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准提密意
大准提無上瑜伽。“瑜伽”,梵語音譯,意譯爲:相應、和諧、一致和統一等涵義。在道家修天人一體,人天一體,就是瑜伽法。與天地一體的這種修法,叫與天的瑜伽。基督教的上帝與我同在,以及聖靈降臨和聖靈充滿,實質上也是瑜伽修法。佛教的修行,就是與本尊,或者與上師的不二,就叫瑜伽。大准提瑜伽,我們只是用大准提這個概念。准提就是清淨的意思,准提佛國就是極樂世界。所以,極樂世界也稱作安養國、清泰國、清淨海。我們在這裏說大准提瑜伽,其實就是淨土瑜伽、極樂瑜伽、彌陀瑜伽,祖師稱作淨宗玄門。因爲淨土宗的教法在普及中不探討密乘,所以咱們繞開,不在淨土宗普及這個,不去觸及一些人的法執,免招诤論。我們了知瑜伽就是與本尊的相應,有幾個密意大家要知道。
第一,我、本尊、天地萬物,一體不二。我們必須要知道一體不二。我們說到佛性,佛性顯發萬物,顯發出來的這一切,都是同一體性顯發出來的。本尊是誰呢?修行淨土法門,阿彌陀佛就是本尊;參禅,以觀世音菩薩爲本尊;修行般若,以文殊菩薩爲本尊等;修行密法,修哪個法就以哪個法爲本尊。我們共有的本尊可以以阿彌陀佛爲本尊,是最吉祥和普遍的。我與本尊,與天地萬物,一體不二。
我們要了知,因爲自性的因緣,我們由同一體性而産生。這個我,是指我們當下就與本尊,與一切天地萬物的不二,而不是說未來才一體不二,當下就是不二。我們現在所說的一體不二,就是相應,就是瑜伽。你不要說,我要修行之後才不二吧?不是,當下就是不二。你只要了解當下不二,用不二的心去觀照的時候,當下就與叁昧相應。身語意與本尊的相應——心裏想著本尊,手結本尊之印,念著本尊的聖號或者咒語,當下就與本尊的完整相應。乃至你的行住坐臥,都與本尊從來沒有分開過。不是說修行之後才相應,當下就從未分開過,就像一棵樹上的樹枝,並不是這個樹枝長得多大了才和樹在一起,任何一個樹枝所含有的基因和這個樹幹、樹根沒有任何分別,我們與如來藏性也從未分別過,與如來藏性所顯發的,與解脫,或者示現解脫的這些聖者,也從未有過分別,從未有過分離和隔閡,從未有過。
我們所說的瑜伽,有大瑜伽、小瑜伽。瑜伽,就像我們說的八卦。說到八卦的時候,說“其大無外,其小無內”。而瑜伽也是“其大無外,其小無內”,世出世間法全體涵攝。譬如說,古人在世間學習的時候都有拜祖師的習俗,當他拜祖師的時候,拜著拜著,就與祖師相應,就具有了祖師的能力。在過去,七十二行,行行有祖師,現在人都不了解這個,所以很多行業技能和職業道德就出現亂象。
如果你做企業,希望找一個企業家去臨摹。你想做什麼樣的企業家,自己給自己定出目標,你說:我要做李嘉誠那樣的企業家。好,你就找李嘉誠的傳記,李嘉誠的思想,看李嘉誠的照片,臨摹他,看李嘉誠怎麼走,他穿什麼著裝,他什麼神態,他的思想,他怎麼說話,他怎麼判斷商機,去臨摹。臨摹著臨摹著,你與他就相應,你和他對市場的觀察就開始一樣。
學生也是這樣,學生學習的時候就開始臨摹,他要想學物理,他就開始臨摹物理老師,看物理老師怎麼走,物理老師說話手勢怎樣,他開始效仿,效仿著效仿著,他物理就特別好。學數學的也是如此,這就是相應臨摹。現在社會上很多“瑜珈”學習,就是瑜伽,普遍缺少高端理論的指導,主要以鍛煉身體爲主,也能獲得心情的放松。源自印度的瑜伽法,讓身、心與梵相應,是很高的。但能普及到市面上的是偏低了的,只是一個簡單的形體臨摹而已,都是大材小用,把成佛成聖的方法當成了養生的方法。當然養生也是非常好的,不過瑜伽法還可以成佛成聖的,可以再提升的。我們所說的,是直接關注到最高——成佛。與如來藏建立無礙溝通,讓佛性的光明直接在我們眼前,在我們的身心五蘊完全顯發。這是我們所說的大瑜伽法。
修行瑜伽法,“其大無外,其小無內”。例如,我修准提法的時候,我就觀想我與准提菩薩合二爲一。在這一刻,我結印念准提咒的時候,我觀想身體以准提菩薩的形態存在,各個手各拿法器出現;我的上空兩側,兩位淨居天的天人,在聽受我的指揮;我的腳下有兩個龍王,盤旋在兩邊,作爲護法,一個難陀龍王,一個阿難陀龍王。于是在這一刻,效果非常好,作個佛事觀想,就非常靈驗。每個人都可以做。此時此刻,不是我們在做,而是諸佛菩薩的密意在我們身上無礙展現。這就叫大瑜伽。我們與本尊,與天地萬物,從未分離。你可以與任何一個人合二爲一。只要你觀想他,想著想著,你就成爲他。官員也是這樣,臨摹著臨摹著就成官員;古惑仔電影感召出一代不良少年;商戰片也造就了一批商人。所以,要飯的呢,學著學著要飯的,就成了要飯的。學什麼是什麼。所以有時候養寵物,養著養著你太愛寵物了,愛著愛著你就成爲它。
