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惡自藏于此欺
诳天。人爲是一切天人中。賊衆共見已皆更大笑。】 p-99
諸天見惡人已,厭惡憂惱。
謂如是破戒惡人,何用于僧衆中說戒布薩?如是惡人,是魔黨類,欲聞無上佛道,向白衣顛倒說。
複有信樂佛法之諸龍鬼神。天龍鬼神,即八部衆也。諸龍鬼神,皆高聲大喚,責此惡人。文中句逗有誤,茲改正如下。
似如惡馬,在調善馬中。
如是癡人,自謂無有見知我惡,自藏于此,欺诳天人,爲是一切天人中賊,衆共見已,皆更大笑。大笑者,輕視也。
【舍利弗。如是罪惡比丘。爲是諸天所知惡賊。白衣無異而受供養。迎送
禮拜合掌恭敬。弊人愚癡猶如死屍。所著衣服皆是偷得。中所食皆是
盜取。無人與者。乃至少水亦是盜得。舍利弗。破戒比丘所至之方。若
至東方南西北方。皆是偷地而行。何以故是人所有威儀行法。皆是偷盜
假竊所作。行立坐臥來去視瞻。屈申俯仰著衣持。今但略說身口意業
。有所施作皆是偷賊。若有剃是人發爲剃賊發。舉要言之。破戒比丘有
所施作皆是賊作。】
舍利弗!破戒比丘,諸天皆知是惡賊。如同在家白衣,不應受人供養。而此惡人,受人供養,受人迎送禮拜合掌恭敬,如此欺诳,實得大罪。 p-100
如是惡人,愚癡如死屍。衣服飲食皆是偷得,乃至少水,亦是盜得。彼所至何方,皆是盜地而行。是人所有行住坐臥四威儀,皆是假竊所作。其來去視瞻,屈伸俯仰,著衣持,身口意業,有所施作,皆是偷賊。若有剃度是人出家者,是剃賊發。舉要言之,破戒之人凡有所作,皆是賊作。
【舍利弗。弊惡比丘。乃至大小便利澡手皆是賊法。何以故。舍利弗。閻
浮提內皆是國王及諸大臣。人民所有及屬非人。是惡比丘于中爲賊。舍
利弗。若王大臣。于惡賊所不望功德。不言等我不言勝我。破戒比丘著
聖法服于是人所望得功德。是故聽使止住國土。若知其惡。乃至唾地亦
複不聽。是故舍利弗。弊惡比丘。動身所作皆是賊作。名爲常賊大賊立
幢相賊。打害一切世間人者。何以故。無惡不作故。是故舍利弗。是惡
比丘于諸一切天人世間。爲是大賊。舍利弗。若人是一切天人世間大賊
。是人能消一飲水不。不也世尊。舍利弗。于意雲何。是人非是大惡人
耶。如是世尊。舍利弗。破戒比丘于諸一切天人世間有大惡罪。】
閻浮提即南瞻部洲也。乃國王大臣人民所有,及屬于非人所有。非人者,天龍鬼神也。國王大臣人民等,不能望于破戒比丘處,獲得功德,亦不言破戒比丘與我相等,或勝過于我。 p-101
只因破戒比丘著聖法服,國王大臣乃希望于彼處獲得功德,是故聽許破戒比丘止住國土。如果知其爲破戒惡人,乃至唾地猶不聽許也。
是故舍利弗!破戒比丘是常賊大賊立幢相賊,害一切世間人者。是故破戒比丘 ,于天人世間,有大惡罪。
【以是義故我說此偈
甯啖燒石 吞飲洋銅 不以無戒 食人信施。】
佛說偈言:「甯啖燒石,吞飲洋銅,不以無戒,食人信施。」
【舍利弗。是破戒比丘。無色無德無複志願。身心熱毒喜見惡夢不樂獨處
。或時獨處或時獨行身則戰懼。】
不樂獨處,不喜居阿蘭若,喜處愦鬧。身則戰懼,無戒功德故。
