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准提觀修
爲便于觀修,可以使用准提佛母像壇城,或者准提鏡壇城起修,以象征性方式生起觀想。壇城用于自受灌頂、予他灌頂、修行供養、接受悉地和成辦事業等方面,是不可或缺的。借助象征性法器和供具修行非常方便。
我們說准提壇城用于自受灌頂,你如果沒灌頂,你可以請諸佛直接爲你灌頂。給自己灌頂,給其他的人灌頂,可以用這種壇城來灌頂。修行供養,可以用這種壇城來供養諸佛,供養諸佛,你不要想是僅僅供養這尊佛,而是透過他,供養如來藏。對如來藏無限的敬畏之心,就能夠令你與如來藏感通力最強。你要對如來藏無比感恩、景仰、敬畏和臣服。要用心去愛如來藏,因爲如來藏才是我們的本體。他是我們生命之源、能量之源、萬物之源,所以要恭敬供養。
接受悉地。什麼叫悉地?就是圓滿成就。圓滿成就不是你造作出來的,而是顯發來的。不是說你要經過折騰而成佛,而是空性如來藏自然能讓你成佛!你只要敬畏、臣服和歸命空性如來藏,向空性如來藏祈禱,祈求成佛,你就能成佛。
六祖到五祖那裏修行,五祖問他:你是哪裏人啊?來這裏要什麼?六祖是個愣頭小夥子,說:弟子是嶺南新州百姓,來這裏,惟求作佛,不求余物。你看他的概念就是:我就是求成佛,不要別的,惟求作佛,不求余物。你看,他目標明確,訂單下得很准確,“惟求作佛”。我也不要升官、發財、虛名,我不要,我要成佛。所以,六祖迅速悟道成佛。而我們現在修行,大多數是不敢說這句話。我們修行大多就是:身體好好的,家庭都好好的,家裏人都好好的,事業能做的大點。幾乎沒有人說,我是爲成佛而修行,不敢說這句話。說了好像太不謙虛了吧?下訂單這個事,幹嘛要謙虛呢?所以說,我們可以直接接受悉地,而不是修成悉地。跟如來藏說:我要成佛。我今生就要成佛!于是,成佛的因緣會在周邊相聚而來,自然成就。
成辦事業。你願意做世間的事業、修行的事業和弘法的事業,都可以運用壇城來成就。在修習生起次第之時,借助壇城容易觀想。什麼叫修行次第呢?就是從人天乘、聲聞緣覺乘、菩薩乘,到密乘,逐次起修。像在二乘,斷掉人天乘的貪著的時候,就可以對大准提鏡壇看著自己的影像觀想:自己擁有了一切,很多錢,做大官,很多朋友眷屬,很榮耀。觀想著觀想著,突然都沒了,財富被沒收充公了,家破人亡,妻離子散,自己坐牢。這時候看著鏡子裏的自己,就會生起恐懼。反複幾次之後,心量就打開了,對財富名譽的貪著就沒了。
所謂壇城,即“完整的本尊世界”。在梵文中,稱其爲“曼紮拉”,直譯是“圓形圍繞”。其意義就世俗象征性壇城而言,即對于所依本尊無量宮殿中心做周圍圍繞,或者對于能依主尊,衆多聖尊圍繞。
淨土宗修阿彌陀佛的壇城世界,我們就觀想:我現在就在極樂世界。我們現在之所以沒感覺到在極樂世界,是因爲我們意識的錯覺,所以我們要用心去感沐淨土境界。可以借助鏡壇找到這種感覺,非常有效果。作鏡壇的鏡子越大,越方便觀修。在鏡子前,或坐或跪,生起觀想:鏡壇無比明亮,這就是世紀之門,直接通于阿彌陀佛的國土,通于准提的壇城,也就是極樂世界的壇城。你現在感覺還是在娑婆世界,好,就在這裏跪著,觀想自己,在佛前,持念阿彌陀佛聖號,于是進入進入進入……你通過這個鏡壇,進入了諸佛的國土,你現在睜開眼。好,你就告訴自己,我已經通過鏡壇穿越了,我現在就在阿彌陀佛的國土。生起這種觀想的時候,你就不斷地告訴自己:我在阿彌陀佛的國土中,一切顯現都是在助我修行,我做任何的事都不離于佛法僧的加持護念。觀想一開始可能會很有感覺,但慢慢又回來了,回到煩惱境界了。再進去,最好的方法就是再去觀想穿越,觀想我進入諸佛的壇城,然後回頭,“啪”把鏡子打碎,我從此再也出不去了。我已經在極樂世界了,再也出不去了。我現在就在極樂世界,提醒自己,慢慢慢慢,極樂世界所有覺受就在身上,在心頭,湧現出來。這時候,穩住了,叁昧就現前了,現證叁昧。這就是通過鏡壇實現穿越。觀想自己進去了,通過鏡壇,進入了清淨佛國,時刻提醒自己,這種覺照現前的時候,與諸佛的感通力就很強大。
