來叁世都是這樣轉的,常轉*輪。這樣去觀想。
首先就是觀想五圓滿,住處圓滿、上師圓滿、眷屬圓滿、法圓滿和時圓滿,五圓滿本來就是這樣的,從無始以來一直都是這樣的。不是一個人嘴巴非常會說的人說的,把它隨意加上去的,也不是我今天跟你們說要這樣觀想,其實它本來就是這樣的。就像一個煤炭,黑色的,那我們觀想它是黃金,那它會變成黃金嗎?絕不可能的,你再怎麼觀想也變不成黃金,煤炭就是煤炭,黃金就是黃金。我們現在說的五圓滿,本來就是這樣的,不是說才是這樣的,所以你們在內心真正樹立起這樣的觀念。
重點講一下第二個“上師圓滿”。希望大家不要理解錯,不要理解到其它的意思上去了。不是我要讓你們把我觀想成蓮華生大士,不是這個意思。
首先每一個人有自己的根本上師,最有信心的上師。如果他今天不在這裏時,就把這個傳法上師觀想成爲自己的根本上師,並且本來就是根本上師,這樣觀想就可以。如果沒有根本上師的話,那麼觀想蓮華生大士就可以了。
不要到處說色登活佛說他是什麼蓮華生大士的化身,大家要觀想他是蓮華生大士,我不是這個意思。當然,如果你們對我有智慧的信心,那你把我觀想成蓮華生大士也可以。關鍵要有智慧的信心,用穩固的智慧的信心去觀想肯定是有利益的。智慧的信心是什麼樣的?你有沒有智慧的信心?自己好好觀察就知道了。
不要把自己的上師當作一個普通的人,或者普通的衆生一樣,根本上師他不是一個普通人。上師本來就是叁寶的總集,上師的身就是僧,上師的語就是法,上師的意就是佛;上師本來就是叁根本的總集,身是上師,語是本尊,意是空行。上師本來就是叁身佛的總集,身是化身佛,語是報身佛,意是法身佛。上師是過去佛的化身,現在佛的代表,未來佛的源泉。我們每一個人的根本上師,本來就是這樣,所以我們有這樣的一個信心。我們有些人認爲上師是一個普通人,觀想的時候,觀成是蓮師、叁身佛和叁根本,沒有觀想的時候,認爲就是一個普通人。還有些人懷疑,說是這樣說,是不是真的是這樣?他有這樣的一個分別心。這樣就不是智慧的信心。
我們所說的智慧的信心,就是不管在走路、睡覺、吃飯、說話的時候,不管快樂還是痛苦的時候,心裏都有這樣穩固的信心,那就是智慧的信心。藏人有個說法,好的時候就像是頭上帶的帽子,不好的時候就像是腳上穿的鞋子一樣的。蓮師也說過,在很窄的山路上,很危險的地方,心裏想著祈禱蓮華生大士加持,念蓮師心咒,然後到了很平緩的地方卻唱著歌就走了。很多人就是這樣,有些人遇到一些問題的時候,對自己的根本上師很有信心,什麼上師是叁身佛、叁寶、叁根本都相信,平時的時候沒有遇到問題,就沒有這個信心,這樣也不是穩固的信心,不是智慧的信心。根本上師,是我們的依怙主。快樂的時候是上師,痛苦的時候也是上師,這樣才稱爲是對根本上師有智慧的信心。
有這樣的信心的話,肯定會得到加持的。加持像一個鈎子,信心像一個圈,如果你沒有圈的話,那麼鈎也沒什麼用的。所以我們必須要有這個圈和這個鈎,才能連在一起。必須要信心具足。再強調一下,我的意思並不是說我就是你們的根本上師。每一個人都有一個根本上師,對他必須要信心具足,這樣才是真正智慧的信心。
叁、以智慧的信心祈禱上師
我們現在很多人嘴巴裏面說“上師知”,每天說這個、每天念上師祈禱文,但心裏想的卻是什麼呢?想的都是些不善法的事情。嘴裏面說的是善法,心裏想的是不善法,實際做的也是不善法。
