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修学记 金刚藏章▪P7

  ..续本文上一页就是一谛。从这里 有分了,实相无相,是说一切法无相;如果双约两边讲,实相无相是一切法 无相,就是真谛,也名之为第一义谛。你如果知道一切法无相,当然就应该 知道无相是一切法。无相是一切法,是随顺世间,世俗边说,叫世俗谛。这 就出了二谛了,一个是真谛、一个是俗谛,又名第一义谛、世俗谛。

  有人对二谛法不太容易了解,他怀疑二谛为什么第一义谛就是世俗谛?为什 么世俗谛就是第一义谛呢?所以再出三谛,三谛是俗谛、真谛、中谛。佛讲 过这个法,在仁王般若讲,天台发挥得最圆满,叫空假中。那么什么叫中谛 呢?那个「中」就是无性,真谛无性不碍俗谛,俗谛无性不碍真谛,所以中 谛才把二谛融通起来。二谛融通三昧印是在无性。

  从二谛又出四谛,二谛不是一个第一义谛,一个世俗谛吗?世俗谛是事相, 第一义谛是理性。世俗谛里有苦有集,叫你断集离苦,就出来了,出来以后 就入第一义谛,第一义谛怎么入呢?有修道有证灭。这我们讲那么多,都在 教理方面,我们修净土法门要不放弃念佛,这叫解行并重。除此以外,一切 法皆是邪法,不是佛说。既然出于实相,实相根本无相,无相就是一切智, 得这个法叫一切智,也叫总相智。实相无不相叫别相智,也叫差别智。 

  大家相信也在你,不相信也在你。这么修,修于无分别智,实相无相,得其 正。再修差别智,实相无不相,遍知一切法──正遍知,那究竟处了。我们 学佛,求就求这个。到了正遍知的时候,具有两种德:在断的方面叫究竟涅 盘,在智的方面叫无上菩提,究竟涅槃、无上菩提称为佛。所以说,除实相 以外,其它一切法皆是邪法,不得究竟涅槃、无上菩提。

  我很希望你们能够自己站起来,究竟我不能始终陪着大家。我看你们都捡垃 圾啊!把正法修成邪法。当初你们就上当了,多看点书,不知道求正法。

  佛在经上说,若人知一切法无分别、不可得、无相,如此教人是名正教,名 善知识。若人于一切法有分别、有所得,此是非法,作种种分别,这是邪教 ,名恶知识。我们讲过的这部佛藏经讲得很清楚,大家都是马耳东风,听过 就算了。甚而言之,佛苦口诃责说,末法时期,破戒恶比丘,以邪法教人, 把我无量劫得的无上菩提,不讲一字。都出于佛藏经。

  希望大家按部就班,循序渐进,久久修习,日久必成,没有取巧之处,没有 快捷方式可寻。所以我们知道圆觉是从智边说实相。现在大家于二谛理──这么 久的时间总提二谛,大家听得可都烦了,你假如用心的话,应该得到点眉目 了。如果你还茫茫然得不到一点眉目,佛说可怜愍众生! 「善男子。一切如来妙圆觉心本无菩提及与涅槃。」

  「善男子。一切如来妙圆觉心。」从智边说。「本无菩提及与涅槃」,这和 我刚才讲的那段话有关系,大家要用心!「亦无成佛及不成佛。无妄轮回及 非轮回。善男子。但诸声闻所圆境界身心语言皆悉断灭。终不能至彼之亲证 所现涅槃。何况能以有思惟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

  师父:下面是譬喻,我们可以把譬喻修学完,不过譬喻不需要发挥。

  「如取萤火烧须弥山。终不能着。以轮回心。生轮回见。入于如来大寂灭海 。终不能至。是故我说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先断无始轮回根本。」

  我们今天修学到这里,现在大家开始看经文。佛亲口说,懂实相法者,魔不 能奈何他,因为什么原因呢?一切诸魔不测实相,对实相法不能测度,不知 道。唯有圣者才知道。你们当中有很多人不知道求佛无上法,反而去求神求 鬼,实在可怜愍!

  修佛道有两条路,福慧双修。不可只修福不修慧,也不可以只修慧不修福。 只修慧不修福,没有资粮;只修福不修慧,不脱六道,还在六道之中,有那 个福报就是了,你投生狗也吃牛肉去。所以大家注意到,福慧双修。谁讲?

  

  乘师:「善男子。一切如来妙圆觉心。」这边是讲到没有成佛与不成佛,「本无菩 提及与涅槃」。后面是譬喻说,真谛不可说,世俗谛是以譬喻说,不可说而 说。以世俗谛是方便譬喻说,最主要会归一实谛,法华经说开权显实,最主 要是会到一佛乘。「一切如来妙圆觉心」,本来没有菩提及涅槃,因为菩提 不可得,一切法本来都是清净的。如果认为有菩提及涅槃,就是落入有法。 所以「亦无成佛及不成佛」,法讲到究竟处本来有无皆不可得,未成佛时本 是佛,已成佛后还是佛,有佛无佛,性相常住。

  同样的,同是一真法界,因为我们起憎爱二心,落入十八界,所以虚妄受轮 回。虽然虚妄受轮回,生死也不可得,都是虚妄执着,都是遍计执。如果我 们一念回归于清净心,就是圆成实,就是圆觉妙心。所以说「无妄轮回及非 轮回」。

  师父:他是用二谛会入一实谛,谁还讲?