我和一位法師去北京,曾經在北京遇到一個人。他問法師:我以前有個同學,全家移民加拿大,他有只狗帶不出去,送給我了。小京巴,很好,寵物狗,當時就覺得養著也很好。後來發現這狗和我特別投緣,這狗看我的眼神也不一樣,我看它也不一樣,以前出差的時候,都是打電話問問孩子,現在一打電話,先問它的情況。這只狗和我有緣到什麼程度呢,我一到家開門,它就知道是我,我一低頭,它就知道把拖鞋給我叼過來。後來,我拉一拉老婆的手,小狗就“汪汪汪”不讓,到後來我也喜歡那狗,睡覺我不願和老婆睡,願意和狗睡。這些事還倒沒什麼,因爲天天想這狗,後來就出了個事。就是我在大型國企做副總,我分管的部門出了事故,下屬來彙報,我一生氣,一拍桌子:汪!發出一聲狗叫,然後就覺得不好意思。員工也嚇了一跳,我也滿臉通紅。後來這事過去,也經常想:怎麼“汪”呢?過了一段時間,這個事過了,又發生一個事故,我又一拍桌子:汪!然後就害怕了。
他就問法師:怎麼回事?他們說我狗附體了,怎麼回事?當時法師給他說:不是狗附體,是你狗性現前。念佛的人,佛性現前。你心裏老想著狗,狗性就現前嘛。所以,畫家要多畫菩薩,別畫狗、貓、牛、馬之類的東西,畫著畫著就成爲它。畫東西的時候,是這樣子的。
【《觀無量壽佛經》講: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衆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叁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意思就是說,你心裏想佛,想著想著佛,佛就和你合二爲一,佛的智慧就從你這裏展現。那麼同樣,你心裏老想著狗,想著想著狗,你就把自己幻化成狗,狗的習性就從你這流露出來了,這個叫相應法。所以,選擇職業你要注意。演電影的,寫小說的,他的成名作、代表作,和他的命運相應。大家可以了解一下,演員、畫家、作家,他的作品和他的命就相應。因爲他老思維那個,思維著思維著,命運就和他一樣了。所以說,我們要知道,既然我們與天地萬物是一體的,我們當下就能顯發他的能量的時候,我們就要找具足高尚的目標,找佛去臨摹,找佛去效仿,顯現佛性。因爲既然我們與佛同體,與衆生同體,也與狗同體,我們要選擇佛性流露。我們佛性展現,這時候我們的貌相和性情就開始變,心性就開始與佛相應,因爲本質上我們就沒離開過。
第二,我置身于准提壇城。什麼叫壇城呢?建立一個佛堂,有佛像,有供桌,有貢品,這個佛堂就是個壇城。我們建立一個寺院,寺院也是一個壇城。而我們的如來藏,顯發的這個法界空間,其實就是如來藏的壇城。因爲是如來藏顯發的,所以整個法界其實就是如來藏的壇城。因此,我們就在如來藏的壇城中。我們念准提咒的當下,就在大准提的壇城之內,也在諸佛的壇城之內,從始至終從未離開過諸佛的壇城。我們不是說,我現在這個世界不好,我去極樂世界,而是我當下從未離開過極樂世界。我只是誤認爲現在不是極樂世界,才開始産生煩惱的娑婆錯覺。我現在要調整思維,我知道當下就具足極樂世界,所以解脫境界就開始現前。當我們明白了,我就在准提壇城,我當下就置身于極樂世界的這一刻開始,你就會發現:現前的各種喜鵲、麻雀、啄木鳥,也是在念佛念法念僧;清風流水,也是在說佛說法說僧;我們的聚會,也是諸上善人聚會一處。對照《阿彌陀經》,你發現,那就是我們臨摹的模板,就是准提叁昧、極樂叁昧境界的寫照。我們照著《阿彌陀經》觀想,當下我們就安住淨土叁昧,當下就現證淨土叁昧。我們這種心性生起來了可能會慢慢退失。既然你曾經有建立過的時候,就很容易再重新建立。這種靈光閃動一下,叫覺受。就像閃光一樣,閃一下閃一下,你把它連貫起來了,穩住了,就叫叁昧,就叫成道。這時候往生淨土也好,成佛也好,盡在眼前。你要知道,當下就是如來的壇城。因爲如來藏所顯化的一切就是如來藏的壇城,所以我從未離開過如來的壇城。
第叁,這個世界本來就是清淨完美的。我們一直聽信了別人,告訴我們不完美,于是我們也信了不完美。我們就開始感受世界的不完美。現在我們要重新調整認識:這個世界的當下就是完美的。所以,要愛和享用這一切。
“本來面目”是一切事物的本基,是混亂的先初與終結。本初狀態的明覺是對“開悟”與“不開悟…
《大乘攻略:初學 十、准提密意》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