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真法界性,所以叫末法。所謂末法就是落于分別,落入能所。在佛門講藏通 別圓,通教是般若法,般若法有個特色,下能通藏教,上能通別圓。般若法 講不見一切法,即見般若波羅蜜,從這個地方講也可以講很多,方便有多門 ,歸元無二路,同是會法性的緣故。怎麼會入法性呢?不是說有個法讓你會 ,就在當體緣起法裏面,離開遍計所執,就能入圓成實性。事實上,入而無 入,你把迷惑的觀念遣除而已。
「何以故。認一切我爲涅槃故。」這是落入分別,有我就有所證的涅槃,「 有證有悟」,有能證有所證,有能悟就有所悟,有能了就有所了,在畢竟空 中,在緣起法中,不一不異中,衆生取相的緣故,所以勤苦修行不能成就。
下面譬喻,「譬如有人以賊爲子」,就是認妄爲真,妄本無性,妄本依他而 有,依他即是緣成,因爲無性的緣故,所以認妄爲真。認妄就是執著,顛倒 執著。事實上,它本來像虛空的華的一樣,一切的法相是幻化的,我們認爲 它實在有的,落入遍計執所以叫賊。賊奪我們衆生的功德法財,我們雖然修 行佛道,但落入遍計執,叫「正法末世」,所以講「以賊爲子」。「其家財 寶終不成就」,終不成就是說,你怎麼樣勤苦的修行,假種種的方便,都不 能開顯自己的自性清淨,所以終不成就。
師父:我們已經探討過四相,皆是能所,我人衆壽皆是能所。我們先看一看,能所 是不是實有法?能待所而立,對不對?沒有所就沒有能,所待能而立,沒有 能也就沒有所。那麼假定它有,假定它有有叁種情形,一個先有能,一個先 有所,一個是能所俱有。先有能就沒有所,不待所怎麼有能?第一個不對了 。先有所,就沒有能,不待能怎麼有所?第二個也不對。第叁個,假定能所 同時都有,既然都有了,爲什麼相待呢?既然能所是依他起的,依他起是空 的,什麼是依他起呢?中論所說的,因緣所生法,就是依他起吧?我說就是 空啊!講吧!
悅師:佛告訴我們這四相,就是要讓我們悟入諸法實相,會到諸法實相就是告訴我 們這一切相都是緣起的,我們知道緣起都是依他而有,必非自性有,是圓成 實性,這樣就會入實相。佛告訴我們四相就是要令我們會入諸法實相,而衆 生不了諸法實相,種種取相,所以多劫勤苦修道不能成就無上菩提,總是落 入有爲法。因爲他執著緣起實在有,不能會入圓成實,所以「但名有爲」, 所謂有爲是落入遍計執。「是故名爲正法末世」,本來一切法是諸法實相, 可是你不會,落入遍計執,所以是正法末世。
「何以故。認一切我爲涅槃故。」所謂四相,是你落入有我相,所以才會有 我所,才有我人衆壽相,一切執著相全部起。你落入我才落入涅槃,就是落 我所,皆不會諸法實相。「有證有悟」,有證有悟才認爲這是你的成就,這 就是落入遍計執。
下面譬喻,「以賊爲子」,認爲緣起實在有叫認賊爲子。「其家財寶終不成 就」,你的自性清淨心終不能圓現出來,終不能會其諸法實相。
師父:慧悅終于說出諸法實相的道理來了,大家要切實精進,要不然你會落伍了。 什麼是諸法實相?因緣所生法,是諸法;我說就是空,就是實相。依他起就 是諸法,圓成實就是實相,那我們就知道,「不能成就一切聖果」,難道聲 聞乘成就實相了嗎?實相得無生法忍啊!一切賢聖好象是十地菩薩吧!十地 才證入實相啊!初地證一分啊!我們說「聞法即悟無生忍」,那是地上菩薩 啊!四五六地法身菩薩,初二叁地還不能馬上見佛。好象「一切聖果」是指 十地講吧?大家各自用功!各自精進!如果有人入了,不久見高低來。
甫師:「末世衆生不了四相」,剛剛慧悅師說,佛講四相就是要我們會入實相。其 實過錯不在四相,前面講四相主要不是要說我人衆壽相的過錯,而是要我們 于我人衆壽相離遍計執心,于相離相才是對的,這樣才是真正會入實相。因 爲實相不是離開一切相有實相,實相就是一切相。「雖經多劫勤苦修道」, 主要是「不了」的緣故,所以成有爲法,不能成就聖果,不能證到無生法, 實相法。實相沒有離開一切法,性相常住,只是衆生不會的緣故,所以背道 而馳,正法就變成末世。
「何以故。認一切我爲涅槃故。」有我所心,就是取相心,于一切相取相的 緣故。「有證有悟名成就故」,認爲有證悟叫做成就,這樣就違背。下面譬 喻,「譬如有人以賊爲子」,認爲他得到的法,已經成就了,這樣就不能成 就。真正的法要無所得,就如佛在金剛經講的,于法無所得,才是阿耨多羅 叁藐叁菩提。
師父:我們可以看出來,「名爲正法末世」,什麼是正法?諸法實相,你們也講過 ,這是正法,法界緣起,這是正法。那我們再引申涵義講起來,叁乘非正法 ,一乘才是正法,所以法華經開叁顯一。爲什麼叁乘非是正法?唯有一佛乘 ,無二亦無叁。我們就知道「正法末世」並不是指聲聞法末世,是一佛乘末 世。
