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修行在于思想和行爲

  修行在于思想和行爲

  首先給在座的弟子們開示關于修行的重要性,現在社會上的種種表面現象,其背後實際上是欺騙了衆生,顛倒了我們末法時代的衆生,誤導了修行的方法,所以我們學佛過程當中,我是希望學佛的人越學越簡單、越自在、越輕松,才是真正的學佛人。雖然學佛的時間長,但學出各種非常麻煩,非常分別的心態,非常執著的心。這樣的話我們學佛就沒有達到真正的目的,所以我們學佛的過程當中就一定要認認真真,努力地聞法是非常關鍵的。因爲現在看到種種現象,雖然說是佛教,但修學的過程中,有可能違背了佛法。到目前爲止什麼宗派都有,不一定都有圓滿的傳承和修行方法,所以,我們也不一定能判斷哪是佛法,哪是非佛法,也無法感悟到佛法的真谛,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離解脫特別遙遠。我們修學任何法之前,一定依止上師(善知識)聽聞佛法,然後再去實修。要不然我們很容易學到旁門左道,到時我們不但沒有辦法了脫生死,而且我們在生活當中,一點都不自在。尤其在現實的社會上,所謂的打坐,沒有任何依據。其實打坐並不是那麼容易。很多人認爲的打坐就是身體的姿勢就能代表是一種打坐。其實真正的打坐,就一定要通過上師傳授禅定的修行方法,然後尋找清靜的環境裏從身口意開始修煉。要不然的話我們自己莫名其妙地去打坐,這樣下去就容易在自心中産生心魔,這種心魔是不可思議的障礙。我們不但沒有修成而且殘廢了自己,導致神志也錯亂,也沒有正常的精神。這些都是缺乏聞思而造成的,所以一定要具備如理如法的聞思修。在我們藏區來說,有很多在山洞閉關的高僧大德,經常在打坐、閉關和長期禅定。這種修法是有了一定聞法的前行作爲基礎的情況下,然後通過他的上師或者他的傳承上師的允許和指導下,讓他去打坐讓他去修習禅定。並不是沒有任何聞思的條件下去閉關或打坐的。如果什麼也不明了,單空的狀態中打坐下去的話,有可能變成無色界的因。無色界的因就會變成無相的狀態,什麼都沒有,就變成斷見,是非常可怕的。這種的見解就是外道的見解,並不是我們真正佛教的見解。佛教的見解是我昨天基本上在心經當中,具體講解過。所以沒有那麼容易明白真正的禅定和智慧,其實我們在佛教當中所說的這種禅定,並不是單獨的一個空。如果生起單空見解的話絕對是一種斷見;如果長久以斷見的方法來修的話,你到時往生的時候,這種斷見就會誤導心態,連因果都産生懷疑。導致往生到無色界中去。

  道教和一些旁門左道裏也有這種修行方法,有一些修成了民間所說的仙,狐狸精等等。這種也是因爲有禅定的力量,才可以達到長生不老的狀態,但是這樣還是屬于輪回當中的修行方法。只不過是輪回當中最高峰的頂點:無色界的狀態而已,沒有達到真正的解脫。

  所以我們剛剛開始時要仔仔細細地聞法,然後思法,通過真正的聞思,在自己的內心中總結法的內容,然後再去慢慢實修,這樣才可以達到止觀雙運的境界。要不然,我們平時口頭上所說的這種“禅定”呢,很難很難真正達到禅定。在我們很多經文當中,都有講這種禅定——四禅八定的修行方法,如在彌勒菩薩《辯中邊論》當中,就講“破五過修八行”的這種方法。五個過錯,如果我們連禅定的過錯都不知道,還說修什麼禅定。比如,我們得了一個病,病的情況都不知道,我們就吃藥對治這病,根本不可能。所以平時很多人會說:“我要修禅定”、“我在打坐”,其實這種說法和實際的情況,距離稍微拉得遠了一些。在座的弟子們,比如我們要上樓梯的時候,就一個階梯一個階梯的上來就比較安全。一開始你就爬得太高的話,眼下就危險了。同樣的道理,我們在修行的過程當中,也就是次第的從聞法,再思法,再修法。一開始從基本的前行中,修出離心,然後就是觀修人生難得,生命無常,等等。在修行密乘中,先修外五加行和內加行。外加行是共同的加行,就是修觀照人生難得,生命無常,因果不虛,輪回過患。這四個加行一定要仔細地觀修,這是非常關鍵非常重要的。不用說我們這種凡夫,連阿底峽尊者,以前西藏的朗日唐巴格西等等的高僧大德們,他們都是長期觀修這種人生難得和生命無常,因果不虛和輪回過患。想了過後,參透了,心裏明白了,實際懂得道理了,才去實施修禅定,甚至到更高的一些境界當中去實修,那就是一個次第了。這就是一個階梯一個階梯修上來的道理。

  不然,任何一個人可能會自認爲能禅定很長時間,以爲自己所修的禅定是多麼多麼的厲害,充滿了傲慢心。這種所謂的禅定是不用說在佛教當中,讓您觀基督教的一種標志十字架,跟佛教一點關系也沒有,長期觀十字架不用觀其它的,你也是可以坐一個小時二個小時或一天兩天,甚至到時候不用吃飯的狀態也會有的。這些都是有漏的禅定或單禅的力量而已。這種打坐導致了色界和無色界的因。無色界的衆生沒有一個時間的概念。進入了滅定後,時間就過得很快。比如我們在睡眠的狀態中一樣,如果你睡眠不好,晚上會過得很難受,感覺時間很長很長。但是如果睡的非常香,感覺時間過的很快。同樣的道理,我們達到這種無色界的單空的禅定,也就成了無色界的衆生。無色界的衆生雖然過了幾千年幾億年,可是在做夢一樣。並沒有感覺出很長的時間,也沒有意念,無法達到究竟解脫。

