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修學記 彌勒章▪P5

  ..續本文上一頁頭還有。

  「又知諸愛可厭惡故。棄愛樂舍。還滋愛本。」這個你仔細看它的文,它已 經把淫染兩樣去掉了,可是它還有愛著兩項,所以說「還滋愛本。便現有爲 增上善果。」這我們就知道了,根據它有愛著兩項,我們就知道有爲增上善 果是那類人了。愛著染淫裏頭,前面的,他這四項沒去,有輕有重。一旦到 增上善果,沒有染,沒有淫,還有愛著。非想非非想天,爲什麼不出叁界呢 ?由于愛著不出叁界。無想天、無想定,怎麼不出叁界呢?由于愛著。這個 增上善果,我們就知道了,它有愛著兩項。往前面推,「複現天人」,愛著 染淫都有,有輕有重。一旦再往上推,「複生地獄餓鬼」,這不但愛著染淫 具足,還造諸惡業。大家看看,是不是這個道理?誰講?

  經師:這段文是從上段文來的。爲什麼衆生六道輪回?就是在一真法界當中,他不 知道隨緣無性,執著一切法,落入遍計執,所以他雖是墮落于地獄、餓鬼、 畜生,他終是再生爲天人。由天人繼續墮落于地獄、餓鬼、畜生,就這樣六 道輪回,無有出期。

  我們今天所講的,由于無明根本,愛著染淫造種種業,複生地獄餓鬼。「知 欲可厭。愛厭業道。舍惡樂善。複生天人。又知諸愛可厭惡故。棄愛樂舍。 」雖然知道愛是可厭的,一步一步來修行,但是仍然沒有舍到很清淨的地步 ,證到初禅、二禅、叁禅、四禅,還有愛著,這還不是究竟的。所以「還滋 愛本。便現有爲增上善果。」如果證到果位,初二叁四果這種聖人境界,證 到究竟四果就不再輪回。因爲他還在色界天、無色界天,所以他仍然輪回不 成聖道。

  師父:大家不相信,初果人斷身見戒取疑,對不對?我們看一看他這個增上善果, 「棄愛樂舍。還滋愛本。」斷身見了沒有?沒有吧!「棄愛樂舍。還滋愛本 。」是不是戒取啊?「棄愛樂舍。還滋愛本。」是不是對正法沒有正信啊? 就落入業。初果人不如此了,叁結皆斷,身見戒取疑。

  我再問大家一句,從上面講,「複生地獄餓鬼」、「複現天人」、「便現有 爲增上善果」,這都是什麼法啊?都是緣起法是不是?緣起法有自性沒有自 性啊?圓成實。差這一點點!你不相信看一看,「而生憎嫉」,執著實有法 ,對不對?遍計執。「知欲可厭。愛厭業道。舍惡樂善。」遍計執,是不是 ?不會諸法無自性。「又知諸愛可厭惡故。棄愛樂舍。」是不是還是執著有 自性啊!不會緣起無自性。所以說,不會無自性,皆是輪回嘛!不成聖道嘛 !對不對?你反複地,才能把這段文了解了。誰再講?最後一個了。

  觀師:剛才聽了很法喜,我再練習講一遍。前面講到地獄餓鬼畜生,下面講叁善道 。「知欲可厭」,可是他愛厭業道,厭于叁惡道,舍惡樂善,所以複現天人 。「又知諸愛可厭惡故」,所以「棄愛樂舍。還滋愛本。」剛才師父已經講 得很清楚了,他雖然沒有染淫,可是還有愛著,「便現有爲增上善果」,初 二叁四禅諸天。「皆是輪回故不成聖道」,這些都是輪回,都不成聖道,如 果出叁界就可以成聖道。

  講到這邊使我們想到,如果我們也能會入圓成實,我們也不會再輪回,所以 最好的修行就是念佛。愛著染淫最重的是淫,師父開示我們要斷淫欲,大家 一起來共勉。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極樂。我們依照緣起法來修行,一起共勉好好 念佛出叁界。聽到這裏很法喜,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師父:大家初初看這段經文的時候,是不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糊裏胡塗?現在 總算把它的來龍去脈摸得差不多了。你了解幾分,你心裏自己知道,等會兒 我們查出注疏來,你要是比人家的低,他可以印證你。如果你會的境界比他 高,你同時可以印證他,這樣久久地用功,你天天有進步。你們要是上路的 話,一天和一天不同,一月和一月不同。好!現在開始查注疏。

  如果你學了一輩子佛,還是凡夫一個,沒進步嘛!要是這個樣用心的話,你 們一天一天不同。

  以前你們師公不准我看世間法,它是我見、我愛、我癡、我慢,都是第七末 那識所出。我們采取的谛理,沒有第七末那識,這叫信受佛語,依教奉行。 你們腦筋要聰明一點,如果遇到有人談到我見、我愛、我癡、我慢,這個是 錯誤的,現在遍地都是。遍地是僅僅知道用第七末那識,不知道谛理。將來 佛法沒落滅絕,這可能是一大原因。希望你們大家真正發大心,發大慈悲心 ,深入佛法,護持末法時期的佛法。

  懂不懂這段文啊?你們現在對這段文大略有個印象了。知道它從惡道講到善 道,從善道講到有爲增上善果,有這個印象了。知道有這個印象舉手我看看 ?這個法門有一個辦法,虔誠拜佛、念佛,求阿彌陀佛,求觀世音菩薩給你 智能,你總有一天會開悟。千萬不要聽他們惡魔引誘你,說多讀點書。那多 讀誦,禅定障嘛!不得智能。

  末法時期,邪魔橫行啊!魔勝過正法啊!迹象很不好。我也不敢保證你們, 你們之中那一位在那一天被魔爭取了,我也不知道。你記住!不管到什麼時 候,對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虔誠恭敬,絕對相信,不落他手。

  聞師:怎麼樣才不會被魔爭取,請師父開示!

