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藏經描仿卷下▪P3

  ..續本文上一頁之時則不同 ,彼等不能護持殺盜淫妄等重戒,以對戒法無所曉故。不但不能護持重戒,對于輕的威儀,亦不能奉行。

  經文應爲「而言諸法空,自相空,何所能作?」意思是說,若謂諸法空,那麼眼見一切法有,是何理由呢? p-156

  此人不知一切法緣生如幻,猶如那羅戲人種種變現。那羅戲人,猶魔術家也。無知識者,見之以爲真實,心生驚怪而大笑。

  【如是舍利弗。爾時真實比丘說空寂法。求活命者鹹共嗤笑。何以故。是

  人不知佛法義故。聞說空法驚疑怖畏。舍利弗。汝觀此人。于安隱處生

  衰惱心。于衰惱處生安隱心。是人顛倒逆行善法順行惡法。】

  爾時真實比丘宣說空法,此但求利養求活命者,皆共輕慢嗤笑。何以故?此人不知佛法實義,聞說空法,驚疑怖畏,所以輕笑空法。

  舍利弗!是人于安隱涅槃,生衰惱想。于衰惱處,卻生安隱想。此人顛倒,于善法則逆行,于惡法卻順行。

  【舍利弗。如是癡人。多懷悭貪瞋恚愚癡。具行叁不善根。舍利弗。我爲

  利益持戒比丘故。說二百五十戒經。如是癡人。乃以世間小因緣故。向

  在家者說。乃至書寫以示白衣。】

  貪瞋癡爲叁不善根,以能生一切惡故。

  比丘受二百五十條戒,比丘尼受五百條戒﹝實有叁百四十八條﹞,佛製不得向在家人說。此人向在家人說,書寫以示白衣,即違佛製。 p-157

  【舍利弗。如是癡人說言。諸法空自相空。何所能作。何以故。如是癡人

  。尚不能除悭貪煩惱。何況能斷無明。】

  如是癡人,不知無性隨緣成諸法,諸法緣成無自性,此是諸法實性,見法實性者,可破無明。竟懷疑若諸法空自相空,則何所能作?如是癡人,尚不能除粗濁的悭貪煩惱,何況能斷微細的無明?

  【舍利弗。爾時持律比丘不能善學。諸說法者亦不善學。讀誦修路者亦

  不善學。舍利弗。雲何名爲持律比丘。不能善學如來經中說有叁學。善

  戒學。善心學。善慧學。是人于叁學中不能善學。但以多聞因緣輕慢他

  人。是人則爲障礙善法。如是癡人。猶尚不能如法答問。況于畢竟空無

  所有中能發精進。】

  舍利弗!爾時比丘,于持戒讀誦修多羅不能善學。修路即修多羅也。爾時比丘,不能于戒定慧叁學中善學。善心學,即善定學也。

  雲何能于叁學中善學?于戒定慧叁學中能善學者,不取我相,不取人相,不取衆生相,不取壽命相,不取有相,不取空相,不取常相,不取斷相,乃至不取一切相,是謂于叁學中善學。

  爾時比丘,以不能善學叁學故,但以多聞取著名相,輕慢于人,此人則爲輕慢善法。若有人問法,此人尚不能如實問答,況能于實相法中發起精進?畢竟空無所 p-158有者,即諸法實相也。

  【舍利弗。爾時破戒比丘。樂爲白衣執事。宣通使命療治病法。以自生活

  。舍利弗。汝觀此惡人。于我法中出家受戒得受供養。而反以我爲怨。】

  爾時破戒比丘,樂與白衣執事,例如爲白衣傳達意見宣通使命,治療疾病,占相吉凶等,而自活命。當知佛製比丘,應以法清淨自活,不得爲白衣宣通使命。破戒比丘不以佛法清淨自活,舍佛正法而不由,竟以邪命維生,致佛正法垂于衰滅。故佛言,于我法中出家受戒得受供養,卻不重佛法,以我爲怨。

  【舍利弗。爾時四天王釋提桓因大梵天王。乃至百千萬億諸天。見我法中

  如是毀壞。皆大憂愁啼泣涕零。】

  諸天見佛法衰敗,皆大憂愁啼泣。

  【舍利弗。是實不應依止于我。而爲白衣營執事務。何以故。釋迦牟尼佛

  弟子。乃至諸天龍神。猶尚不應爲作給使。諸天龍神于我弟子與作給使

  。如是癡人所親近白衣。若能修習通達諸法第一義空。無有是處。】

  比丘不但不應爲白衣作使,乃至諸天龍神,猶不應爲之作使也。相反地諸天龍神,應爲佛弟子作使。白衣親近如是癡人,不能通達諸法實相。諸法第一義空,即 p-159諸法實相也。

  【舍利弗。爾時破戒比丘。乃至爲得一杯酒故。與諸白衣演說佛法。于意

  雲何。多貪恚癡多樂讀經。貪外經利行不清淨。是人能得信解無所有畢

  竟空法。能得具足沙門果不。不也世尊。】

  佛數說爾時破戒比丘,貪恚癡相。

  多樂讀經者,樂于摭拾文句,貪著名相也。

  貪外經利者,如畫符驅鬼、怪異神通等。當知佛法不貴于此,佛法貴在令人諸惡不作,衆善奉行,滅貪瞋癡,修戒定慧,自度度人轉凡成聖。破戒比丘,貪著外經之利,行不清淨。

  佛問舍利弗,此人能信解畢竟空法不?能得沙門果不?舍利弗答言,不也世尊

  !

