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就是一谛。從這裏 有分了,實相無相,是說一切法無相;如果雙約兩邊講,實相無相是一切法 無相,就是真谛,也名之爲第一義谛。你如果知道一切法無相,當然就應該 知道無相是一切法。無相是一切法,是隨順世間,世俗邊說,叫世俗谛。這 就出了二谛了,一個是真谛、一個是俗谛,又名第一義谛、世俗谛。
有人對二谛法不太容易了解,他懷疑二谛爲什麼第一義谛就是世俗谛?爲什 麼世俗谛就是第一義谛呢?所以再出叁谛,叁谛是俗谛、真谛、中谛。佛講 過這個法,在仁王般若講,天臺發揮得最圓滿,叫空假中。那麼什麼叫中谛 呢?那個「中」就是無性,真谛無性不礙俗谛,俗谛無性不礙真谛,所以中 谛才把二谛融通起來。二谛融通叁昧印是在無性。
從二谛又出四谛,二谛不是一個第一義谛,一個世俗谛嗎?世俗谛是事相, 第一義谛是理性。世俗谛裏有苦有集,叫你斷集離苦,就出來了,出來以後 就入第一義谛,第一義谛怎麼入呢?有修道有證滅。這我們講那麼多,都在 教理方面,我們修淨土法門要不放棄念佛,這叫解行並重。除此以外,一切 法皆是邪法,不是佛說。既然出于實相,實相根本無相,無相就是一切智, 得這個法叫一切智,也叫總相智。實相無不相叫別相智,也叫差別智。
大家相信也在你,不相信也在你。這麼修,修于無分別智,實相無相,得其 正。再修差別智,實相無不相,遍知一切法──正遍知,那究竟處了。我們 學佛,求就求這個。到了正遍知的時候,具有兩種德:在斷的方面叫究竟涅 盤,在智的方面叫無上菩提,究竟涅槃、無上菩提稱爲佛。所以說,除實相 以外,其它一切法皆是邪法,不得究竟涅槃、無上菩提。
我很希望你們能夠自己站起來,究竟我不能始終陪著大家。我看你們都撿垃 圾啊!把正法修成邪法。當初你們就上當了,多看點書,不知道求正法。
佛在經上說,若人知一切法無分別、不可得、無相,如此教人是名正教,名 善知識。若人于一切法有分別、有所得,此是非法,作種種分別,這是邪教 ,名惡知識。我們講過的這部佛藏經講得很清楚,大家都是馬耳東風,聽過 就算了。甚而言之,佛苦口诃責說,末法時期,破戒惡比丘,以邪法教人, 把我無量劫得的無上菩提,不講一字。都出于佛藏經。
希望大家按部就班,循序漸進,久久修習,日久必成,沒有取巧之處,沒有 快捷方式可尋。所以我們知道圓覺是從智邊說實相。現在大家于二谛理──這麼 久的時間總提二谛,大家聽得可都煩了,你假如用心的話,應該得到點眉目 了。如果你還茫茫然得不到一點眉目,佛說可憐愍衆生! 「善男子。一切如來妙圓覺心本無菩提及與涅槃。」
「善男子。一切如來妙圓覺心。」從智邊說。「本無菩提及與涅槃」,這和 我剛才講的那段話有關系,大家要用心!「亦無成佛及不成佛。無妄輪回及 非輪回。善男子。但諸聲聞所圓境界身心語言皆悉斷滅。終不能至彼之親證 所現涅槃。何況能以有思惟心測度如來圓覺境界。」
師父:下面是譬喻,我們可以把譬喻修學完,不過譬喻不需要發揮。
「如取螢火燒須彌山。終不能著。以輪回心。生輪回見。入于如來大寂滅海 。終不能至。是故我說一切菩薩及末世衆生先斷無始輪回根本。」
我們今天修學到這裏,現在大家開始看經文。佛親口說,懂實相法者,魔不 能奈何他,因爲什麼原因呢?一切諸魔不測實相,對實相法不能測度,不知 道。唯有聖者才知道。你們當中有很多人不知道求佛無上法,反而去求神求 鬼,實在可憐愍!
修佛道有兩條路,福慧雙修。不可只修福不修慧,也不可以只修慧不修福。 只修慧不修福,沒有資糧;只修福不修慧,不脫六道,還在六道之中,有那 個福報就是了,你投生狗也吃牛肉去。所以大家注意到,福慧雙修。誰講?
乘師:「善男子。一切如來妙圓覺心。」這邊是講到沒有成佛與不成佛,「本無菩 提及與涅槃」。後面是譬喻說,真谛不可說,世俗谛是以譬喻說,不可說而 說。以世俗谛是方便譬喻說,最主要會歸一實谛,法華經說開權顯實,最主 要是會到一佛乘。「一切如來妙圓覺心」,本來沒有菩提及涅槃,因爲菩提 不可得,一切法本來都是清淨的。如果認爲有菩提及涅槃,就是落入有法。 所以「亦無成佛及不成佛」,法講到究竟處本來有無皆不可得,未成佛時本 是佛,已成佛後還是佛,有佛無佛,性相常住。
同樣的,同是一真法界,因爲我們起憎愛二心,落入十八界,所以虛妄受輪 回。雖然虛妄受輪回,生死也不可得,都是虛妄執著,都是遍計執。如果我 們一念回歸于清淨心,就是圓成實,就是圓覺妙心。所以說「無妄輪回及非 輪回」。
師父:他是用二谛會入一實谛,誰還講?
