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修學記 金剛藏章▪P2

  ..續本文上一頁煩惱。我們凡夫不是,我們會一直在求境界要怎麼除去,所以講起來很感 激叁寶的加被,師父能帶領我們學戒、學淨土法門。相信依照念佛法門這樣 修學下去的話,我們就能會到清淨心,一定會在這一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就不再六道輪回,受業力牽纏,身心不自在。

  

  師父:我提醒大家,直到現在大家還沒完全上路。你仔細看,金剛藏問的叁個問題 是不是都落于有法,怎麼落于有法呢?取著于相,種種取舍皆是相啊!由于 金剛藏取著佛相、衆生相、無明相,落于有法。一切法是不是本來無相啊? 如果無相,他取著于相,是什麼法?(答:遍計執。)金剛藏落入遍計執, 不過這不是金剛藏菩薩,他是代衆生問的。你們摸清經文的脈絡了吧?

  你們幾個打瞌睡的,我和你們講一講,如果聽了法入心,起法喜,法身現, 不會有瞌睡。如果你真需要睡了,舒舒服服睡去,禅宗就這麼教人,睡醒了 給我參,那才入法。如果你得禅定,沒有睡眠了,如果你睡眠暗相現前,六 道輪回,好聽的是六道,不好聽的是叁塗。你要想辦法破它,需要睡,就把 它睡足。睡足了起來,正式入法,求法喜食、禅悅食。所以你們很多人夜晚 不睡覺,到了聽經的時候打瞌睡,那不是自己和自己搗蛋嗎?遲早要落入叁 塗。

  你想一想,你回去睡覺的期間,是不是一切黑暗啊?你自己想一想黑暗的境 界,那裏最黑暗呢?你就會知道了。所以大家要想睡,伸腳睡去,睡醒以後 好好給我參!這才是正修行路。不能說,睡覺時也打瞌睡,不睡覺。不睡覺 的時候也打瞌睡,那就錯了,一天二六時昏昏沈沈過了一輩子,最後臘月叁 十那天到來了,小鬼一叫跟著走了。

  要知道,你法身沒睡眠,禅悅沒睡眠,你真正要是入初禅的話,它就沒有睡 眠了。凡夫身難免要睡眠,阿羅漢都有睡眠,他無夢眠,他靜坐就可以辦到 了。你們很多人胡塗蛋啊!我打坐,不睡覺,打了坐睡覺,那你根本一點用 都沒有。大家查注疏!

  睡覺時真睡覺,寫經時真寫經,念佛時真念佛,這樣才是真修行啊!你念佛 也睡覺,寫經也睡覺,睡覺不睡覺,那你不是自己搗蛋?到了阿羅漢也需要 睡眠,他靜坐,不是真的睡覺,叫無夢眠。阿羅漢入甚深禅定,就和睡眠一 樣,不需要睡眠,入甚深禅定可以起觀照。你們也是打坐,不睡覺,入甚深 禅定,可是作夢──盲修瞎練!盲修瞎練的人應該趕緊覺醒,改過來。生命 有限啊!到最後那天,你再想改,來不及了。

  (問:阿羅漢有臥具嗎?)當然有臥具,他打坐可以入定嘛!怎麼知道阿羅 漢有臥具呢?佛都有臥具,怎麼阿羅漢沒有臥具呢?佛說:「阿難啊!我身 體累得很,你把僧伽梨鋪在地上,我要休息。」是不是?

  不要認爲不睡覺可以成佛,那是騙人的。地獄衆生不睡覺,千生萬劫沒有一 時一刻休息,一日一夜萬死萬生,他那有時間睡覺呢?他也不吃飯,沒有聽 過地獄衆生打瞌睡的,也沒聽說地獄衆生餓死的,業報嘛!所以你們不吃飯 、不睡覺,那修地獄。

  (問:「彼物先住。尚不可得。」我不懂意思。)他上面有講「善男子。諸 旋未息。」你心還沒有停止,唯心所造嘛!所以「彼物先住。尚不可得。」 因爲它這段文講唯心所造。你心不停止,那個東西叫它住,這都得不到嘛! 你看「譬如動目」,唯心所造,動目──起心動念了,「能搖湛水」,湛水 是物,心要是一動,物先住不可得。「又如定眼」,定眼是唯心所造,「猶 回轉火」,彼物。「雲駛月運」,彼物由于你心造的嘛!雲駛,好象月亮在 走路一樣。「舟行岸移」,本來是船走,你心造認爲岸邊往後退,唯心所造 。一切法唯心所造,起心動念,你要想那個法不動都得不到!何況淨圓覺心 呢?

  (問:彼物呢?)彼物就是一切境界,本來沒有的,一切諸法無相。一切諸 法是不是緣生無相啊?你認爲有法,你唯心造的。唯心造,這個法怎麼能夠 不有呢?不取于相。你心不取相,它就沒有了。你心還取相,要叫物沒有, 它辦不到啊!懂這意思吧?

  (問:先住也就是不空?)死于文下!你這樣會怎麼能會入呢?死于文下的 人就是這樣,先住後住,你不會!一切法緣起是不是?緣起有相沒有相?性 空,那你就會到了。心造的話,成了遍計執。你根本已經會到了。(問:那 消文呢?)得其義,文可忘矣!你消文幹什麼? 

