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産。瑪爾巴留下房屋、田地未動,而將其余的全部家産兌換成一十八兩赤金帶著。當他正准備與兩位同伴啓程之際,不料兩位同伴因親朋勸阻而改變初意不去了。剩下瑪爾巴獨自一人登上旅程,苦于無伴之時,誰知走到娘兌的仄乃挲地方,恰好有遇著喀日的虐譯師也到印度去。虐譯師問瑪爾巴:“你從何處來,要到何處去?”瑪爾巴答:“我從洛紮來,要到印度學法去。”
虐譯師又問:“到印度學法需要很多赤金,你可有嗎?”瑪爾巴不敢以實言相告,便謊說:“只有一二錢金子。”虐譯師因說:“這麼一丁點金子抵不了什麼用處,你需知,到印度去趟若沒有很多金子,那就如同俗語所說的“水槽空無水,解渴成泡影”一樣,徒勞無用,是求不到法的。而我卻有好多的金子,只要你肯做我的仆從,那麼,學法所需的金子嘛,我們可以合夥使用。”瑪爾巴心中思量:這可如何是好?最後拿定主意,法是不向他求的了,但爲了早些啓程,便答應在旅程中權且與他扮做主仆。于是,二人結伴而行,一直到了尼泊爾。
注 釋:
【1】 那若巴──公元十一世紀出生于印度,爲得大成就者底洛巴弟子,西藏瑪爾巴譯師之師,對瑪爾巴譯師傳授勝樂及那若六法等。
【2】 至尊金剛瑜珈母──空行母。
【3】 無我母──佛母名。
【4】 四灌頂──寶瓶灌頂、秘密灌頂、智慧灌頂、句義灌頂。簡稱瓶、密、慧、句灌頂。
【5】 獨髻母──又稱吉祥天母。舊密心精所說一護法名。
【6】 隨賜──給予加持。指允許修、誦、受某一本尊儀軌之權。
【7】 拉堆绛──即北拉堆,今日日喀則行署昂仁縣及其周圍一帶地方的古老稱謂。
【8】 達孜──昂仁縣北部一地名。
【9】 格西──善知識。指引取舍正道的師友。在僧衆中辯論佛教經籍的學位名號。按拉薩叁大寺製度,分拉讓巴格西、錯讓巴格西、多讓巴格西和嶺賽格西四級。
【10】 班智達──佛學通人,佛學家,潘迪特。精通五明的佛教徒或學者的尊號。
瑪爾巴作了如上請求之後,爲了酬謝上師教他學完密宗本續之恩,便用身語意叁業供養,深得上師歡心。之後,瑪爾巴離開益喜甯保師父,仍舊回到布拉哈日來。行至半路,在一座廟中,又碰見虐譯師。虐問:“瑪爾巴你自去年至今又學了些什麼法?”瑪答:“我學了父續的集密法。”虐譯師說:“那麼,辯論一番怎樣
?”結果瑪爾巴辯勝了。
虐譯師便又嘲諷道:“父續的集密金剛法早以弘傳西藏,不足爲奇,現在應求的是母續【47】的摩诃麻耶法【48】。此法中有靜的脈,動的風,莊嚴的菩提心等教授。”接著說了好多關于摩诃麻耶中的法語,瑪爾巴均無言可答。于是又來拜谒上師那若巴。那若巴問道:“你是否已得了能生起正信的集密金剛大法?”瑪爾巴回答說:“已得能生正信的集密金剛大法。只是在回來的途中又遇到那位旅伴虐譯師。二人辯論集密法,爲弟子我所勝。
後來又辯及母續的摩诃麻耶法,弟子因爲未曾聽聞此法,便無言可答。因此,祈請師父慈悲,傳給我此法!”那若巴說:“本來我是可以傳給你父續的集密金剛法的,只因當時時機尚未成熟,故未傳你,才命你去益喜甯保那裏去學;待以後時機成熟時,我再傳給你。現在你又請求摩诃麻耶一法,本來我也可以傳授,不過,你可以先到毒海洲去,那裏住著一位叫拜希瓦桑布(譯言寂賢)的大師,他是母續摩诃麻耶的主宰者,我打算送弟子你到他那裏去學。”
說罷便設了一個會供。那若巴打坐會供席中,面向屍陀林【49】,作降魔手印【50】。瞬間,從各屍陀林部來了叁位守護屍陀林的瑜伽士【51】。那若巴便對他們說:“我的弟子瑪爾巴要到毒海洲去,你們叁位要護佑他免除一切障礙。”叁位守護屍陀林的瑜伽士中的一個說:“我救護他出離毒蛇的災難。”一個說:“我救護他出離猛獸的災難。”一個說:“我救護他出離非人【52】的災難。”叁個瑜伽士說罷即刻消逝無影。
接著那若巴吩咐瑪爾巴道:“你由此地到毒海洲去,要走半月路程,到達後要涉水而過。這裏要提醒你注意的是:那毒海之水,首先淹過腳背,其次逐漸淹及膝部,最後以至淹沒大腿。水深實難行走之時,只有泅渡過去。如果遇到獨樹之處,便從旁邊繞行。如果遇著偶樹之處,便從二樹中間穿行。若見灰土淤積而成之陸塊地方,方可夜宿歇息。拜希瓦桑布大師就是古古熱巴,他周身長毛嘴巴象猴,形容醜陋,並且常常變化各種怪相。
但是你決不可因此心生疑慮,而應直率求他,就說你是那若巴派來的,請傳授給我摩诃麻耶法。”那若巴囑咐完畢,又作了預
言,並賞賜了一些禮物,便令瑪爾巴啓程。瑪爾巴拜別師父,帶上半月的幹糧,朝著印度南部之劇毒海的朵日山方向趕路。盡管旅途艱辛萬狀,他仍遵從師囑繼續前往。一路上,除了見到兩只鳥兒掠頭飛過之外,其它動物未曾遇著。
到了劇毒海的朵日山,土地神與非人大顯神變,一時間,烏雲密布,電閃雷鳴,狂飙大落,雪雨交加,黑暗籠罩,白晝如夜,瑪爾巴遭受突如其來之厄難,生命攸關。猛然間想起了在那若巴尊前,叁位瑜伽士曾作過承諾,于是就呼喚班欽那若巴的名號,祈請救護。這一著果然靈驗──天晴了。瑪爾巴尋思:古古熱巴師父究竟在哪裏呢?
