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而且進一步得到神通自在、救度衆生自在,所以叫“觀自在”,即沒有一點束縛,很自在。
第叁個叫“普門大士”。觀音菩薩在因位、在果位他走的是正道,通達無礙,很廣大。這個道、這個門就不是叁惡道的門,也不是人天道的門。人天是比叁惡道好,但是畢竟在六道中還是有生死的呀!他這個門是叁乘之門、菩薩之門、如來之門。觀音菩薩在因位修行的時候受苦受難就是爲了走這個門。所以修因要修菩薩因,像四無量啊、四攝六度啊、四宏誓願啊……他在果位,以如來身現菩薩相救度衆生。所以這個門在因位、在果位周遍法界都是通達無礙的,叫“普門”。你們看現在有些寺廟叫普門寺。“大士”就是菩薩。所謂“大心之士就是菩薩”。
第四個名號叫“圓通大士”。“圓通”,你看有些觀音寺裏有圓通殿,普陀山普濟寺就有圓通殿,以供觀音菩薩爲主。“圓通大士”,到了如來的果位,福德圓滿、智慧圓滿、一切法都能通達,有福有慧、有悲有智。這一個智慧就是圓成實智。具足這個智慧就叫如來,又叫真如、法性、空性。“圓通大士”就表明觀音菩薩早成佛道,具足佛的功德,福德智慧圓滿,悲願圓滿,通達一切而沒有障礙。
1.持誦觀音菩薩名號的功德
《普門品》的內容在經文裏面有叁大段。
第一大段說明持誦觀音菩薩名號,可以除七難、滅叁毒、滿二求。
可除七難
“除七難”就是說念誦觀世音菩薩名號可以消除水難、火難、黑風難、刀杖難、羅刹鬼怪難、杻械枷鎖難、怨賊難。其中就包括人爲的災害、妖魔鬼怪的災害和自然的災害。能夠讀《普門品》,首先能消滅這七難。事前你預計不到的憂難遇到後臨時也可以消滅,保證你的身心安定。這說明觀世音菩薩的功德很大,與娑婆世界的衆生很有緣,他能夠尋聲救苦,哪裏有災難,觀世音菩薩就會在哪裏救苦救難。七難是一個總括的說法,實際上是任何的災難面前,觀世音菩薩都會來救度有緣人。菩薩的神通力量給我們以信心,讓我們安甯地生活在世間,得以順利地成就佛道。
可滅叁毒
“滅叁毒”就是指可以滅貪、嗔、癡叁毒。這貪、嗔、癡是屬于內心的。爲什麼叫叁毒呢?就像世間上的毒藥一樣,可以害人的生命,服了毒你就要死。這個貪、嗔、癡比那個毒藥還厲害,世間上的毒藥,害你這一輩子,而貪、嗔、癡這叁毒,則要害你的法身慧命,使你生生世世不得解脫,輪回六道受無盡痛苦。你們看這個毒好厲害呀!
佛在世時就曾經把金錢譬喻成毒蛇,而且是枕邊的毒蛇。這個枕邊的毒蛇,隨時把你咬死,佛在經典上說了這一點。錢多了害人,但人們還是貪求不已,結果是人爲財死,鳥爲食亡。這是個貪心重的例子。
嗔心重,則害人害己。《大乘義章》說:“忿怒爲嗔。”心中忿恨不平,就表現爲嗔恚。《遺教經》說:“當知嗔心甚于猛火,常當防護,無令得入,劫功德賊,無過嗔恚。”這就是常說的“嗔是一把火,能燒功德林”。在《決定毗尼經》也說“因嗔犯者當知最重。所以者何?因嗔恚故能舍衆生。”看來嗔恚之心能違害我們的大慈悲心而舍棄衆生,是大障道法。而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就能消除嗔恚之心。
癡心重,不懂因果,違背真理,毀謗叁寶,造無間業,這就使人不能得解脫。你看這個毒好厲害呀!佛教講“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癡”。根本的就是要修戒、定、慧。戒、定、慧的中心就是守根護意。六根要守好,意識要調伏好。
佛教的各種法門,念佛、參禅、修密、讀經都是爲了這個目的。消滅叁毒,要守根護意。叁毒消了就可以解脫生死,這是學佛的根本問題。
佛告訴大衆持誦觀音菩薩名號就可以滅除叁毒,這個叁毒就是七難的根本原因。佛教是從根本著手,不單要治標,它還要治本,標本兼治。比如現在講環保,佛教講環保呢,他就側重于治本,兼帶治標。你看我們的叢林、寺院、名山勝景,環境多好哇!綠化工作搞得好,空氣也好,殿堂莊嚴。人們到了佛教大寺院,身心都得到清淨。治標又治本,佛教做到了這一點,培植森林、綠化環境是治標,而佛教教義最重要的淨化心靈就是治本。世間汙染都是由于心靈汙染造成的,“心淨國土淨,心染國土染”。治本就是要淨化心靈。假如人們心靈能夠很幹淨的話,也不會造成環境汙染、空氣汙染、水流汙染、生態失衡這些現象。那麼你能夠念觀音菩薩,持誦名號,內心清淨,就是可以除掉七難的根本原因。
按佛經的法義來解釋,爲什麼會有火難?火難由嗔毒而起。世上的刀兵劫、戰爭,都由嗔心引起。爲什麼有水災?由貪心引起的。愛欲之水,水一淹下去,爬不起來。爲什麼病災多、瘟疫多?殺生引起來的。爲什麼有黑風災、鬼怪纏繞災?由癡心引起來的。從佛教的法義上找到這些根本原因,並消除它,才是根本的治理方法。沒有叁毒就不會有一切災難,就不會在六道中輪回,流轉于生死,就能得到解脫。那麼能夠持誦觀音菩薩名號,持誦《普門品》,禮拜供養觀音菩薩,以觀音之心爲心,以觀音之行爲行,你的心淨化了,就得到菩薩的加持,修行就會不斷地提高。
