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修学记 弥勒章▪P4

  ..续本文上一页所以要深深地深入律藏才能解。

  讲起来,我们也不敢拿经的意思来探讨律,律是佛说嘛!他怎么说,你怎么 遵照就是了。

  「知欲可厌」,大家想一想,欲是那些呢?欲的意思是什么?知道意思的可 以讲。他爱的是什么?他所厌恶的、所离开的是那个业道?所以现人天,这 那里出来的,你看一看就知道。弥勒菩萨他偏重唯识。欲总说叫贪欲,分别 说爱着染淫,都叫贪欲。

  无明行识,识受生,怎么受生的?你想一想,总说呢,不外乎一个贪欲。你 受生的原因,不外乎爱着染淫贪,后来才产生五欲、五盖。所以这个欲,是 不是一切恶的根源啊?「爱厌业道」,厌离那个业道?「舍恶乐善」,讲得 很清楚了。「复现天人」,这好象讲得很清楚了,我再帮大家忙,就把谜底 揭开了。「舍恶」好象是三恶道吧!

  悦师:欲可以讲五欲,也有人讲财色名食睡,总说是贪欲,分别讲就是爱着染淫, 淫是最重的,也就是前面所讲的,众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上个礼拜我们有 讲到,因为十二因缘生死流转,这里提到「知欲可厌」,淫欲、贪欲应该要 厌离的。「爱厌业道」,知道爱欲要厌离。「舍恶乐善」,厌恶三恶道,乐 于三善道。到这里还不究竟,所以他又讲「又知诸爱可厌恶故。弃爱乐舍。 还滋爱本。便现有为增上善果。」弃以前所贪欲的,乐舍爱着,这还不究竟 。以大乘法来讲,还是落入遍计执,执着法实在有,还是有舍的执着,不会 入本经所讲的「知幻即离、离幻即觉」的道理。既然一切法是幻化的,当下 就没有舍、离。

  在十二因缘里,爱是润生无明,可是上个礼拜师父有开示,以究竟来说,要 会到十二因缘就是十二缘起。我们知道缘起它是无性,就是还灭;如果无性 缘起,它就是流转。这是比较究竟的说法。因为不会实相法的缘故,所以「 还滋爱本」,不出轮回的根本,于是便现有为增上善果。增上善果比人天好 一点,可是皆是轮回的根本,还不是超脱凡夫位。这段文看出只在讲凡夫, 还没有讲到菩萨。

  师父:大家看「有为增上善果」在讲什么?(答:三果。)不是三果,三果是圣道 ,它讲不成圣道。有为,有为在三界内,增上是什么?有为道是什么?有戒 ,有定,没有慧吧?慧出三界了,慧叫圣道是不是?出三界是声闻果报了。 不错,增上善果可以说是初果、二果、三果,可是它说不成圣道,不是初果 、二果、三果,是什么?是那一天的人?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是不是? 不成圣道吧!大家看一看再讲。

  乘师:「知欲可厌」一直到「复现天人」,另一段又讲「便现有为增上善果」,我 想它是在讲人天果报,因为上次有讲生死轮回根本就是淫欲。既然淫欲是轮 回根本,「知欲可厌」,现在已经知道欲是轮回的根本,那怎样厌离?如果 你还有取舍,舍恶乐善这还不是究竟的,人天的果报还不究竟的。因为佛以 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不是为了使众生生人天乃至声闻、缘觉、菩萨,是要 使众生成佛道,生天、四禅八定没有断烦恼,还是要轮回。所以「弃爱乐舍 。还滋爱本。」还是爱的根本,皆是生死轮回,不能成为圣道。最主要是要 知道法无性,不要有取着心,这样才会入实相法。

  师父:大家留神!「知欲可厌。爱厌业道。」假使按照无明讲起来,是那一种无明 ?发业无明、润生无明,属于那一种啊?(答:润生无明。)再往下看。「 舍恶乐善。复现天人。」这是不是还是润生无明啊?「又知诸爱可厌恶故。 弃爱乐舍。还滋爱本。」这个爱当然是无明,是那个无明?还是润生吧!「 便现有为增上善果。皆轮回故不成圣道。」在十二因缘里头它讲的是什么东 西?触受爱,这个讲「爱」是不是?触受爱取有,在这个阶段讲,是不是? 我们探讨,好象有这个意思。谁再发挥?

  翔师:「知欲可厌」,知淫欲是可厌离的。「爱厌业道」,业道是六道轮回,对六 道轮回起爱着、厌离两种心,「舍恶乐善」,舍三恶道乐三善道。「复现天 人」,虽有取舍的心,可是还是在六道中取天人,舍三恶道。

  「又知诸爱可厌恶故。弃爱乐舍。还滋爱本。」前面是「舍恶乐善」,这边 是「弃爱乐舍」,这边的「舍」是不是已经出三界了?「便现有为增上善果 」,这个增上善果可能是指色界天以上,可是「弃爱乐舍」,可能是因为初 果七番生死,二果一来,三果不来,四果才是真正的断淫欲出三界,所以这 边「弃爱乐舍」,是不是已经到初果、二果、三果?

