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圣众中,无有恶道,无有邪见。圣众者,如实知以虚妄因缘而起于三界。三界既以虚妄缘起,故曰三界如空花。
【舍利弗。凡所有见于圣众中皆不可得。谓我见众生见寿命见。人见男见
女见。天见地狱见畜生见饿鬼见。阴入界见。贝声见鼓声见。地声见水
火风声见。持戒声见毁戒声见。正道声见邪道声见。垢声净声。禅定三 p-50
昧八圣道声。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声见。解脱声见得果
声见。佛声见法声见僧声见。灭声见涅槃声见。舍利弗。是名虚妄音声
等见。贤圣众者。于第一义不得是见。通达种种音声一相。所谓无相。
无违无诤成就不颠倒法忍故。名为圣众。】
舍利弗!于圣众中,凡所有见皆不可得。因为对相始有见,然一切法无相,云何有见?故曰凡所有见,于圣众中皆不可得。
诸如我见、众生见、寿命见、人见、男见、女见、天见、地狱见、畜生见、饿鬼见、五阴十八界十二入见、吹贝声见、鼓声见、地水火风声见、持戒毁戒声见、正道邪道声见、垢净声见、禅定三昧八圣道声见、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声见、解脱声见、得果声见、佛法僧声见、灭度声见、涅槃声见等。
此之诸见,皆取虚妄相所生,故是虚妄音声等见。当知凡所有相凡所有见,皆是虚妄也。贤圣众中,无如是等虚妄诸见。于第一义中,不得如是虚妄诸见。于第一义中,种种音声一相所谓无相。无违无诤成就不颠倒法忍故,名为圣众。
【舍利弗。是不颠倒法忍即是无相。无相故无取无舍无逆无顺无生无灭。
是中自然归灭。】 p-51
舍利弗!此不颠倒法忍,即是实相无相。以无相故,所以无取无舍,无逆无顺 ,无生无灭。是中自然归灭者,谓本来寂灭,不复更灭也。
【无修无坏无起无得。不分别此彼故心常舍离。】
于此不颠倒法忍中,无修无证,无坏无起亦无所得。亦不分别彼此,故心常舍离诸相。
【所以者何。于是忍中无此岸无彼岸。无分别无非分别。通达无相成就是
忍。名为圣众。破和合故名为圣众。】
所以者何?于此不颠倒法忍(实相法忍)中,无生死此岸,无涅槃彼岸,无分别亦无非分别。以于实相中,一切法不可得故。
通达实相无相,则成就是忍。如是成就者,名为圣众。破和合故,名为圣众。何故破和合名为圣众?有相法方有和合,无相法云何和合?故华严云,法非和合不和合,以和合不和合,俱不可得故。
【舍利弗。我余经说。若人见法是为见我。如来非法亦非非法。何以故。
调达愚人及诸外道。皆以色身见佛。】
佛于余经中说,若人见法,即为见佛。何以故?诸法无相无为,若见诸相非相 ,即见如来。见诸相非相者,见诸法实相也。 p-52
若见诸法实相,当亦见实相诸法,以色即空,空即色故。见诸法实相,则相不可得。见实相诸法,则非相亦不可得。不得于相,则见佛法身。不得于非相,则见佛报化身。所以如来非法,非非法。诸法实相,则如来非法。实相诸法,则如来非非法。
调达者,提婆达多也,佛之堂弟,屡谋害于佛。调达愚人,及诸外道,以色身取佛。
【舍利弗。如来不应以色身见。亦复不应以音声见。舍利弗。若人以色身
见佛。是去佛远。所以者何。佛不名见色名为见佛。舍利弗。若人能见
诸法无相。无名无触无忆无念无生无灭。无有戏论不念一切法。不念涅
盘不以涅槃为念不贪涅槃。信解诸法皆是一相。所谓无相。舍利弗。是
名真见佛。】
若以色见佛,以音声求佛,是人行邪道,不得见如来也。
佛不名见色,名为见佛。应译作:佛不言见色,名为见佛。
舍利弗!见法实相无相,无名无触,乃至不念一切法,不念涅槃,不以涅槃为念,不贪着涅槃。自见诸法无相,至不念一切法,是离凡夫见;自不念涅槃,至不贪涅槃,是离二乘见。
离于凡小之见,信解诸法一相所谓无相,是名真见佛也。
【谓一切法无求无戏论无生。于此事中亦不念不分别。是名见佛。若有人
于此法中无忆想分别。无取无舍无贪无违。无想无想业。不贪言说。知 p-53
法假名。皆无所有。断语言道。无有差别亦无戏论。是名无生无想行者
。于世间中名为圣众。】
信解一切法一相,所谓无相,于是知一切法无求无戏论无生。亦不念不分别一切法无求无戏论无生,如是则名见佛也。若人于此法中,无忆想分别……乃至无有差别,无有戏论,是名无生无想行者,于世间名为圣众。
无想无想业。于境取相,心中所现之影相曰想,由想而生烦恼,由烦恼造业曰想业。
知法假名。一切法无非因缘生,法由因缘有,便无自性,法无自性是无此法。故一切法唯是假名,无实体性。
【舍利弗。见何法故名为见佛。所谓无想。无分别无戏论。不受一切法。
若以空门若寂灭门若离门。不念见不得见。是事亦不得。所谓名字。是
处亦不得。所谓涅槃。】
舍利弗!见何法名为见佛?所谓一切法无取相想着,无起心动念分别,无名相等戏论,不受一切法,是名见佛。何故不受一切法?因为一切法空,一切法寂灭,一切法离相,所以不受一切法。于中不以意根忆念而见,亦不以五根现前得而见之
。此不念见不得见,亦是假名,无实事可得。是彼岸涅槃处,亦唯是假名,亦不可得。不见一切法,不得一切法,是名见佛也。 p-54
何故如此?因为佛法身不生不灭,无相无分别,不可见不可得。而横遍十方,竖穷三际,等同虚空。故不见一切法,则为见佛也。
【何以故。舍利弗。我尚不念涅槃。云何当说汝等当念涅槃当得涅槃。舍
利弗。若人得涅槃者。是人不随如来出家。随六师出家。舍利弗。当知
是人为是法贼入我法中。当知是人污辱我法。当知是人为是大贼。如大
城邑中有大贼。】
以涅槃唯是假名,无实法可得,佛尚不得涅槃,汝等比丘,云何说当得涅槃?
