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 義,叫二谛融通。
你看經文要注意到,「有我愛者亦愛涅槃」,並不是沒有我愛,並不是沒有 涅槃,那是斷滅了。因爲我愛和涅槃是依他而起的,是空義。明白一點,無 性隨緣,就有我愛、涅槃;隨緣無性,我愛、涅槃就空的。「有憎我者亦憎 生死」,不是說沒有憎我、沒有生死。沒有生死,爲什麼佛叫衆生了生死? 因爲憎我和生死是依他而起,隨緣無性嘛!無性隨緣就有我,所以才有苦集 二谛嘛!要是真正沒有我,沒有生死,何必講苦谛集谛?要是沒有我沒有涅 盤,何必講滅谛、道谛?那是隨緣無性,無性隨緣的東西,所以大家要會到 此地,才叫二谛融通叁昧印啊!
大家知道,自證分是什麼東西?無性隨緣叫自證分,見分、相分皆是假的, 怎麼都是假的呢?唯識講過嘛!于假說我法,我是見分,法是相分。證自證 分隨緣無性。這兩個東西,無性隨緣,隨緣無性,兩個不一不異。如果你見 到此地,見到中道義,見到實相無相。如果僅僅見到生死、涅槃,皆不入, 那是小乘。
你知道念佛往生了生死,你知道此法,至誠心、懇切心求阿彌陀佛接引往生 ,在凡聖同居土裏面,甚而言之,在下品下生。如果見地高的話,最高就到 上品上生。如果你都不見,誤執著,把非法說成法,法說非法,那就不是了 。所以六祖永明大師說,十人九錯路,佛給我們傳留淨土法門,要是至誠懇 切念阿彌陀佛就沒有過了。
爲什麼說你們找一切資料皆不是佛法呢?皆以有所得心,你們看一切經、一 切注疏,皆以有所得心,他講的不會錯,你學錯了,有所得心看一切經,若 人見般若,是人被法縛;若不見般若,是亦被法縛。爲什麼?他以有所得心 。要是無所得心,一切資料皆是佛法,若人見般若,是人得解脫;若不見般 若,是亦得解脫。大乘講無性,講不可得;小乘才講苦空無我,有所得心。 若以有所得心說大乘法,那叫大執,大乘執著,所以叫大乘始教,叫權乘菩 薩。
我問大家一句話,大乘講無所得,什麼叫無所得?有誰知道?我和你們講過 了,什麼叫無所得?清淨心植衆德本,清淨心一切無所得,無所得于有,無 所得于空,一切法無所得。所以說,清淨心如果會到了,就見性了。少分會 到一點清淨心,叫開見地,論的是見地、功勳,不論其它的學識。清淨心是 不是無我啊?清淨心是不是無我也無?清淨心是不是無法?無法也無,那才 真正了義。
你們僅僅重于資料的人要提高警覺,你雖然看資料,不見得懂,迷迷糊糊不 知道說的什麼意思。有一天你真正懂了,還是一樣落入所知障。怎麼不落所 知障呢?入名相,出名相;入法,出法。
這個道理很淺顯,講起來和你們吃飯一樣。怎麼和你們吃飯一樣?你們吃飯 是不是都消化掉?如果你們吃飯不消化,這個人一定生病,那就糟糕了。所 以入了名相,消化掉;入理以後,也消化掉。如果你吃了一碗飯它不消化, 你非生病不可。(卍續一六‧圓覺經直解卷下‧一二九下‧五)「所以認我 妨道者。以我爲愛憎之根本故也。」我是愛憎根本,伏我愛根,就是伏我憎 根,所以愛根是我啊!所以破了我以後,成佛。我有那兩種呢?人我、法我 ,于假說我法,人我、法我皆是假的。「謂凡執我者必愛我。今以我愛而求 涅槃。則涅槃但資愛根。……」資是資助,求涅槃是助長我愛根。「凡不順 我愛者。必起憎心。以有憎我者。亦憎生死。然此憎心。本從愛起。」憎生 死之心,就是愛涅槃心的延伸,要是沒有愛涅槃的心,怎麼憎生死呢?所以 它這段文,上面講愛涅槃,下面就講憎生死,就是這個道理,有愛涅槃就是 憎生死。「不知此愛真生死本故。今修行人。不知斷己愛根。而別憎生死。 迷之甚也。」要斷除愛根,除我才是真正修行的道理。知道這個道理的,叫 見道位,你這麼修,叫修道位,叫功勳。學佛的人要是僅僅知道資料,又沒 有見地,又沒有功勳,白費!「故不解脫。然說認我妨道者以愛資愛故也。 ……」
「此以違順二境。以驗我相未忘也。」違順二境,順我者就起歡喜心,違我 者就起憎恨心,皆是我相未忘。「言修行人自謂已得涅槃法矣。……」,涅 盤不可得啊!無余涅槃、有余涅槃皆不可得,不得無余涅槃,不得有余涅槃 ,叫不住涅槃,不住有爲,不住無爲,心無所住嘛!那才叫涅槃。「然涅槃 乃空法也」,講得很好!涅槃是空法,大家都知道涅槃是不生不滅,空才不 生不滅,沒有生滅。「何有喜怒于其間」,空法不可得,那有喜怒?喜怒哀 樂皆是有所得心。「今聞贊誹而生喜怒。即此喜怒。本于我相。」聽到稱贊 、毀謗起喜怒,這個喜怒就是我相。「非涅槃也。……」不是空相涅槃,不 是無生無滅的涅槃。涅槃有很多法,不可得是涅槃,無所有是涅槃,畢竟空 是涅槃,了義是涅槃,大解脫是涅槃。再講起來,中道、實相、法界皆是涅 盤。