  师父:「弃爱乐舍」,四禅人叫舍念清净,他得定共戒了,初禅以上就得定共戒。 初禅离生喜乐,离开贪欲,生喜乐。二禅定生喜乐,三禅身受乐,最乐。四 禅,舍念清净。

  我时常和大家讲,如密室灯,好象房间里没有风,点一支蜡烛,这个光不摇 不动,很明亮,那是四禅的境界。佛在世时,有一个比丘增上慢堕地狱,就 是这样。他得四禅,他和佛说,我已经证四果了,佛说不是,你得的是四禅 。他不相信,命终之后,中阴身现,阎王小鬼就来捉了,他生瞋恚心,就说 世尊打妄语啊!我得了四果,怎么还落入中阴身呢?因为一起妄语谤世尊的 缘故,堕入地狱。这是一种增上慢,认为禅是果。

  觉师:我是要问另外一个问题。我们现在都在修学缘起,在日常生活中对外境已经 没有起执着心,但是在念佛的时候,那些境还是会现前,这是不是已经取着 ,没有把缘起法销归自性?

  师父:念佛法门和其它法门不同,其它法门你一定要清净,舍念清净生四禅天。念 佛法门仗佛力加被。你一切没办到,初禅都没办到,离生喜乐都没办到,你 一心求阿弥陀佛,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垂手接引,就得往生,这是不同的。你 修禅定,一定到达这个阶段,离生喜乐了,欲离了,盖离了,可以生初禅。 没离,不能生。净土法门,你没离欲,没离盖,蒙佛接引,也得往生,这是 不同之处。

  闻师:前面提到「复生地狱饿鬼」,这边提到「复现天人」,后面又提到「便现有 为增上善果」,又讲到六道轮回。「当知轮回爱为根本」,谈到出六道,也 就是出三界的意思。在三界里受轮回,是爱为根本。爱是总说,爱着染淫最 粗的就是淫。造种种业,起诸违顺的时候,就像业,这是不好的。这里有一 句话我觉得满重要的,「爱欲为因。爱命为果。」众生贪着身,乐着淫欲, 爱命就贪着欲界,乃至最下的地狱、饿鬼、畜生。欲界上面是色界,色界人 就没有以淫欲为重,它下面欲界是以淫欲为重,色界没有,它有定心。可是 还贪着色身,这也是一种爱取。前面经文提到「当知轮回爱为根本」,那这 色界的众生他是以什么续生命的流转?是因为他爱色身的念头,虽然他没有 淫欲,可是他爱这个身,爱这个命,所以说爱命为果,就是爱他的色身,就 产生爱欲,爱欲为因,爱命为果,因果就造成生死轮回的相续。再往上推, 四禅舍念清净还是有识心,虽然没有色身,可是还有识心,识心就是众生的 无明惑,爱命为果,爱的一念识心,也是造成生死相续。所以我觉得这爱欲 为因,爱命为果,可以用三界来讲。我们现在来看经文说的「当知轮回爱为 根本」,这个爱是润生无明,假如我们众生要断后有,要了三界生死的话, 要不润生死,如果不润生死就不受后有。假如我们在欲界、色界、无色界里 面,有一念贪着,我们这三重都有,贪着识心,贪着身见、淫欲,再往上就 一层一层地轻,可是还是一样,不出这个爱,也就是不出润生,因为润生就 受后有。

  下面的文「知欲可厌」,欲有几种讲法,像五欲、十不善,知道欲恶不善法 是三涂之因,我们就起厌离生死苦果,厌离业道的心,这种缘起就复现天人 。「又知诸爱可厌恶故」,知道爱是可厌恶的。「弃爱乐舍」,刚才有讲这 爱是广泛的,或是贪爱淫欲、色身或是贪识心,不管弃那种爱,你乐这个舍 ,还是在轮回里面。这种还在虚妄见里打转的时候,「还滋爱本」,还是在 润生无明里,还没办法脱离六道轮回。

  下面「便现有为增上善果」,有为就是有生灭、不究竟的意思。增上善果, 应该属于天道,可是它说「皆轮回故」,我们知道刚才讲「当知轮回爱为根 本」,就是说爱是通六道,粗重不同。「不能成就圣道」,那我们可以知道 ,增上善果是三界内,三果也是三界内,二果也是三界内,都是不出轮回的 ,四果才出三界。

  师父:大家逐渐逐渐了解了。既然是畜生、地狱、饿鬼,明明是三恶道,所以我们 就知道,「复现天人」是三善道。这个三界内,欲界,五趣杂居,六道都有 ,天有,人有,阿修罗有,地狱、饿鬼、畜生皆有。一旦到了色界天,人以 下没有了,阿修罗也没有了,色界有两种人──一种凡夫,一种是圣人。凡 夫,譬如说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四空,不出三界,纵然生到非想非非 想,还要堕落三涂。一种圣人,他不叫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他叫初果 、二果、三果,这是圣人。一旦到三果人,五不还天,叫圣居天,唯有圣人 居住了。初果、二果,还是在凡夫天里,可是是圣人果位。初果七番生死就 出去了,二果还有一往来,凡夫不是,初二三四禅、四空,都不是。大家搞 清了!不要把它认为初果、二果、三果也在三界内,把它一概而论。它不是 ,有圣人,有凡夫。我们求佛道,是求圣果,不求凡夫定。

  大家看一看,参考参考!从上面讲下来。「而生憎嫉造种种业。是故。复生 地狱饿鬼。」这不要说了,是三恶道了。「知欲可厌。爱厌业道。舍恶乐善 。复现天人。」这不要说了,我们已经知道是三善道了。如果按照爱着染淫 这四项来分,到「复生天人」还有染,还有淫,对不对?不过它有轻重分别 ,轻的生天,重的生人;轻的生善人,重的生恶人;轻的生富贵人,重的生 贫贱人,是不是?这四项里…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修学记 弥勒章》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