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修学记 净诸业障章▪P8

  ..续本文上一页在有 一个我的情况?另外以六根攀缘六尘来讲,你一一住着,会感受到一一都是 我相的成份。所以这边提出「譬如有人百骸调适忽忘我身」,你不住着的时 候,可能没有感受到我相的存在,「四支弦缓摄养乖方微加针艾」,当你有 所住着的时候,我相又会浮现出来。

  所以「善男子。其心乃至证于如来毕竟了知清净涅槃皆是我相。」以有我之 心,也就是妄想之心,你想要求一个清净涅槃,还是一个我相。如果会到实 际生活,我们的心性本像是流水一样,可长可短,可方可圆,不能住着在一 个定点上。这个地方不行,我们可以转到别的地方去,一定不能住着,一住 着的话,还是不清净。

  

  师父:慧庶讲四颠倒,地水火风为我,这是四种颠倒。四大皆空,五阴无常,那里 是我啊?这段文很重要啊!你如果能彻底会到,有很大的受用,我讲一讲。

  「百骸调适忽忘我身」、「微加针艾则知有我」,不假针艾不知道有我,所 以我讲过,我们不可能说,我是从针艾产生的。本来无我,既然你会到无我 ,谁受到针艾?既然不受针艾,谁受生?谁受老?谁受病?谁受死?谁受爱 别离?谁受怨憎会?谁受五阴?谁受求不得?是不是大受用了?生死,谁生 死啊?大家总认为我生死吧?一切法无我,生死是谁啊?如果有人能证到的 话,能获得解脱。

  所以这句话,大家迷惑就迷惑在「四支弦缓摄养乖方」,把它摆开,不管它 。直接会就是「百骸调适忽忘我身微加针艾则知有我」,就是这个道理。慧 明你不是要讲吗?

  

  明师:「善男子。云何我相。」我相就是执着相,众生心所执着的就是我相。「譬 如有人百骸调适忽忘我身」,这是后页所讲的「以己微证为自清净」,就是 他稍微证到我是很清净的,也就是二乘人证到人我空,可是不能得究竟解脱 。「四支弦缓摄养乖方」,这是说调适没有方法,要用药针灸医治,针艾就 是譬喻法,佛所说的法,「则知有我」,虽然他证到人空,可是他还有法可 得,所以他法未空。

  「是故证取方现我体」,所以他证取的时候,这个我就产生了。后面有讲到 「善男子。彼修道者不除我相。是故不能入清净觉。」末法的众生分别法, 虽然精进的修行,可是不能入清净觉。

  「善男子。其心乃至证于如来毕竟了知清净涅槃皆是我相。」这是说,你认 为一切法可得可证的话,这都是执著名相。

  

  师父:谁讲?大家应该知道,我相是执着。

  

  闻师:凡是落在生灭中执着,都是我相。我们知道,生灭都是有为法,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众生执着生灭,都是颠倒。「二妄相依」,妄认四大为自身相 ,妄认六尘缘影为自心相,凡是落在生灭中,都是我相,遍计所执都是我相 。事实上,一切法本来不可得。

  

  师父:一切法本来不可得,为什么有众生老病死呢?谁会到?

  

  悦师:因为有我相。 

  

  师父:为什么有我相呢?(答:众生虚妄。)为什么有众生呢?谁知道这个原因啊 ?唉呀!迷惑迷惑!不知缘起嘛!无性随缘有万法,这个没有妨碍啊!为什 么没有妨碍?万法缘起还是无性,毛病出在什么地方呢?谁知道?分别能所 、执着证取,是不是?那就落入什么了?(答:遍计执。)

  你们突破这一关啊!好比说,由暗入明,了然万物。如果你不能突破这一关 啊!愈积多生多劫,不能突破。那好比由暗入暗,没有出头之日。你不懂, 就是不懂,所以你不要说有什么巧门可以让你懂的,没有的。万生万劫,你 不懂,还在生死之中。不假佛力,那得超生呢?

  

  空师:我有问题想请问师父。「譬如有人百骸调适忽忘我身」,我觉得这是不是指 凡夫?凡夫在舍受中就不觉得有我;「微加针艾则知有我」,在苦受中才知 有我,就是他有所执取。

  

  师父:可以这么说,这是你的见地,不错!

  

  空师:师父!在大圆满觉中了了知无所知,了了见无所见,那么有所知有所觉就是 遍计执。这个我,就是前面所讲的「一切众生生无慧目。身心等性。皆是无 明。」就是根本无明。 

  

  师父:对的,你要是知道了了知无所知,了了见无所见,那会到真正法性了。有所 知有所见,它一定有四相──我人众寿。

  

  空师:那下面「善男子。其心乃至证于如来毕竟了知清净涅槃皆是我相。」本来清 净涅槃是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灭,没有法可以生,没有法可以灭,清净寂 静。他有所证的话,就是有能证取的我,有所证取的空,就是二法,就是对 待。而佛法是不二法门,所以这是根本的我相无明。

  

  师父:对的!涅槃不生不灭,他证入的时候,不是有生有灭吗?证入第一剎那就生 了,第二剎那就灭了,这是生灭。楞严经也说过,知见立知,知见是你的性 。再另立知,无明本。僧肇大师也说过「般若无知」,就是知而无知,无知 而知。如果你了了知,有所知,那糟糕了!了了见,有所见,那都是遍计执 。如果了了知,无所知;了了见,无所见,那叫分别一切法,不作分别想。

  大家各自努力,突破这一关,你如果不突破,等到两眼一闭就来不及了。如 果突破这一关,就算你不求往生,到那一道都是聪明的众生,它不舍离嘛! 生生世世它不舍离你,直到你成佛,除非你再被五阴所迷。 

  如果有人知道这个法了,他要是能断除淫欲,得清净梵行,直到成佛。他可 以从初果、二果、三果,一直上去。大家有没有人讲的啊?

