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说寿命。不说断常。是故佛及弟子。名为
正见。】
见实相者,乃有正见。正见为本,方有正作正行正道正解,无有颠倒,于一切法如实而见。是故如来说如是见者,名为正见。
是故舍利弗,众生若无颠倒,如实见者,则有正见。若取我相生我想,取人相生人想,取众生相生众生想,则为邪见邪行。故佛及弟子,不说有我人众生寿命,不说有断有常。是故佛及弟子,名为正见者。
【何以故。正观不颠倒故。舍利弗。一切凡夫于此事中无能入者。何以故
。一切凡夫都无正见。但有随顺正见得柔顺忍。不能如实。舍利弗。是
名正见邪见差别。如实见故名为正见。】
何以故?佛及弟子,正观不颠倒故。一切凡夫则不然。所以一切凡夫都无正见 ,以一切凡夫皆取相生见故。一切凡夫但随顺世间相,于世间相我人众寿相,柔顺安忍,不能如实见。
舍利弗!是名正见邪见之分别,如实见是名正见。
【见世乐因增长财利是世间正见。是皆欺诳不免生死。舍利弗。佛说世间
正见。是说懈怠下劣者法。贤圣不作是念。此是正见此是邪见。】 p-42
一切凡夫,以为见世间乐因,增长财利,是为正见。所以一切凡夫,唯名利是图。佛说如是见者,皆为欺诳,不免生死轮回,佛称世间正见──名利之见,皆懈怠下劣之法。为贤圣所不取,乃至贤圣不作是念,此是正见,此是邪见。因为一切法不可得一切法无相,对法对相而立见,既然一切法不可得无相,所以见亦不立。不见一切法,若正若邪。不见一切相,若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经云不见一切法 ,则见般若波罗蜜。故曰贤圣不作是念,此是正见,此是邪见。
【所以者何。一切诸见皆从虚妄缘起。舍利弗。若作是念此是正见。是人
即是邪见。舍利弗。于圣法中拔断一切诸见根本。悉断一切诸言语道。
如虚空中手无触阂。诸沙门法皆应如是。】
所以者何?凡所有见,皆是虚妄。一切法皆从缘起,若知缘起无性,不生见着 ,便入圆成实。若执诸法实有而生见着,便落遍计执。所以若定执此是正见,此是邪见,如此见便是邪见也。
所以于圣法中,拔一切诸见根本。一切诸见根本者,乃诸想也。如云想为见根 ,受为爱本。 p-43
于圣法中,断一切言语道,如于虚空,手无触碍。佛最后说,出家人法,皆应如是。沙门者,出家人也。 p-44
念僧品第四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何等为圣众。舍利弗。若有人能信解通达一切诸
法无生无灭无起无相。成就如是忍尚不得我。况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
。况得阿罗汉况复得法。况得男女何况得道。况得如是等事。是名圣众
。是亦不得。】
众者大众僧也,于大众僧中,贤圣者为圣众。例如圣众有四,即声闻缘觉菩萨佛。凡是向位(例如声闻中初果向二果向三果向四果向)得位(例如声闻中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皆为圣众。
然今经所言圣众者,系指契入实相者而言。如云若人能通达一切法无生无灭无起无相,即实相也。
成就如是无生忍者,尚不得我,况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尚不得我,况得于法?况得男相女相?况得于道?尚不得我,况得我所如是等事?若能如是者 ,是名圣众。即此圣众,亦不可得。如是于一切法皆不可得,即得无上菩提。
【复次舍利弗。众生少能信解无生无灭无相法者。若能信解无生无灭无相
法者。心无颠倒共相知解。以法和合不受后有。知诸世间但从虚妄缘起 p-45
。是人则更不住是身。以是因缘说名圣众。】
复次舍利弗!众生少能信解实相,若能信解无生无灭无相法者,心便无颠倒。便于和合共相法,如实知解,不受后有。
何故于和合共相法如实知解,便不受后有呢?因为和合共相法不可得故,所以不受后有。何以故?法若和合而有共相而有,当是未和合时无有,未共时无有。如果未和合即有,未共即有,便无须和合有共相有了。所以定知未和合未共时无有。然未和合未共时无有,「无」和合而后变成有,不合道理。同时「无」云何和合?云何共?所以此实颠倒,妄受后有。
是知一切世间,但从虚妄缘起生。法从缘起,便无自性,故知其虚妄。此人如是信解,则不住身见我见,以是因缘名为圣众也。
【是人于是语言亦复不得谓诸名相。但集无相无戏论事。是名僧宝应受供
养。得无颠倒真实义故。是人以是方便念僧是事亦空。舍利弗。如是教
者名善知识。】
是人于语言相,不复取着,知语言文字只是名相而已。当知名相非是法性义理 ,何故名相非法性义理?因为语言虽更而法性不改,文字虽焚而义理不烬,所以名相非法性义理。故但集无相无戏论之义理,是名僧宝,应受供养。如是之人,无有颠倒,得真实义故。此人以是方便,是名念僧。虽云念僧,此念僧之念亦空,亦不 p-46执着故。如是教者名善知识。
【舍利弗。断一切语言道。名为圣众。何以故。于圣法中所因语言说真实
义。如是语言亦不可得。是故当知断诸语言。名为圣众。】
断语言道,名为圣众。何以故?于圣法中无有语言,所谓真实义无言,因语言而显真实义。只此一语,亦是名相,无真实义可得。是故当知,断诸语言,名为圣众。
【舍利弗。或有人言若于此中无有言说无有定者。何名为僧。舍利弗。我
于此中有如是答。众僧名为示如实事。此事决定亦不可得。俱同一学一
忍一味。是事亦以世俗语故说。非第一义。第一义中无有定实名为僧法
常不坏者。圣人若说言有是法。是即为污。】
舍利弗!或者有人疑问言,若于圣法中,无有言说无有定者,何名为僧?因为有言说所指于是人者,是人方名为僧。若无言说,若无所指,何人名为僧?既无所指之僧,云何念僧?