是故当知。于实相中本无涅槃可得,而声闻乘人说得涅槃,无得而言得,是故佛呼为增上慢人。
舍利弗!若人自谓得涅槃者,是人不随佛出家,是随外道六师出家。
外道六师者,一富兰那迦叶,二末伽梨拘赊梨子,三删阇夜毗罗胝子,四阿耆多翅舍钦婆罗,五迦罗鸠驮迦旃延,六尼犍陀若提子。
当知是人为法贼入我法中,污辱我法,于我法中是为大贼。
【所以者何。如是痴人尚不得涅槃。何况我人。舍利弗。如是痴人我以手
遮。非我弟子。不入众数。我非彼师。舍利弗。若知诸法无生无灭无念
无想。得是法忍者尚不得涅槃。何况我人。舍利弗。佛说如是名为见法
。能见是事名为见佛。】 p-55
所以者何?如是痴人不知,涅槃尚不可得,何况我相人相?
舍利弗!如是痴人执取名相,我以手遮,非我弟子,我非彼师。如果得诸法实相,无生无灭无念无想忍者,如实知涅槃尚不可得,何况我相人相?佛说是人名为见实相法,名为见佛。
【舍利弗。云何名为佛。一切法如不异不坏。是名如来。若人于是法中无
有疑悔。是名圣众。】
舍利弗!一切法如,不异不坏,是名为佛。所谓「如」,谓一切法不二不异也
。一切法云何不二不异?一切诸法缘起无性,以无性故,所以不二不异。一切法既无差别体性,故不异不坏、清净平等、不动遍满、无来无去,是名如来也。若人于此如如法,不异不坏、清净平等、不动遍满、无来无去法中无有疑悔,是名圣众。
疑者不信,悔者无决定心,信而复疑曰悔。
【舍利弗。过去世中有一痴人不识猕猴。入一大林见猕猴群丛聚一处。是
人曾闻有忉利天。便谓为是忉利诸天。即出树林还本聚落。多人众中作
如是言。汝等曾见忉利天不。众人答言。未曾见也。实时语言。我已得
见。汝欲见不。皆言欲见。即将大众诣彼林中示猕猴群。汝等观此忉利
诸天。众人皆言非忉利天。此是猕猴乐住林中。汝痴倒故不识猕猴。又 p-56
亦不识忉利诸天。舍利弗。是人空将大众诣彼林中。】
以猕猴喻,以况不知三宝者。于实相中,三宝即无生无灭无相无为也。亦即大乘常住三宝。
【如是舍利弗。于未来世当有比丘至白衣家作是言。汝欲见佛圣众听佛法
不。中有白衣信佛法者。皆言欲见听受佛法。舍利弗。中有白衣贪乐语
言入于塔寺。有诸比丘好于言说能通诸经。依止语言乐于文饰。是诸沙
门随顺为说。谓是真道。但充众数如放牛人。但乐读经不入真际。但悦
人意贵于名利。善巧世事不净说法。但能巧语行世间道。无有威德破涅
盘因。舍圣默然不乐禅定。昼夜常好谈论诤讼。卧厚被褥尚无一念随顺
禅定。何况能得成沙门果。是人睡眠常与俗心相应。初夜后夜不修顺忍
乐于下法。】
以法合譬。为佛弟子,不应乐贪语言,语言者戏论也。依止语言,乐于文饰,非随顺沙门法。
但充众数,如放牛人。但滥芋充数,混迹僧众中。如放牛人,只记牛群头数,不识牛也。
如是比丘亦复如是,但读经文,不入教理。但能悦取人意,不净说法,求世名利。
不净说法者,只求名相文饰,不入教理也。但以巧语行世间道,无有威德,破涅槃因。
佛告比丘,比丘应行二法,一圣说法,二圣默然。依今经所言,圣说法圣默然 ,均应不离实相。圣说法者慧也,即实相一切相。圣默然者定也,即实相无相。 p-57
戏论比丘,既不能圣说法,复不能圣默然,定慧不具。只知谈论诤讼、卧厚睡眠,不得道果。此人睡眠时,常与俗心相应,初夜后夜,不修顺中道忍,乐于下劣之法。
【是人亦多得供养衣服饮食。何以故。是人常为恶魔所摄乐浅近语。于第
一义不能…
《佛藏经描仿卷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