于是他便到處尋找。行至一處,終于看見在一棵樹下,有一位滿臉滿身長毛之人,將頭夾埋腋下面坐。此人是否古古熱巴難以判定,便上前問道:“請問您見到古古熱巴沒有?”那人瞪大眼睛,忿怒地說:“你這塌鼻子的西藏漢子,路途如此艱險,都阻擋不了你。我倒要問問,你從何處來?要到何處去?找古古熱巴又有何事?我呢,常居久住此地,但這古古熱巴嘛,我卻眼不曾見,耳
不曾聞。”說罷,仍然將頭夾埋在腋下。
當瑪爾巴到別處尋找而未見之時,憶起了師父那若巴的話,恍然大悟,心想剛才那位肯定就是古古熱巴。于是,再次前往那人近旁,叩拜禀告:“弟子我本來是那若巴上師所派,爲求摩诃麻耶大法而來,懇望大師慈悲傳授。”說著將禮物獻上。那人把頭從腋下擡起說到:“你且講說什麼?可笑!該那若巴,一無學識,二無修證,摩诃麻耶法他自己是知道的,完全可以傳你,但卻不讓我安閑!”他好象是在貶低那若巴,但隨後又笑著對瑪爾巴說:“哎呀!我適才所講,全是開玩笑的話,不必介意。
說實在的,那若巴確是一位教證不可思議的班智達,我是極崇拜他的。我倆都曾互傳法要。摩诃麻耶他自己本來很懂,不過我已受命,又由淨相【53】引發,此法該我宏傳,所以派你向我來求。我可以完全傳授于你。以後你回到那若巴尊前再學一遍,看看有何不同之處。”緊接著又問:“你來此途中,曾否遇到兩個人?”瑪爾巴答:“未曾遇到。”再問:“那麼可曾遇到兩只鳥?”答:“曾遇到。”古古熱巴大師說:“哦!你看見鳥了!”說罷便爲瑪爾巴灌頂。
即就古欽、古瓊、堅巴【54】叁種,爲之解說叁種瑜伽之法:第一種,名下劣形瑜伽【55】。依此法,則可引發廣中略叁道爲道。第二種,名深密咒瑜伽【56】。依此法,用叁明【57】隨修
瑜伽道。第叁種,名究竟法瑜伽【58】。依此法,則廣爲開示五種扼要、二十四種根本圓滿次第等的含義。瑪爾巴非常順利地獲得了大法。學法圓滿,以報師恩,舉辦了酬謝宴會。在宴席間,瑪爾巴高興地祈請師父及諸法友開許,唱了如下這首道歌:
“主啊!拜希瓦桑布,
您是諸佛心傳弟子,
您是有情的金剛持【59】,
您是威靈本續藏主,
我恭敬頂禮您的足。
見您尊身我慢【60】山倒,
聞您妙語,凡情頓抛;
思您密意,內外暗消。
現時的我,已具機緣,
從藏來印,路遙途艱,
求班智達,把正法傳,
獲得親承,心足意滿。
主啊!拜希瓦桑布,
您是具悉地【61】的士夫,
我恭敬頂禮您的足,
免除人與非人災厄,
得到密宗父續母續。
您是無上教授導師,
我將您名牢記心裏。
我是賢師門下徒弟,
毫無障礙來至尼地(南方尼泊爾),
我是具緣【62】出家之人,
聽聞佛法很是容易,
本續之王勝樂大法,
此是修行捷徑之門。
聽得上師吉祥預言,
覺獲人身並不枉然,
我生西藏洛紮小縣,
宿因卻牽印度這邊,
與衆得道賢哲相見,
獲得灌頂、要門、經典,
加持身、語、意等叁業,
使我深感心足意滿。
複在空行自在母前,
把叁瑜伽意義誦念。
依止滾都桑波(譯言普賢)上師,
谒見大幻母的尊面,
修習貪欲道叁摩地【63】,
燃起叁勝慧【64】的炬火,
盡除叁愚癡【65】的黑暗,
燒毀叁障礙【66】的薪木,
空去叁惡趣【67】的陵園。
師尊啊!您恩重,重如山!
快樂啊!我卻吉洛追樂無邊!
喜歡啊!在座法友們大家喜歡!”
他用藏語唱了這首道歌。由于與會者之中既沒有西藏的朋友,又沒有能聽懂藏語之人,所以達羅熱喜等法友便說道:“這藏人該不是瘋了吧?”瑪爾巴回答說:“我的種族和宿緣都很殊勝,只是因爲這一世的習氣深重,便自然的用藏語唱了。”說著就將上面的歌改用印語唱了一遍,大家聽後,頗覺稀有。
學法完畢,瑪爾巴考慮必須盡快回到那若巴近旁,因爲早些時候瑪爾巴就曾聞麥哲巴的尊名,並且油然生起不變的信念。于是心中常想一定要尋訪到此師求得大法。特別是古古熱巴大師要爲他餞行而舉辦集輪會供的頭天晚上,心中又一再明顯憶起此事,對麥哲巴生起極大的信仰。便用意觀想曼劄及七支…
《瑪爾巴譯師傳》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