「以此驗知。其人我相堅固執持。以此種子潛伏藏識。遇境擊發現行。則遊 戲諸根。曾不間斷。以此求道。雲何而得解脫耶。」這是顛倒想。
(卍續一六‧圓覺經要解卷下‧二五六下‧一四)「夫生死輪回本由憎愛」 ,憎愛二心是生死根。「欲求解脫須盡二源」,要想解脫要盡憎愛這兩個根 源。「起憎生死亦是我憎。今愛涅槃還是法愛。棄苦欣樂。憎愛雖殊元是本 習。滯著修道。佛果豈圓。」滯著而起修道,滯是泥滯,好象人走到泥巴地 一樣,走不出來。「調伏心源即生死根。因由著處似涅槃相。」執著處似涅 盤相,涅槃是空義嘛!既然是空義,沒有涅槃相,伏愛根是涅槃相嘛!「此 乃愛寂憎喧。名不解脫。」
「法者寂滅法也」,怎麼知道寂滅法?「二乘之人所證界外別惑故。此征雲 。若愛生死許是系縛。今悟涅槃寂滅之法。以何相知非解脫也。」證入涅槃 怎麼能說不解脫呢?這是說二乘人,二乘人證有余涅槃爲解脫,大乘人以證 無余涅槃爲解脫,唯有佛證無住涅槃,不住有爲,不住無爲。
「贊喜謗嗔。驗我如實。證必無我。以無我故即無嗔喜。如若非真我未盡也 。」這個人講得對。「贊喜謗嗔」,稱贊就喜,人家毀謗就瞋恨。「驗我如 實」,驗知還有我相。「證必無我」,要是真正親證此法的話,無我,無我 是空義、不可得義。「以無我故即無嗔喜」,沒有我,空我,沒有我嗔,沒 有我喜。「如若非真我未盡也」,如果證入不真,還是我相未除。好!今天 講到此地。
■第五十叁次修學
師父:不只禅宗說開見地、有功勳,一切各宗都是一樣,大家千萬不要迷在名相坑 裏。你在名相坑裏,完全是所知障,所知障就是遍計執。要用它,不被它所 用。
你們看執取名相的人就知道,他看過名相,不知道它在講什麼,不知道它的 意思。有時候用點功夫,真正知道了,你認爲好了,其實更糟!所知障。會 法性的人就不同了。所以禅宗老祖師說,什麼是學佛法呢?一切佛法不要學 ,就是學佛法,這個很值得我們學習。
「善男子。彼修道者不除我相。是故不能入清淨覺。善男子。若知我空無毀 我者有我說法我未斷故。衆生壽命亦複如是。」
師父:「不除我相」,如果除我相,無修無證是不是?無修無證本來無我。
明師:「善男子。彼修道者不除我相。是故不能入清淨覺。」修道是修佛道,如果 修佛道不除我相,就不能入清淨覺,因爲執我故。佛伏人我、法我,所以清 淨。凡夫有法我、人我,二乘雖然伏人我,可是還有法我存在,所以不能入 清淨覺。
「善男子。若知我空無毀我者」,我們知道世間八風是由我而起,如果知道 我空,世間八風當然無動于心,所以說八風吹不動。「有我說法我未斷故」 ,如果有一個我在說法,有一個可度的衆生,就是我未斷盡,還有我可得。 「衆生壽命亦複如是」,衆生相、壽命相也是這樣子,都是不可得的,都是 空的,所以金剛經講,度盡一切衆生,而無一衆生可度,就是這個道理。
師父:你們看這裏頭,我相講能所吧?「彼修道者不除我相」,不除能所。「若知 我空無毀我者」,無毀我者就是沒有能毀的人、所毀的我。
「彼修道者不除我相。是故不能入清淨覺。」清淨覺是什麼?不要打瞌睡啊 !清淨覺是體啊!無分別智,得無分別智慧分別一切叫用,分別一切,一切 法無自性,所以能成就衆生。「善男子。彼修道者不除我相。」不錯,我相 是人我、法我。我相是分別心吧?清淨覺不作分別想,是不是?講吧!
聞師:這裏提到修道的問題,及如何入清淨心。「善男子。彼修道者不除我相。是 故不能入清淨覺。」清淨覺是講圓覺,也就是一心。修道的人如果不除我相 ,就不能入清淨一心,這無分別之體。我們從流轉邊講,我相一生,就起憎 愛二心,我相一生就有能證、所證,我相一生就有種種的分別。經上說,我 相一生就有能所,能所不出兩種:憎生死、愛涅槃,事實上都是我相,這都 是我們很微細的分別心。
爲什麼說不除我相不能入清淨覺?我們知道,一心之體本無分別,無分別之 體隨緣能現萬境,我們衆生因爲迷惑的緣故,不識法體的緣故,所以從相上 起種種執著。修道人如果不能把一切修行法會歸于理,就是我相堅固,這我 相就是我心。我心一生就是貪愛心,貪愛心是一種情形;我相一生就是瞋恨 心,瞋恨心也是一種情形。
如果約修道人講,愛就是愛涅槃,不像一般對是非起煩惱的瞋恚,愛是對法 的愛,對涅槃的愛,不曉得無分別即是一心。我們對隨緣起的萬法,他認爲 是一種生滅現象,他瞋這種生死,約心來講,瞋這種生滅,所以他要舍這種 生死,趨向涅槃。講起來,這都是修道人不除我相的緣故,因…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修學記 淨諸業障章》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