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若得如來寂滅隨順」,如果會到法性,會到實相無相無不相,「實無寂 滅及寂滅者」,無有法可得,無取無證。
師父:我最後說一句話給大家參考:「圓覺自性本無性,于中無性也是無。」和這 段文很有關系。經文說「于滅未滅」,這個期間最危險了,有人達到這個境 界,趕緊精進努力,佛說過,在這個時候,如果你稍一懈怠,魔殺掉你的慧 命。魔就在這個時候拿著大刀擋在你面前,相機要殺你,如果你急急通過了 ,它沒辦法了。如果你沒達到這個階段,那你慧命正在斷當中。千萬小心! 要是斷盡慧命,斷盡善根,叫一闡提。有人不精進的話,就被他拉走了。現 在查注疏。
這個性起啊!這個波都是水吧?水現波,有兩種人,一種人執著波浪實在有 ,波浪很大;一種人有深智慧,知道波都是水,水本不動。要是知道波都是 水,水本不動的,波好比六道輪回,水好比涅槃。所以佛會到了,常六道常 法身;衆生不會,常法身常六道,以法身墮入六道。現在查注疏!
悅師:前面講無取無證,後來又講性本平等,又說無寂滅、寂滅者,是不是都是一 樣的?
師父:都是一樣的。這是從第一義講,勝義谛講無取無證,一切法畢竟空,有取有 證沒有?一切法畢竟空,有寂滅、無寂滅者沒有?一切法畢竟空,有平等和 平等者沒有?如果你從世俗谛邊講,隨緣就有取有證了,可是隨緣就是無性 。要是隨緣的話,就有寂滅、寂滅者了。它這是出入二谛,叫二谛融通嘛!
你會入這個法就知道了,我們生死有吧?如果你會入第一義谛,還有生死沒 有?有生死及生死者沒有?沒有,它不是平等嗎?平等還有平等者嗎?有平 等者,還是有差別。一切經文,你注意到,它不是從第一義谛邊講,就是從 世谛邊講。從世俗谛邊講一定會入第一義谛,才不落邊見,他講第一義谛時 ,一定會入世谛,不落邊見,不著二邊,不住當中,叫做中道義了。如果你 執著第一義谛,邊見;如果執著世谛,還是邊見。那叫什麼?身、邊、邪、 見、戒,五種邪見。
六祖親證二谛法,他與人說法出沒兩邊,說有將無來對,說無將有來對,就 是這個道理嘛!說有,有是不是都是世谛啊?將第一義谛來對,它不落邊見 啊!說無,無是不是第一義啊?將有來對,有是世谛,他說世谛法,問世谛 法,你說到第一義谛;問第一義谛法,你說到世谛,沒有錯!不落邊見嘛!
禅宗會入這個道理,叫見性啊!他不是從教門學的,從性中發。所以他如果 見性的話,功德力很大。我們從教門下,我說出一個道理來,可是你自己性 就發了。他說,天天吃飯,沒咬破一粒米,誰知道這是什麼道理?他從世谛 說到第一義谛。沒咬破一粒米,天天吃飯。從第一義谛說到世谛,出沒兩邊 嘛!譬如雁過長空,沒有痕迹,從世俗谛說到第一義谛邊了;沒有痕迹,可 是雁過長空,又從第一義谛說到世谛了。
悅師:「江河競注而不流」……
師父:就是性空宗說二谛啊!江河奔騰,世谛吧?而不流,第一義谛吧?那麼我們 把它的話翻過來講,水自不流而江河競注,還是出沒兩邊啊!劫末的時候, 大火燒,燒不燒?沒燒就是大火燒。如果證到此法的,他不被大火燒了,是 不是?我們衆生證不到此法,這還是剛才我講的,衆生常法身常六道;證到 的,常六道常法身。
得此佛道有兩種法,一種是定,一種是慧。起我執見的,沒有定,沒有慧; 起煩惱障的,沒有定,沒有慧。如果你從定上得的,小的;慧上得,是大的 。從定上得,你得初禅,還被火燒;得二禅,不被火燒;得叁禅,不被水淹 ;四禅,水火風皆不遭受了,可是這個時候還是不究竟,還沒有慧,還是墮 落啊!如果有慧,能入五不還天,入聖道,證無漏法。佛說僅僅得定沒有慧 的人,始終在有漏法中,由定開慧的人才得無漏。
在修學佛道上,你們如果不得定,不得慧,還有一個辦法,持戒、修善,最 低限度保住人身,求往生就得往生。如果戒不持,善不修,那就難講了。我 們現在吃的、穿的、用的,一來是佛的福報,二來是自己過去還存著一點點 善根,這個善根垮盡了以後──一闡提,定墮地獄。他善根要是再發的時候 ,是在出地獄、入地獄,佛說發善根。
善根,有一般人被世智辯聰垮盡,還有一般人被煩惱、貪瞋癡、殺盜淫、惡 口、妄語、绮語、兩舌垮盡了。出家衆不會有嚴重的殺盜淫,可是不能說是 沒有,惡口、妄語、绮語、兩舌,嚴重的可能沒有,輕的可能會有。所以你 如果不知道悔改,不知道修學,貪瞋癡、殺盜淫、惡口、妄語、绮語、兩舌 ,把你的善根用盡了,那就慘了。
(卍續一六‧圓覺經集注卷下‧四四下‧一六)「圓滿覺性叁谛具足」,他 是從叁谛邊講,二谛、叁谛都是一樣,大家都知道了。叁谛邊,我們知道叁 谛是天臺宗,這個人說叁谛,可能跟天臺有關系,不過佛在經上說過,仁王 般若經說叁谛。 「自性中也。非性空也。性有假也。」假有是什麼?緣起就是假有。「有是 具義」,具就是具備之義。「以性具十界」,哦!這個人和天臺一定有關系 。「循界性而緣起」,不錯!講得對。「法法即性」,循緣起,法法即性。 「是則菩薩衆生本是實相。複何取證于其間哉。……」對!這個人講得對。
「以性奪修故」,天臺宗,這個人宗天臺宗,他說的是性具說嘛!性奪修, 實在是什麼?無性奪緣起,四明家所說的。「菩薩衆生二皆如幻。指幻即性 。……」緣起就是無性嘛!「同一圓覺故」,這就暗示出來,圓覺就是實性 ,就是自性,就是實相。「不複有能取證者」,圓覺就是實性,誰取證呢?