  所以在這裏我們尤其修行的重要方法是,越學越簡單、越輕松、越自在。增長信心和慈悲。那才是真正的修行人。還有我們在學佛的過程中看到任何衆生,都要産生歡喜心,看到他們痛苦和快樂時就發慈悲和隨喜。如果我們看到仇人時很不順眼,想起以前的所做所爲很生氣,不願意接觸他而且罵他。那麼這樣我們就不自在不輕松。這樣的學佛就沒有一種清淨的行爲和純淨的思想,就沒有達到圓滿和清淨。所以我們在學佛的過程中,一定要明確,學佛的目標是針對我們的煩惱針對我們的分別心。比如吃藥的目的是治療我們體內的病,不是爲了生病。任何一個人也不會這樣想。所以我們的病是分別心和執著的心。都是爲了除掉這些而學佛的。可是我發現很多。什麼也不懂的情況下,居士與居士之間,或者宗派與宗派之間,說“我是什麼樣的宗派”,“我是最優秀的學佛人”,比任何的宗派都殊勝。順口就造嚴重的舍法罪和誹謗其他的宗派。

  其實我們偉大的佛祖在講經說法時,並沒有分別。包容所有衆生。慈悲爲懷。除了佛教之外,其他宗教並沒有這種高尚的精神。所以在這裏,我們每個弟子思想是非常重要。沒有清淨的思想,沒有調整的思想,我們認爲自己學得多麼的了不起,作爲一個學佛人已經學了很長時間,已經十幾年吃素了啊,...怎麼樣。不要有這種傲慢的心,其實這並不是值得驕傲的。學佛時間越長久應該是自己越謙虛,越自在輕松。要不煩惱隨時都會爆發在我們的心相續中,我們要控製好自己的心態。就如昨天所說的一樣,一切法都是緣起,有因有果。同樣的道理,如果你有執著和分別的心態後,在任何環境裏都有壓力和緊張。一旦你自己心態非常清淨無分別心的話,在任何環境都是清淨自在的。所以,我們學佛的過程中,思想是非常重要的。哪怕念一句阿彌陀佛的時候,我們要有清淨的心態,想幫助一切的衆生。希望所有衆生早日脫離輪回的痛苦,以及種種煩惱。

  對于生活中的壓力、煩惱,人生的無常,在座的弟子們非常有經驗了。我們不是幾歲的小孩,已經是長大成人了,基本是上半輩子已經過了。我們當中有些人只能再活多幾年,有可能,有些人能再活幾十歲。就這樣一種狀態,人生所剩並沒有那麼長時間去活。並沒有那麼長時間讓你去做怎麼樣的一個發展,其實都是無常的。所以這樣的人生當中,我們已經掌握了佛法作爲生命的方向。我們在這生命的方向當中,當下要把握好。比如說,今天當下沒有把握好沒有行善積德,到了明天的時候要追求我昨天的那時刻,誰也沒法倒退。昨天已經過去了已經沒有了。所以當下是非常重要的。因爲我們的生命是非常值得珍惜。生命就是我們的時間。我們的時間是非常珍貴的。我們把握自己當下的時間,能夠盡量的幫助衆生普度衆生。調整自己的思想和行爲是非常重要。要不然我們到了明天時,發現今天的時間就沒有了。其實我們凡夫很可憐,爲了明天就失去了今天,到了明天的時候並沒有開心過,而且到了明天又要爲了第二天,......最後就是這樣失去了時間的利益又耽誤了當下。這樣的問題就耗盡了我們一輩子的時間。上半輩子的時間已經失去了,並沒有把握好,所以我們還沒有解脫,我們還有那麼多煩惱和分別心的原因,是因爲沒有把握好當下。作爲一個學佛人,一切外界的環境我們不去管它。任何東西將是我自己本人業力心態當中的業障的顯像。如果你按這樣心態去調整的話,就是薩迦派道果傳承的前行中叁種顯現裏面所講的。我們在學薩迦派道果傳承的前行中,講的就是不淨的顯現和清淨的顯現,覺受的顯現有叁種的顯現。我們因爲有了這種分別心與執著心,顯現就是不淨的顯現不清淨的顯現肮髒的顯現;有越嚴重的這種心態業力更嚴重,所顯現更加的糟糕更加的不清淨。比如說,地獄道的衆生業障是非常嚴重的,所以他面前顯現的一切東西都是痛苦的。哪怕看到一棵樹的時候,樹都變成刀刃,都是刀和箭的狀態,一到他面前就傷害他,還有地獄道的衆生看到的一切一切的水,都是變成肮髒的膿血的狀態。因爲他的心態裏非常不清淨的原因而顯現。所以這樣看來,不淨的顯現來自于內心不清淨的原因。我們很多弟子當中,學阿彌陀佛非常清淨的有些弟子,在夢中見到阿彌陀佛來迎接他,或者在我們的意念當中,感覺到阿彌陀佛在我們的身邊,關照我們加持我們,有這樣的感覺也是一種清淨的感覺。這種清淨的顯現是來自于你的信心和你的心態非常清淨的原因。曾經也有這樣說…

《修行在于思想和行爲》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