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修學記 普賢章▪P2

  ..續本文上一頁沒有實在的體性叫幻化。「 皆生如來圓覺妙心」,圓覺前面都解釋得很清楚,我大略再解釋一下。圓覺 是說,這個法無自性,無自性故能橫遍豎窮,這樣才能叫圓覺。一切的境界 ,像師父剛才所說的,真如無性能成萬法,萬法當中緣起萬法,隨緣成萬法 的。萬法當中沒有落入遍計執,不受苦的時候叫做如。

  「猶如空花」,就像虛空一樣沒有自性,無自性故,「從空而有」,這句話 就是講性空無自性就是妙有。「幻有雖滅空性不壞」,我舉譬喻來說,水與 波是最好的譬喻,水成波浪的時候,水性不壞,它還是水性。波浪滅時,它 的水性還是不壞的,空性不壞。因爲一切衆生種種的幻化,就是緣起。

  師父:誰要想知道什麼是空花,過來我告訴他,我「啪!」打他的嘴巴,打他打得 眼睛冒金星,有沒有金星啊?看到空中是不是冒金星啊?那就是空花。不是 說空中落的花啊!空中落的花怎麼會沒有?叫人打一個嘴巴打得眼睛冒金星 ,那金星一個一個的不就是空花嗎?誰還講?

  聞師:師父!我剛才有點斷章取義,因爲前後文沒有看清楚。前面說「大悲世尊。 願爲此會菩薩衆。及爲末世一切衆生修大乘者。聞此圓覺清淨境界。雲何修 行。」他這樣問,佛就回答說,我們一切法界衆生修行,應該體會圓覺妙心 。這妙心剛才很多師兄有講到,就是法身,又有個名字叫不生不滅,或者叫 無性,或者是圓成實性,或者是真如。

  如果約真如來講,有一句話「真如隨緣能成萬法」,所以他講「一切衆生。 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也就是畢竟空所建立的一切法,這一切法 就是講到衆生,衆生可以講九道衆生。我們衆生就像空花一樣,從空而有, 從圓成實而起的,猶如空花。你這樣體會的話,才能修行如幻叁昧,因爲這 些的空花都是依他而有的。我們既然曉得依他,就可以離開遍計所執,就能 體會圓覺清淨妙心,妙湛總持不動。這個妙湛總持不動,我們給它一個名字 叫世尊,就是爲世所尊;它又叫法身佛,因爲無性能隨緣的緣故。

  我們衆生雖在生死裏面,雖經幻化,六道常返,還是沒有失去不動之性。猶 如空花從空而有,這樣我們就能離開遍計所執,就能修如幻叁昧,在緣起法 裏面可以入清淨圓覺。所以下面講「幻花雖滅空性不壞」,這兩句話不要分 開來講比較好。這個法不是歸斷滅的,因爲此法本身在依他裏面,你離開遍 計所執的話,就會入空性不壞,覺性不動。所以「妙湛總持不動尊,……不 曆僧祇獲法身。」你這樣體會的話,才是真正修如幻叁昧。

  師父:大家深深入啊!切實入這個法。我問大家,修念佛法門,極樂世界是不是如 幻的?你們入啊!實在說,我們念佛法門修的是如幻叁昧。還有不懂的嗎? 往生是不是如幻的?無生是如來圓覺妙心了吧?往生即無生,無生即往生, 還有很多呢,古德說的很多。大家千萬不要徇文字相,從谛理入,那一下子 就抓到了。你從文字相解,那你鑽紙棺材。誰還講?

  觀師:「一切衆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猶如空花從空而有。幻花雖滅 空性不壞。」一切衆生種種幻化,衆生的幻化從緣起來講。「皆生如來圓覺 妙心」,圓覺妙心這是講無性,都是無性的緣故。

  下面這個譬喻,幫助我們了解。「猶如空花從空而有」,空花是虛妄的,從 空而有,假如我們執著的話,就認爲它是實有。「幻花雖滅空性不壞」,剛 才是講到空花的生,現在講到空花的滅,這個生是從空而生,這個滅也是從 空而滅,其實空花沒有生滅,這個空也是空性不壞,不生不滅。我們衆生有 生滅,其實法身是不生不滅。

  前面講到的,「衆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如來就是佛,所以這 邊就是講到心佛衆生叁無差別,可是我們衆生如果落入遍計執,就落入心佛 衆生差別。菩薩修佛道,他可以慢慢體會心佛衆生叁無差別,佛可以徹底證 到心佛衆生叁無差別。這個地方是佛在教菩薩,所以是菩薩在修行。 

  「衆生幻心。還依幻滅。」衆生種種虛妄幻心,遍計執的心還依幻滅,要修 行還是要靠如幻的法門來滅我們的妄心。「諸幻盡滅。覺心不動。」其實諸 幻盡滅,我們可以體會覺心不動,如果徹證的話,就會到心佛衆生叁無差別 ,就「依幻說覺。亦名爲幻。」所以我們假如一直落入執著的話,還說我們 覺悟,那麼這個也是假的。

