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烦恼。我们凡夫不是,我们会一直在求境界要怎么除去,所以讲起来很感 激三宝的加被,师父能带领我们学戒、学净土法门。相信依照念佛法门这样 修学下去的话,我们就能会到清净心,一定会在这一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就不再六道轮回,受业力牵缠,身心不自在。
师父:我提醒大家,直到现在大家还没完全上路。你仔细看,金刚藏问的三个问题 是不是都落于有法,怎么落于有法呢?取着于相,种种取舍皆是相啊!由于 金刚藏取着佛相、众生相、无明相,落于有法。一切法是不是本来无相啊? 如果无相,他取着于相,是什么法?(答:遍计执。)金刚藏落入遍计执, 不过这不是金刚藏菩萨,他是代众生问的。你们摸清经文的脉络了吧?
你们几个打瞌睡的,我和你们讲一讲,如果听了法入心,起法喜,法身现, 不会有瞌睡。如果你真需要睡了,舒舒服服睡去,禅宗就这么教人,睡醒了 给我参,那才入法。如果你得禅定,没有睡眠了,如果你睡眠暗相现前,六 道轮回,好听的是六道,不好听的是三涂。你要想办法破它,需要睡,就把 它睡足。睡足了起来,正式入法,求法喜食、禅悦食。所以你们很多人夜晚 不睡觉,到了听经的时候打瞌睡,那不是自己和自己捣蛋吗?迟早要落入三 涂。
你想一想,你回去睡觉的期间,是不是一切黑暗啊?你自己想一想黑暗的境 界,那里最黑暗呢?你就会知道了。所以大家要想睡,伸脚睡去,睡醒以后 好好给我参!这才是正修行路。不能说,睡觉时也打瞌睡,不睡觉。不睡觉 的时候也打瞌睡,那就错了,一天二六时昏昏沉沉过了一辈子,最后腊月三 十那天到来了,小鬼一叫跟着走了。
要知道,你法身没睡眠,禅悦没睡眠,你真正要是入初禅的话,它就没有睡 眠了。凡夫身难免要睡眠,阿罗汉都有睡眠,他无梦眠,他静坐就可以办到 了。你们很多人胡涂蛋啊!我打坐,不睡觉,打了坐睡觉,那你根本一点用 都没有。大家查注疏!
睡觉时真睡觉,写经时真写经,念佛时真念佛,这样才是真修行啊!你念佛 也睡觉,写经也睡觉,睡觉不睡觉,那你不是自己捣蛋?到了阿罗汉也需要 睡眠,他静坐,不是真的睡觉,叫无梦眠。阿罗汉入甚深禅定,就和睡眠一 样,不需要睡眠,入甚深禅定可以起观照。你们也是打坐,不睡觉,入甚深 禅定,可是作梦──盲修瞎练!盲修瞎练的人应该赶紧觉醒,改过来。生命 有限啊!到最后那天,你再想改,来不及了。
(问:阿罗汉有卧具吗?)当然有卧具,他打坐可以入定嘛!怎么知道阿罗 汉有卧具呢?佛都有卧具,怎么阿罗汉没有卧具呢?佛说:「阿难啊!我身 体累得很,你把僧伽梨铺在地上,我要休息。」是不是?
不要认为不睡觉可以成佛,那是骗人的。地狱众生不睡觉,千生万劫没有一 时一刻休息,一日一夜万死万生,他那有时间睡觉呢?他也不吃饭,没有听 过地狱众生打瞌睡的,也没听说地狱众生饿死的,业报嘛!所以你们不吃饭 、不睡觉,那修地狱。
(问:「彼物先住。尚不可得。」我不懂意思。)他上面有讲「善男子。诸 旋未息。」你心还没有停止,唯心所造嘛!所以「彼物先住。尚不可得。」 因为它这段文讲唯心所造。你心不停止,那个东西叫它住,这都得不到嘛! 你看「譬如动目」,唯心所造,动目──起心动念了,「能摇湛水」,湛水 是物,心要是一动,物先住不可得。「又如定眼」,定眼是唯心所造,「犹 回转火」,彼物。「云驶月运」,彼物由于你心造的嘛!云驶,好象月亮在 走路一样。「舟行岸移」,本来是船走,你心造认为岸边往后退,唯心所造 。一切法唯心所造,起心动念,你要想那个法不动都得不到!何况净圆觉心 呢?
(问:彼物呢?)彼物就是一切境界,本来没有的,一切诸法无相。一切诸 法是不是缘生无相啊?你认为有法,你唯心造的。唯心造,这个法怎么能够 不有呢?不取于相。你心不取相,它就没有了。你心还取相,要叫物没有, 它办不到啊!懂这意思吧?
(问:先住也就是不空?)死于文下!你这样会怎么能会入呢?死于文下的 人就是这样,先住后住,你不会!一切法缘起是不是?缘起有相没有相?性 空,那你就会到了。心造的话,成了遍计执。你根本已经会到了。(问:那 消文呢?)得其义,文可忘矣!你消文干什么?
