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下‧一六)「夫鏡性本明。非從外得 。塵覆則隱。磨之則顯。」這是從譬喻說,大家也都了解這個道理,這個鏡 子光明本具,不是你擦鏡子把它擦光明的,它本來就光明,灰擦掉了就明現 了。「隱顯雖殊明性不異」,他這光明性沒有差異,灰一遮它不顯,灰擦去 ,它就露出來。
「是以。修觀如磨智鏡。身心頓忘則種智圓矣。……」身心頓忘是什麼原因 呢?身心皆如幻垢,對不對?大家不要執著現在身心,你身心是依他起的嘛 !依他起有沒有自性啊?若有人會到依他起沒有自性,就是圓成實,它本具 光明嘛!你要是執著依他起實在有,那就是遍計執。
「摩尼體性本無五色」,好比叁棱鏡沒有七種顔色,太陽一照才幻現出來。 「瑩淨絕瑕都無色相」,沒有色相。「由性淨故。一切色相對則現中。」大 家看這個意思看懂了沒有?一切色相有沒有?還是幻現嘛!一切色相沒有, 對不對?依他起幻現,幻現有對沒對?
「青黃赤等五色。……」,這個顔色都是幻現的,如果有對才有實在,有實 在,怎麼滅它?不會圓成實性嘛!「愚人不了珠體。但見全是青黃等。…… 」這落入遍計執了,對不對?
「本以衆生妄執幻化。故佛說雲幻垢衆生。」衆生是因緣生,大家千萬不要 執著一定人是衆生,畜生是衆生。不是,因緣生法皆是衆生,衆因緣生法簡 單說叫衆生。「故佛說雲幻垢衆生」,因緣生法皆是空,因緣所生法,我說 就是空,所以它皆是幻垢,如幻而現的。
「依教離垢。故複說名菩薩。所離之垢既無。對離之智何立。……」他對離 ,稱爲菩薩。垢是不是幻化的?幻化的有真實沒有?沒有真實,你離什麼? 所以你離垢之心就是垢。這在菩薩位,是不究竟的。所以說,依教離垢,「 所離之垢既無」,所離之垢沒有。「對離之智何立」,也沒有,能離之智、 之人也沒有。大家看,所離之垢是境,是不是?能離之智是什麼?智,這才 引發境智一對。
「頓了實法假名性相等執。當體如幻。故雲證得。」知道一切緣生法皆如幻 ,當體證得,沒有別得。好比擦鏡子光明一樣,沒有別得,你知道如幻,幻 滅即是覺。這段文差不多是重複上面的話,從譬喻說,你把譬喻會到法就對 了。
(卍續一六‧圓覺經直解卷上‧九八下‧一五)「此從空假以入中道也」, 這個人有天臺思想了。「初雲皆依圓照清淨覺相」,就是圓覺,就是圓成實 性。「但是一心。故名中道。」
譬如清淨摩尼以下,「此顯絕待真心。以示圓照清淨覺相之體也。」圓照清 淨覺相,大家修學到現在,確定認識它是什麼東西了吧?圓成實性、畢竟空 、法界、實相,還有很多名字,中道、第一義、了義……,它有很多名字。 清淨摩尼寶珠表示圓成實性之體。
「摩尼珠喻圓照淨心。隨現五色喻五蘊身心。」以因緣故幻現五種色。五陰 身心都是幻現的,不是實在的。我現在問大家,你怎麼知道你的五陰身心不 是實在的?很簡單,要是實在的話,你不應該死。「舊注雲喻五道。此指太 寬。以經雲身心自相。乃的指五蘊。」「的」是的確,確實,確實指五陰。 「而隨類之言」,隨類而現之也,我們五陰身心隨類而現的,幻現的。「身 心自相」,自相是什麼?自相叫實相,身心都是實相,實相無相,無相隨緣 起萬法,萬法無性是實相,哈!法就是這個道理。
「意該五道。……」,這個該有包括的意思。包括、包含叫該,這個意思包 含了五道,五陰也包含五道,五道就是六道,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 、畜生。爲什麼講五道呢?天裏面有阿修羅,人裏面有阿修羅,地獄、餓鬼 、畜生皆有阿修羅,所以他不說,只講五道。
「謂妙圓覺心。本無五蘊。良由無明業幻所作。」慧修講的無明,我們通體 是無明,五陰身心通體是無明。「全從妙心所現故。如摩尼隨現五色。」五 陰身心都從我們的圓覺妙心所現,這個道理有誰知道,爲什麼五陰身心從圓 覺妙心所現?我告訴大家,依他起就從圓成實現,是不是?大家懂這個道理 了吧?圓成實是我們的圓覺妙心,從圓成實無性隨緣才起依他起,都是圓覺 妙心所現。要知道,緣起是性空所現的,「如摩尼隨現五色」。
「衆生不了真心。但認五蘊幻相故。」這落入什麼了?遍計執。他不了,了 的話,他當體是圓成實,不必另找。依他起就是圓成實,不了了,執著實在 有,反而成爲遍計執了。
「如癡人執珠體實有五色也。以錯認五蘊爲我。以覆蔽真體。」五陰有沒有 啊?五陰皆空,是不是?對于五陰而說我,五陰都沒有,那有我呢?所以一 切法無我,衆生由于執著我,隨五陰轉了,五陰落入畜生道,畜生是我;五 陰落入人道,人是我;五陰落入地獄道,地獄是我,由執我而成的。「故爲 幻垢」,身心、五陰皆是幻垢。
「今以觀智。照破五蘊皆空。故名菩薩。以對待未忘。」這個菩薩照見五陰 皆空,還有對待,這個法無對無待。怎麼無對無待?依他起無性本身就是圓 成實,不是依他起對待圓成實,沒對待。「猶是無明故」,有對待,還是無 明,所以叫他菩薩。「真體未顯」,有無明的話,真正體還沒有顯。真正體 ,有人說相對的、相待的,他根本胡塗。有人又說絕對的、絕待的,他也是 不明白,這個法裏面沒有相待,沒有絕待。
「若對待一忘。能所雙絕。乃顯絕待真心耳。」就顯圓成實性來了,真心是 什麼?就是圓成實性,就是畢竟空,就是圓覺妙心。說了半天,還是和那個 鏡子譬喻一樣,他本來是那樣,不是擦過灰以後才有明,沒擦灰的時候,它 也有明。並不是你滅了依他起有圓成實,依他起本來就是圓成實,你不知道 就是了。好!我們今天修學到此地。
你光跟人家念,念久了自然會講話。有一般人學英文,「你念那個調,我偏 不學那個調,我念我的調。」你學不會的。我執心重,不入法的。「你說那 樣,我偏不那麼說,我說其它樣給你聽一聽。」你學不會,你永遠學不會。 「你講圓覺經,我不講圓覺經,我講方覺經給你聽聽看。」他怎麼能學會呢 ?
