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修學記 淨諸業障章▪P21

  ..續本文上一頁爲我相一生就 是分別念動的時候,于修行上就分別能證、所證,就對能證起愛著。因爲能 所都有生滅,在這生滅之境,又起愛著念著,違于自己的境就起瞋心,所以 不能入清淨覺。

  法本無生,衆生于無生法當中妄起能所,妄生分別,總講就是歸于我心的緣 故。這裏是講我相,因爲心法不能相離,心法一起就有我相的分別。

  「若知我空無毀我者」,如果知道這個我是隨緣所現的假相,幻現的,是隨 情所安立的,于法體本是湛然無性的,我空就是從緣起會到無性。如果能這 樣體會的話,諸法本無生,那有毀我、譽我者呢?從這個角度來看,如果你 真正會到緣起法,就能會到無性法;會到無性法,你當下就知道是緣起,這 緣起的諸法就是無性法。無性法不能離開緣起法來講,約清淨心體出兩種用 ,一是迷惑,遍計所執;一是覺,覺是于用時向于清淨心,向于無所有,不 是有一個清淨心的相,就是以無住心向于無所有。無住心就是沒有我心的緣 故,所以沒有毀我;有, 毀我就有譽我,有種種能所的分別。「有我說法」, 如果不曉得我空,你就認爲有一個我在說法,這種就是我執,我相未斷故, 我心分別故。圓覺經講四相,「衆生壽命亦複如是」,都是同樣這種情形, 修道人不除我相,有分別心的緣故。分別心就是不會諸法緣起的緣故,不會 諸法緣起,就是不會諸法無性,不會無性法就不會緣起法,就昧于緣起。 

  

  師父:慧聞講出來了,「彼修道者不除我相」,我相是總說,我們根據圓覺經,有 我相者不出憎愛二心,有憎愛二心不是清淨覺。慧明也講出來了,第一句不 過總說就是了,後面是解釋。「若知我空」,空則無所有。「無毀我者」, 無毀壞我者,這就顯示有能有所是吧?我空,沒有能毀壞我者,沒有我被毀 壞,是不是?唯識的圓成實、依他起,菩薩修此法,依他起就是圓成實,圓 成實隨緣就是依他起,依他起無性就是圓成實。這在菩薩修叫做隨緣不變, 不變隨緣。講吧!

  

  經師:「善男子。彼修道者不除我相。是故不能入清淨覺。」這一段文講爲什麼衆 生不能入清淨覺,原因是由于我相。我們知道,相爲見本,所以唯識宗就立 出相分、見分、自證分、證自證分。由于我相,所以沒有辦法入清淨覺。下 段講,爲什麼衆生不能除我相的原因,因爲不能了達空義。「善男子。若知 我空無毀我者。」如果能知道我緣起無性不可得,何有我在受毀謗呢?「有 我說法我未斷故」,如果我們計執有我的存在,因爲有我的緣故,所以我們 見一切境的時候,就立一切法,有能說的我,有所說的法,能所未亡。

  爲什麼會這樣呢?譬如外道執著我在色中,色在我中,離色有我,即色是我 ,這些都是他執著常見、斷見,執著空邊、有邊的緣故。所以沒有辦法入清 淨覺。衆生相、壽命相也是一樣。

  

  師父:「若知我空」,我空,沒能毀謗我者。「有我說法」,假如有我說法,我是 我相,是不是?能說。所說是人相,是不是?後面它講衆生、壽命亦複如是 ,衆生也是「彼修道者」,衆生相也空,「彼修道者不除衆生相」,「善男 子。彼修道者不除壽命相。是故不能入清淨覺。」也是一個道理。

  

  悅師:前面第一句是總說,就是說不除我相,不能入清淨覺。清淨覺就是畢竟空, 畢竟空並不是空萬法,只要你知道萬法緣起無性,即是畢竟空。他不會其清 淨覺,在虛妄法中執著虛妄我,在虛妄法中更增虛妄法,所以圓覺經講,雖 經多劫勤苦修道,終不能入清淨覺。

  「善男子。若知我空。」會到一切法畢竟空,也就是會入清淨覺的話,當然 沒有一個能毀破我者。如果你還認爲有我說法,有一個能說、所說,由于我 未斷的緣故,衆生相、壽者相,亦複如是。如果你知道我空,衆生、壽命也 如同我空的道理一樣,這樣就能會入清淨覺。

  

  師父:這個法啊!大家仔細看。除我人衆壽相,不是沒有我人衆壽相,除我相就是 已經有我相了。你不入二谛,怎麼知道這個法?空性隨緣就有我人衆壽相, 我人衆壽相隨緣無性,就是空啊!我人衆壽相隨緣無性,才是那個空啊!如 果離開我人衆壽相,隨緣無性,他本來就空,斷滅空。所以這個法,你要知 道,他如果破了世俗谛,就破勝義谛。千萬不要執著有勝義谛破俗谛,不破 !破見不破法。如果說空就破了我人衆壽相,沒有我人衆壽相了,沒有我人 衆壽相怎麼有空呢?因爲我人衆壽相隨緣無性才是空啊!