修师:就是说不要照着文讲,用白话讲,船不停止的话,要叫它岸不倒退……
师父:你心不动啊!那是你心造的。
修师:它现在只是直接讲事物上的……
师父:这不是事物上的,他是遍计执不舍离。你再会,湛水动摇了没有?那是你心 造的。心要是不造,湛水动摇不动摇?如果你心造,要想湛水不动摇,办不 到吧?「又如定眼」,本来是旋转那火圈,它仅仅火点,你心造,「啊!那 是火圈嘛!」你心要是不除去,它总是火圈。「云驶月运」,云在走,看到 月亮往后退,是你心造的吧?你造,它那个心现有,叫月亮不往后退,办得 到办不到?「彼物先住。尚不可得。」「舟行岸移」也是一样,本来那个船 离开海边,海岸没动啊!船往前走,你心造海岸往后退。你这个心要是不除 去,要海岸不往后退,办不到。所以「彼物先住。尚不可得。」一切唯心造 ,心生则法生。如果你必须要求说什么是先住后住,那你死于文下嘛!你会 到这个意思,文字都是废话。
所以我再三和大家讲,大家不会这个意思。你看看「动目能摇湛水」、「定 眼犹回转火」、「云驶月运舟行岸移」,是不是经文有这个字?看见了没有 ?那是纸,你看见什么?你要是会到这个意思,那文根本是废话。所以古德 讲,会到意思以后,三藏十二部皆是闲文。你要是总是在文字上用功夫,你 钻纸嘛!
(问:千百亿化身呢?)缘起无性啊!众生以遍计执看它有千百亿,你还在 遍计执内嘛!好比天上就只有一个月亮,地上有水,处处有水处处月,众生 以遍计执心看它有很多月亮。学佛法就是叫你离这遍计执嘛!你是认为千百 亿化身定有了,落入有法。要是有人知道千百亿化身是无性的,那你得法身 了嘛!得了法身,还问千百亿化身干什么?你照我这么说,千百亿化身无性 ,是不是?无性是不是千百亿化身?你不打转身。无性要是在千百亿化身以 外另有无性的话,那是断灭法;在无性以外另有千百亿化身,那是定性法─ ─二边,都堕入常断二边,怎么是中道呢?你照我的说法可好,一说说错了 。
(卍续一六‧圆觉经直解卷上‧一○三下‧四)「此意责问者不应以生灭心 妄辩圆觉之体也」,他先说大意。「……若以妄见而辩圆觉。则此觉性亦同 生死法矣。……」大家都看出来了,对不对?妄见是什么?遍计执。或者有 人问,依他起不是也是妄见吗?依他起是如实知道它是虚妄法,它是圆成实 嘛!不知道它是虚妄法,就变成遍计执了。「故云即同流转。若以妄见。而 免生死。无有是处。……」不错!是这个道理,讲得没有错。
「诸旋。乃水波火轮云驶舟行。彼物。指湛水定眼月岸。谓旋若未息。而彼 诸物。必难先住也。」大家探讨,我的意见是说心造一切法,因为什么心造 一切法?它是根据圆成实、依他起建立起来的。金刚藏落入有法(他代众生 问的),取相。取相是什么?他把依他起法,变成遍计执,取相。遍计执就 是取相,取相就落入有法。这个取相落入有法是从那来的?唯心所造,对不 对?心要是不造的话,它怎么会有相?心要是不造的话,它是圆成实。心不 明白,认为依他起实有相,落入遍计执。心要是明白,知道依他起虚妄,不 落遍计执,就是圆成实。我们看经文就可看出来。
「动目能摇湛水」,动目是唯心啊!你目不动,它湛水不摇啊!定眼是唯心 造。「犹回转火」,回转火是物,云驶月运是物,由于你心造的。本来云在 走,误认月在走,唯心造的。「舟行岸移」,我看它是讲唯心造万物,心生 则法生。心生,法本来没有,不可得,圆成实。心生则法生,他把依他起变 成遍计执,由于遍计执取相,由于取相,落入有法。落于有法,他问佛,既 然有佛有无明,到底是先有佛?还是先有无明?如果先有佛后有无明,佛也 应该后生无明,这是他的三问。「三惑」不是讲三惑,就是三问的三惑,大 家可以参考,并不一定是我说得对,大家用你的智慧。
「……而彼物必难先住。何况以生死妄见。而辨净妙常住之觉性。」那四个 譬喻,大家去参考,或者不依照他的意思,不依照我的意思,依照你自己的 意思,各人见地不同,佛法就是这个样,才有进步。
洵师:这里是讲,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
师父:就是那个意思。「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没有物嘛!心外无法嘛! 你不相信,我们看各宗就知道,华严讲万法唯心,唯识讲万法唯识,都是心 造的。禅宗讲,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心动是心造的,这个文也是那个 意思,大家可以参考,并不一定是我说得对。
悦师:没有风,没有幡,一切不可得。你不要唯心造,那里有动不动?
师父:对!如果你心要是动的话,那风动、幡动,叫它不动,怎么可得呢?你如果 能从六祖那句话:「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会的话,可了生死。我 们今天到此地!
大家学佛啊!先开见地,后修功德,叫功勋。只有见地,不了生死。实在说 起来,只有见地,不了生死。见地方面,逐渐大开圆解,不了生死,一定假 修行功勋,所以大家老实念佛,念一句是一句。
大家留神!抓住它要点,后面就贯通了。如果要点抓错的话,后面就疙疙瘩 瘩。
大开圆解没有用,何况你不解佛法呢…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修学记 金刚藏章》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