  師父:你們現在雖然見地不同,都沒有大差錯,我最後把它解一解,我們查注疏。 這個幻化都是如來圓覺妙心,大家都說過了,就是性空,對不對?緣起就是 性空。你再會這個法,緣起就是性空,性空是不是緣起?這個法有八種說法 ,緣起就是性空,是不是離緣起啊?性空就是緣起,是不是離性空?既然離 開性空緣起,當然也離亦性空亦緣起,是不是?離開亦性空就是非性空,離 開亦緣起就是非緣起,是不是?這個法也離非性空非緣起。離開緣起就是性 空,對不對?所以說性空一切性空;離開性空就是緣起,說緣起一切緣起。 既然說性空一切性空,說緣起一切緣起,說亦性空亦緣起,一切皆亦性空亦 緣起。既然一切亦性空,就是非緣起;一切亦緣起,就是非性空;說一切非 性空非緣起,也對!一邊顯正義,一邊遣凡情。 

  這個法說了半天是什麼?它有很多名字,像真如、中道、阿耨多羅叁藐叁菩 提、實相、法界、不可說、不可得、勝義谛、第一義,都是它。中論說這個 法的時候怎麼說?一切實非實,一切亦實亦非實,一切非實非非實。還有發 表的沒有?沒發表的,我們查資料。

  覺師:「一切衆生種種幻化」,就是講緣生。「皆生如來圓覺妙心」,我們知道如 來圓覺妙心是不生不滅的,所以有一句話說「緣生即是無生」。「猶如空花 從空而有」,空花是緣生,既然是緣生,所以我們知道是無生。「幻花雖滅 」,幻花雖滅也是因緣滅,所以空性不壞,這一句是說不滅,所以生即不生 ,滅即不滅。既然生即無生,所以我們知道生不可得;既然不生即是緣生, 所以不生也不可得。這樣不可得也不可得,同時生是因爲不生而生,所以才 說它生;不生是因生而說不生,所以說不生。

  師父:你們都有見地了。以佛智慧會這個法他怎麼會?空就是無量,無量是不是幻 化啊?無量就是空,于空說無量,于無量說空。佛以實智,于無量說空;佛 以權智,于空說無量。好!現在我們看看曆來注疏家他們的見解,他們見地 到什麼程度。

  「還依幻滅。諸幻盡滅。覺心不動。」這和上面意思是一樣。下次修學從「 依幻說覺」開始修學。寫吧!(寫注疏在黑板)

  久了的時候,你們見地就慢慢拉開距離了。有見地,講功勳,要假修行。從 文字上用功,著文字相,那不是學佛。入這個法從谛理入,入了以後,你天 天感覺輕松,不入呢?你天天感覺受壓力。入谛理以後,不可以執著,不入 谛理是理外凡夫。谛理要是執著的話,是理內大乘──大執,雖然入大乘理 ,他執著所以成病。出沒兩端,那一邊都不執著。不入此法的,你聽他們說 ,味同嚼蠟啊!不知道說的什麼。

  會入谛理叫出家,要不然叫名字出家。不過佛很慈悲,傳出一個法門來── 淨土法門。你也可以得解脫,只有淨土念佛這個法門,要不然修其它的,你 不能出家嘛!不受幻化所拘束,出小乘家,同時不受空性所拘束,出大乘家 ,二邊不受拘束,那真的通達義理了。所以你不入谛理,也不老實念佛,那 你是名字出家。

  「衆生種種幻化」,你如果能從裏面解脫出來,那叫有爲解脫。有爲解脫是 小乘,如果你能從圓覺妙心空性也解脫出來,叫無爲解脫。如果你從衆生幻 化圓覺妙心雙雙皆解脫,叫究竟解脫,也叫成佛。

  你念佛仗佛力接引到西方去,也可不落生死了。要不然,你又不念佛不求生 西方,不生西方,又不得解脫,在生死之中,很危險啊!所以奉勸大家還是 老實念佛。

  孔子講過「都曰我知」,誰都說「我知道」,我知道道理,我有學問,把他 丟到井裏去,他自己都不知道,就是這個道理了。很多人都說,我出家,我 修念佛,我學佛法,其實掉在火坑裏,他不知道。 

  這個圓覺經,我講過再叁了,注意他們的見地,功勳我們不知道。見地就是 見道位,功勳就是修道位,我們不知道他們修道位到什麼程度。小乘的見道 位在初果,功勳(修道位)在二果以上,二果、叁果,到四果叫無學位。大 乘行實相中道,見道位在初地,功勳在二地以上,一直到佛叫無學位。

  (卍續十六‧圓覺經要解卷上‧二二○下‧七)「經雲。知法常無性。佛種 從緣起。」看這一句就知道了,不離二谛嘛!法是幻化,是不是?緣起嘛! 無性是真谛。「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嗯!這兩句看過以後,下面不 要看了,已經講出他的一針見血了,對不對?和你了解的印證,你了解的和 人家的怎麼樣?了解到這個程度了沒有?「故知九界實(施)造」,施是假 施設,假的。「佛界權施」,連佛的法界都是權施,爲什麼權施?大家知道 ,如空花,如幻化,四谛法是不是如幻化?十二因緣是不是如幻化?六度是 不是如幻化?佛的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是不是幻化?也是權施。「 皆圓覺性之所發現」,愈講愈肯定了。

  「……應知。病眼見空華時。」,眼睛有毛病。你要是邪眼看人,怎麼看人 都是歪歪的。「其華全體是空。……」,所以打一巴掌,眼睛冒金星,虛空 沒有金星。「而虛空之體本無增減。……」,眼睛冒金星的時候,空中不增 也不減。 

  「以幻修幻」,以幻修幻叫如幻叁昧。「……既知幻從覺生。從真起妄。即 識返迷歸悟。全性起修。」欸!這個人講得幹脆。是誰啊?(答:寂正大師 。)講得很幹脆!

  你們各人了解了,你悟到什麼程度…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修學記 普賢章》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