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修學記 威德自在章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修學記 威德自在章

  ▉第叁十八次修學

  「于是威德自在菩薩。在大衆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叁匝。長跪叉 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廣爲我等。分別如是隨順覺性。令諸菩薩覺心光 明承佛圓音。不因修習而得善利。世尊。譬如大城外有四門。隨方來者非止 一路。一切菩薩莊嚴佛國及成菩提非一方便。唯願世尊。廣爲我等。宣說一 切方便漸次並修行人總有幾種。令此會菩薩及末世衆生求大乘者。速得開悟 遊戲如來大寂滅海。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叁請。終而複始。爾時世尊 。告威德自在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爲諸菩薩及末世衆生。 問于如來如是方便。汝今谛聽。當爲汝說。時威德自在菩薩奉教歡喜。及諸 大衆默然而聽。」

  師父:以上這段文,我們不修學,有些名相,大家查一查辭典就知道了。

  「善男子。無上妙覺遍諸十方出生如來。與一切法同體平等。于諸修行實無 有二。方便隨順其數無量。圓攝所歸循性差別當有叁種。」

  師父:叁種是什麼?等一下我們再講。

  「善男子。無上妙覺遍諸十方出生如來與一切法。」無上妙覺遍諸十方到底 是什麼東西?看文就知道了。

  經師:「無上妙覺」是指無上甚深微妙法,是指實相法。實相法無相,無相能起一 切相,所以它能夠遍諸十方,出生如來與一切法,就像般若經所講的,依般 若波羅蜜多,就是依實相法能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所以能出生如來與一 切法,是同體平等。心佛衆生本來叁無差別,因爲實相無相的緣故。

  「于諸修行實無有二。方便隨順其數無量。」于修行法門是沒有二法,可是 方便隨順衆生根機的差別,而方便有多門,所以其數無量。禅宗講到,歸元 無二路,方便有多門,我們所要修證的境界是一,可是要入這個法有很多門 路可以入。

  「圓攝所歸循性差別當有叁種」,依二谛法來講,一切法本來是無相,無相 所以萬法歸一;一生萬法,所以循性差別當有叁種,無性所以開出叁種法。 以下講到如何修這叁法──奢摩他、叁摩提、禅那。

  師父:你們現在都進步了。第一個,慧經講出來了。「無上妙覺遍諸十方」,和般 若有關系,般若是因地。經上說,般若出生叁世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叁藐叁 菩提,我們就可以想到了,不可死于文下。所以說,般若是妙智慧,再想一 想,爲什麼無上妙覺遍諸十方?

  策師:無上妙覺可以說是法身,也可以說是畢竟空。畢竟空中可以出一切萬法,一 切萬法歸于畢竟空。所以在畢竟空中可以出如來與一切法,一切法無非是一 法,也不能說一法,因爲它是無性,一切法是清淨、平等、沒有差別,所以 同體平等。

  「于諸修行實無有二」,修行的法門都是要歸于無上妙覺,無上妙覺本來沒 有修行,可是方便修行有多門,所以方便隨順其數無量。「圓攝所歸循性差 別當有叁種」,下面就是它的叁種差別。

  師父:慧策講到畢竟空,不錯!我們拿畢竟空來講,無上妙覺是畢竟空,畢竟空當 然遍十方;畢竟空建立一切法,出生如來與一切法;畢竟空沒有高下差別, 同體平等;畢竟空于諸修行實無有二。「方便隨順」,看其根性,衆生的根 性不同,而有叁種差別。這個畢竟空還有些什麼名字?你們要開智慧啊!不 可死于畢竟空下,畢竟空是對啊!般若也是對,佛說一法有無量名,這才把 你們眼睛慢慢睜開。誰還講?

  我們就無相來看,「無上妙覺」就是無相,無相才能遍十方,無相才能出現 一切相,出生如來與一切法。無相法沒有高下,沒有分別,所以叫同體平等 ,同體大悲就是實相無相出的。「于諸修行實無有二」,無相怎麼會有二? 也通了。再想想,其它的,還有吧?

  智慧門打開以後,就會慢慢圓融了。圓滿具足叫大開圓解,不過大開圓解不 了生死,還要念佛求佛接引。還有沒有要說的?

  明師:一切法無非在一真法界之中,所以「遍諸十方出生如來」。因爲一真法界無 性可以隨緣而起,無礙生出一切法,所以出生如來及一切法。一真法界是清 淨的,它是同體平等的,所以「于諸修行實無有二」,沒有差別。

  師父:慧明說得對!一真法界是無性,都是相通的。一真法界當然遍滿十方,一真 法界無性,當然出生一切法,出生諸佛。佛是一真法界所成,一切法是一真 法界所成,無性緣成,就成就一切法,成就如來。因爲無性,一真法界沒有 分別,所以平等、同體。一真法界無性,所以「于諸修行實無有二」,都是 相通的。還有沒有?你們智慧門要打開。

  乘師:無上妙覺是不是大圓滿覺?「無上妙覺遍諸十方出生如來」,一切法都是緣 起,緣起無性,所以是妙覺。「與一切法同體平等。于諸修行實無有二。」 二法是魔法,所以本來沒有二法,爲方便隨順衆生,所以開出無量法門,也 同歸一乘,循性差別當有叁種。

  師父:不錯!無上妙覺也就是大圓滿覺,大圓滿覺是另一個名字,也就是無上妙覺 ,就是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還有沒有?