  所以講到此地,我爲什麼要說這些話呢?淨土法門圓頓,本來橫遍豎窮,無 所有不可得,空,叫你念佛求往生。如果不念佛求往生就空的話,那是斷滅 空。念佛求往生,隨緣無性,往生實無生,這樣才二谛圓融。菩薩一般修這 個法,不變隨緣,隨緣不變,不變就空,隨緣就有。不變隨緣,空即色;隨 緣不變,色即空,你要這樣會二谛。如果落入一邊,第一義谛破世俗谛,世 俗谛被破了,也破第一義谛。

  你說沒有我相,沒有人相,沒有衆生相,沒有壽命者,那麼大家是誰啊?你 、我、他這麼多人,大衆僧是什麼東西啊?破了世俗谛,把第一義谛自己破 了。我們大家就在隨緣無性裏,本無生滅,所謂本無生滅,你未成佛時本是 佛,已成佛後還是佛。因爲我們隨緣,所以我們才隨緣念佛求往生,這叫念 佛叁昧。誰還講?

  

  觀師:「善男子。彼修道者不除我相。是故不能入清淨覺。」主要在講要除我相。 「善男子。若知我空無毀我者。」這個地方在講我空,所以在心經有講到,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照見五蘊皆空就度一切苦 厄。「若知我空」,如果照見我空,人我空、法我空,就無毀我者。假如我 空,無我相就無人相。「有我說法我未斷故」,有我說法,我相還沒有斷。 「衆生壽命亦複如是」,所以最根本是我,假如我空,除我相的話,就沒有 人相、衆生相、壽者相。這個空就是心經上講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能 夠以無所得,無罣礙無有恐怖。菩薩如果會到我空,就能身受心不受。

  

  師父:慧觀提到心經,心經是般若。凡夫、外道、二乘,學般若失般若。譬如他提 到五陰皆空,五陰沒有,對不對?失掉般若了,他不知道五陰皆空,空即五 陰,這樣才二谛融通叁昧印啊!你們要打轉身,到此地不打轉身,就墮入無 爲坑。現在我們連著下面那段文修學。

  佛不是沒說,佛說空即色,空即色,就是空即受想行識,空就是五陰。引證 圓覺經來講,我人衆壽相皆空,空即我人衆壽相,這樣才會二谛。不入二谛 的話,凡夫、外道、二乘皆不入二谛,學二谛失二谛。如果你入了的話,愈 走愈寬,聞一知十,遲早會大開圓解。 

  「善男子。末世衆生說病爲法。是故名爲可憐愍者。雖勤精進增益諸病。是 故不能入清淨覺。」

  

  師父:「善男子。末世衆生說病爲法。」這很容易了解,什麼是病啊?執有法、執 能所,是吧?取著于相,是不是?「不除我相」,具足說是不除我人衆壽相 ,簡單說不除于相。這段文很容易了解,誰講?

  

  觀師:「善男子。末世衆生說病爲法。是故名爲可憐愍者。」我們有所得,所以我 們是可憐愍者。「雖勤精進增益諸病。是故不能入清淨覺。」我們雖然是很 精進,可是因爲有所得故,所以增益諸病,「是故不能入清淨覺」。前面提 到除我相,這樣要實際上會到修行,才能得到受益,除我相就是講放下有我 的心。

  

  師父:慧觀提出來了,有所得,不錯!

  

  彰師:清淨覺就是實相。

  

  師父:不錯!實相無相,不取于相;實相無不相,不取于無相。如果取于相,取于 無相,皆是病。不取于相,相者隨緣性空;不取無相,無相無性隨緣,就是 有,還是不出二谛。 

  

  明師:「善男子。末世衆生說病爲法。是故名爲可憐愍者。」末世衆生有遍計執的 病,譬如凡夫他執著一切法是實有的,佛就爲執有的衆生說一切法空。可是 他執著空就是法,他不知道空是對有而立,執空就變成病了。「是故名爲可 憐愍者」,本來法是用來對治我們衆生的執著病,可是衆生執著,所以良方 變成毒藥了。

  「雖勤精進增益諸病」,雖然勤于佛道,可是他不了二谛,所以他增益諸病 ,種種遍計執的病。「是故不能入清淨覺」,所以不能真正地會入圓成實性 ,遍計執著一切法實有。

  

  師父:慧明提出遍計執,這是唯識家說的。那麼講起來,我們執著有,是遍計執; 執著空,也是遍計執;執著相,遍計執;執著無相,也是遍計執。其實唯識 宗遍計執是從那裏出呢?從四分出,四分是見分、相分、自證分、證自證分 。執著見分是我,是遍計執;執著相分是法,是遍計執。知道見分、相分皆 無所有,出于自證分,還不徹底,唯有護法菩薩更立證自證分。證自證分就 是隨緣無性,自證分第八識,就是無性隨緣。不錯,在第八識講有淨分、染 分,四分不過把它說得更明白一點。所以入證自證分以後才叫圓成實,落入 相分、見分,都是遍計執,所以唯識家一開頭就講「于假說我法」,我是見 分,法是相分,皆是假的。誰還講這段文?最後一個。 

  

  策師:「末世衆生說病爲法」,末世衆生以分別心取我人衆壽相,就不能與清淨的 法相應,有二法是魔法。末世衆生取相的緣故,所以佛說是可憐愍者,因爲 一切法本來無相,無不相。雖然勤精進,增長我、我所,增長我知見,增長 一切邪見,所以「增益諸病」。「是故不能入清淨覺」,不能證得無上菩提 。

  

  師父:你們都說出來了,什麼是病啊?執著是病,有所得是病,取相是病,遍計執 是病。現在查注疏!

  講起來,與佛同遊大寂滅海的人很少。你們要是能破「我」這一關,也可說 是破樊籠上青天…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修學記 淨諸業障章》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