【見淨戒者僻藏避回。心怯自愧不喜欲見。受供養時驚疑怖畏。心常馳騁
多諸想念。深貪財利愛樂美食。如是比丘。命終之後必入地獄。舍利弗
。是名破戒比丘七憂惱箭必入地獄。】
破戒比丘,不喜見淨戒者。以無戒功德故,受供養時驚疑怖畏。心常馳騁攀緣 ,多諸想念。命終後,必墮地獄。是名破戒比丘七憂惱箭。 p-102
【複次舍利弗。破戒比丘樂在衆鬧。散亂多語性好嫉。與破戒者以爲親
友。常樂論說破戒惡事。以爲喜樂不知羞恥。違逆深經心疑不信。或時
聞說如是等經。疑逆诤競不樂聽受。東西顧望心不專一。以手掩口仰視
虛空。從坐而起謗佛法教懷瞋恨心罵說法者。以如是等過惡因緣。命終
之後深入地獄。舍利弗。是名破戒比丘八憂惱箭。必墮地獄。】
複次第八憂惱箭,破戒比丘,樂衆鬧,身業不清淨也。散亂多語,口業不淨。性好嫉,意業不淨。樂說破戒諸事,無有羞恥。違逆不信實相深經。
東西顧望,心不定貌。以手掩口,于深經驚疑不信貌。仰視虛空,于深經傲然不信貌。乃至從座起去,謗佛法教,罵說正法者……是名破戒比丘,八憂惱箭。
【複次舍利弗。破戒比丘。但樂尊重和上阿阇梨贊其功德。以求名利稱持
戒者。因以自活執事便附。隨宜善巧無有羞恥猶如黑烏。爲僧因緣多求
衣服。飲食恣口身力肥盛。不知慚愧言無次第。手腳燥顔色毀悴。樂
視婦女不附男子。如是惡人衆所輕賤。天龍鬼神所不稱贊。乃至諸佛亦
不歎說心性急促常好瞋恚。衆僧斷事俠爲勢力。舍利弗。如是破戒比丘
。多于僧中求有威勢。未問而答常求他過。見淨戒者謂是欺诳。勤求道
者不同其法。喜樂別異诤者助喜。舍利弗。是名破戒比丘九憂惱箭必墮
地獄。】 p-103
複次,九憂惱箭。破戒比丘,但樂尊重和上阿阇梨,謂阿谀和尚阿阇梨也。和上阿阇梨者,二師也。羅什大師譯爲和上爲力生,謂弟子依師,可令道力得生也。阿阇梨,譯爲教授師。以求名利故,自稱持戒,阿谀二師,執事便附。猶如黑烏者 ,不潔也。
假借爲僧衆事因緣,多求供養。顔色毀悴,樂視婦女不附男子。如是惡人,心性急躁,常好瞋恚。衆僧斷事,俠爲勢力。應爲「挾」爲勢力,結衆勢而要挾也。
舍利弗!破戒比丘,求自己有勢力。未問而答者,好出鋒頭也。常求他人之過
。持戒比丘,不應常求他人之過,應常省己過,莫訟彼短也。
見持淨戒者,謂是欺騙衆生。與勤求佛道者,不同其法。遇有不善比丘異見邪诤者,喜樂隨喜助勢。是名破戒比丘九憂惱箭。
【複次舍利弗。破戒比丘。好樂他事任持其理。有诤者以爲樂事。衣服
嚴身學他威儀。求好臥具利養安身樂人稱贊。護惜檀越及住處。恐好
比丘來見我過。憎持戒者親附破戒。常贊布施。不贊持戒忍辱精進禅定
智慧不贊寂滅遠離獨處。常好譏論持戒者過。亦不稱贊行頭陀者。或指
說其事。或惡口橫加。或憶想妄說。依怙種姓數問親族。以少因緣爲貪
說法。常以曲心而懷驚疑。衆所憎惡久而益賤。于持戒者常好譏說。苦
切實語者不欲親近。意不喜聞如是等經好持讀誦如是經者。聞說是經心
歡喜者亦不喜見。又不喜聞贊持戒法。說是等經不來聽受。設來聽受不 p-104
