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麼樣了?”瑪爾巴道:“我得急速前往大德那若巴處去,明天就起程。”說罷,便將結尾儀軌作完。瑪爾巴郭勒又道:“請上師詳細陳述原委。”瑪爾巴便將前後經過情形詳細告訴他們。瑪爾巴郭勒聞言便說:”那麼我們各個弟子的供養都供奉
黃金,其他器物也請上師變賣成金子。”
瑪爾巴從其所請,將其他器物變賣成黃金後,又同瑪爾巴郭勒等一起回到洛紮。瑪爾巴心中正尋思著要去印度,如此又過了幾天。那時,米拉日巴尊者正在洛紮達聶地方閉關修行,于夢中見到一青綠色女子,身穿绫羅,骨骼爲飾,眼眉和颔須呈金黃色,來至面前,向米拉日巴說道:”你雖得到經過長期修行始得成佛的大手印與六成就法,但是沒有殊聖的不費多大氣力修行即可迅速成佛的遷識奪舍的教授。”
米拉聽後心中暗想:不知這是主何吉凶,是授記啓示還是修行中發生障礙?若是授記啓示,我的上師瑪爾巴也是叁世佛陀,[195]不可能沒有這些法要。想著想著,來到瑪爾巴處。將夢中情形一一禀報。瑪爾巴說:“這一定是空行母來授記指點,我從印度回西藏時,班欽那若上師曾對我提過遷識奪舍法和耳傳法要的活,當時我未領悟其意,不知叩求,讓我們來看看梵文原著吧!”
師徒二人便將梵文原著仔細查看一遍,果然有許多關于遷識法的典籍,但是沒有找到講奪舍法的書籍。在伍茹北方空行母解釋那若巴上師隱語的一切指點,也是鼓勵他去求此大法,其他關于耳傳的法要等還不知有些什麼教授。瑪爾巴說:“我得趕快到印度去!”師母無我女及衆弟子聽說上師又要去印度,以他年紀高邁,難以經受路途風霜之苦等種種理由,一再勸阻。
瑪爾巴說:“無論你們怎樣說,我已在上師那若巴面前發誓還要再到印度去拜見他一次,那若巴上師也叮囑一定要如約前往,不論遇到什麼風險,也要去印度一次。”瑪爾巴不聽勸阻,衆弟子無可奈何,便將他爲去印度而備辦的金子等器物暗中藏了起來。瑪爾巴知道後很生氣他說:“我若體力不支,力不從心,那當然是沒有辦法了。現在我身體可以能承受路途之苦;且已在上師面前發過誓,與其違背誓言,不如死了爲好。”說罷,氣沖沖地便去睡了。
第二天早上,衆弟子發現他臥室裏空無一人,才知道他已經上路走了。于是,衆弟子便分頭四處尋找。米拉尊者將他趕上,其他弟子也趕來一起苦苦哀求,瑪爾巴說:“我甯可沒有給上師供養的東西,也不願意違背誓言,沒有金子,我也非去印度不可。”大家又說道:“那麼無論如何請先回卓阿垅,然後再去印度不遲”。
由于衆弟子一再懇求,瑪爾巴只好同大家一起回來,回來後,衆弟子又給他頂禮勸道:”上師您年紀高邁,去印度途中,有一名叫貝莫貝塘的大荒漠,連馬都要困倦疲勞,何況您呢?途中喀拉卡瓦這個地方極其寒冷,即在盛夏也會凍肌裂膚。絨地和尼婆羅又熱得要命,恒河裏驚濤駭浪,令人生畏。
印度的邊遠地區和途中必經的一些小地方,大鬧饑荒,盜匪遍地,這些話都是您曾經告訴我們的,當然是真實可靠的了!您現在就不顧一切艱難險阻前去印度,倘若身遭不測之禍,叫我們這些門徒弟子以及凡是受過你教化的人,如何是好,又去依靠誰呢?若是
人們要真能實修的話,那麼西藏從前譯出的法要也就行了,至于上師,盡可在心中觀想並不斷祈禱。
由于慈悲攝受的力量是不分遠近的,上師您住持在這裏即可。
若以爲從前請來西藏的教法還顯不足,必須前去求法時,可以派遣您的兒子達瑪多德帶領侍從前往,您賜以教悔,發給通行書信即可。上師請您爲我們西藏這些所教化的徒衆著想,無論如何現在住持這裏,以慈悲攝受我們。”瑪爾巴說:“上師的慈悲之心雖沒有遠近,但我已在那若巴上師跟前發誓一定要前去再拜見他一次,正是爲了可憐西藏所化徒衆,才非取回從前沒有求得的殊勝的教授不可。
這是在空行母講解那若巴大師的隱語後,屢次勸促我,才生起信念,決心前往。當然,也可以派我的兒子達瑪多德前往,但他太年輕,不懂事理,恐怕完不成使命,讓大家操心。特別是我在上師面前發誓說是我自己去,並未說派兒子前往呀。俗話說:“商賈雖年邁,商途頗娴熟”。
我雖身體稍顯衰老,但也不是不能去印度的老朽,並且我對印度的情況也非常熟悉,這次無論命運怎樣安排,我也非去印度求法不可。路上雖說有那麼多危險,然而我有如下化險爲夷的把握,這次縱然一死,我也要到印度去。”于是作歌表達去印度的決心,歌雲:
“頂禮大德那若、麥哲足,
