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妙 有就是真空,這種法你不能起心動念,一生心動念,從依他起落入遍計執。
所以從無始劫來,法本不生,可是我們衆生不會,迷理無明。就是我們衆生 的所知障,取相,取四大爲自身相,妄認四顛倒爲實我體,就是從依他起落 入遍計執,如此便生「憎愛二境」落入煩惱障,從虛妄體重執虛妄。「二妄 相依生妄業道」,二妄就是惑,惑生業,「有妄業故妄見流轉」,我們都在 四大假合的因緣法裏面,認爲是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其實在十二 因緣流轉裏面,無我無法無人,只是惑業苦而已。 其實流轉是虛妄的,是「妄見流轉」, 所以我們衆生認爲實有生死。我們 不會谛理的緣故,要求入涅槃,所以厭流轉者,不能從生滅當下會它的體本 無生,所以有厭流轉者。厭流轉的緣故,所以「妄見涅槃」,因爲他有生死 涅槃的迷惑。「由此不能入清淨覺」,也就是佛陀開示我們法性根本的地方 ,因爲前面講說「若此覺心本性清淨。因何染汙。」我講的很沒有層次,只 是和大家共勉。
師父:這個「若此覺心本性清淨。因何染汙。」大家不知道吧!慧聞提出來了,它 怎麼染汙呢?回答說他根本沒有染。「一切衆生從無始來」,無始是虛妄的 ,對不對?一念妄心無始,對不對?解釋是妄想執著我人衆生壽命,就是這 麼染汙,虛妄染汙,實在沒有染汙。染汙它不穢,不染汙它不淨,覺性本來 是無性隨緣,隨緣無性嘛!
大家再看,都要了解,它一開始就講妄。衆生從無始來,就是妄念剛一起, 起無初相,沒有開始的時候,要是認爲有開始,就是有初相,初始之相,那 就不對了。從無始來一念妄念起,妄想執著我,這個人、衆生、壽命好象是 我所吧?好象這兒講到「我」,人、衆生、壽者好象都是「我所」,大家看 一看,道理是不是這個樣子?五陰法講色受想行識,你們都講四顛倒爲體, 地水火風是色,受想行識,這個識叫心王,受想行是心所,和這個意思差不 多的。誰講?
妄心起就是能所分別,能所是虛妄的,怎麼是虛妄的?沒有能所,佛說能所 是空的。我過去時常和大家講,大家不用心啊!假如能所是有法的話,講不 通!先有能,先有所,能所一起有,都講不通,因爲什麼?對能而立所,要 是沒有能怎麼立所呢?對所而立能,沒有所沒有能啊!好比說,對丈夫才叫 妻子,對妻子才叫丈夫。要是人沒結婚,也不叫丈夫,也不叫妻子。這麼說 起來,我們就知道,能所是空的。因爲先有能,不對所怎麼有能?先有所, 不對能怎麼有所?如果能所一起有,不必相對待就有了,怎麼會有能所?佛 說能所者,是空義。所以心經才說五陰皆空。誰發表?
悅師:剛才講「于虛妄體重執虛妄」,以前有人問師父,蚯蚓斷成兩截,佛性在頭 呢?還是在尾邊?師父說,先問你到底有沒有蚯蚓?這是當下讓他會歸法性 。在衆生叫佛性,在一切法叫法性,這種法性是不生不滅的。蚯蚓是緣起生 滅現象,好比我們妄認有實我體,認爲實在有我。這我本來畢竟空,你還對 我所産生愛憎,所以說「于虛妄體重執虛妄」,你還認爲實在有蚯蚓,還問 蚯蚓的佛性在頭、在尾,就好比我們認爲虛妄的我,還在我所産生愛憎,所 以于虛妄體重執虛妄。
因二妄相依生妄業道,妄見流轉,妄取涅槃,這樣不能入清淨覺。他不知道 緣起生滅,他不會把蚯蚓會歸自己的法性。他如果知道生滅必有不生不滅, 就能更深一層會到無生滅的法性,才是自己的本性,這樣才是清淨覺性。
師父:大家要知道深入法性,不入法性有很多邪說。譬如有人說,剛才慧悅也說過 ,蚯蚓斷成兩邊都活,佛性在那一邊?佛對這個問題不答,你虛妄說嘛!十 四難佛不答,這個在大智度論就說過,爲什麼佛不答?根本無道理嘛!不回 答。最近還有居士問我,說婦人懷胎,命終往生否?我問你們,他既然懷胎 往生,嬰兒活不活?有誰知道這個道理?這個都是虛妄問啊!佛呵責非爲正 問,虛妄說嘛!嬰兒、婦人,是不是都是因緣生法?因緣生法有自性沒有? 沒有自性,那有嬰兒、婦人。佛說過嘛!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
所以我就問他,居士你拿什麼法來問我,既然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你拿 什麼法來問我?這都是顛倒執著啊!所以蚯蚓斷成兩邊,佛性在那一端?我 們先問,蚯蚓有沒有?因緣生法,沒有嘛!皆是空的,你怎麼問我呢?所以 佛遇到這種問題,連答都不答。所以大家要知道,深入佛性,他一問就問這 個「若此覺心本性清淨。因何染汙。」講吧!