  你們講不出理由來,是沒有貫通,還是名相。你要是貫通道理,就離乎名相 了,雖然有言語,言語不是名相。

  大家要發揮這個道理,不講衍文,衍文就是廢話,一語道破最高了。譬如圓 成實性,什麼叫圓成實性呢?圓成實性就是無性,因爲無性才能圓滿成就一 切萬法。誰還要講?

  聞師:「無上妙覺遍諸十方」,無上妙覺有幾種說法,約因上講是衆生的佛性,約 果上講是般若波羅蜜,因爲般若出生叁世一切諸佛。可是學般若波羅蜜是無 所得法,無所得怎麼體會呢?無上妙覺遍諸十方,事實上妙覺就含赅十方, 遍諸十方就是妙覺,因爲般若法就是真空妙有,真空就是妙有,因爲妙覺遍 諸十方,這是成佛之因。也是我們衆生本具的佛性,佛性遍諸十方,無障無 礙的。依此法行,能出生如來,師父剛才講般若出生叁世諸佛,可是金剛般 若講以無所得故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所以我們知道這個佛性的有,是無 性的,約佛來講,佛以無所得故,于燃燈佛所受記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事實上,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就是佛的妙覺,也就是佛,所以它講「出生如 來與一切法」。它是平等不二不異的,因爲如果有佛能證入阿耨多羅叁藐叁 菩提,那就落入能所。這裏是說不礙能所,而能所卻是無性,會入一真法界 性,也就是衆生的妙覺性,也就是彌陀要解修學的現前一念心,會到同體, 同一無性的緣故。如果這樣體會「于諸修行實無有二」,一切法畢竟不可得 的緣故。

  無性法不可言語道,爲衆生方便會入的緣故,所以假種種的緣修,方便隨順 。隨順可以從兩方面講起,隨順衆生的根性,法是沒有差別,不礙衆生無量 的差別,所以其數無量,這是約緣起邊講。因無性故隨緣,無有定法故得阿 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圓攝所歸循性差別」,循性是循緣起,有種種的差別,約差別開出叁種, 事實上這是無性所開出的方便。

  師父:大家要把它銷歸自性,真正會入修行。我提醒大家,「妙覺」這個覺叫妙, 怎麼叫妙呢?有而非有,非有而有;空而不空,不空而空,稱之爲妙。覺就 是智慧,也叫妙智慧,有而非有,非有而有;空而不空,不空而空──無上 ,不可得嘛!和什麼法門有關系?

  明師:無上妙覺就是阿彌陀佛,因爲阿彌陀佛就是無量光,無量光可以遍十方,無 量光就是無所不現,所以可以出生如來與一切法。無量光,所以一切法都是 平等的,故「于諸修行實無有二」。所以出生如來,就是和阿彌陀佛一樣, 法界藏身。

  師父:欸!他會到了。有而非有,非有而有,是不是橫遍十方?空而不空,不空而 空,是不是豎窮叁際啊?好比虛空一樣,虛空無形無相,是不是?空而不空 ,不空而空;可是虛空橫遍豎窮,是不是有而非有,非有而有啊?

  慧明講的法有緣起性空在裏面,你再體會,誰體會到的,再講。有而非有, 非有而有,是不是緣起?空而不空,不空而空,是不是無性啊?你們的智慧 門打開!這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翻譯無量光、無量壽,那是方便說啊! 只有阿彌陀佛無量光,其它佛是有量光?沒有的事。只有阿彌陀無量壽,其 他佛都是有量壽?沒這回事嘛!那藉阿彌陀佛表現罷了。

  大家再想一想,現前一念心,在彌陀要解裏已經修學過了。阿彌陀佛,一句 阿彌陀佛到底怎麼樣?和有而非有非有而有,空而不空不空而空,有什麼關 系?要這樣修行,要不然空空念阿彌陀佛。

  策師:「無上妙覺」,我們可以說是一心,一心可以遍滿十方,橫遍豎窮,遍一切 處,遍一切時,所以能「出生如來與一切法」。一心沒有分別,所以同體平 等,于一切法都要會歸一心。會歸一心,本來沒有二,實無有二,但是方便 有多門,能夠成就一心。

  師父:不錯!一心也是無上妙覺。不相信,我們看一看,無上妙覺就是一心,一心 就能遍諸十方。一心,佛知衆生一切法,不外乎一心。一心才能出現如來與 一切法,一心無二,所以同體平等。既然一心,修也是一心,不修也是一心 。這個一心,不是你修行才增進,也不是你染汙而損減,這是你的一心。

  大家既然知道有而非有,非有而有,是緣起;空而不空,不空而空,是無性 。我念一句阿彌陀佛是什麼法?是不是緣起?假使是緣起的話,是不是有而 非有,非有而有?如果這一句阿彌陀佛是緣起法的話,緣起法有性沒性?如 果無性的話,是不是也是遍諸十方?難道說我念一句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聽 不到?一句阿彌陀佛遍十方,是不是?我念如斯,佛自知。

  既然你們都講到一心了,一心起淨土,是不是就是淨土?無性緣起,一心求 生西方,是不是就是西方?所以說,心念佛時,心即是佛。既然一心了,是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修學記 威德自在章》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