那若師前我曾發誓願,
爲了求得殊勝之法要,
空行講解師教並勸促。
想起上師我于心不忍,
命運莫測我要去印度,
縱然一死我也去印度。
貝莫貝塘雖是大荒漠,
我有神識[196]乘風之法門,
此非一般駿馬可比擬,
命運莫測我要去印度,
縱然一死我也去印度。
喀拉卡瓦大山縱嚴寒,
我有臍火熾燃的功力,
此非一般衣物所能比。
命運莫測我要去印度,
縱然冒死我也去印度。
尼婆羅地雖然天酷熱,
我有調息四大的功力,
即便六味良藥[197]也難比,
命運莫測我要去印度。
縱然一死我也去印度。
恒河雖然寬廣且又深,
我有神識翔空之本領,
此非一般舟船所能比,
命運莫測我要去印度,
縱然一死我也去印度。
印度邊境雖然鬧饑荒,
我有飲水苦修的秘方,
此非一般飲食所能比,
命運莫測我要去印度,
縱然冒死我也去印度。
路途、僻地雖然多險惡,
此非一般軍隊所能比,
命運莫測我要去印度,;
縱容冒死我也去印度。
上師那若、麥哲住印土,
吉祥希瓦桑布住天竺,
摩诃菩提聖像供印度,
命運莫測我要去印度,
縱然冒死我也去印度。”
如是歌畢。下定決心,前往印度。便將以前所收供養的金子以及弟子們所供養的東西也變賣成金子,共得黃金一碗,帶上准備上路,其他人請求作爲其待者一同前往,上師未允所請,只身一人,便往印度去了。
二、 尋找那若巴上師求法的情形
瑪爾巴上師一路前行,來至娘堆地方,適逢阿底峽[198]尊者來藏宏法,在香地的朗波拉彼此相遇。瑪爾巴知道此人,從前在那若巴大師身邊時,他便是那爛陀寺的掌堂師,[199]是位王族出身的班智達,心地善良,舉止溫和,並常常前來求法。他對法主麥哲巴使用“誓物”[200]心懷不滿,稍生誹謗,然僧侶別解脫戒乃是共同之戒規,他並非有私欲。
此人注重戒律,前來西藏,宏揚佛法,教化有情。瑪爾巴對尊者油然生起歡喜和敬信之心,請尊者傳吉祥金剛鬘法。于傳法之際,在談話中向尊者打聽那若巴上師現在何處等情形。尊者說:“那若巴佛事圓滿,已經逝往非人部衆爲其首領,聽說他是不會見人的,你能否見到,不得而知,你與其到印度,不如作我的譯師,一起宏法,利益衆生。”瑪爾巴心中雖想:我一定可以見到上師,但口中卻對尊者說:“即使見不到上師,我也無論如何要去印度一次。”說罷,便與尊者分道而行。
到了尼婆羅,從本達巴和基特巴處得知上師已經圓寂,和阿底峽尊者所說無異,瑪爾巴猶如揪心一般異常悲痛。便說:“那今後再無緣相見了嗎?”基特巴等說:“你是發誓允諾的弟子,尊者也是具足通達緣起之智慧者,你們必能相見,你廣作供養,誠心祈禱吧!”瑪爾巴心想:應該按照他所說的去做。便來至印度,見到沙彌喜繞僧格,喜饒僧格說:”你來得遲了,尊者已于去年正月上弦圓寂,這期間你在幹什麼?”
瑪爾巴說:“我在籌辦金子,正在那時,空行母勸促我,指
點我來求耳傳的法要。”遂將經過情形詳細講說一遍。接著又說:“由于空行母勸促指點,我就趕快前來,這下我大概沒有見到上師的福份了。尊者臨終前,你可求得耳傳的法要嗎?尊者曾否提到我,爲我留下遺訓沒有?”言畢,大呼上師的名字,痛哭流涕。喜饒僧格說:“你所說耳傳的法要,我連聽也沒有聽到過。
尊者說:“他還要來的。”師父說了許多疼愛你的話,臨終前,上師說:“他一定會來,把這些東西交給他。”便留下法器金剛鈴杵一對。本尊畫像兩幅。金剛鈴杵已經被盜,這佛像我一直帶在身上。”言畢,將歡喜金剛畫像交給瑪爾巴。瑪爾巴深受感動,念及上師,心中悲痛,忍不住淚流滿面。
喜饒僧格說:“你敬慕師父,渴望見到上師之心,和具足慧眼的上師的慈悲之心互相融通,今後必能相見,你可用這些黃金,舉辦會供祈禱。你應首先到麥哲巴那裏去,他既是你的上師,又是那若尊者的弟子,應當去他那裏祈禱。”瑪爾巴依照喜饒僧格所說,
來至麥哲巴處,設了一個月的會供,遂得可以見到上師的授記雲:
“珍寶懸挂寶幢尖,
美女鏡中媚眼盼,
飛鳥翺翔寶幢頂,
夢見舵手放舟船,
吉祥那若定能見。”
歌畢,接著又說:”你可到希瓦桑布大師處去,他是你的上師,也是與那若巴尊者彼此互相參學的大德,到那兒去祈禱一個月。”瑪爾巴遵照囑咐,又從毒海洲返回,住在丁丁困巴樹林邊,祈禱一月,複得授記雲:
“吉樣尊者那若巴,
運用…
《瑪爾巴譯師傳》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