久即還。多與白衣而作知識。常樂論說持戒比丘。以得自在輕行暴惡。
舍利弗。是名破戒比丘十憂惱箭必墮惡道。舍利弗。我滅度後如是等人
滿閻浮提。專行求利以自生活。】
複次破戒比丘,好樂佛法以外之事,與人意見不同,邪見執著任持其理。固執己見也。
有诤者,以爲喜樂。唯恐天下不亂也。
衣服嚴身,學他威儀。重視衣著,不學他人德行,好模仿他人威儀,以自尊崇
。
求好臥具,利養安身。求好床榻臥具,只求舒適安身。
樂人稱贊,護惜檀越。喜歡別人稱贊,護惜檀越。檀越者施主也。唯恐施主供養余人。
及住處者,不與好比丘共住,唯恐好比丘發現其破戒事。
憎惡持戒者,親附破戒者。
爲求人供養故,常贊布施。而不贊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亦不贊歎少欲知足之寂滅行,不贊遠離愦鬧之獨處行。
常好譏論持戒者過,以顯己勝。
十二頭陀行,乃持戒苦行也。甚至指說頭陀行者,不如法事,或惡口橫加毀謗 ,或憶想妄說毀謗。 p-105
依怙種姓,應爲依「恃」種姓。依恃高門大姓,數數親問親族,攀緣拉攏。
以少因緣,爲貪供養而爲人說法。說法者,若對方請法,當如實爲說。不得自賣多聞,或爲貪供養,無問自說。
常以曲心,心不正直也。無故心懷驚疑。
以其破戒無德故,衆所憎惡,久而劣迹益彰,故久而益爲人所輕賤。
于持戒者常好譏說。常好譏說持戒者。
苦口謗責實語者,不欲親近之。
不喜聞如佛藏等實相深經。對于好樂受持讀誦如是經者,對于聞說是經心歡喜者,亦不喜見。
不喜聞贊持戒,說是等經時,不來聽受。假設來聽,不久即還。
多與在家白衣而作朋友,常樂論說持戒比丘過非,以爲得意。且輕易于暴惡之行。是名破戒比丘,十憂惱箭。
舍利弗!我滅後,如是破戒等人,滿閻浮提。不求無上佛道,專行求利,以自生活。 p-106
淨法品第六
【佛告舍利弗。昔迦葉佛豫記我言。釋迦牟尼佛多受供養故。法當疾滅。
舍利弗。我法實以多供養故。後當疾滅。】
賢善劫中,第一小劫至第八小劫無佛。第九小劫出四尊佛,第一尊佛,號拘留孫如來。第二尊佛,號拘那含牟尼如來。第叁尊佛,號迦葉如來。第四尊佛,號釋迦牟尼如來。第九小劫進入末劫,更無佛出世。俟第十小劫,出一尊佛,即彌勒如來。所以迦葉佛,應是世尊前一尊佛。
其實世尊于賢善劫中出世,乃方便示現,所謂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也,非是世尊于賢善劫中始成佛也。如梵網經雲,我來娑婆八千返。大般涅槃經雲,西方去此娑婆世界四十二恒河沙諸佛國土,有世界名曰無勝,釋迦牟尼佛,于彼成佛。法華經更雲,我于塵點劫前已成佛。
世尊供養豐盛,佛入山林中,豐盛供養車載隨之。以致佛法後當疾滅。
【舍利弗。譬如貧人得大寶藏心則大樂。如是舍利弗。未來世中多有比丘
。親進白衣受其供養。漸相狎習而與執事。心便歡喜以爲悅樂。猶如貧 p-1…
《佛藏經描仿卷中》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