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朝聖圓覺——《圓覺經》講記 第四章 金剛藏菩薩章

  

第四章 金剛藏菩薩章  

  世尊在本章爲金剛藏菩薩等大衆開示圓覺本性平等不壞,衆生有思惟心不能測度如來境界,故應先斷無始輪回根本。

  本章學習提綱:爲何衆生成爲凡夫

  1、代表善根不壞:具有般若智慧的金剛藏菩薩

  2、諸佛的大秘密:(1)輪回的本質,(2)一切衆生本來成佛,(3)如來的圓覺境界

  【于是金剛藏菩薩在大衆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叁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于是,在大衆當中的金剛藏菩薩,從座位上站起來。五體投地,虔誠地禮拜佛陀。並順時針繞佛叁圈,表示無比地尊重。然後雙膝跪地,雙手交叉合掌,恭敬地向佛說道。

  “金剛藏菩薩”,賢劫十六尊之一。其名常出現于諸大乘經典中,于《華嚴經》第六會十地品,特舉爲上首。《十地經論》:“何故名金剛藏?藏即名堅,其猶樹藏,又如懷孕在藏,是故堅如金剛,名金剛藏。是諸善根,一切余善根中,其力最上,猶如金剛,亦能生成人天道行,諸余善根所不能壞,故名金剛藏。”

  此菩薩于《大日經》具緣品、《諸佛境界攝真實經》及《無量壽供養儀軌》中,皆名爲金剛薩埵;于《文殊寶藏陀羅尼經》中,則指文殊菩薩;于《理趣釋》,指虛空藏;于《略出念誦經》,爲金剛寶、金剛利之異名;于叁卷《本教王經》,稱爲金剛寶。又據《陀羅尼集經》載,金剛藏爲金剛薩埵之化身。

  《楞嚴經》中記載金剛藏王菩薩雲:“爾時八萬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剛藏王菩薩,在大會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如我等輩所修功業,久成菩提,不取涅槃,常隨此咒,救護末世修叁摩提正修行者。世尊,如是修心求正定人,若在道場及余經行,乃至散心遊戲聚落,我等徒衆,常當隨從侍衛此人。縱令魔王大自在天,求其方便,終不可得。諸小鬼神,去此善人十由旬外。除彼發心樂修禅者。世尊。如是惡魔若魔眷屬,欲來侵擾是善人者。我以寶杵殒碎其首,猶如微塵。恒令此人,所作如願。”

  【大悲世尊,善爲一切諸菩薩衆,宣揚如來圓覺清淨大陀羅尼,因地法行漸次方便,與諸衆生開發蒙昧,在會法衆,承佛慈誨,幻翳朗然,慧目清淨。】

  大慈大悲的世尊!您善巧地爲諸位菩薩們,宣講了如來圓滿覺性本來清淨的大總持法門。以及如來在因地修行的方法和次序。給與末法時代的一切衆生,開啓無明的智慧眼。也讓在會聽法的大衆們,承蒙佛陀慈悲的教誨,從幻化的假相當中朗然覺悟,智慧光明之眼清淨無瑕。

  “在會法衆,承佛慈誨,幻翳朗然,慧目清淨”,翳是眼病,在會的法衆承佛慈悲教誨,親聞法音,心開意解,這幻有的眼病因此而消除,本有的智慧之眼得到清淨。

  葉縣禅師治愈病僧的公案:一天,葉縣禅師探望一位得病的僧人。病僧問:“爲僧者四大(即地水火風,佛家認爲萬物都由這四大構成)本空,病從哪裏來?”葉縣禅師答:“從你問處來。”病僧又問:“不問時如何?”葉縣禅師答道:“撒手臥長空。”病僧明白了,隨後就康複了。

  【世尊,若諸衆生本來成佛,何故複有一切無明?若諸無明衆生本有,何因緣故,如來複說本來成佛?十方衆生本成佛道,後起無明,一切如來,何時複生一切煩惱?惟願不舍無遮大慈,爲諸菩薩開秘密藏,及爲末世一切衆生,得聞如是修多羅教,了義法門,永斷疑悔。】

  世尊,倘若如您所說,一切衆生本來成佛的話,爲什麼又有了一切無明呢?倘若一切無明是衆生本來就有的,什麼緣故,如來又說一切衆生本來成佛呢?倘若十方世界所有種類的衆生,本來已經成佛,後來又起了無明;一切如來是從什麼時候,重新生出一切煩惱的呢?但願您不舍棄無盡的大慈悲心,爲諸位菩薩們,敞開如來的秘密寶藏。同時,也爲了末法時代的一切衆生,讓他們能夠聽到這樣難得的經教。對此究竟了義的法門,永遠斷除心中的懷疑和猶豫。

  此爲金剛藏菩薩啓請。因爲聽到前面佛陀開示說“衆生本來成佛”一語。頓起叁個疑問,故興此問:

  1、如果衆生本來成佛,爲什麼又産生無明呢?

  2、佛最初說衆生因無始無明,妄認身心,故有生死;而且還說永斷無明,方成佛道,這樣看來無明乃衆生本有,爲什麼又說“衆生本來成佛”?

  3、如果衆生本來成佛,後起無明,則一切如來,是已成之佛,從什麼時候,重新生出一切煩惱的呢?