「若不明隨緣不變幻化即性」,隨緣不變,不變隨緣,大家都應該知道了吧 ?怎麼叫隨緣不變?隨緣無性,所以它隨緣不變。還有一句,不變隨緣,怎 麼叫不變隨緣呢?無性隨緣。「只作遣蕩釋上文者」,遣是遣除,蕩是蕩除 ,都是一個意思。「何當此喻。眼只是一誰爲能見。誰爲所見。」如果按世 谛法解釋,這個見不可得,因爲什麼原因?有誰知道見不可得?因爲見是因 緣生,龍樹講過,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它怎麼可得呢?亦爲是假名, 假名不可得,它是如幻的嘛!亦是中道義,中道義是圓滿十方,沒有分別, 是中道義。
「圓覺自性」,就是實相,實相就是無相無不相。「性自平等」,這個是沒 有高下分別的。「性不自謂無平等者。……」它沒有平等者,要是有平等、 平等者是有分別的,實相無相可分別嗎?不可分別,圓覺自性無性,不可分 別。
「衆生迷倒五住煩惱也」,五住大家知道了吧?那五住?四住地加上無明住 地。五住煩惱出于什麼經?勝鬘經。「一切幻化九界因果也。……」一切幻 化是九界因果,六道輪回在九界因果裏面,前六個是六道輪回,九界是聲聞 、緣覺、菩薩都講了。「未能除滅。滅未滅者達與未達矣耳。……」還沒有 達到圓滿的地步,要知道這個時候最危險了,小心!魔要來殺你的慧命。
「諸佛同證寂滅之理。隨順者與本相應。無乖違也。後二句亡能所實無寂滅之 法。亦無能寂滅者。」無能所,這個人講得很好!拿人家所說的,印證你自 己,你了解到這個地步沒有?不管你說是沒說,你了解了沒有?如果你了解 的和人家的不同,以他印證你。
(卍續十六.圓覺經直解卷上.一一二上.一)「雲何聖凡修證差別不同」 ,覺性是一,爲什麼凡夫、聖人修證差別不同呢?我問你什麼原因呢?無性 隨緣嘛!慢慢就入法了。「故佛先示以覺性本來平等無二」,平等無二就是 無性啊!「菩薩衆生。亦無取證次第。自性無性。」圓覺自性本無性嘛!「 故雲非性。凡聖皆具故雲性有。隨緣而現。」性有就是隨緣了,不只是聖人 所具有,皆具的,無性要是聖人所獨具的話,就是定有,不是無性。不是聖 人所獨具,因爲無性能隨緣,才有聖凡不同,他說得很清楚──隨緣而現嘛 !「故雲循諸性起。……」所以大家不了解性起就是緣起啊!有一般人迷惑 ,他認爲有緣起了,風吹海起浪,那是緣起了。他迷惑了,他不知道浪是由 水所起的。「眼不見眼。喻覺性本無能所對待。」講得很明顯。
「衆生迷倒」,迷倒才有遍計執嘛!「未能除滅一切幻化」,不知道一切幻化 ,他執著幻化爲實有了。「此示因衆生迷倒妄有差別。其實了無能所取證也 。」這把清淨慧這一問,答複得徹底了。萬法隨緣無性,那有差別?因爲迷 倒之見,見有差別。「下示無差別之差別」,無差別之差別是什麼?無性隨 緣,無差別而差別;差別而無差別,隨緣無性。「舊解約天臺六即以釋之。 謂性自平等。凡聖不二故雲理即。」理即佛是天臺宗。「上雲覺性平等理本 一味也。今因衆生迷倒。幻化未滅。妄功用中便顯差別。」由虛妄功用、虛 妄執著見有,才顯出差別來。其實差別即無差別,隨緣即無性嘛!「此顯六 即差別。因迷而有也。若究盡窮源。寂滅無二。若委明六字。則不生上慢。 若悟即字。則不生退屈。」若委明六字,則不生上慢,大家看到這個文義, 應該怎麼解釋?你們大家看看這個怎麼消文?如果明六字則不生上慢,委實 明白六即即一,不生增上慢,增上慢是有所得。「若悟即字。則不生退屈。 」如果悟到六即一,一即六,他這個「六」是講六即佛,是不是?六即無六 ,無六即六嘛!「若悟即字。則不生退屈。」不生退轉了。「此天臺之圓旨 也。上總示圓理。下示六即。經義相符。故以釋之。」憨山大師也是用天臺 的東西。
大家看看這段文,和你了解的怎麼樣啊?依法不依人,人講得對,就對。不 要說,這和我想到的不同啊!那叫我執見。下課了! ▉第叁十四次修學
師父:凡是大成就的人、大學問家,他一定建立他自…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修學記 清淨慧章》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