聞師:師父剛才提示「如來妙圓覺心」是約智邊說。「善男子。一切如來妙圓覺心 。」提到一心。「本無菩提及與涅槃。亦無成佛及不成佛。」這裏提到心和 佛。「無妄輪回及非輪回」,講到衆生。甚至可以這樣講,這裏提到心佛衆 生叁無差別,也就是講到諸法實相義。
「善男子。一切如來妙圓覺心。」這是講到一真法界、實相,或者中道義。 因爲中道義是無相義,不可用言語表達,或是用你的心思惟,用心思惟不是 有法就是無法。有法無法都不能會歸中道義,也不能會歸實相義,所以師父 剛才提示到,這個法不是天魔、諸天所能測度的,也不是一切魔所能壞的, 因爲魔是有所得、有所住。
「本無菩提及與涅槃」,菩提和涅槃同是緣起法,緣起法就是實相,就是無 性,無性就是無相,所以這裏應該講真谛中道。換句話講,二而非二,二就 是一個是真谛,一個是俗谛,因爲俗谛本身是緣起法、無相法,這無相法本 來是中道義。所以無相法雖然是如幻,不是有不是無;真谛是畢竟空,畢竟 空也是非有非無。所以二而不二,俗谛、真谛會歸中道。
「亦無成佛及不成佛。無妄輪回及非輪回。」這裏提到法界,我們知道法界 同于無界,所以也是等同諸法實相義。「如來妙圓覺心」應該是約真谛來講 ,菩提涅槃、成佛不成佛,約俗谛來講,因爲真谛本身就會歸中道,所以二 而不二,因爲同一無性的緣故。雖然同一無性,不礙真俗宛然。事實上,圓 覺妙心本身就是無性法,無性法它可以成就一切法,所以說無性能成就一切 法,無性就遍一切法。無性能成就一切法,則一切法不能離開它,所以說二 而不二。
下面是講錯誤的,也就是沒有辦法會歸實相法。「善男子。但諸聲聞所圓境 界。身心語言皆悉斷滅。」我們知道聲聞不會佛性,會到一切法是空的,並 沒有打轉身──偏空,身心語言皆悉斷滅,因爲他不會無性義的緣故。「終 不能至彼之親證所現涅槃」,沒有會到如來圓覺妙心。「何況能以有思惟心 測度如來圓覺境界」,思惟就是取相分別,沒有辦法測度的,因爲中道義即 有即無,非有非無。事實上,它不礙有不礙無,不礙也有也無,不礙非有非 無。這不是我們思惟心可以測度的,因爲二谛是融通的,不能有一點分別, 或者用定性法去想。
前面圓覺心就簡別出,一種是不能圓如來的圓覺妙心,一種是有思惟心的, 就是我們一般凡夫的通病,雖然懂了,可是我們不能離開思惟,所以說這是 魔,有所得心就是魔網,沒有辦法脫離魔網。以思惟心測度如來圓覺境界, 是不可能的。下面用譬喻來講,「如取螢火燒須彌山」,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總講一句,我們衆生以生滅心、輪回心,輪回心是輾轉旋複,生輪回見, 生有所得見、生滅見、有見、無見……就是一切邪見。「入于如來大寂滅海 」,大寂滅海就是一真法界,也就是真谛、俗谛總會歸中道義、實相義。寂 滅海,它是用譬喻講。
「終不能至。是故我說一切菩薩及末世衆生。先斷無始輪回根本。」必須要 離一切思惟,乃至分別心,才能假名說會入如來妙圓覺心。
師父:「終不能至彼之親證所現涅槃」,自己不能親證涅槃,他絕對不能證到真正 涅槃。真正涅槃是什麼?無相、無爲,就是後面說的「如來大寂滅海」,聲 聞乘人證不到的。
悅師:我可以不可以講一點點隨喜?「一切如來妙圓覺心本無菩提及與涅槃」,「 妙圓覺心」,師父講若約智邊講叫圓覺,若依法上講就是實相、法界。我們 知道實相無相,實相無不相。所以在實相無相中,本無菩提及與涅槃;實相 無不相,不可以講有成佛與不成佛,所以這邊說「亦無成佛及不成佛」,既 然沒有成佛及不成佛,當然也沒有輪回及非輪回,就好比心經講,無無明, 那有無明盡呢?因爲實相無不相的緣故。
師父剛才說,小乘聲聞人不會法性,身心語言皆歸斷滅,所以不能親證如來 涅槃。「何況能以有思惟心測度如來圓覺境界」,所以法華經講,菩薩問佛 ,諸聲聞乃至所有阿羅漢等,他們所有的智慧皆不能測度佛智,我們凡夫更 沒有希望成佛。佛回答說,就是因爲聲聞乘以思惟和測度,所以才離實相法 愈來愈玄遠。經文我沒背起來,大概意思是這樣。經義本來就很清楚,因爲 他的過錯在于測度和思惟,無性法是無相,它不是以思議心可以測度得到的 。無性法無相,可是它又是一切相,所以以思議心終不能測度佛智。
師父:我提醒大家。「但諸聲聞所圓境界。身心語言皆悉斷滅。終不能至彼之親證 所現涅槃。」這是講小聖,小乘聖人。後面講「何況能以有思惟心測度如來 圓覺境界」,這是講凡夫。連小乘聖人都辦不到,何況是凡夫?
我再提醒大家,大家不要只在邊上轉啊!要入這個法。「妙圓覺心」是不是 緣起?妙圓覺心這個心是不是緣起的?既然妙圓覺心是緣起的,是不是無性 啊?你再往下會,無性當中有沒有菩提?菩提也…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修學記 金剛藏章》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