“上師知、上師知”,說是這麼說,有些人還以爲上師可以將自己直接像抛石頭一樣,把我們直接抛到淨土去,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有這樣的想法不是不可以,但是你要有穩固的、智慧的信心。有這個智慧的信心的話,也可以像抛石頭一樣抛到淨土上面去了。如果沒有智慧的信心,那就不行,肯定不行。
“上師知、上師知”,“上師知”的是什麼呢,是上師慈悲攝受,而且傳予我們殊勝的法,讓我們分辨善和惡,給我們指明光明的解脫道路,除了這個以外,上師也沒其他辦法的。上師是這樣,佛陀也是這樣,指點了一條解脫的道路,至于走不走,那是我們自己的事,衆生自己的事。佛不是萬能的,如果佛是萬能的,那也不會留下這麼痛苦的衆生。同樣上師也不是萬能的,如果是的話,那麼像我們這樣的人也不會留下的,現在肯定全部到淨土上去了。解脫是我們衆生的事,關鍵看我們修行清不清淨,努不努力,不是光靠上師的,這個必須要自己努力奮鬥。
我說可以依靠上師得到解脫,那是要有智慧的信心。就像以前貝若紮那尊者去一個地方,有一個80歲的乞丐,從來沒有學過佛,他見到貝若紮那尊者的時候,非常有信心,有智慧的信心。他對貝若紮那尊者說,請給我傳一個殊勝的法。那個人已經很老了,坐不起來,就左邊放一個東西,右邊放一個東西,然後靠著這兩個東西,在中間兩手合掌。貝若紮那尊者傳了他一個法,不是破哇法,而是一個祈禱文。這個法傳完了以後,刹那間這個人就成佛了!爲什麼呢?人家有一個穩固的智慧的信心。有沒有這樣的情況呢?是有的!
但是現在包括你、我、他在內所有的人,智慧的信心還不具足。所以老是嘴巴上靠上師,有沒有用?沒有用的。而且你做壞事,惡報是肯定有的;做了好事的話,善報是肯定有的。有些人嘴上總說“上師知、上師知”,但身體做的卻是壞事,嘴裏說的是壞事,意裏面想的都是壞事,好像感覺就是老是想靠佛和上師,希望種了這個因後不要有這個果,希望上師能把這個果處理掉。這是不行的!你種了什麼因的話,果是肯定有的,上師也沒辦法的。所以大家要自己好好的修行,好好努力。我今天這裏講的這個法,不是這次法會才講,到每個地方的時候都會講這個法。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所作所爲,都要像剛才所說的那樣去做,一切事情都需要這樣做。做好這個基礎以後,其它的法我們再慢慢去學。沒有這個基礎的話,馬上就想爬到很高的地方去,那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我們現在有些人老是只想靠佛,好像認爲佛什麼都知道,我學佛了以後,我就什麼都可以解決。不是這樣的,我們從無始以來到現在,造了多少惡業啊?那是很多很多的,惡業的果報是肯定有的,這一世或者以後肯定會顯現出來的。有些人學佛以後,遇到一些障礙,身體不好或者事業不好,他們就覺得佛沒有加持。這個不是佛的問題,這是他們自己做過很多壞事導致的。
我四歲開始學佛出家,你們什麼時候才開始學佛呢?有些是30多歲,有些是50多歲,有些是60多歲。不用說前世,就是這輩子從小到現在,沒學佛前你天天在做些什麼事情呢?前面做的都是惡業,那些惡業的因,現在果報就可能出來了,不可能把它抹掉。要不然你就好好忏悔,如果你很努力去忏悔、去修行的話,那現在就很好了。我知道有些60多歲的人,學佛時間最長只是10年,那之前50年時間裏面做了多少壞事,真正學佛的10…
《最重要、最關鍵的基礎教理——叁殊勝、五圓滿、智慧的信心》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