  師父:虔誠恭敬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嘛!時時刻刻念阿彌陀佛,時時刻刻念觀世 音菩薩。因爲這是一定的道理,如果有信在心的話,絕對沒有不信,不信是 魔。我不知道,你們老了以後,佛法變成什麼樣了?修習不是一天兩天的事 情,久久修習,自然受用,所謂來去自如,就得受用了。我們沒那個善根, 求阿彌陀佛加被。

  我說一個故事給大家聽。嶽飛被秦桧用十二塊金牌捉回來,走到路上他遇到 一個出家人,他的朋友。出家人對他說:「你不要回去了,你幹脆出家好了 。」嶽飛不聽,就回去了。臨走時,老和尚送他一句偈:「年底不足,謹防 天哭,奉下兩點,將人害毒。」嶽飛回去,被秦桧關起來在天牢裏了,到了 年叁十晚上了,那年不是叁十,二十九過年,嶽飛心裏就知道了,「年底不 足」嘛!可能要出事情了。同時看到外面下雨了,哦!「謹防天哭」,嶽飛 知道,一定要被害了。「奉下兩點」,就是「秦」嘛!「將人害毒」,嶽飛 那天被害。被害以後,秦桧問殺嶽飛的劊子手,他臨死講了什麼?他說後悔 不聽金山寺某某法師的話。「哦!他們兩個有交通啊!」就派人去捉老和尚 ,老和尚有道已經知道了,召集大衆講話,和大家說法,說過法以後,要筆 要紙。徒弟不知道,把筆把紙交給他,他寫了一首偈。寫完以後把筆放下, 坐在那裏就取滅了。秦桧派來捉他的人已經到了,一看老和尚已經取滅,看 他寫的偈說:「你從東來,我往西走,若非有道,險落你手。」我們要是念 佛念到那個程度,不是很好嗎?

  注意看人家的注疏,印證你自己,莫起貢高我慢心。印證自己,我們很可憐 ,沒有善知識可以給我們印證。

  (卍續一六‧圓覺經直解卷上‧一○八下‧一)「此明由愛而感人天之果也 。上言。造種種業。總之不出十惡業。謂身叁殺盜淫。口四妄言绮語兩舌惡 口。意叁貪瞋癡。此十惡業。皆由愛欲而發。若備造」備造就是具足造諸惡 業。「則感叁途之報」,具足造十惡業,斷善根,叁塗果報。「若平平不造 。則感生人道。若增修善品。則感生天上。蓋人天由愛厭業道。亦從愛而致 也。」

  「上言人天。且指六欲天報。言六天全未斷欲。但不作惡故。爲十善所感。 此明色界已上諸天愛染不生。精修梵行。然所修者。但知愛欲。是染是麤障 。故深厭離。故雲棄愛樂舍。」他這個就分別開了,他把人天列爲欲界天了 ,這個「此明色界已上諸天」是說「諸愛可厭惡故」以下。這個「已上」, 是「諸愛可厭惡故」以上諸天,愛染不生,染是染淫兩項,染淫統統是生于 愛,所以他說愛染。「精修梵行」,什麼叫梵行?沒有淫欲行,清淨沒有淫 欲行,微細說是不執著名相,不執著我人衆壽見叫梵行,不執著五陰、十二 入、十八界,叫梵行。這是根據佛以實相法而說的。一般來說,沒有淫欲行 是清淨梵行。

  「且欣上是淨是妙是離。故欣樂取證。然欣亦愛也。」欣喜也是愛著。「故 雲還滋愛本。由此但名有爲增上善果。未超生死。故雲皆是輪回不成聖道。 良由以愛舍愛故。生死不斷。所謂饒君修到非非想。也落禅家第二籌。以生 死情根未斷故也。」所以有一句話,縱饒生到非非想,不如西方一往來。

  「且指六欲天報。言六天全未斷欲。但不作惡故。爲十善所感。此明色界已 上諸天。」色界十八梵天,初禅叁天,二禅叁天,叁禅叁天,四禅九天,十 八天。

  大家看看人家注疏的,印證印證你自己。 

  ■第二十六次修學

  師父:我和大家再講一點修學佛道應該注意的事情,初開始修學,兩道──解和行 。實在說起來,解和證。解得深就是證,證得淺就是解,這中間需要有個行 ,解行證,需要有個行。行從那裏求呢?把你所解的,化到平常日用的,吃 飯、睡覺、劈柴、擔水、行住坐臥,把它化在上面去,解自然就慢慢深了。

  到了相當程度它有進步,那是不思議的,解和證都有進步。這裏面分出大乘 、小乘來了,小乘也是解和證,大乘也是解和證。不過小乘所解的是無漏慧 ,真無漏解,發真無漏慧,這不了生死,了分段,不了變易。大乘求的是中 道慧,所以下手功夫,你要注意到了。

  這個解的方面,要你開慧;證的方面,是得定。定是得,慧是向,小乘有四 果四向。慧深自然是定,它是一貫的;定淺的,開始從慧得。這定慧不是兩 回事,它是一回事。得其圓滿慧的時候,就是圓滿定;得其圓滿定的時候, 就是圓滿慧。圓滿慧叫無上菩提,圓滿定叫究竟涅槃,這當中還是從行貫通 ,所謂信解行,行是道理。所…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修學記 彌勒章》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