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夫嘛!什么人就满足 了呢?无上正等正觉。所以有人认为佛还有进步,那错了!他无上正等正觉 嘛!
修学圆觉经、华严经,毫无保留地领导大家修学,你能得几分就得几分,我 一点自私都没有。
你们看注疏,看注疏障住你,你永不得利,那完蛋了。入理以后,如果有机 缘,众生请问,可以和他说,不忘度众生。佛说过嘛!菩萨有二法,魔不能 害,一切魔不能害。一是观一切法空,第二个是不舍众生,一切魔不能害。 要不然的话,很危险!很容易被魔所害,什么原因呢?魔在你的心里面!太 危险了。
实在说起来,大家天天修佛道、念佛,若一念不正,为魔作使。一念正,佛 在舍;一念不正,魔在堂。佛与魔不是别的法啊!皆是你的心。
我们都很占便宜啊!有一法,一切白衣不得,我们丢掉这个法宝的话,完蛋 了。那一法我们得到,他们没有得到呢?戒体。你如果不破戒,迟早你会得 到这个法,因为什么?戒生定,定生慧。大家都有戒定慧,如果你不小心把 这个功德失掉了,好象渡海,浮囊破掉了,那就完蛋了。得到这个法的,就 叫见性啊!还没得这个法,赶紧念阿弥陀佛,求阿弥陀佛接引往生,你硬是 突不破,没有办法嘛!
(卍续一六‧圆觉经直解卷下‧一二六下‧九)「此正示我相之体也。…… 指无始无明。为己主宰。是为我体。」无始无明就是生相无明,刚一开始生 相无明。「是则四相单约生相无明」,无始无明也叫根本无明,也叫生相无 明,也叫迷理无明。「今以观照研穷对待未忘」,因为观照研其极穷之理, 对待之心未忘。「展转有四。原非粗细之分也。何以明之。谓妙性圆明本无 能所。」妙性圆明没有能所,妙性圆明就是一真法界。「良由最初一念障此 妙性。失其本明。故名无明。」他是从根本无明来说,大家记住,这都是名 相啊!十地菩萨有一分生相无明,生相无明是什么?根本无明。「自尔以来 。一向皆是无明为己主宰。而为我体。」执着于我,认为我体。「今以始觉 观照。欲证圆觉。未能圆合。中间。皆因根本无明而为障碍。故对待未忘。 即此所对所证者。乃是无明。非觉性也。」觉性圆明没有分别。「故云心所 证者乃我相也……谓众生向以无明用事不知有我任运而已故。如人调适忘身 。今以观照研穷方显无明之体故。」
「微加针艾则知有我」,他用观照功夫,才知道无明之体,我是无明之体。 「如人针艾知有我身也。以观心所取证者。乃是无明非觉性也。故云取证方 现我体。」观心所证者也是无明,非是觉性,觉性是一真法界,无能证所证 。「前佛明言。无始无明。」无始无明有很多名字:无始无明、根本无明、 生相无明、迷理无明……都是一个东西。「为己主宰。乃的指」,这个「的 」是的的确确的。「根本无明为我。岂可以粗惑目之耶。」
「善男子。其心乃至证于如来。」「此结指我相根本也。意谓不独三贤十圣 之所证者为我。」他也说是三贤十圣,三贤十圣是菩萨位,小乘是三贤四圣 ,四圣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是四圣。三贤,总相念、别相念、四加 行为三贤。大乘的三贤是住位、行位、向位。十圣是初地到十地。「之所证 者为我」,有所证者是我相。「乃至证于如来究竟涅槃。若一念证性未忘。 乃生相无明未破。」有所证皆是生相无明。「正是我相根本。云门云。」云 门祖师说过,「法身亦有两般病。得到法身边。若法执不忘。己见犹存。亦 是病。……」法身不可得嘛!诸佛法身非是身。
「然我法二执。总属一我。」我法二执,我是人我执,法是法我执,都是出 于我。「谓我之我。我之法。」我之我是人我执,我之法是法我执。「然俱 生法执。正是我所执之法故。」俱生我执,我执有两执:分别我执、俱生我 执,地上菩萨分断俱生我执,这是谁讲的?大家看华严宗有一个续法大师, 他作贤首五教仪,上面讲得很清楚。
「法亦名我。以异熟未空故。」异熟是异熟识。「但约证取为我耳」,异熟 识未空,异熟于什么时候空呢?金刚道后异熟空,金刚道后是什么呢?等觉 菩萨,等觉以后转身成佛了,才没有异熟识。「此经不同诸说。以四相总属 一我。故云皆是我相。」四相皆是有我。
下面我们修学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也是我执。四相当中我相为我,人、 众生、寿者为我所,皆出于我。今天修学到此地!