聞師:師父提到這個,我有點感慨!因爲雖然是修學圓覺經,可是覺得自己在生活 上一直沒有辦法證到實德。可是我知道,如果因爲沒有證到實德,就舍棄這 個不求的話,永遠都在顛倒之中。所以雖然還沒有到增進道德的地步,可是 我舍不得放下這個,爲什麼?因爲這是成佛的根基。
這裏提到「妄想執有我人衆生」,事實上如果從無生去破盡,我沒有這個能 力。我們從日常生活中,體會沒有一法不是緣起法。有一次和慧觀師回去他 俗家,處理喪事回來,師父問一句話:「慧觀師的祖父死掉了嗎?」我嚇一 跳!我們常常取相,妄想執著,卻常常向別人勸說,事實上並不如實體會妄 想和取相的涵義,所謂妄想就是顛倒,就是你取相,在生活中取相。
譬如說師父講言語相,哦!有一個婦人,有一個小孩子。事實上你一認爲有 一婦人、小孩子,這就是取相,取相本身就是顛倒。緣生無性這種道理,只 是在言語相去體會而已,真正在生活上沒有辦法銜接,是因爲我們本身迷惑 在言語相裏面,這是在日常最容易跌倒的地方。一句好話來的時候,我們會 心動;一句不好話來,我們就取相,這樣就是顛倒,這樣體會比較實際。人 家講你不好,臉馬上拉下來,認爲實在有,人家贊歎你的時候就開心。這種 就是妄想,無始劫來根本輪回之處,我們很少從這裏用功,所以現在道理雖 然懂得很多,卻沒有辦法在日常生活中增進道德。可是這是正見的建立,我 一直舍不得不去學習它。
「善男子。一切衆生從無始來妄想執著。」妄想就是取相,事實上我們每天 都在言語相打轉,在心緣相上打轉,求經法也在經法上執著,因爲執著起種 種的煩惱。所以妄想執有,你一念動就是我相,我相建立起來就是人相、衆 生相、壽者相。所以後面就講,什麼是妄想?就是顛倒。這種顛倒用佛綱講 ,就是身受心法,也可講是五陰法。事實上,我們就是在五陰法顛倒執著。
「由此便生憎愛二境」,憎愛二境就是所。你放在憎愛境一定有能,所以能 所是相依無性,互相緣藉。以互相緣借故,當體就是無性,如果無法一念不 生的時候,那我們就在念佛時,讓它溶化。可是我們不曉得到底那時能夠溶 化,這也是我們用功之處。戒體上講到重緣,是指後面那個念頭生,就是犯 戒,這就是我們用功不用功的問題,已經不是道理的問題了。所以「于虛妄 體」,我們煩惱所依就是虛妄之體,沒有所謂的煩惱,也沒有所謂的惑、業 。可是我們無量劫來,就認爲我們有煩惱,有業,這是我,這是我所,所以 重執虛妄。無始劫來未聞如來正法,所以常輪轉六道,重執虛妄。
「二妄相依」,就是能所相依,能所就是我們衆生的分別心,分別心一念妄 動就執著取相。取相才叫妄動,你取相就是輪回的根本,取相原因是無始劫 來不聞正法,不入正法,不明佛的二谛,所以才妄落業道。虛妄的造作,虛 妄的貪瞋癡,像剛才師父講的,在道德上沒有辦法增進。所以有妄業,身口 意業的造作,譬如我們到外面去辦事情,你就認爲這個事情是很實在的,不 出能所,不知所知煩惱,所以妄見流轉。我們總認爲生滅裏面,就是生死凡 夫。我們以不會法性的緣故,所以厭流轉,不能當下會入自性清淨心。
本來佛開的方便法門,歸元無二路,就是要會入我們的自性清淨心。而我們 妄見涅槃,常常要舍離一切的常住事,不敢擔當,要躲起來。涅槃是不生不 滅,我們要取一個清淨心,離生滅要會清淨,是緣木求魚,不可能的。「由 此不能入清淨覺」,爲什麼說有能有所,不能入清淨覺?我們知道,大道不 遠,隨緣而常無性,不礙諸法;無性而常隨緣,不礙清淨。講到這裏,很感 謝常住給我們這個法。
師父:慧聞提出來,妄認四顛倒,他提出來身受心法。待會我們查注疏,就知道到 底怎麼說。
大家要深入法性,其實你是迷惑,不能怪人。人家說,一條蚯蚓斷成兩邊, 佛性在那一端?你就迷惑了。其實很簡單,因緣所生法,我說就是空,就是 那個解釋。好比說,我這串念珠,我截成兩個,是不是變成兩串念珠啊?你 一定想,一串念珠把它截成兩個,一定是兩串念珠。那我問你,念珠有沒有 啊?要深入覺性才知道。念珠本來沒有的,怎麼會有一個或兩個?它本來沒 有,畢竟空的,非一非異,非來非去,非生非滅,非常非斷啊!誰再講?
觀師:剛剛慧聞師提到那個問題,我們在下面還有討論一個問題,到底有沒有往生 ?往生怎麼看出來?如果是我們回答,怎麼答都不圓融;師父回答,什麼問 題都是從二谛回答,也就是說師父的生活就是二谛的生活。以前師父跟我們 講,我們念佛,念佛就是我們的生活,念阿彌陀佛已經變成我們的生命。我 們也可以講,二谛就是師父的生命,所以我們很有福報,能夠和師父一起來 修學,一起生活。譬如說生病,師父也在生病,而且師父爲衆生受苦的病比 我們更苦,可是師父說可以身受心不受。因爲師父已經會到法性,所以可以 在什麼情況下都不覺得苦。
我想講的是「妄想執有我人衆生及與壽命」這一點,我們爲什麼會這樣輪回 ?就是妄想執著,有我、我所,就會一直造業,輪轉不停。所以念…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修學記 淨諸業障章》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