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仁義變了,天地就變,災難就産生。和諧就是仁義的發揮、仁義精神的表現,而和諧的基石就是道德。所以大家要曉得這個道德的重要性。
作爲一個佛弟子,不單是自己要深信叁皈,嚴守五戒十善,明因識果,對家庭、親戚、兒女、朋友,也要施法,使他們都受到感化,這就是道德的力量。講道德的人多了,國家就會和諧,世界才會和諧。《佛說十善業道經》就是提倡這種精神,而這種精神,就是佛陀的遺教,是讓所有出家、在家弟子,都要奉行並且發揚的。
(叁)經題與譯者
一、釋經題
這個經題,就是《佛說十善業道經》,佛就代表說這部經的人;所說的內容,是十善業道。
佛者覺也
佛,即佛陀,爲梵語、印度語,翻譯成漢文,就是覺者、覺悟了的聖者。覺的反面,就是迷。迷就是愚癡、疑惑,爲什麼呢?
第一個迷,就是世俗人迷六塵境界。具體講就是迷于財、色、名、食、睡五欲境界。喜歡財哪、色哪、名哪、食哪、睡哪,這就受迷了!我們看社會上的人往往都屬于迷。你貪著外面的境界,就難免迷惑。
佛法修行就是講內心修養,返觀內心,不要執著六塵境界。攀緣執著,就難免迷;迷後,就有煩惱;有煩惱就要造業;造了業就受生死痛苦,不能解脫。
《道德經》說迷
老子的《道德經》有這麼幾句話:“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五色令人目盲”,你看那五顔六色,眼花缭亂,迷得眼瞎了。
“五音令人耳聾”,你聽到外面的聲音,過去講五音——宮、商、角、徵、羽這五種音調,你專門沈湎于中,你的耳朵都要聽聾,就受了迷,耳朵不明,聽不清楚。
“五味令人口爽”,你喜好吃,爽吃爽快,收不住,食欲就來了。
“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你喜歡打獵,田野之中,打鳥啊,打走獸啊,追逐啊,慢慢就瘋狂了,失掉理智,變得凶殘、暴惡。
“難得之貨,令人行妨”,你得了好東西、好貨物,貪戀它,內心就受了阻礙,失掉理智。
以上是《道德經》裏的這麼幾句話,我覺得講得好,可以解釋這第一個“迷”的內容。
世間人叁迷
第一個迷于六塵境界,攀緣追求。
第二個迷于因果,不懂因果的道理。爲善受福,作惡遭殃;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一切都報。這些人不相信,不相信就貪戀眼前,造業無邊。
第叁個迷于解脫,迷于真實。什麼解脫呢?盡管在修善,但只求世間福報、人天富貴,他不曉得根本的安穩,必須要解脫。有些念佛的、修行的,也只想要來世好,不知出離生死求得解脫,這就迷惑了。
所以佛陀是覺悟了的聖者,他悟到了真理,他觀察到六塵境界是變化不可靠的,他觀察到了事物的因果道理,觀察到了生死輪回的道理,必須要修解脫行,這叫覺者。
善與惡的定義
善與惡是有分別的。善者,性質是遠離垢穢,純淨無染,他的作爲,在現在,在將來,都有好處,都是順利的。惡者,性質是屬于染汙的,他與煩惱心所相應,貪、嗔、癡、慢、疑、惡見,六個根本煩惱,二十個隨煩惱,他與這個相應;他的行爲對于這一輩子、下一輩子,都沒有好處,都不順利,這叫作惡。
善心,以清淨爲志行,既順于解脫善,也順于菩薩善。太虛大師有幾句話:害他終害己,而致自他俱害,故名惡;利他終利己,而致自他俱利,故名善。這是一個很准確的定義。
第一,對自己對他人都有利的就是善;第二,對自己不利對他人有利的是大善;第叁,對自己對他人都不利的是惡;第四,對自己有利而對他人完全不利的是大惡。共有這四個標准。
太虛大師又有個定律:自作自受,共作共受,先作後受,不作不受。自己造的業自己受,大家造的業大家受,造了因,後來就要受果,這是必然的,你不造這個因,就沒有這個果,沒有做,就沒有這個事情,這是因果的四大定律。
十一個善法心所
關于這個善惡定義的總結有叁點:凡是做了善,第一,內心清淨,與十一個善法心所相應。十一個善法心所是什麼呢?一信,二精進,叁慚,四愧,五無貪,六無嗔,七無癡,八輕安,九不放逸,十行舍,十一不害。研究法相唯識裏面的百法就知道十一善法心所。內心清淨與十一善法相應,而不與煩惱相應,稱之爲善。
第二,對于他人,對于社會,不管家庭、集體、社會、國家,行了善都有好的影響,沒有壞的影響。
第叁,在時間上,你有這個善的行動,不管現在和將來都好,所以佛法的因果通叁世: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要站得高,看得遠,要以慧眼觀察因果,在時間上于現在和未來都有好處。
以上講的是善與惡的內容和定義。
何謂業
至于業的定義是什麼呢?業是一種造作、一種行爲,分叁種:第一是意業,屬于心裏的一種意識活動,主要是第六意識,思心所發動,就可動身發語;第二是身業;第叁就是口業。
有業,有行動,就有一種力量潛伏下來,遇到緣,要發生現行。業力雖然是無形的,但是能力的存在,不能夠否定。所以造業受報,只是時間問題。
何謂道
道,就是一種道路。我們走路需要有通行的道路,走的是條什麼樣的道路呢?叁善道或者叁惡道。我們絕對要走叁善道,不能走叁惡道,要關閉叁惡道之門,開啓叁善道之門。
可怕的叁惡道
假如走入叁惡道就可怕了。地獄的痛苦最深,有八寒八熱、刀山劍樹、五無間地獄。你們讀一下《地藏經》的《地獄名號品》就會了解,地獄很多,痛苦很深,真是墮入地獄不得了,你不相信嗎?