■第四十八次修学
师父:现在我们修学圆觉经这种方式,你们大家领导不起来,我很希望有人能领导 起来,我好休息。
现在我们修学经法,产生出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弥陀要解,可以参考资料 。一种方式是继续华严,修学这个圆觉经,是学人家禅宗所说的──全凭各 人悟性用功。
凡夫于一切有法,堕入生死,他不会空义。空义是什么?大家知道吧?有谁 知道?空义是第一义,一切有是缘起的──世俗谛。所以我们现在利用二谛 ,要深入二谛,你们深入二谛,也可领导。
二谛,有而非有,非有而有;无而不无,不无而无。二谛是什么?二谛是各 位的性。唉!我很希望早一天,你们有人能深入谛理,能够领导起来,好替 替我。
这个法,二谛是什么呢?二谛是佛啊!第一义谛是佛法身,世俗谛是佛报化 二身。所以我们用二谛修学,实在是一切推崇于佛啊!希望大家能够赶上来 ,有人能替替我。
现在看圆觉经。所以我再三号召大家,不准看资料,你偷看资料,你害自己 。你用自己的悟性,有几分功夫,用几分功夫,你有进步。你如果投机取巧 看资料,那完了,永无出头之日。不但看资料都不行,不可落于名相,此法 一定要入名相出名相,入理出理。落入名相的,六祖时代有神会,他落入名 相。六祖说,你不过是知解之徒。不落名相,入谛理,可以达到圆教地步, 一解一切解,一悟一切悟,一证一切证。
「善男子。云何人相。谓诸众生心悟证者。善男子。悟有我者不复认我。所 悟非我悟亦如是。悟已超过一切证者悉为人相。善男子。其心乃至圆悟涅槃 俱是我者。心存少悟备殚证理皆名人相。」
「善男子。云何人相。」今天修学人相,上个礼拜修学我相。有上个礼拜修 学基础,大家就容易懂了。这四相都是有所得心。人相是有所得,相本是无 嘛!有所得于相,皆是虚妄法。「谓诸众生心悟证者」,大家往这儿理会啊 !「善男子。悟有我者不复认我。」你们或者不清楚,「我者」是我所啊! 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皆是我所。
悦师:我看这段文前面很像是讲入流亡所的情形。「善男子。云何人相。谓诸众生 心悟证者。」既然有心悟证者,既有所证者,必有能证,就落于能所。就不 是入流亡所,所谓入流亡所就是入法性流,也就是入一真法界、入大圆觉。 一真法界、大圆觉、法性,那有我人众寿相?「悟有我者」,如果悟有我者 ,就是你悟有我证的我所。「认我」的我,就是你认为有可悟的我,就不复 认我,这个我,可能就是入法性流,真正常住真心的我。
「所悟非我悟亦如是」,所悟的境也不是圆觉,也不是常住真心,也不是我 们常说的一心。「悟亦如是」,能悟也一样,也是非我,因为你有能悟必有 所悟,还是有能所。
「悟已超过一切证者悉为人相」,乃至你认为你悟到没有能所,没有能证、 所证,也是人相。为什么?因为一真法界那有一个能超过能证、所证?应该 无能证、所证也无住,才能真正入流亡所。
「善男子。其心乃至圆悟涅槃俱是我者。」其心乃至圆悟涅槃,就是以能入 之心,乃至所悟之境,「俱是我者」,还是落于能所,还是我相。
「心存少悟备殚证理皆名人相」,乃至心稍微存有我已经竭尽了能所,这样 的念头,还是人相,还不是真正入流亡所。
师父:慧悦给大家先开路了。里头有「备殚证理」,备是具足的意思,完全的意思 。「殚」是尽的意思。就算你完全证一切理法,皆是我相,皆是人相。
慧悦一开始用二谛圆融解释,离能离所,大家很投入了。
「云何人相。谓诸众生心悟证者。」我们把它这个文字改一改。云何人相? 谓众生分别心,所悟、所证者,这个叫人相。怎么叫人相呢?谓诸众生分别 心,所悟、所证者,叫人相,是不是这个意思啊!这句话它总说了,你如果 了解这句话,下面不过是它解释就是了。圆觉经四相很深,不过大家看般若 经,金刚般若解释,文就浅显了。谁还讲?
入理以后就容易了,如果没有开头就没有第二步。
明师:「善男子。云何人相。谓诸众生心悟证者。」这是总说,说明它的总相。众 生的心有个能悟,有个所悟,有个能证,有个所证,这就是人相。一切法不 可得,你有能悟、所悟、能证、所证,都是落入遍计执。
「善男子。悟有我者不复认我。」执着认为有个我可以悟,这个我就是禅宗 讲的本来面目。禅宗说要恢复本来面目,就是要开悟,你有个我可以开悟, 一开头就失去本来面目了。
「所悟非我悟亦如是」,既然所悟的不是我,能悟的也是如此啊!「悟已超 过一切证者悉为人相」,上个礼拜那段文是约证来讲,这个人相是讲「悟」 ,这都是人相。
「其心乃至圆悟涅槃俱是我者」,你的心乃至让你悟到涅槃之理、法性,可 是你执着有个法可以悟的话,这个是我,「心存少悟」,心如果有一点点能 悟、所悟,「备殚证理」,这都是人相。
师父:慧明也提出来,说这个「悟有我者不复认我」,他提出来「不复认我」这个 「我」是本来面目。本来面目是什么?一切法无我啊!法性啊!法性圆明体 啊!「悟有我者」,悟有我所就是了,「不复认我」法性了。他的意见是这 样。讲吧!
闻师…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修学记 净诸业障章》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