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弟子規淺釋 Standards for Students 第二章:孝 Chapter Two: FILIAL PIETY - 4

  

第二章:孝

  

Chapter Two: FILIAL PIETY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

  事雖小,勿擅爲,苟擅爲,子道虧。

  物雖小,勿私藏,苟私藏,親心傷。

  親所好,力爲具,親所惡,謹爲去。

  身有傷,贻親憂,德有傷,贻親羞。

  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

  親有過,谏使更,怡吾色,柔吾聲。

  谏不入,悅複谏,號泣隨,撻無怨。

  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

  喪叁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

  喪盡禮,祭盡誠,事死者,如事生。

  

  親

  

  所

  

  好

  

  ,

  

  力

  

  爲

  

  具

  

  qin

  

  suo

  

  hao

  

 

  li

  

  wei

  

  ju

  

  父母親

  

  ="">

  的事物

  

  喜好

  

 

  盡力地

  

  替

  

  准備周全

  

  parents

  

  that which

  

  like

  

  do one”s best, use effort

  

  for

  

  have everything completely

  

  父母親喜好的事物,要盡力地替父母親准備周全。

  Whatever your parents like, you should earnestly try to provide for them.

  

  親

  

  所

  

  惡

  

  ,

  

  謹

  

  爲

  

  去

  

  qin

  

  suo

  

  wu

  

 

  jin

  

  wei

  

  qu

  

  父母親

  

  的事物

  

  厭惡

  

 

  謹慎地

  

  替

  

  去除

  

  parents

  

  that which

  

  dislike

  

  carefully, attentively

  

  for

  

  get rid of

  

  父母親所厭惡的事物,要謹慎地爲父母親去除淨盡。

  Whatever your parents dislike, you should carefully try to remove for them.

  

  “所”在中國文言文裏,如放在動詞前,是一個指示代名詞,相當于白話“的人、事或物”;通常居于賓位(做其後邊動詞之受詞)。因此在翻譯成白話時,得先翻後面的動詞。如 “所好”是喜愛的人、事或物;“所惡”是憎惡的人、事或物。好、惡、都是破音字,當動詞用時讀如“浩”、“物”。“爲”亦是個破音字,讀如“未”,當“替”講。具,作動詞用時,解釋爲“准備”;但它又帶有“周到的、完全的”意思在內。這是說:父母喜歡什麼,想要什麼,都能不管怎樣困難,不怕怎樣麻煩,替他們設想得又周到,准備得又完全。這也是對父母的一種歡…

《弟子規淺釋 Standards for Students 第二章:孝 Chapter Two: FILIAL PIETY - 4》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