佛自作答言,舍利弗!我有如是答。众僧者只是假名,为显示如实事。众僧之名,显示如实事者,何也?众僧显示者,和合也。此和合之事,是因缘生法无有定性,所以亦不可得。
众僧者,如水乳合,一学一忍一味。依今经则知,一学一忍一味者,实相一印也。众僧唯学实相法,实相以外总非正法,故曰一学。众僧唯安忍于实相,故曰一 p-47忍。佛所说法,一相一味,所谓实相。如大海水,同一咸味,故曰一味。然此一学一忍一味之实相,亦系以世俗语言方便而说,非第一义。于第一义中,一切法相皆是无常,皆念念坏灭。故无有定实常不坏法,名为僧者。圣智之人,不说有定法,若说定有是法者,是即为污,即非圣者也。
【所以者何。若人作是分别。是男是女。是天是龙是夜叉是干闼婆是鸠盘
茶。是法是非法。作是分别已得种种事。得种种事故作是言。是坐是卧
是行是住。圣人得诸法实相故。亦不分别是男是女。是天是龙乃至是法
是非法。不分别故不得种种法。不得种种法者。能作是说是坐是卧是行
是住不。不也世尊。】
诸法实相一相,所谓无相,所以一切法本无分别。若人作是分别,是男是女,是天龙八部。男女者,人也。天龙八部者,非人也。若人分别是法,是非法。作如是分别已,于种种事相生有所得心。而作是言,是坐是卧是行是住。如此分别者,皆非正见。
圣人得诸法实相,便不作如是分别,不分别是男是女,是天龙等,乃至是法是非法。以不分别故,便于种种事相。不生有所得心。舍利弗!圣人于种种事相无所得,能作是念,是坐是卧是行是住不,舍利弗答言,不也世尊!
【舍利弗。若人言是男是女。是天是龙乃至是法是非法。是人所说非虚妄
耶。虚妄世尊。舍利弗若不入是虚妄者。名为圣众。不颠倒故名为圣众 p-48
。】
舍利弗!若人分别是男是女,是天是龙乃至是法是非法。是人作如是分别,其所说者,是否虚妄呢?舍利弗答言,是虚妄也。
佛告舍利弗言,若人不入此虚妄者,是名圣众。不虚妄,自然不颠倒,不颠倒者,是名圣众。换句话说,如实知一切法,无生无灭无相无为,无分别不可得,即是圣众。若作是念,一切法有生有灭有相有为,有分别有所得,即是虚妄即是颠倒也。
【舍利弗。所有不善所有可知所有可得。如是一切诸不善法。皆以名相为
本。此贤圣法中断诸名相。】
舍利弗!所有不善法。即是所有法可知可分别,所有法皆可得。此有所得心,即生一切不善法。而此一切不善法,皆以假名相为本。所以于贤圣法中,断诸名相
。
【又不念名相不得名相。云何当言是圣是众。断诸名相名为圣众。若有法
处可破可断。贤圣法中无名无相无有语言。断诸语言无有合散。】
再者,若无名相,不忆念名相,不得于名相,云何可言说是圣是众?若言是圣是众,岂非名相吗?当知断诸名相,不执名相者,名为圣众也。因为有法处,方可破可断,然贤圣法中,非但无法,乃至无名无相无有语言,故圣众不可破也。而是断语言道,于语言道无诤,是名圣众也。无有合散者,语言道尚无,云何语言道可 p-49合可散?
【若言无僧则破圣众是亦不得所谓名相虚妄想故。着种种邪见。因是邪见
更受后身。贪着诸见则五阴生。】
根据以上理由,若谓无僧,便破圣众。以不破圣众故,所以应行念僧。然而圣众二字,亦是名相,亦是虚妄想。
众生不会真实义,唯分别名相,所以着种种邪见。以种种邪见故,以致落入业果报更受后有身。由于贪着诸邪见故,则后五阴身,相续而生。
【舍利弗。五阴皆是虚妄贪着。是名恶道是名邪见。】
舍利弗!五阴皆空,皆由虚妄贪着而生。故是名恶道,是名邪见。因为以五受阴身落入生死,故名恶道。
【贤圣众者无有此事。但知虚妄缘故起于三界。知是事故名为圣众。】
…
《佛藏经描仿卷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