  

  闻师:师父刚才提示「如来妙圆觉心」是约智边说。「善男子。一切如来妙圆觉心 。」提到一心。「本无菩提及与涅槃。亦无成佛及不成佛。」这里提到心和 佛。「无妄轮回及非轮回」,讲到众生。甚至可以这样讲,这里提到心佛众 生三无差别,也就是讲到诸法实相义。

  「善男子。一切如来妙圆觉心。」这是讲到一真法界、实相,或者中道义。 因为中道义是无相义,不可用言语表达,或是用你的心思惟,用心思惟不是 有法就是无法。有法无法都不能会归中道义,也不能会归实相义,所以师父 刚才提示到,这个法不是天魔、诸天所能测度的,也不是一切魔所能坏的, 因为魔是有所得、有所住。

  「本无菩提及与涅槃」,菩提和涅槃同是缘起法,缘起法就是实相,就是无 性,无性就是无相,所以这里应该讲真谛中道。换句话讲,二而非二,二就 是一个是真谛,一个是俗谛,因为俗谛本身是缘起法、无相法,这无相法本 来是中道义。所以无相法虽然是如幻,不是有不是无;真谛是毕竟空,毕竟 空也是非有非无。所以二而不二,俗谛、真谛会归中道。

  「亦无成佛及不成佛。无妄轮回及非轮回。」这里提到法界,我们知道法界 同于无界,所以也是等同诸法实相义。「如来妙圆觉心」应该是约真谛来讲 ,菩提涅槃、成佛不成佛,约俗谛来讲,因为真谛本身就会归中道,所以二 而不二,因为同一无性的缘故。虽然同一无性,不碍真俗宛然。事实上,圆 觉妙心本身就是无性法,无性法它可以成就一切法,所以说无性能成就一切 法,无性就遍一切法。无性能成就一切法,则一切法不能离开它,所以说二 而不二。

  下面是讲错误的,也就是没有办法会归实相法。「善男子。但诸声闻所圆境 界。身心语言皆悉断灭。」我们知道声闻不会佛性,会到一切法是空的,并 没有打转身──偏空,身心语言皆悉断灭,因为他不会无性义的缘故。「终 不能至彼之亲证所现涅槃」,没有会到如来圆觉妙心。「何况能以有思惟心 测度如来圆觉境界」,思惟就是取相分别,没有办法测度的,因为中道义即 有即无,非有非无。事实上,它不碍有不碍无,不碍也有也无,不碍非有非 无。这不是我们思惟心可以测度的,因为二谛是融通的,不能有一点分别, 或者用定性法去想。

  前面圆觉心就简别出,一种是不能圆如来的圆觉妙心,一种是有思惟心的, 就是我们一般凡夫的通病,虽然懂了,可是我们不能离开思惟,所以说这是 魔,有所得心就是魔网,没有办法脱离魔网。以思惟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 是不可能的。下面用譬喻来讲,「如取萤火烧须弥山」,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总讲一句,我们众生以生灭心、轮回心,轮回心是辗转旋复,生轮回见, 生有所得见、生灭见、有见、无见……就是一切邪见。「入于如来大寂灭海 」,大寂灭海就是一真法界,也就是真谛、俗谛总会归中道义、实相义。寂 灭海,它是用譬喻讲。

  「终不能至。是故我说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先断无始轮回根本。」必须要 离一切思惟,乃至分别心,才能假名说会入如来妙圆觉心。

  

  师父:「终不能至彼之亲证所现涅槃」,自己不能亲证涅槃,他绝对不能证到真正 涅槃。真正涅槃是什么?无相、无为,就是后面说的「如来大寂灭海」,声 闻乘人证不到的。

  

  悦师:我可以不可以讲一点点随喜?「一切如来妙圆觉心本无菩提及与涅槃」,「 妙圆觉心」,师父讲若约智边讲叫圆觉,若依法上讲就是实相、法界。我们 知道实相无相,实相无不相。所以在实相无相中,本无菩提及与涅槃;实相 无不相,不可以讲有成佛与不成佛,所以这边说「亦无成佛及不成佛」,既 然没有成佛及不成佛,当然也没有轮回及非轮回,就好比心经讲,无无明, 那有无明尽呢?因为实相无不相的缘故。

  师父刚才说,小乘声闻人不会法性,身心语言皆归断灭,所以不能亲证如来 涅槃。「何况能以有思惟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所以法华经讲,菩萨问佛 ,诸声闻乃至所有阿罗汉等,他们所有的智慧皆不能测度佛智,我们凡夫更 没有希望成佛。佛回答说,就是因为声闻乘以思惟和测度,所以才离实相法 愈来愈玄远。经文我没背起来,大概意思是这样。经义本来就很清楚,因为 他的过错在于测度和思惟,无性法是无相,它不是以思议心可以测度得到的 。无性法无相,可是它又是一切相,所以以思议心终不能测度佛智。

  

  师父:我提醒大家。「但诸声闻所圆境界。身心语言皆悉断灭。终不能至彼之亲证 所现涅槃。」这是讲小圣,小乘圣人。后面讲「何况能以有思惟心测度如来 圆觉境界」,这是讲凡夫。连小乘圣人都办不到,何况是凡夫?

  我再提醒大家,大家不要只在边上转啊!要入这个法。「妙圆觉心」是不是 缘起?妙圆觉心这个心是不是缘起的?既然妙圆觉心是缘起的,是不是无性 啊?你再往下会,无性当中有没有菩提?菩提也…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修学记 金刚藏章》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