這就是借助象征性工具來生起觀想。進入鏡壇之後發現無比明亮,看著比外面的明亮,因爲這是清淨佛國,極樂世界。你進入的時候,它就是這樣的明亮,睜開眼睛才發現,原來極樂世界真的如此美好啊!你穩住,強烈暗示和提醒:“我在極樂世界!我在極樂世界!”行住坐臥,穿衣吃飯你都想:“我現在在極樂世界的淨土中,我與十方諸佛同在一起,我身邊就是諸上善人聚會一處!”我們今天的學習,就是極樂世界的諸上善人聚會一處。極樂世界的東西特別好吃,百味美食,特別好吃,是不是?這裏無比美麗,仙境一般。穩住這種感覺,叁昧就現前。所有的修行都是在修一個感覺而已。當你感覺與什麼相應,你就成爲什麼:與天相應,你就成爲天;與上帝相應,你就成爲上帝;與祖師相應,你就成爲祖師;與佛相應,你就成爲佛。就以此去觀修。大家可以試一下,很吉祥殊勝。你會突然被催眠的感覺,進入夢境的感覺。穩住這種狀態,無比美好和享受。而且在這一刻,你的所有的思想都是與諸佛相應。這也是天人相應的涵義,與祖師相應也是如此。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密法的修行。
我們再回頭學習一遍,加深體悟:
【第一,我,本尊,與天地萬物一體不二。】這個“我”也是一個壇城,“其大無外,其小無內”。整個法界、整個宇宙是個壇城,濃縮到整個地球也是一個壇城,再濃縮一個省是一個壇城,一個縣是一個壇城,一個村是一個壇城,一個家庭是一個壇城,一個房間是一個壇城,乃至任何一個小小的芥子也形成一個壇城,可以不斷地向裏收縮,就是“其小無內”。達摩祖師說:“寬則遍法界,窄也不容針。”“其大無外,其小無內”,道家的八卦也是這樣的表述工具。《周易》非常了不起的,尤其是《周易》經過孔子所作的《系辭傳》,孔子對它進行了注解,就讓它更彰顯了哲學內涵,注解得極其好。
我們所說到的“我”與天地萬物同體,我所能想到的,觸到的,聽到的,看到的,統統是我的境界。向外拓展,由于思想沒有盡頭,所以向外拓展也沒有盡頭。向內收縮,我的心也同樣可以無限的縮小,所以我們的心是可大可小的,或者直接就超越了大小這個概念。本尊亦複如是。
本尊,就是代表著我們的法身,代表著我們的法性,我們所說的如來藏。本尊不是神通廣大的神明或者超人,他只是被人格化了的如來藏。或者是我們過去曾經有衆生體悟到了如來藏,證得了佛性,我們就稱他代表了佛性。就好像來了一位警察,我們說他代表了權利;來一個官員,我們就說他代表了政府;來一個僧人,就代表了叁寶。同樣,我們說阿彌陀佛、觀音、勢至,以及曆代祖師菩薩,我們以他爲本尊起修的時候,是以他所代表的整個的法性、整個的如來藏。對于如來藏的實相,有叁種表述:空分、明分、顯分。
自性,首先是畢竟空,無所有。衆生之所以感覺有,是一個假相,是根據這個衆生自我的需求顯化了,你要升官就升官,你要發財就發財,你要倒黴就倒黴了,要煩惱就充滿著煩惱。
有一個真理和事實就是:不管你身處何時、何地、何種狀態,你當下就具足幸福所需的全部資源。要找出你的光明點,因爲天地對每個人都是無限的慈悲和平等,每一個衆生,他自我的此刻境界中已經具足了所有解脫所需的任何條件。山河大地、芸芸衆生,都是爲任何一個人而建立的,我們每個人都可以觀想周邊的一切人都是爲了我而存在的。
作爲我,你們是爲我而存在的;作爲你,大家都是爲你而存在。每個人都要如是觀想,如是覺察,因爲周邊的人其實是自我的一個內在的念頭映現在那裏。去體悟這種感覺的時候,就開始顯發自己的明性,開始光明。空性、明性和顯性,我們有時把他們稱作法身、報身和化身。
法身,我們本有的佛性,我們人格化爲毗盧遮那佛,毗盧遮那佛的依報狀態叫華藏世界。因此,我們的宇宙,我們的世界,我們的空間,也可以稱爲華藏世界海。我們體悟本有佛性的光明,體悟一層光明就顯發一層光明,即使是你沒體悟,光明也依舊在你的身上,與你同在。你只需去體悟就行,你不需要改變你生命中的任何東西,你只要去搞定你自己的心,立刻就體悟到佛性的光明。搞定心,可以把“我執”縮小到沒有了,或者把他擴大到與天地同在了,都能體悟到光明。
你要觀察,隨佛性所顯發的一切,你眼前所看的人、事、物,萬般諸法,都是如來藏的化身。這一切,我們稱作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你明白這個道理就發現,你身邊的人都在給你說法,都在教你念佛、念法、念僧。這時候,你看部電影都會發現電影裏全在說佛法;聽到鳥叫,就聽到全是在說佛法;你和身邊的人交流,他都是在說佛法。有的人示現無明顛倒,那是戒師,給你講戒,避免錯誤;有的人示現精進修行,那是法師,在給你講法,讓你照著效法。所以,你發現你身邊全是金剛上師,都應當恭敬、敬畏、護持。在那一刻,你會發現,乃至一草一木都在給你講法。你就認識到:我的幸福就在此刻,解脫就在當下,光明與我同在。這時候,你就開始吃嘛嘛香,身體倍棒,你當下開始顯現本來具足的美好。當你體證這個時,就叫圓滿報身。
曾經禅…
《大乘攻略:初學 十一、准提觀修》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