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在有 一個我的情況?另外以六根攀緣六塵來講,你一一住著,會感受到一一都是 我相的成份。所以這邊提出「譬如有人百骸調適忽忘我身」,你不住著的時 候,可能沒有感受到我相的存在,「四支弦緩攝養乖方微加針艾」,當你有 所住著的時候,我相又會浮現出來。
所以「善男子。其心乃至證于如來畢竟了知清淨涅槃皆是我相。」以有我之 心,也就是妄想之心,你想要求一個清淨涅槃,還是一個我相。如果會到實 際生活,我們的心性本像是流水一樣,可長可短,可方可圓,不能住著在一 個定點上。這個地方不行,我們可以轉到別的地方去,一定不能住著,一住 著的話,還是不清淨。
師父:慧庶講四顛倒,地水火風爲我,這是四種顛倒。四大皆空,五陰無常,那裏 是我啊?這段文很重要啊!你如果能徹底會到,有很大的受用,我講一講。
「百骸調適忽忘我身」、「微加針艾則知有我」,不假針艾不知道有我,所 以我講過,我們不可能說,我是從針艾産生的。本來無我,既然你會到無我 ,誰受到針艾?既然不受針艾,誰受生?誰受老?誰受病?誰受死?誰受愛 別離?誰受怨憎會?誰受五陰?誰受求不得?是不是大受用了?生死,誰生 死啊?大家總認爲我生死吧?一切法無我,生死是誰啊?如果有人能證到的 話,能獲得解脫。
所以這句話,大家迷惑就迷惑在「四支弦緩攝養乖方」,把它擺開,不管它 。直接會就是「百骸調適忽忘我身微加針艾則知有我」,就是這個道理。慧 明你不是要講嗎?
明師:「善男子。雲何我相。」我相就是執著相,衆生心所執著的就是我相。「譬 如有人百骸調適忽忘我身」,這是後頁所講的「以己微證爲自清淨」,就是 他稍微證到我是很清淨的,也就是二乘人證到人我空,可是不能得究竟解脫 。「四支弦緩攝養乖方」,這是說調適沒有方法,要用藥針灸醫治,針艾就 是譬喻法,佛所說的法,「則知有我」,雖然他證到人空,可是他還有法可 得,所以他法未空。
「是故證取方現我體」,所以他證取的時候,這個我就産生了。後面有講到 「善男子。彼修道者不除我相。是故不能入清淨覺。」末法的衆生分別法, 雖然精進的修行,可是不能入清淨覺。
「善男子。其心乃至證于如來畢竟了知清淨涅槃皆是我相。」這是說,你認 爲一切法可得可證的話,這都是執著名相。
師父:誰講?大家應該知道,我相是執著。
聞師:凡是落在生滅中執著,都是我相。我們知道,生滅都是有爲法,一切有爲法 如夢幻泡影,衆生執著生滅,都是顛倒。「二妄相依」,妄認四大爲自身相 ,妄認六塵緣影爲自心相,凡是落在生滅中,都是我相,遍計所執都是我相 。事實上,一切法本來不可得。
師父:一切法本來不可得,爲什麼有衆生老病死呢?誰會到?
悅師:因爲有我相。
師父:爲什麼有我相呢?(答:衆生虛妄。)爲什麼有衆生呢?誰知道這個原因啊 ?唉呀!迷惑迷惑!不知緣起嘛!無性隨緣有萬法,這個沒有妨礙啊!爲什 麼沒有妨礙?萬法緣起還是無性,毛病出在什麼地方呢?誰知道?分別能所 、執著證取,是不是?那就落入什麼了?(答:遍計執。)
你們突破這一關啊!好比說,由暗入明,了然萬物。如果你不能突破這一關 啊!愈積多生多劫,不能突破。那好比由暗入暗,沒有出頭之日。你不懂, 就是不懂,所以你不要說有什麼巧門可以讓你懂的,沒有的。萬生萬劫,你 不懂,還在生死之中。不假佛力,那得超生呢?
空師:我有問題想請問師父。「譬如有人百骸調適忽忘我身」,我覺得這是不是指 凡夫?凡夫在舍受中就不覺得有我;「微加針艾則知有我」,在苦受中才知 有我,就是他有所執取。
師父:可以這麼說,這是你的見地,不錯!
空師:師父!在大圓滿覺中了了知無所知,了了見無所見,那麼有所知有所覺就是 遍計執。這個我,就是前面所講的「一切衆生生無慧目。身心等性。皆是無 明。」就是根本無明。
師父:對的,你要是知道了了知無所知,了了見無所見,那會到真正法性了。有所 知有所見,它一定有四相──我人衆壽。
空師:那下面「善男子。其心乃至證于如來畢竟了知清淨涅槃皆是我相。」本來清 淨涅槃是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沒有法可以生,沒有法可以滅,清淨寂 靜。他有所證的話,就是有能證取的我,有所證取的空,就是二法,就是對 待。而佛法是不二法門,所以這是根本的我相無明。
師父:對的!涅槃不生不滅,他證入的時候,不是有生有滅嗎?證入第一剎那就生 了,第二剎那就滅了,這是生滅。楞嚴經也說過,知見立知,知見是你的性 。再另立知,無明本。僧肇大師也說過「般若無知」,就是知而無知,無知 而知。如果你了了知,有所知,那糟糕了!了了見,有所見,那都是遍計執 。如果了了知,無所知;了了見,無所見,那叫分別一切法,不作分別想。
大家各自努力,突破這一關,你如果不突破,等到兩眼一閉就來不及了。如 果突破這一關,就算你不求往生,到那一道都是聰明的衆生,它不舍離嘛! 生生世世它不舍離你,直到你成佛,除非你再被五陰所迷。
如果有人知道這個法了,他要是能斷除淫欲,得清淨梵行,直到成佛。他可 以從初果、二果、叁果,一直上去。大家有沒有人講的啊?