民國初年,有名的國學家章太炎,有一天在睡中有人請他,請他做什麼?到陰間去做判官,判案。他經曆了一段時間後覺得很痛苦,晚上睡不好覺,白天又要工作,怎麼辦呢?去請教印光大師,印光大師教他念《金剛經》,後來才擺脫了,不再到陰間去。這個事情章太炎寫有筆記,當時上海的《佛法日報》都登載了。你能說沒有地獄嗎?
餓鬼道也是很多的,你們讀《地藏經》裏有幾十種鬼,人死之後,沒投生以前,都在冥間遊蕩,其中有一種是餓鬼,由于生前一文不舍,片善不修,誹謗叁寶,死墮餓鬼。餓鬼是鬼道中的一種,很苦,咽喉很小,饑火交燃,目犍連救母親,就是說這個故事。目犍連尊者,在地獄中,因爲端起飯供養母親,母親不能食,結果請示佛後,在七月十五設盂蘭盆會,供養叁寶,修法,結果才使母親得到解脫。地藏菩薩在前生中,有兩世入地獄救母親,其中也說到餓鬼的問題。
鬼是有的,有慧眼的人才可以看到鬼;但另外一種人,陰氣下降,業報要到來的時候,也能看到鬼。鬼道很痛苦,都希望超脫,所以陽世間多修福,進行放焰口,設供,超度先亡祖宗、親戚朋友,都很好。
畜生道是到處都可看得到的,空中、水中、陸上,都有若幹畜生,如果墮入畜生道,也是很痛苦的,得不到自由,還要遭鞭打,遭殺,遭迫害,定業難逃。昨天晚上我看了一本書叫《科學時代的輪回錄》,其中記載了一個因果輪回的故事,這是一個老居士曾經親口給我講過的。
毒死嫂嫂遭雷劈,業報現前墮畜生
大概是在1946年,當時我住在重慶合江,正講《心經》,聽講的居士中,有一個老資格的、曾經在清代末年中了舉的老居士,叫劉天錫,他說了一件事情給我聽。
他說,1931年時,在合江附近和貴州銅仁縣,有個姓徐的浪蕩子弟叫徐光遠,整天不務正業,同他的侄媳婦通奸。後來被他姓常的嫂嫂發現了,徐光遠和他的侄媳婦害怕事情暴露,就暗中放毒藥把他嫂嫂毒死。毒死以後他嫂嫂的兩個兒女就懷疑是他幹的,就質問他,但這個人很虛僞,做了不承認,還對天發誓,說:假如我做了這個事情,我遭雷劈!
他發這個誓是在4月22日,8天之後,5月1日,事情就發生了,本來天氣很晴朗,後來天氣陡變,一下子黑暗下來,接著就刮風、打雷,雷光閃閃,雷聲起處,就把這個徐光遠和通奸的侄媳婦抓起,抓到外面的壩子上,遭雷擊。雷把他們打了,其中女的死掉,男的還有點呼吸,還可以說話。當時他就對人說:我現在很悔恨,不應該違背良心做這個事情,毒死嫂嫂是我們兩個幹的,不但現在遭雷擊,我們馬上就要投生到銅仁附近一個姓石的家庭,變牛,說完就死了。
後來他家裏的人就到銅仁的石家去訪問,看見一頭初生的黃牛,這頭牛生下來就可以跳。這頭牛怪得很:屁股後面還有一頭小牛粘在尾巴上,這頭黃牛是雄性,那頭小牛是雌性,眼耳鼻口都有,很奇特。生下來以後,本來石家要把它賣給屠宰廠,後來有一家人把它買下來,認爲奇貨可居,就把它帶去到處展覽,有一次就展覽到合江。
給我講這個故事的老居士劉天錫,他親自去看過。就在沙灘邊,用布棚圍起,誰要去看,就交200文銅錢,當時就像是看西洋鏡一樣,後來縣長又把它弄到縣衙裏,照了相,當時的《佛教日報》、《佛教新聞》都載有這條消息。
因果報應通叁世
從這一段公案來看,因果報應通叁世完全可以證明,現有現報,不但有現報,來世也有報。所以惡業不能造啊!造了惡業,就有業力存在,緣到了就起現行,感惡果。我們要走叁善道,千萬不要走叁惡道。
叁善道,上品善升天,中品善生人,下品善感修羅,修羅嗔心重,有天之福而無天之德。
何謂經
《佛說十善業道經》,經,梵語修多羅,譯成漢語就是契經:一契于佛說的真理,二契于衆生的根基。契理契機,稱之爲經。
二、譯者
實叉難陀譯經
翻譯這個經的人叫實叉難陀,他當時是于阗國的人,于阗國就是現在的新疆和田縣。他精通大小乘經論,受武後(武則天)的邀請來到中國,到了長安以後,譯出19部經,其中包括《八十華嚴經》、《大乘入楞伽經》、《佛說十善業道經》。武後喜歡《華嚴經》,崇拜《華嚴經》,《華嚴經》譯成後她親自題寫開經偈:“…
《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記(講于上海玉佛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