明師:「末世衆生不了四相」,這是講末世衆生不了我人衆壽相,不了實相法,認 爲一切法實在有。所以雖然經過多劫勤苦修道,因爲他背道而馳,再怎麼修 道也沒有辦法達到真實目的,所以但名有爲。金剛經講「一切賢聖但以無爲 法而有差別」,有爲法就是外道,不能成就聖果。「是故名爲正法末世」, 正法沒有末世,諸佛出不出世,法爾常如是。爲什麼會有末世?因爲衆生根 機羸弱有差別,才有末世。
「何以故。認一切我爲涅槃故。」六祖壇經裏有描述,神秀大師講「身是菩 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當時六祖大師說這首偈沒 有見性,所以六祖又寫「菩提本無樹」。神秀大師認爲「身是菩提樹」,就 是他認我是涅槃;六祖大師知道一切法是不可得,是無所有,所以菩提本無 樹。「有證有悟名成就故」,神秀大師認爲有個能證的悟,所以不能會入正 法。「譬如有人以賊爲子」,好比有人認爲有爲法實在有的。「其家財寶終 不成就」,財寶是指我們本具的佛性,不能圓滿菩提。
師父:慧明提到六祖和神秀,現在大家應該了解,六祖、神秀差別的高低了吧?一 切法因緣生,畢竟空,一切法依他起、無所有。「身是菩提樹」,那有身、 那有菩提?他還是落入有法。「心如明鏡臺」,那有心、那有明鏡?「時時 勤拂拭」,畢竟空你拂拭什麼東西?「勿使惹塵埃」,畢竟空你惹什麼塵埃 ?所以我們就可以看出來,他和六祖的差別來了。
聞師:正法就是實相,實相無相。如果以第一義谛講,正*輪不可說不可道,離一 切的言語思慮,心行處滅。爲什麼不可說?因爲本來常住的緣故,叁寶是常 住的,正法也是常住的。常住的法,佛不出世,衆生不能了知。正法要流布 ,要假世俗谛,佛也是從世俗谛來流布正法。假世俗谛一定假言教,衆生因 爲落入言語取相,所以成爲末法。譬如說,實相無相,衆生落入無相,也是 不對。我們知道諸法實相,你落入諸法或實相,都是不會一真的緣故,不會 畢竟空的緣故。所以正法末世也是,因爲我們衆生心會緣起法有種種的差別 ,究竟會入正法就是會入一真法界性,就是會入我們的圓成實性,會入法性 ,會入我們的一心。
師父:慧聞會到諸法實相,實相諸法。不可著邊,著邊叫什麼?斷邊。所以般若發 揮,佛說不可得義,這個很好。相不可得,相即無相;無相不可得,無相即 相。一切法皆不可得,即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因緣所生法不可得,空也 不可得,才構成說有一切有,說空一切空。
「善男子。末世衆生不了四相。」假定了四相,就叫因緣所生法就是空,能 所即是空義。不了四相呢?他認爲能所實有。我們從這裏看,「雖經多劫勤 苦修道但名有爲」,諸法實相,諸法不可得,非無爲不可得;實相諸法,實 相也不可得,非有爲也不可得。「終不能成一切聖果」,一切聖果我們假定 是了實相的人,地上菩薩。「是故名爲正法末世」,不會諸法實相,不會法 界緣起,是正法末世。
「認一切我爲涅槃故」,要注意到一切我略說有四種:我人衆壽,要是總說 起來有二種──我、法二種。唯識宗不是說,于假說我法嗎?它認爲一切我 就包含了我、我所──涅槃義,我得我所即得涅槃,所以下面「有證有悟名 成就故」,我證到法,我悟到法,名爲成就,那還是神秀的「身是菩提樹, 心如明鏡臺。」還不到六祖那個階段「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 物,何處惹塵埃?」不到那個境界。
你執著一切法有,「譬如有人以賊爲子」,它不是正法,不是無上菩提,你 誤認爲正法。「其家財寶終不成就」,這比現在末法時期執著心法爲正法, 那還好得多呢!現在查注疏。講吧!
明師:「末世衆生不了四相。雖經多劫勤苦修道但名有爲。」我想到經上有一句話 ,末世衆生億萬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末世衆生爲什麼億 萬人修行,罕一得道?因爲他不了四相,不了實相法,住著有相。爲什麼唯 依念佛得度生死呢?因爲念佛就是實相,你念佛當下不住,譬如師父講過, 你如果念「南」住于南,就不會有「無」,念無就不住「阿」,住「彌」就 不會有「陀」,住于陀就不會有「佛」 ,念佛當下就是實相,就是無所住 。所以末法億萬人修行,只有念佛得度生死,因爲念佛就是實相,只有依于 實相法才能成就菩提。
師父:好!慧明講到這個地方了,唯有念佛得度者,什麼原因呢?唯有一佛乘嘛! 不過現在的人喜歡咬文嚼字,執著名相,這句話他問,它究竟出處在何處? 還執著名字相,你們查一查在什麼經說這句話?這個我們知道一定沒有錯。
對正法要起信啊!我想啊!假使我當初會到緣起法,大家…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修學記 淨諸業障章》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