  此叁個問題的立論是:

  1、覺悟本有,一向來是覺悟的佛。

  2、無明本有,一向來是無明的衆生。

  3、先是佛,後起無明。

  這是因爲有“佛見”與“衆生見”而生起的矛盾,在本經中說,在佛看來,一切衆生本來是佛,你、我與佛都沒有差別。在衆生看來,一切佛也是衆生,就是你看我,我看你,都是衆生。這是迷惑造成的問題。迷惑者認爲有迷惑的衆生,有覺悟的佛,然後這兩個法相比較,就得出上述叁個問題。

  金剛藏菩薩圍繞佛陀所說“衆生本來成佛”,與“永斷無明,方成佛道”,爲免得未來下根衆生認爲二理矛盾,難以信解,所以才代衆生相問。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叁請,終而複始。】

  金剛藏菩薩問法以後,再次五體投地,禮拜佛陀。像這樣虔誠地問了叁次,從始至終,有條不紊。

  【爾時世尊,告金剛藏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爲諸菩薩及末世衆生,問于如來甚深秘密究竟方便,是諸菩薩最上教誨,了義大乘,能使十方修學菩薩,及諸末世一切衆生,得決定信,永斷疑悔,汝今谛聽,當爲汝說。】

  這個時候,世尊回答金剛藏菩薩說:“很好,很好!善男子,你們能夠爲諸位菩薩,以及末法時代的衆生;向佛請問最秘密,最究竟的深奧法門。這將是如來對于菩薩們最了不起的教誨,是了義的大乘法門。它將能夠使十方世界正在修行的菩薩們,以及末法時代的一切衆生,得到決定不變的信心,永遠斷除懷疑和猶豫。請你仔細聆聽,如來現在爲大家解說。”

  世尊贊歎金剛藏菩薩代衆生請法,使正法流布于世間,功德無量無邊。佛陀出世極其難值難遇,佛所開示的究竟妙法更是如此。《無量壽經》雲:“若不往昔修福慧,于此正法不能聞,人身難得佛難值,信慧聞法難中難。”如果不是往昔廣修慧福,則不可能有聞受正法的因緣,哪怕僅聽聞一句佛法,都非常難得。而以信心與恭敬聞受正法,更是難中之難,無過此難。

  “如來甚深秘密究竟方便”,關于“秘密”,有“二密”:第一個意思是隱藏,第二個意思是保密。保密是人爲的,故意不讓人知道。隱藏不是人爲的,而是本來就是隱藏的。就像隱藏在地下別人看不見的礦藏,不是某人專門把它埋在地下,而是它本身就在地下或海底。

  隱藏什麼呢?就是如來藏。如來藏既不是佛隱藏,也不是別人隱藏,而是在我們一生下來的時候,就因爲有煩惱、有無明,而把如來藏覆蓋在煩惱無明的下面,使我們看不見。這不是人爲的而是先天的,自從我們的八識成立以來,如來藏雖然存在,凡夫卻看不見。

  人爲保密的又是什麼呢?不是說圓覺法門裏面有什麼不可告人的、很肮髒的東西要保密,而是要保守圓覺法門所認爲的“煩惱即是菩提”,“輪回即是涅槃”,“衆生即是佛”這些高深的見解。

  爲什麼要保密呢?因爲假使不保密,很多人就不能理解。

  絕大多數佛教徒認爲,我們現在不是佛是衆生,世界就像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一樣是不清淨的。煩惱是有害的東西,它永遠都不是佛的智慧,但我們可以通過很長時間的修行,把不清淨的東西轉化爲清淨,周邊的世界能夠轉化爲佛的淨土,煩惱也可以轉化爲佛的智慧。經過逐步的修行,一個普通人可以變成一地以上的聖者菩薩,然後上升到二地、叁地……十地,最後才是成佛。

  除非不信佛,否則所有的佛教徒都會認爲這個理論沒有漏洞,即使是小乘佛教徒也能接受這種觀點,但是,如果冒然地給他們說“煩惱即是菩提”,“衆生即是佛”之類的話,很多人就會大惑不解——如果煩惱就是菩提,貪嗔癡就是智慧,那在産生一個嗔心或者貪心的時候,我爲什麼還要斷除它呢?假如衆生是佛,那地獄裏面的衆生也是佛了,佛怎麼還要墮地獄呢?假如輪回是涅槃的話,那我們天天追求的解脫也變成輪回了,輪回有什麼好追求的?會出現很多這樣的疑問,很多人都不能理解,假如僅僅不理解也沒有太大問題,但衆生的傲慢心是很厲害的,只要不符合自己的想法,就會斷然否認,在造口業的同時還會産生邪見。

  爲了保護這些根機的學佛人或根本不學佛的人,圓覺法門不得已只能采取保密的措施,盡力不讓他們聽見這些觀點,等他們根機成熟以後,再慢慢引導他們一步步將見解提升。首先讓他們了解輪回是苦、人身難得等等;當對方有一點進步的時候,再告訴他,雖然其他一切都是存在的,但人我是不存在的。其他的都可以執著,但不要有人我執;在對方理解以後,又再告訴他,既然人我不存在,其他東西也有可能不存在,因爲沒有其他東西存在的理由。

  當對方的邏輯思維能力與根機成熟的時候,通過中觀理論的觀察,就有可能逐漸發現周邊的一切都是不存在的,繼而人無我、法無我等空性境界一下子就能豁然頓悟——一切都是不存在的,雖然我的眼睛看得到外在的東西,但都是現而無性、無有實質的。這樣他就有可能繼續由淺入深,逐步理解到顯空無二的、互不矛盾的道理;在理解顯空無二之理以後,就要告訴他,雖然你原來的觀點是非常好的,但有一點點缺陷:其實,心的本性是一個叫做清淨的東西,那個被叫做清淨的東西和你以前所理解的空性一點也不矛盾,只是你以前沒有考慮到而已。

  所以,要了解圓覺法門的見解,只能逐步逐步地來,決不允許什麼也不懂的時候就草率地去聽“如來甚深秘密究竟方便”,否則很多…

《朝聖圓覺——《圓覺經》講記 第四章 金剛藏菩薩章》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