  

  修師:就是說不要照著文講,用白話講,船不停止的話,要叫它岸不倒退……

  

  師父:你心不動啊!那是你心造的。

  

  修師:它現在只是直接講事物上的……

  

  師父:這不是事物上的,他是遍計執不舍離。你再會,湛水動搖了沒有?那是你心 造的。心要是不造,湛水動搖不動搖?如果你心造,要想湛水不動搖,辦不 到吧?「又如定眼」,本來是旋轉那火圈,它僅僅火點,你心造,「啊!那 是火圈嘛!」你心要是不除去,它總是火圈。「雲駛月運」,雲在走,看到 月亮往後退,是你心造的吧?你造,它那個心現有,叫月亮不往後退,辦得 到辦不到?「彼物先住。尚不可得。」「舟行岸移」也是一樣,本來那個船 離開海邊,海岸沒動啊!船往前走,你心造海岸往後退。你這個心要是不除 去,要海岸不往後退,辦不到。所以「彼物先住。尚不可得。」一切唯心造 ,心生則法生。如果你必須要求說什麼是先住後住,那你死于文下嘛!你會 到這個意思,文字都是廢話。

  所以我再叁和大家講,大家不會這個意思。你看看「動目能搖湛水」、「定 眼猶回轉火」、「雲駛月運舟行岸移」,是不是經文有這個字?看見了沒有 ?那是紙,你看見什麼?你要是會到這個意思,那文根本是廢話。所以古德 講,會到意思以後,叁藏十二部皆是閑文。你要是總是在文字上用功夫,你 鑽紙嘛!

  (問:千百億化身呢?)緣起無性啊!衆生以遍計執看它有千百億,你還在 遍計執內嘛!好比天上就只有一個月亮,地上有水,處處有水處處月,衆生 以遍計執心看它有很多月亮。學佛法就是叫你離這遍計執嘛!你是認爲千百 億化身定有了,落入有法。要是有人知道千百億化身是無性的,那你得法身 了嘛!得了法身,還問千百億化身幹什麼?你照我這麼說,千百億化身無性 ,是不是?無性是不是千百億化身?你不打轉身。無性要是在千百億化身以 外另有無性的話,那是斷滅法;在無性以外另有千百億化身,那是定性法─ ─二邊,都墮入常斷二邊,怎麼是中道呢?你照我的說法可好,一說說錯了 。

  (卍續一六‧圓覺經直解卷上‧一○叁下‧四)「此意責問者不應以生滅心 妄辯圓覺之體也」,他先說大意。「……若以妄見而辯圓覺。則此覺性亦同 生死法矣。……」大家都看出來了,對不對?妄見是什麼?遍計執。或者有 人問,依他起不是也是妄見嗎?依他起是如實知道它是虛妄法,它是圓成實 嘛!不知道它是虛妄法,就變成遍計執了。「故雲即同流轉。若以妄見。而 免生死。無有是處。……」不錯!是這個道理,講得沒有錯。

  「諸旋。乃水波火輪雲駛舟行。彼物。指湛水定眼月岸。謂旋若未息。而彼 諸物。必難先住也。」大家探討,我的意見是說心造一切法,因爲什麼心造 一切法?它是根據圓成實、依他起建立起來的。金剛藏落入有法(他代衆生 問的),取相。取相是什麼?他把依他起法,變成遍計執,取相。遍計執就 是取相,取相就落入有法。這個取相落入有法是從那來的?唯心所造,對不 對?心要是不造的話,它怎麼會有相?心要是不造的話,它是圓成實。心不 明白,認爲依他起實有相,落入遍計執。心要是明白,知道依他起虛妄,不 落遍計執,就是圓成實。我們看經文就可看出來。

  「動目能搖湛水」,動目是唯心啊!你目不動,它湛水不搖啊!定眼是唯心 造。「猶回轉火」,回轉火是物,雲駛月運是物,由于你心造的。本來雲在 走,誤認月在走,唯心造的。「舟行岸移」,我看它是講唯心造萬物,心生 則法生。心生,法本來沒有,不可得,圓成實。心生則法生,他把依他起變 成遍計執,由于遍計執取相,由于取相,落入有法。落于有法,他問佛,既 然有佛有無明,到底是先有佛?還是先有無明?如果先有佛後有無明,佛也 應該後生無明,這是他的叁問。「叁惑」不是講叁惑,就是叁問的叁惑,大 家可以參考,並不一定是我說得對,大家用你的智慧。

  「……而彼物必難先住。何況以生死妄見。而辨淨妙常住之覺性。」那四個 譬喻,大家去參考,或者不依照他的意思,不依照我的意思,依照你自己的 意思,各人見地不同,佛法就是這個樣,才有進步。

  

  洵師:這裏是講,非風動非幡動,仁者心動。

  

  師父:就是那個意思。「非風動,非幡動,仁者心動。」沒有物嘛!心外無法嘛! 你不相信,我們看各宗就知道,華嚴講萬法唯心,唯識講萬法唯識,都是心 造的。禅宗講,非風動非幡動,仁者心動。心動是心造的,這個文也是那個 意思,大家可以參考,並不一定是我說得對。

  

  悅師:沒有風,沒有幡,一切不可得。你不要唯心造,那裏有動不動?

  

  師父:對!如果你心要是動的話,那風動、幡動,叫它不動,怎麼可得呢?你如果 能從六祖那句話:「非風動,非幡動,仁者心動。」會的話,可了生死。我 們今天到此地!

  大家學佛啊!先開見地,後修功德,叫功勳。只有見地,不了生死。實在說 起來,只有見地,不了生死。見地方面,逐漸大開圓解,不了生死,一定假 修行功勳,所以大家老實念佛,念一句是一句。

  大家留神!抓住它要點,後面就貫通了。如果要點抓錯的話,後面就疙疙瘩 瘩。

  大開圓解沒有用,何況你不解佛法呢…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修學記 金剛藏章》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