老師教你念英文怎麼念,你就跟著他的調子念,沒有錯。「不!我一定要念 我的調子──山東調。」那念不出來的。我執心重的,衆生皆被我執心害了 。
■第十五次修學
師父:經法,要得其理,深入其理。得其理,文皆是閑文。爲什麼佛法到了中國, 大乘獨揚呢?中國,我們祖先文化傳留下來,就是重于理,儒家、道家、墨 家、名家,先秦諸子百家,皆以理爲勝,大乘獨揚。
古德曾經給我們寫過很光榮的曆史,末法時期衆生愈來愈差,我們很慚愧。 末法時期衆生,只知道拾取名相,不能深入其理,所以把我們祖先光榮曆史 埋沒。
當初鸠摩羅什他是以般若爲宗,來到了中國,所教的弟子都是一時之選,像 僧肇、僧睿、道生、道融,那簡直是不得了。鸠摩羅什就說過,我沒想到中 國的弟子們入理這麼深。所以這個風聲傳到印度,印度的外道他就不服了, 他說:「中國人能會理這麼深,我不相信!我要和他們辯論。」所以外道有 一個大辯論家,不遠千裏而來中國,特別找鸠摩羅什的弟子,要和鸠摩羅什 的弟子辯論。僧肇、僧叡,大家都知道吧?道生──生公說法,頑石點頭。 外道來了以後,中國的僧肇、僧睿他們這些人很猶豫了,不知道這個外道是 吃幾碗米幹飯的,不知道他的理論是什麼理論,不敢露頭公開辯論。
鸠摩羅什大師就感慨了:「想不到我的弟子受屈于人,沒敢出來的。」道融 就說了:「師父!我去,不過我沒看過外道的著作,不知道他們理論的路線 。」鸠摩羅什大師就說:「那不要緊,我這裏有,有他的著作。」就把外道 的書給道融看,道融一夜之間洞達外道之法,第二天就去辯論了。所有印度 國王、大臣、大居士都到了,一辯論,外道張口結舌。外道沒辦法,以後頂 禮跪拜,說:「我今天才知道,中國人的智慧這麼高深。」悄悄地回印度去 了。
可是我們中國愈來愈差了,後代弟子只知道拾取名相,揀些垃圾,拾人唾液 ,實在可惜。所以大家修學經法,深入其理!我們祖先所留的光榮曆史眼看 就要滅了。希望我們大家能有人出來,再把我們祖先的光榮曆史恢複起來。
今天從:「無邊虛空覺所顯發。覺圓明故顯心清淨。心清淨故見塵清淨。見 清淨故眼根清淨。根清淨故眼識清淨。」從這裏開始,我們先把前文看下來 ,才能得其要旨。
「善男子。此虛妄心若無六塵則不能有。」大家找到文了吧!我們都修學過 。「四大分解無塵可得。于中緣塵各歸散滅。畢竟無有緣心可見。善男子。 彼之衆生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故幻塵亦滅。幻塵滅故幻滅亦滅。幻滅 滅故非幻不滅。譬如磨鏡垢盡明現。善男子。當知身心皆爲幻垢。」要點捉 住,「身心皆爲幻垢」,就是緣起法、依他起、無自性。「垢相永滅十方清 淨」,十方世界皆是垢相。「善男子。譬如清淨摩尼寶珠映于五色隨方各現 。諸愚癡者見彼摩尼實有五色。善男子。圓覺淨性現于身心隨類各應。彼愚 癡者。說淨圓覺實有如是身心自相。亦複如是。由此不能遠于幻化。是故我 說身心幻垢。對離幻垢說名菩薩。垢盡對除即無對垢及說名者。善男子。此 菩薩及末世衆生。證得諸幻滅影像故。爾時便得無方清淨。」
下面就是我們修學的開始了。「無邊虛空」,大家仔細看,仔細會,依谛理 去會。
「無邊虛空覺所顯發。覺圓明故顯心清淨。心清淨故見塵清淨。見清淨故眼 根清淨。根清淨故眼識清淨。識清淨故聞塵清淨。聞清淨故耳根清淨。根清 淨故耳識清淨。識清淨故覺塵清淨。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複如是。善男子。 根清淨故色塵清淨。色清淨故聲塵…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修學記 普眼章》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