觀師:這邊提到我相,就是衆生心所證者,衆生心是生滅心,這個心不是佛心,有 能證所證。「百骸調適忽忘我身」,身體調適的時候就是這個樣子,等到「 微加針艾」則知有我,有病的時候,才知有我。「是故證取方現我體」,證 取的時候,才現我體。
「善男子。其心乃至證于如來畢竟了知清淨涅槃皆是我相。」我們不要以衆 生心,乃至證于如來畢竟了知清淨涅槃,這都是我相。剛才師父提到二谛, 從緣起來看,我相不可得,因爲緣起是無自性的。我們很有福報,像師父讓 我們這麼講,也是沒有我相,我們非常感激佛菩薩能讓我們有這麼好的師父 。
師父:你們大家不懂的,出于一個毛病,永明大師說過的那句話一點不錯。「義不 在文」,理不是文啊!「文以顯理」,這個文字顯這個理就是了,爲什麼執 文爲理呢?你們都是執文爲理,障住了。好吧!快吃飯了,大家查注疏吧!
你們從小到現在執文爲理,甚而言之,無量劫來,執文爲理。你不知道,文 不是理啊!如果執著它爲理,叫什麼?戲論!你們都被障住了。查到注疏上 來寫。
……同時進一步要不執理爲理,如果你入名相出名相,不執文爲理;入理出 理,不執理爲理。如果你能做到這一步,往生得上品生。查到注疏的,上來 寫!
佛說過,我百千萬億無量阿僧祇劫所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今以付囑汝等 。佛就是以這個法付囑菩薩,這個法不付囑二乘,二乘不能承當。如果你能 承當的話,那叫承當如來家業。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 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要發這個心啊!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 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你可不要不解如來真實義,那就白費了!
悅師:怎麼樣是執理爲理?
師父:執理爲理是大乘執著,不要拘泥不落窠臼,了了知,無所知;了了知,有所 知,就糟糕了。了了見,無所見;了了見,有所見,就糟糕了。怎麼不執理 爲理呢?第一義是理吧?第一義以俗谛爲理,俗谛以第一義爲理,第一義有 自性沒有自性啊?可得不可得?不執理爲理。俗谛有自性沒自性?無自性, 不執俗谛爲俗谛,這樣才二谛融通叁昧印。
悅師:以前有人問禅師,什麼是佛法?他自然就講出來,雲在青天水在瓶。是不是 不執著理了?
師父:不錯!這個人接近,他在什麼地位?什麼果位?我們還是凡夫,不知道。這 個有千差萬別,譬如老祖師都可以不執理爲理,可是他有高低差別,那就千 差萬別。雲在青天水在瓶,毫無執著,不錯了!可是他本人證到什麼地步? 我們不知道。比如說,「雁過長空,影落寒潭」,不執理爲理啊!可是說這 個話的人,他證到什麼果位,不清楚了。永嘉大師也證到,六祖也證到,永 嘉大師是不是和六祖相同了?我們根本不知道。甚而言之,初地菩薩不知二 地菩薩之事。
不執名相,運用自如,要是根據楞嚴經講的,不執著理的,可以算他是圓通 ,二十五圓通都是這樣的。這裏就分別出阿難在楞嚴經裏是高是低了,其實 講,阿難是不是執著名相啊?他低了。可是阿難低是不錯,我們比阿難低上 千萬億倍啊!我們還不知道啊!阿難名相說得對嘛!執取名相,皆是我見。
藏通別圓,藏教就是這樣,他認爲佛得到這個究竟道理要叁大阿僧祇劫。圓 教就知道,無量阿僧祇劫,甚而言之,一念就得到,一即無量,無量即一嘛 !
我們平時聽說佛具叁十二相八十隨形好,叁大阿僧祇劫成佛,那是藏教說, 藏教人認爲佛是這樣。你看無量壽經就知道了,佛色具無量相,相具無量好 。
觀師:講到我相,有一句話我看得很歡喜,就是在師父著疏一百一十七頁:「凡有 所得皆是我相」,這也是很受用。假如我們無所得,這樣念佛的話,就可以 往生。
師父:慧聞、慧悅第一個就提出來了,他們也說無所得。實在我和大家講,我沒有 自私心,現在我領導你們大家修學的,比我注疏本還高。所以我不叫你們看 注疏,怕障住你們。實在和大家講,我領導大家修學,我也進步啊!哈!
你們大家不用功,不知道精進,愚癡、懈怠、懶惰,我現在可以和大家講, 我比注疏圓覺經那個階段,又有點進步了。因爲我們凡…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修學記 淨諸業障章》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