可滿二求
可以滿“二求”。即求男、求女,能滿這個願。觀音菩薩有各種身,《普門品》裏說有叁十二應身,實際上象佛一樣有千百億化身。那個叁十二應身,千手千眼只能說數字多,並不僅僅是叁十二,而是無量身。因爲觀音菩薩早成佛道,佛號叫“正法明如來”,爲協助佛說法教化而現菩薩身。其化身中包括男相、女相、童子相、老年人相、國王宰官相、天人相、天龍八部相,在叁惡道裏面可現畜生、地獄和餓鬼相。這一切相的示現,各種相、各種身,施以各種功能、威力,都是應所希求而化現來救度衆生。
觀音菩薩就是這樣,現種種化身,行種種方便,先解除你的痛苦,然後引你走入佛道,得到究竟解脫。《維摩诘所說經》裏也講到“先以欲鈎牽,後令入佛智”,就是先滿足你的要求,但最終是爲了要讓你能夠修行,得解脫成就佛道。
滿二求就是父母沒有兒女,希望有男有女,就祈禱觀音菩薩。“設欲求男,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你要想求男娃兒,觀音菩薩就給你送一個來,這個娃兒就不是普通的,是有根性、有福德智慧的。這種娃兒出生以後就不會忤逆不孝、不講道德、不懂規矩。“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你想要個女兒,觀音菩薩就給你送個女兒來,並且是端正有相的。有相就是相貌莊嚴,端正就是品行端正,絕不會長大了淘氣,跟你嘔氣,去做一些使父母傷心的事情。關于這種事民間流傳很多,從曆史到現在,求觀音菩薩送子送女,感應很大的,很多。民間的送子觀音就是根據這個來的。
2.以叁十二應身說法
第二大段,講觀音菩薩隨類化身,以叁十二應身說法。
經文裏面講的叁十二應身,其中有佛身、菩薩身、聲聞身、緣覺身、人身、天身,人身裏面有童男、童女、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還有宰官、國王、大臣乃至婦女,還有天龍八部身,甚至在叁惡道有時也現身,總之你是什麼根機就現什麼身。我們放焰口時,那個面燃大士就是鬼王,七月十五盂蘭會,挂的那個也是鬼王面燃大士,其實這個鬼王就是觀音菩薩現的身,我們禮拜面燃大士其實就是請觀音菩薩鎮壇。有鬼王鎮壇,不管什麼鬼鑽出來,都不敢亂動,不敢害人。
佛家講教化衆生,一種是慈悲教化,一種是威力攝受。這兩種一是唱紅臉,一是唱花臉。相當于在現實生活中,對溫順聽話的人進行鼓勵,而對調皮搗蛋的人進行批評教育,免得他造更多的惡,這也是一種教育方式。不要以爲佛教只做老好人,那就錯了——在需要的時候,拿起刀劍護法衛教,去降伏罪惡衆生,這是佛教教育的另一方便。
慈悲教化就是現慈悲相,比如通常見到的四大菩薩“觀音菩薩、地藏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和“彌勒菩薩”的相都是慈悲相。對于那些善根深厚、有智慧的人現慈悲相容易攝化。
威力攝受就是指對于那些魔鬼、幹擾佛門的、殘害衆生的,要現威力相、現金剛憤怒相,才能攝化他們。如文殊菩薩現大威德金剛相,觀音菩薩現金剛相,普賢菩薩也現金剛力士相。密宗裏頭很多神王都是菩薩的化身相。
觀音菩薩示現實例
唐朝文宗有一個嗜好,愛吃蚌殼,因此全國都曉得他有這個嗜好,都給他送來。就好象唐玄宗的愛妃楊貴妃愛吃荔枝,荔枝産在嶺南,當時交通不便,沒有汽車,沒有飛機,就到處設置驿站,用快馬把新鮮的荔枝送到長安滿足她的要求。這個唐文宗愛吃蚌殼,海味嘛!天下人順其所好,都來送。結果他又吃不了太多,卻傷害了許多生命。
有一天禦廚在廚房的蚌殼之中選了個大的准備開刀,但是這個蚌殼發出聲音,而且很重。廚子就奇怪了,不敢下手。這個事讓文宗知道了。唐文宗很稀奇,說:“拿來我看看!”送來打開一看,裏面有一尊觀音菩薩像。
他看到觀音菩薩像,趕快下跪禮拜。他一個吃蚌殼的人,倒轉來拜起蚌殼來了。爲什麼呢?就是看到觀音菩薩像,頭戴著天冠,身挂纓絡,和我們普通塑像差不多,真是微妙奇特。
這時候觀音菩薩就講話了:“不要再吃蚌殼!”
因他一個人要吃蚌殼,致使天下人送蚌殼來,勞命傷財,還不知傷害了多少的生命。觀音菩薩悲心重,救苦救難示現這個相。文宗受到感化就再也不吃蚌殼了。
有觀音菩薩的這個蚌殼一直藏在宮庭裏面,並代代相傳。在幾年以前有個滿族王爺的侄兒,他到我們重慶慈雲寺來,就帶著這個來了,我親自看到的,的確有這麼回事,真實不虛。所以觀音菩薩在六道輪回的叁惡道中都可以現相,爲了感化衆生,以悲憫心現種種相。
關于觀音菩薩的示現感應事迹很多,從曆史到現在記載的很多。近代也有很多感應事迹。有很多人朝普陀山梵音洞見觀音菩薩現各種身,其中也有畜生身。有這麼個故事:印光大師在世的時候,有個人去朝…
《法華經要義 第叁章《法華經》正文的要義》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