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瑪爾巴譯師傳▪P8

  ..續本文上一頁德、尋求正法的情形

  

   瑪爾巴在上師、本尊、護法諸神面前,爲報答前恩,祈禱現在和未來,廣作謝恩供養[154],大供食子,擺設美妙集輪會供,遂攜帶黃金五十余兩,准各起程赴印。有幾位僧人請求同往,以爲侍從,瑪爾巴說:“我要只身前往。”未允所請。行至尼婆羅,拜見基特巴[155]及本達巴[156]二位大德,供養黃金,讓師歡喜。

   二位尼婆羅大德給瑪爾巴安排了可靠的路伴,送他赴印,一路無事,順利到達印度。瑪爾巴以黃金報答那若巴等對他有恩之諸位大德,使上師心生歡喜。爾後他又請求傳法,在那若巴大師跟前求依次喜金剛中、廣、略叁種灌頂,《二觀察根本續》[157]、《不共釋續空行母金剛帳》[158]、《共同釋續桑布紮注釋》[159]

  及其要門口訣等。

   此後,那若巴上師說:“現在應去拜見昔日其他諸位上師,對

  以前已求得之法,要認真校正,以便今後不再産生疑惑。昔日未得到之法,令往求爲佳。當你先往何處?”瑪爾巴說:“首先到表哲巴[160]上師處去。”說罷,便前往拜見麥哲巴上師。拜見上師後,供上黃金,令師心生歡喜。

   將以前所求得之法再爲重學,認真校正;未求得之法,請師傳授。遂求得密集的灌頂與疏釋,大手印明點續[161]等法,並請得這些經書,仍回布拉哈日山那若巴大師處去。行至那爛陀寺,遇到迦濕彌羅班智達室利盤陀。

   他爲款待瑪爾巴,設了一個集輪會供,席間,室利說道:“聽說你從估主表哲巴處求得心要法門,這位大婆羅門主的弟子,坐山自在的繼承者,他與底洛巴大師的弟子,也就是我們的上師那若巴二人的見地,誰爲深妙?”瑪爾巴心想:這裏的聚會是歌舞之會,我何不將表哲巴的見地稍許用歌唱出,想也無有不妥之處,逐作歌雲:

   “賢德良友你曾問,

   那若、麥哲二大德,

   見地何者爲高深?

   僧徒名叫瑪爾巴者,

   我令作歌答君問。

   那若大德如雄獅,

   世問一切之珍寶,

   上師殊聖之見地。

   一切需求可滿足。

   主尊達摩達熱啊,

   請以慈悲攝授我!

   班勤足下之妙蓮,

   至今仍爲我頂飾,

   他的見地是如此,

   誠心傾聽記心間。

   法身虛空智慧之雲聚,

   化身之雨普利衆有情,,

   傳承不斷殊聖之上師,

   我以叁門同向您頂禮,

   猶如虛空之法身,

   即是佛陀金剛持,

   智慧雲朵布虛空,

   便是二位活菩薩。[162]

   降下功德甘露兩。

   淨行尊者薩熱哈,[163] ”“

   以其化身利有情,

   坐山自在夏瓦日,[164]

   彼之傳承不中斷,

   便是主尊麥哲巴,

   于聖賢處獲恩德,

   他的見地是這般:

   永恒不變心自明,

   法身無需再轉生,[165]

   自然生成無礙慧,[166]

   顯現各種妙化身,[167]

   此二雙運[168]並俱生,[169]

   便是圓滿受用身,[170]

   此之所依不成立,

   便是佛之自性身,[171]

   于此之上若無漏,

   便是大樂金剛身,[172]

   勝義五身是如此,[173]

   挈友心中可安樂?”

  

   瑪爾巴歌畢,室利道:”如此談論五身的意旨很好,然在實際之中應有什麽樣的見、修、行、果[174]呢?”瑪爾巴又作歌道:

   “心勿他弛請靜聽,

   文詞配韻旦不妙,

   然在了悟教誠義,

   君會用心來領會。

   叁界本來即清靜,[176]

   勝義原本無領悟,

   非無而也無斷滅,

   不移不變是爲見。

   原有自性本自明,

   無漏、禅定[176]、無斷滅。

   非無而也非聚離,

   無有貪欲是爲修。

   顯示變幻無阻礙,

   並非無有真實性,

   驟然、無定是爲行。

   心識、若提、要旨明,

   無以成就叁身佛[177],

   並非無有離疑慮,

   悟得空性是爲果。”