  

  观师:这边提到我相,就是众生心所证者,众生心是生灭心,这个心不是佛心,有 能证所证。「百骸调适忽忘我身」,身体调适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等到「 微加针艾」则知有我,有病的时候,才知有我。「是故证取方现我体」,证 取的时候,才现我体。

  「善男子。其心乃至证于如来毕竟了知清净涅槃皆是我相。」我们不要以众 生心,乃至证于如来毕竟了知清净涅槃,这都是我相。刚才师父提到二谛, 从缘起来看,我相不可得,因为缘起是无自性的。我们很有福报,像师父让 我们这么讲,也是没有我相,我们非常感激佛菩萨能让我们有这么好的师父 。

  

  师父:你们大家不懂的,出于一个毛病,永明大师说过的那句话一点不错。「义不 在文」,理不是文啊!「文以显理」,这个文字显这个理就是了,为什么执 文为理呢?你们都是执文为理,障住了。好吧!快吃饭了,大家查注疏吧!

  你们从小到现在执文为理,甚而言之,无量劫来,执文为理。你不知道,文 不是理啊!如果执着它为理,叫什么?戏论!你们都被障住了。查到注疏上 来写。

  ……同时进一步要不执理为理,如果你入名相出名相,不执文为理;入理出 理,不执理为理。如果你能做到这一步,往生得上品生。查到注疏的,上来 写!

  佛说过,我百千万亿无量阿僧祇劫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今以付嘱汝等 。佛就是以这个法付嘱菩萨,这个法不付嘱二乘,二乘不能承当。如果你能 承当的话,那叫承当如来家业。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 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要发这个心啊!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 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你可不要不解如来真实义,那就白费了!

  

  悦师:怎么样是执理为理?

  

  师父:执理为理是大乘执着,不要拘泥不落窠臼,了了知,无所知;了了知,有所 知,就糟糕了。了了见,无所见;了了见,有所见,就糟糕了。怎么不执理 为理呢?第一义是理吧?第一义以俗谛为理,俗谛以第一义为理,第一义有 自性没有自性啊?可得不可得?不执理为理。俗谛有自性没自性?无自性, 不执俗谛为俗谛,这样才二谛融通三昧印。

  

  悦师:以前有人问禅师,什么是佛法?他自然就讲出来,云在青天水在瓶。是不是 不执着理了?

  

  师父:不错!这个人接近,他在什么地位?什么果位?我们还是凡夫,不知道。这 个有千差万别,譬如老祖师都可以不执理为理,可是他有高低差别,那就千 差万别。云在青天水在瓶,毫无执着,不错了!可是他本人证到什么地步? 我们不知道。比如说,「雁过长空,影落寒潭」,不执理为理啊!可是说这 个话的人,他证到什么果位,不清楚了。永嘉大师也证到,六祖也证到,永 嘉大师是不是和六祖相同了?我们根本不知道。甚而言之,初地菩萨不知二 地菩萨之事。

  不执名相,运用自如,要是根据楞严经讲的,不执着理的,可以算他是圆通 ,二十五圆通都是这样的。这里就分别出阿难在楞严经里是高是低了,其实 讲,阿难是不是执著名相啊?他低了。可是阿难低是不错,我们比阿难低上 千万亿倍啊!我们还不知道啊!阿难名相说得对嘛!执取名相,皆是我见。

  藏通别圆,藏教就是这样,他认为佛得到这个究竟道理要三大阿僧祇劫。圆 教就知道,无量阿僧祇劫,甚而言之,一念就得到,一即无量,无量即一嘛 !

  我们平时听说佛具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三大阿僧祇劫成佛,那是藏教说, 藏教人认为佛是这样。你看无量寿经就知道了,佛色具无量相,相具无量好 。

  

  观师:讲到我相,有一句话我看得很欢喜,就是在师父着疏一百一十七页:「凡有 所得皆是我相」,这也是很受用。假如我们无所得,这样念佛的话,就可以 往生。 

  

  师父:慧闻、慧悦第一个就提出来了,他们也说无所得。实在我和大家讲,我没有 自私心,现在我领导你们大家修学的,比我注疏本还高。所以我不叫你们看 注疏,怕障住你们。实在和大家讲,我领导大家修学,我也进步啊!哈!

  你们大家不用功,不知道精进,愚痴、懈怠、懒惰,我现在可以和大家讲, 我比注疏圆觉经那个阶段,又有点进步了。因为我们凡…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修学记 净诸业障章》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