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藏經描仿卷上▪P6

  ..續本文上一頁說壽命。不說斷常。是故佛及弟子。名爲

  正見。】

  見實相者,乃有正見。正見爲本,方有正作正行正道正解,無有顛倒,于一切法如實而見。是故如來說如是見者,名爲正見。

  是故舍利弗,衆生若無顛倒,如實見者,則有正見。若取我相生我想,取人相生人想,取衆生相生衆生想,則爲邪見邪行。故佛及弟子,不說有我人衆生壽命,不說有斷有常。是故佛及弟子,名爲正見者。

  【何以故。正觀不顛倒故。舍利弗。一切凡夫于此事中無能入者。何以故

  。一切凡夫都無正見。但有隨順正見得柔順忍。不能如實。舍利弗。是

  名正見邪見差別。如實見故名爲正見。】

  何以故?佛及弟子,正觀不顛倒故。一切凡夫則不然。所以一切凡夫都無正見 ,以一切凡夫皆取相生見故。一切凡夫但隨順世間相,于世間相我人衆壽相,柔順安忍,不能如實見。

  舍利弗!是名正見邪見之分別,如實見是名正見。

  【見世樂因增長財利是世間正見。是皆欺诳不免生死。舍利弗。佛說世間

  正見。是說懈怠下劣者法。賢聖不作是念。此是正見此是邪見。】 p-42

  一切凡夫,以爲見世間樂因,增長財利,是爲正見。所以一切凡夫,唯名利是圖。佛說如是見者,皆爲欺诳,不免生死輪回,佛稱世間正見──名利之見,皆懈怠下劣之法。爲賢聖所不取,乃至賢聖不作是念,此是正見,此是邪見。因爲一切法不可得一切法無相,對法對相而立見,既然一切法不可得無相,所以見亦不立。不見一切法,若正若邪。不見一切相,若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經雲不見一切法 ,則見般若波羅蜜。故曰賢聖不作是念,此是正見,此是邪見。

  【所以者何。一切諸見皆從虛妄緣起。舍利弗。若作是念此是正見。是人

  即是邪見。舍利弗。于聖法中拔斷一切諸見根本。悉斷一切諸言語道。

  如虛空中手無觸閡。諸沙門法皆應如是。】

  所以者何?凡所有見,皆是虛妄。一切法皆從緣起,若知緣起無性,不生見著 ,便入圓成實。若執諸法實有而生見著,便落遍計執。所以若定執此是正見,此是邪見,如此見便是邪見也。

  所以于聖法中,拔一切諸見根本。一切諸見根本者,乃諸想也。如雲想爲見根 ,受爲愛本。 p-43

  于聖法中,斷一切言語道,如于虛空,手無觸礙。佛最後說,出家人法,皆應如是。沙門者,出家人也。 p-44

  

  

  

  

  念僧品第四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何等爲聖衆。舍利弗。若有人能信解通達一切諸

  法無生無滅無起無相。成就如是忍尚不得我。況得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

  。況得阿羅漢況複得法。況得男女何況得道。況得如是等事。是名聖衆

  。是亦不得。】

  衆者大衆僧也,于大衆僧中,賢聖者爲聖衆。例如聖衆有四,即聲聞緣覺菩薩佛。凡是向位(例如聲聞中初果向二果向叁果向四果向)得位(例如聲聞中初果二果叁果四果),皆爲聖衆。

  然今經所言聖衆者,系指契入實相者而言。如雲若人能通達一切法無生無滅無起無相,即實相也。

  成就如是無生忍者,尚不得我,況得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尚不得我,況得于法?況得男相女相?況得于道?尚不得我,況得我所如是等事?若能如是者 ,是名聖衆。即此聖衆,亦不可得。如是于一切法皆不可得,即得無上菩提。

  【複次舍利弗。衆生少能信解無生無滅無相法者。若能信解無生無滅無相

  法者。心無顛倒共相知解。以法和合不受後有。知諸世間但從虛妄緣起 p-45

  。是人則更不住是身。以是因緣說名聖衆。】

  複次舍利弗!衆生少能信解實相,若能信解無生無滅無相法者,心便無顛倒。便于和合共相法,如實知解,不受後有。

  何故于和合共相法如實知解,便不受後有呢?因爲和合共相法不可得故,所以不受後有。何以故?法若和合而有共相而有,當是未和合時無有,未共時無有。如果未和合即有,未共即有,便無須和合有共相有了。所以定知未和合未共時無有。然未和合未共時無有,「無」和合而後變成有,不合道理。同時「無」雲何和合?雲何共?所以此實顛倒,妄受後有。

  是知一切世間,但從虛妄緣起生。法從緣起,便無自性,故知其虛妄。此人如是信解,則不住身見我見,以是因緣名爲聖衆也。

  【是人于是語言亦複不得謂諸名相。但集無相無戲論事。是名僧寶應受供

  養。得無顛倒真實義故。是人以是方便念僧是事亦空。舍利弗。如是教

  者名善知識。】

  是人于語言相,不複取著,知語言文字只是名相而已。當知名相非是法性義理 ,何故名相非法性義理?因爲語言雖更而法性不改,文字雖焚而義理不燼,所以名相非法性義理。故但集無相無戲論之義理,是名僧寶,應受供養。如是之人,無有顛倒,得真實義故。此人以是方便,是名念僧。雖雲念僧,此念僧之念亦空,亦不 p-46執著故。如是教者名善知識。

