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修学记 净诸业障章▪P7

  ..续本文上一页」, 这里用譬喻来讲,「百骸调适」这是形容词,「忽忘我身」就是息念 。忘了我,就是「息念」的缘故,事实上,我们知道忘我就是因为有我。「 四支弦缓摄养乖方微加针艾则知有我」,这是动念的缘故,这是颠倒的执着 ,因为在一真法界之中,息念和生心动念都是有我的关系,都是违乎法性的 。

  「是故证取方现我体」,一真法界当中有所证,有所得,这时候都是有我相 ,所以方现我体。「善男子。其心乃至证于如来毕竟了知清净涅槃皆是我相 」,我相是因为有所得的缘故,有我相不能入清净涅槃。 

  

  师父:慧闻提出来了,「皆是我相」是有所得心,这是要点。四相皆是有所得。这 个我相,我提醒大家,一切法有我没有我?你往这里会。讲吧!

  

  悦师:「众生心所证者」,就是你心认为有所取证的话,那就是有所得、有我相。 怎么样心所取证,它下面就作个譬喻:「譬如有人百骸调适忽忘我身」,你 认为没有我,我空了,还是我相,或者你认为「四支弦缓摄养乖方微加针艾 即知有我」,这好象讲身体不舒服,才认为有我。这样不管有我、无我,都 叫有所取证,「是故证取方现我体」。「乃至证于如来毕竟了知清净涅槃皆 是我相」,我们知道一切法……

  

  师父:大家注意到一点,这个我是由身来的,大家看中论就知道了。什么人破我见 呢?初果,破三种,身见戒取疑,身见就是我见。这身是五阴,外道执着我 是神我,他在五阴之外有神我,这是不对的。五阴身以外要是有神我,那神 我因何而知?五阴也非神我,神我不生不灭,五阴生灭,皆不对。所以佛说 一切法无我。谁再讲?

  「百骸调适忽忘我身」,没有病的时候,不计着有我,这就说明他从五阴身 心当中体会有我。五阴身心有我,不对啊!我是不生不灭,五阴身心身坏命 终,我去投生,我不灭。五阴要是灭,是败坏法。

  「四支弦缓摄养乖方」,是形容「微加针艾」,针艾就是针灸,因为灸是用 艾草灸嘛!谁讲?

  其实这个法毕竟空,无修无证。要是有我的话,怎么成佛啊?现在我是众生 ,一定有我的话,那一定是众生,众生不能成佛。如果还能成佛,众生无我 。……它的涵义,也叫一乘,也叫一心,也叫无上菩提,也叫中道,也叫第 一义谛,也叫毕竟空,也叫毕竟净。这是涅槃经说的。

  「众生心所证者」,众生心是什么心啊?一心分二门,大乘起信论说,心真 如门,还有一个叫心生灭门。众生心是生灭门所生的,生灭门要是不证,不 执着,是什么东西啊?就从依他起入圆成实。一执着就是什么?遍计执。既 然这么说的话,众生心就是遍计执吧?谁讲?

  

  悦师:我再重讲。「善男子。云何我相。谓诸众生心所证者。」什么叫我相呢?众 生心有所取证者叫我相,因为我们知道,众生计着有个五阴身,在五阴身计 着有我。

  下面是佛的譬喻,「譬如有人百骸调适忽忘我身」,本来五阴身缘起无自性 ,不可得,你还在五阴身计着调适,身体很舒服,就认为证到我没有了,我 真空了,所以心所取证。「四支弦缓摄养乖方微加针艾则知有我」,五阴身 本来是没有的,在五阴身当中计着我不舒服。「摄养乖方」,然后去针灸, 针灸有痛或麻麻的感受,哦!我认为有我了。这样都是一种取证,不管你取 证有我,还是取证无我,「方现我体」,这样都是所谓「心所证者」,都是 有能证的我与所证的法。

  「善男子。其心乃至证于如来毕竟了知清净涅槃皆是我相。」你认为证到如 来的毕竟清净觉,那种涅槃也是我相。

  

  师父:我提醒大家,我刚才已经说过了。「譬如有人百骸调适忽忘我身四支弦缓摄 养乖方微加针艾则知有我」,它这个话本来应该这么讲,「譬如有人百骸调 适」,这是一个意思。下面应该是「微加针艾则知有我」,「百骸调适忽忘 我身微加针艾则知有我」,他的意思是这样。「四支弦缓摄养乖方」是形容 「微加针艾」,所以它是副词,你直接会是这么会:「百骸调适忽忘我身微 加针艾则知有我」。

  你没有病痛的时候,没想起我来;有病痛了,欸!就知道有我了。所以「四 支弦缓摄养乖方」是副词。讲吧!