   瑪爾巴歌畢,室利又問:“于實修之人是否一起傳給教授,請以密乘道指點之。”瑪爾巴又作歌答道:

   “請位同門師兄弟,

   我主麥哲巴本是

   現音菩薩所授記,

   龍樹[178]心傳之弟于。

   依止夏瓦熱巴者,

   具叁分時[179]賜加持,

   不二金剛是密名,

   掌衆續部之鑰匙,

   通曉密乘之要道。

   法之寶幢法之庫,

   法之雄獅法之王,

   聲明[180]、因明[181]和中觀[182]

   一切學問皆通曉,

   獲得班智達成就,

   正確了知諸法性,

   抛棄國政如草芥,

   即生征依殊聖位。

   空行尊者示教誨,

   修習一切均征果,

   征得無量之功德,

   師之見地是這般:

   次第降生之有情,[183]

   賜命、臍火之教誠,

   無貪、幻身之教誠,

   除暗光明之解說,

   輪回報身之解說,

   受生化身解說等,

   依此殊聖密乘道,

   指引基道果叁位,[184]

   同時降生之有情,

   講解盡見大手印,

   見師叁門生教信,

   聽法得以除業障。

   拜見能離惡趣苦,

   求法得以證佛杲。

   得坐山自在之傳承,

   班勤那若之弟子,

   世問第二佛陀寶,

   主尊麥哲之功德。

   當今世人妒心重,

   只向密友你念誦,

   不長功德增煩惱,

   故對凡人守秘密,

   上師聖行是如此,

   善哉具緣金剛友?”

  

   瑪爾巴歌畢,班智達室利盤陀等皆大歡喜,說:“大譯師你的願望圓滿實現,求得純正的法了。”

  

   後來,瑪爾巴上師又來到大德那若巴處,遵照上師之命,先後去諸位上師處供養黃金,求取正法。首先前往毒海岸邊拜見古古熱巴和骨骼莊嚴瑜伽母。此後,又前往西印度拉格紮拜見大德意希甯布和僧格林巴,向諸位上師均供上黃金,使其異常歡喜。然後再將過去已求得之法認真校正,未求得之法,則圓滿求得一切灌頂、教敕和要門等。將所求得之法本,全部翻譯,筆之于書,帶在身旁,仍回布拉哈日山來。

   在那若巴前又求得因陀羅菩提王所傳承之勝樂法,[185]大婆羅門薩日哈派之佛所聞續的講風及其密卷、口訣等。並將過去所得諸種法本翻譯、抄寫。一天,那若巴正在吃飯,瑪爾巴也在那裏,來了一人,言說從中卡其來,是位很精明的班智達,名叫阿迦悉地的比丘,他舉止從容,威儀具足,那若巴對他也很敬重。遂啓請道:“請傳授密集之灌頂、教敕、注疏乃至要門口訣吧!”

   瑪爾巴上師也如此祈請,那若巴道:“現在時機已到,一定傳給你們。”遂傳了密集類廣略兩種灌頂,本續廣論乎等不二義[186]勝過一切叁千五百頌及其注釋燈明釋等法。傳法己畢,他便要走,瑪爾巴送他啓程,隨即問道:“大德今欲何往?”他回答道:“我途經西藏,前往支那(漢地)五臺山朝聖。”瑪爾巴心中暗想:“這樣學識淵博之班智達若去西藏,將來向我[187]求密集等法的人會有所減少吧!”這種一念之間的想法,也被阿迦悉地以神通看出,但未說破便去西藏了。

  

   他到達西藏之後,那錯譯師[188]正在貢塘宮之樓頂上講授《燈明釋》,見他前來,那錯譯師問道:“這位“佐給”[189]從何處來?往何處去?”阿迦悉地答道:“我是班智達,到支那(漢地)的五臺山去。”那錯譯師尋思:印度這些班智達爲了尋求黃金,赤足來到這裏。實在可笑!便問道:“你認識大班智達阿迦

  悉地嗎?”他回答說:“我便是。”那錯譯師說:“那麽就不是前來尋求黃金的,實在希奇!”逐將他請至室中,極盡侍奉供養之事,向他求得許多深奧而廣博之顯密教法,特別是請得了密集金剛大法。

   正在傳法之…

《瑪爾巴譯師傳》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