  【舍利弗。斷一切語言道。名爲聖衆。何以故。于聖法中所因語言說真實

  義。如是語言亦不可得。是故當知斷諸語言。名爲聖衆。】

  斷語言道,名爲聖衆。何以故?于聖法中無有語言,所謂真實義無言,因語言而顯真實義。只此一語,亦是名相,無真實義可得。是故當知,斷諸語言,名爲聖衆。

  【舍利弗。或有人言若于此中無有言說無有定者。何名爲僧。舍利弗。我

  于此中有如是答。衆僧名爲示如實事。此事決定亦不可得。俱同一學一

  忍一味。是事亦以世俗語故說。非第一義。第一義中無有定實名爲僧法

  常不壞者。聖人若說言有是法。是即爲汙。】

  舍利弗!或者有人疑問言,若于聖法中,無有言說無有定者,何名爲僧?因爲有言說所指于是人者,是人方名爲僧。若無言說,若無所指,何人名爲僧?既無所指之僧,雲何念僧?

  佛自作答言,舍利弗!我有如是答。衆僧者只是假名,爲顯示如實事。衆僧之名,顯示如實事者,何也?衆僧顯示者,和合也。此和合之事,是因緣生法無有定性,所以亦不可得。

  衆僧者,如水乳合,一學一忍一味。依今經則知,一學一忍一味者,實相一印也。衆僧唯學實相法,實相以外總非正法,故曰一學。衆僧唯安忍于實相,故曰一 p-47忍。佛所說法,一相一味,所謂實相。如大海水,同一鹹味,故曰一味。然此一學一忍一味之實相,亦系以世俗語言方便而說,非第一義。于第一義中,一切法相皆是無常,皆念念壞滅。故無有定實常不壞法,名爲僧者。聖智之人,不說有定法,若說定有是法者,是即爲汙,即非聖者也。

  【所以者何。若人作是分別。是男是女。是天是龍是夜叉是幹闼婆是鸠盤

  茶。是法是非法。作是分別已得種種事。得種種事故作是言。是坐是臥

  是行是住。聖人得諸法實相故。亦不分別是男是女。是天是龍乃至是法

  是非法。不分別故不得種種法。不得種種法者。能作是說是坐是臥是行

  是住不。不也世尊。】

  諸法實相一相,所謂無相,所以一切法本無分別。若人作是分別,是男是女,是天龍八部。男女者,人也。天龍八部者,非人也。若人分別是法,是非法。作如是分別已,于種種事相生有所得心。而作是言,是坐是臥是行是住。如此分別者,皆非正見。

  聖人得諸法實相,便不作如是分別,不分別是男是女,是天龍等,乃至是法是非法。以不分別故,便于種種事相。不生有所得心。舍利弗!聖人于種種事相無所得,能作是念,是坐是臥是行是住不,舍利弗答言,不也世尊!

  【舍利弗。若人言是男是女。是天是龍乃至是法是非法。是人所說非虛妄

  耶。虛妄世尊。舍利弗若不入是虛妄者。名爲聖衆。不顛倒故名爲聖衆 p-48

  。】

  舍利弗!若人分別是男是女,是天是龍乃至是法是非法。是人作如是分別,其所說者,是否虛妄呢?舍利弗答言,是虛妄也。

  佛告舍利弗言,若人不入此虛妄者,是名聖衆。不虛妄,自然不顛倒,不顛倒者,是名聖衆。換句話說,如實知一切法,無生無滅無相無爲,無分別不可得,即是聖衆。若作是念,一切法有生有滅有相有爲,有分別有所得,即是虛妄即是顛倒也。

  【舍利弗。所有不善所有可知所有可得。如是一切諸不善法。皆以名相爲

  本。此賢聖法中斷諸名相。】

  舍利弗!所有不善法。即是所有法可知可分別,所有法皆可得。此有所得心,即生一切不善法。而此一切不善法,皆以假名相爲本。所以于賢聖法中,斷諸名相

  。

  【又不念名相不得名相。雲何當言是聖是衆。斷諸名相名爲聖衆。若有法

  處可破可斷。賢聖法中無名無相無有語言。斷諸語言無有合散。】

  再者,若無名相,不憶念名相,不得于名相,雲何可言說是聖是衆?若言是聖是衆,豈非名相嗎?當知斷諸名相,不執名相者,名爲聖衆也。因爲有法處,方可破可斷,然賢聖法中,非但無法,乃至無名無相無有語言,故聖衆不可破也。而是斷語言道,于語言道無诤,是名聖衆也。無有合散者,語言道尚無,雲何語言道可 p-49合可散?

  【若言無僧則破聖衆是亦不得所謂名相虛妄想故。著種種邪見。因是邪見

  更受後身。貪著諸見則五陰生。】

  根據以上理由,若謂無僧,便破聖衆。以不破聖衆故,所以應行念僧。然而聖衆二字,亦是名相,亦是虛妄想。

  衆生不會真實義,唯分別名相,所以著種種邪見。以種種邪見故,以致落入業果報更受後有身。由于貪著諸邪見故,則後五陰身,相續而生。

  【舍利弗。五陰皆是虛妄貪著。是名惡道是名邪見。】

  舍利弗!五陰皆空,皆由虛妄貪著而生。故是名惡道,是名邪見。因爲以五受陰身落入生死,故名惡道。

  【賢聖衆者無有此事。但知虛妄緣故起于叁界。知是事故名爲聖衆。】

  …

《佛藏經描仿卷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佛藏經描仿卷中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