  

  明师:净诸业障菩萨问世尊,为什么很多众生经历恒河沙劫,勤苦境界,而不能入 圆觉境界?原因就是佛所说的,因为有妄想及我人众寿相。这里说「云何我 相。谓诸众生心所证者。」是说他执取有所证的相貌。云何为我?就是执着 一切法自性为我。一切法本来不可得,可是众生认为有可证的法可得,所以 不能究竟得解脱。 

  「善男子。譬如有人百骸调适忽忘我身。」这是讲到二乘人认为我是五阴和 合而成,所以我是空,还是有五阴和合。「四支弦缓摄养乖方微加针艾则知 有我」,二乘虽然知道我是由五阴和合而成,可是还执着有一个五阴,所以 他还有一个法我执。「是故证取方现我体」,认为有一个涅槃可得,所以方 现我体。

  「善男子。其心乃至证于如来毕竟了知清净涅槃皆是我相。」他认为有一个 清净的涅槃可证,乃至有身心可解脱,就是我相。其实一切法都无自性。

  

  师父:慧明提出有两点,第一点他提出我,为什么有我呢?他执着法有自性。第二 点他提出凡夫二乘的分别。这个我,无我是大乘说,和小乘不同。我举个例 子,小乘人说无我,譬如我这个身生病了,我不要生病,它要生病,我作不 了主。因为我作不了主的关系,无我,这是小乘说。他这个说法不究竟,为 什么不究竟?他说无我,我身生老病死苦集灭道,我不作主,就知道五阴身 里没有我,我不作主。我要是作主的话,我应该叫它病,它就病;不叫它病 它就不病。它要病,我作不了主,所以这个无我,可是还是有法啊!这就是 小乘的有法无我宗。

  大乘人的无我就不同了,他无自性才无我,法皆缘起,无有自性。无有自性 ,此法就空,那有我呢?空也无自性,所以空也无我,有无我,空无我,所 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大乘初入的时候,就这么入 。讲吧!

  

  闻师:「善男子。云何我相。」其实我相是因缘所生法,既然因缘所生法,所以无 取无证,无生就没有我相可得。忘我也是我相,知道有我,也是我相,这都 是不会因缘所生法。不会因缘所生法,就不会世俗谛,不得世俗谛的缘故, 不得第一义谛。所以他在修行证道的时候,就是一种罣碍,因为不了解一切 法无性的缘故。

  下面是约譬喻来讲,就是说忘我是属于我相。众生如果心有证,是落能所, 就像我见一样落在遍计执,迷于缘起的假名。如果在遍计所执中翻然知道, ……「乃至证于如来毕竟了知清净涅槃皆是我相」,金刚经有一句话,若有 人谓得须陀洹果、阿那含果,乃至如来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有所得故,都 是违于法性。

  

  师父:「云何我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对不对啊?「谓诸众生心所证者」,有 所证就有能证,一切法,因缘法,怎么有能证所证?凡所有相为什么都是虚 妄的?凡所有相不是一真法界,有分别,有能证所证,不是一真法界,有分 别。那都是二法,所以佛说过,一法是佛说,二法是魔说。

  本来无我,你非要执着这边没有我,那边有我,那就错了。「百骸调适」无 我,「微加针艾」有我。那么说,百骸调适就没有我,微加针艾应该有我, 那就错了,一切法无我。这个「百骸调适忽忘我身」、「微加针艾则知有我 」,它是一种影射的说法。影射就是一般众生心执五阴身心为我。外道就这 么分别了,他说五阴身心以外有神我,那五阴以外有神我,神我以外有五阴 。换句话说,神我不是五阴,五阴不是神我。那么分别来说的话,五阴造罪 ,我不受报,五阴去受报去。五阴念佛,我不往生,五阴去往生去。五阴修 佛道,我不成佛,五阴成佛去。所以五阴以外有神我,不对!

  如果你执着五阴就是神我,神我就是五阴,也不对啊!刚才说过,这个我不 生不灭,五阴有生有灭,要是我是五阴生灭的话,没有六道轮回了。人道一 死,我就灭了,谁去受六道轮回去?谁去成佛?这就是所谓的二边见。讲吧 !

  

  甫师:刚才大家都讲得很清楚了,我是想到,一切法无我,是要告诉我们不是有所 证的才无我,本来就是无我。所以假如有人认为有我、无我,都是有所得, 都是我相。

  

  师父:我坐在这里安安稳稳地,不执着有我。有人骂我一句,我马上强烈地有我了 ,执着有我了。你们看我很舒服,安安静静地,不知道有我;有人打我一下 ,就知道有我了。这就是那个「百骸调适」,很好的时候,不知道有我;「 微加针艾」,一被针灸,就知道有我了。这个不对啊!如果我安安静静地, 不知道有我;有人骂我了,我就知道有我,那这个我应该从骂产生啊!既然 骂产生我的话,我在骂上啊!

  大家想通这个道理了吧?如果我平平安安地不知道有我,别人打我了,才知 道有我,那这个我好象在打产生的,要是打生我,打就是我。打就是我,那 不对了,我打我嘛!「百骸调适」的时候,不知道有我;「微加针艾」的时 候,才知道有我,那好象这个我是从针艾产生的。如果从针艾产生,应该铁 针和艾草就是我啊!要不然它怎么能生我呢?谁还要发挥?总而言之,要你 会一切法无我,千万不要执着:「这里没有我,我在何处呢?」那你就糟糕 了,法无自性,那有我?

  既然一切法无我,那有能证、所证?没有能所,那有分别?没有分别,那有 相?一切诸法分别,仅仅分别名相就是了。谁讲?

  

  庶师:这里所谓的我相,如果从前面连贯到这边,以四颠倒为实我体,就是以地水 火风为实我体。这边讲我相,是不是指众生从无始来根深蒂固,执着实…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修学记 净诸业障章》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