  【舍利弗。若有比丘趣得衣服飲食臥具醫藥。持戒清淨不樂衆鬧散亂言語

  。不貪外義晝夜精勤如救頭然。一心勤行八直聖道。是人于空無所得法

  尚難通達。況是癡人。無有深欲無有信解。】

  若比丘趣得四事供養,持戒清淨,不樂衆鬧,不樂散亂雜話,不貪外道經義,晝夜精勤如救頭燃,勤行八聖道。縱然如此,尚難通達畢竟空無所得法,何況癡人 ,無有深心求法之欲,對于甚深佛法,無有信解呢? p-160

  【舍利弗。汝觀是人。不知如來無上義故破我正法。自爲己身及爲他人作

  大衰惱。如是大賊世間怨家。此經中說應當遠離。是人于佛尚不知恩。

  自念我等所謂出家。于此法中不應行處則不應行。】

  舍利弗!是人不知如來無上甚深法義,取著名相隨順外道,破我正法。以是因緣,自作衰惱,亦爲他人作大衰惱。此人是爲大賊,是爲世間怨家。今此佛藏經說 ,應當遠離這種人。

  弘揚正法者,是上報佛恩。此人破佛正法,于佛不能知恩報恩。此人不能自我反省,不能自念言,我等出家常隨佛學,就應當不應行處,即不應行。

  何是不應行處?我見人見衆生見,有所得見,是不應行處。畢竟空無所得,乃佛所教,是應行處。

  【是故舍利弗。如來欲使未來世中止此惡故說如是經。若有比丘破所受戒

  。毀破威儀及破正見。得聞是經怖畏反戒。何以故。破戒之人。不應于

  彈指頃住聖人相在袈裟中。若聞是經心歡喜者。是人名爲供養諸佛守護

  佛道。何以故。舍利弗。是名佛道真際。】

  舍利弗!我爲令未來世中,止此等惡故,所以說此佛藏經。未來世若有比丘,破戒破威儀,破諸法實相空無所得正見者,得聞此佛藏經,生怖畏心反戒。反戒者 p-161還俗也。

  何故使此人還俗呢?因爲破戒之人,不應彈指頃住于聖衆中,不應在袈裟中,所以應使還俗。

  若有人聞是經歡喜者,此人名供養諸佛,守護正法。何以故?舍利弗當知,此佛藏經,是名佛道真際。真際者,即真如也,實相也。

  【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得沙門法者。爲聽是經應過百千萬億由旬。何以故。

  諸佛如來久乃出世。雖出于世時乃說之。】

  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得佛法者,甯過百千萬億由旬,求聽此佛藏經。因爲諸佛出世,方說此經。然諸佛如來,久久方乃出世,故此經難聞也。 p-162

  

  了戒品第九

  【佛告舍利弗。有叁種人。聞說是經心不喜樂。何等叁。一者破戒比丘。

  二者增上慢人。叁者不淨說法及貪著我者。是人遠離于此隨順實相深經

  。具足充滿生盲部黨。】

  佛言破戒比丘,增上慢人,不淨說法及貪著我者,聞此經心不喜樂。此人遠離此隨順實相之深經。彼等是完全無知之生盲,所結合之部黨。

  【是故舍利弗。我以是經重囑累汝。所以者何。是經于如來滅後。能令清

  淨持戒比丘心生喜樂。如是深經。清淨戒者常所攝持。毀破戒者常所遠

  離。所以者何。癡人聞說真實正語。則以爲苦。】

  舍利弗!我以此經,再度囑累于汝。是經于佛滅後,能令淨戒比丘喜樂,能令破戒者遠離。淨戒者喜樂,破戒者遠離,則佛法興矣。何故能令破戒者遠離?因爲破戒癡人,聞此真實正語,則以爲苦。

  【舍利弗。破戒比丘所成相貌。如來于此已具廣說。舍利弗。破戒比丘法

  。應不樂持戒律儀。愚癡之人不喜智慧。悭人不欲聞說布施。增上慢者

  。不欲聞此無憍慢法。若聞驚畏如墮深坑。好世利者貪著美味。聞诃訾 p-163

  食心則憂惱。若人好讀外經書者。則于其中生堅實想。貪著語者樂說散

  亂。樂嚴飾辭巧美說者。于佛第一義則無淨心。又于此法不敬不信。舍

  利弗。譬如不男之人無男子用。至男子中生不男想。而作是念。是諸人

  等如我無異。如是好著外經書者。常樂嚴飾巧美言辭。于佛第一義心不

  恭敬。】

  舍利弗!破戒比丘相貌,我今廣說。破戒比丘,其法自然不樂持戒,不樂持律儀。愚癡之人,不喜智慧。悭貪之人,自然不喜布施。增上慢者,不喜聞此說實相法、無憍慢法之深經,若聞此經,則生驚畏如墮深坑。好圖世俗利養者,則貪著美味,聞诃訾貪著美食者,心則憂惱。若好讀外道經書者,則于外道經書生真實想,生堅實不壞想。貪著語言者,樂于散心雜話。喜舞文弄墨、嚴飾文詞、巧美說者,于第一義則無決定清淨心。又于此經所說實相法,不敬不信。破戒比丘,有如是等相貌。

  譬如不男下,喻破戒人,視余人亦皆不守淨戒也。好著外道經書者,語無實義 ,只是空泛名相,于第一義心不恭敬。

  【舍利弗。其中有人說清淨經。于此人所亦不恭敬。輕慢清淨持戒比丘。

  何以故。舍利弗。外道經書無真實語。法應憍慢貢高自大。何以故。是

  事不爲厭離。不爲寂滅。不爲得道。不爲涅槃。是人毀壞信等善根故。

  于一切處不信有功德。如不男人于諸人中皆謂如己。】 p-164

  彼破戒人,于說清淨經者,亦不恭敬,同時于清淨持戒比丘,亦複輕慢。何以故?此人好著外道經書,而外道經書無真實語,法應憍慢貢高自大。

  何…

《佛藏經描仿卷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