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修學記 文殊章▪P6

  ..續本文上一頁虛空本來是清淨的。所以迷惑的人,「亦複迷彼實花生處」,花的生處實在是緣起的。因爲種種的虛妄執著,所以有種種的「輪轉生死」,這樣叫無明。其實這無明本是沒有體的,不是真的有個無明,只是一念的妄動罷了。

  如作夢的人夢中有虛妄的影像,可是他醒來時,了不可得。就像空中的花一樣,虛空本來清淨的,因爲眼睛有毛病,所以虛空生起花來。因爲妄見有花起,妄見有花滅,所以妄見花起于虛空,妄見花滅于虛空。但是不可說「定滅處」,因爲無生滅故。

  師父:大家整個的已經知道了,以下再逐句逐句地講。「種種顛倒」,第一個大家講出來了,遍計執是顛倒執。第二個,大家也講過了,一切法畢竟空,于空中執有是不是顛倒?一切法無始,而執著有始,是不是顛倒?無始則無生,一切法無生,于無生中執著有生是不是顛倒?那麼這說出來,原來種種顛倒,可以說出很多種來,很多種所以稱爲種種顛倒。

  我提醒大家,「迷人四方易處」,有兩種顛倒:一種顛倒,大家說出來了,迷東方爲西方,迷南爲北,一種顛倒。這種顛倒很不踏實。第二種顛倒是什麼?我問大家,虛空中有東西南北沒有?虛空中有沒有東西南北?他迷有東西南北是不是顛倒?大家可以發揮這個意見。以上你了解的話,你再發揮!怎樣妄認四大爲自身相,六塵緣影爲自心相?誰講?

  觀師:剛才師父講,一切衆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因爲衆生未成佛時本是佛,由于顛倒執著才落入生死,這個顛倒就是執著人我、法我。「妄認四大爲自身相。六塵緣影爲自心相。」不能像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照見五陰皆空,因爲我們法身常六道,這個無明就是妄想。師父常常跟我們講,有想是衆生,無想是佛,就是這種妄想讓我們輪回生死的。有一個方法可以對治,要老實念佛就沒有妄想了。

  其實我一點都不老實,不過要往這裏來和大家共勉!因爲只有老實念佛才能往生。用心經來講就是要老實念佛,才能會到顛倒、無明,是無無明亦無無明盡。

  師父:我和大家講,好象八大人覺經講過一句話,四大苦空五陰無我。他講出來了,這顛倒我們已經了解了。心經上說「是諸法空相,無眼耳鼻舌身意。」對不對?下面是什麼?「無色聲香味觸法」,那和這裏講的六塵緣影道理是一個吧?大家往這裏會!有誰講?

  聞師:四弘誓願有句話,佛道無上誓願成,所以我們先要成就佛道。心經上講,無無明亦無無明盡。師父又提示我們,一念不生般若生,我們可以從這方向來檢討自己。有一次師父開示,我們打妄想以後再念佛,就晚一步了。因爲我們的自性本來清淨,本來具足一切功德。就像文殊師利問佛,有沒有人不知道生而無生的道理能了生死?佛說沒有。他再問,有沒有人知道生而無生的道理可是不了生死?佛說,有!這是見性的問題。你懂得道理,你可以會到衆生本來有佛性。約法華經講,一切衆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就是佛性,可是一念不生般若生,我們做不到,因爲我們都是打妄想後再念佛,沒有會到實相。

  我想到禅宗,禅宗和淨土宗是很相似的,只是入門不一樣。佛在靈山會上拈花一笑,大迦葉也笑,佛就講一句話,實相無相,涅槃妙心,我今付囑于汝。事實上,禅宗直入心性,如果約般若經講起來是實相般若。我們既然辦不到,但是無上佛道要成就,如果這麼體會的話,念佛就比較用心。如果你佛號不斷的話,雖然不是參禅的,也可以會到心性。我們是念佛人,這很方便,這方便從緣修,就是你假一句佛號,你心在一句佛號裏,從緣修直接就可以入你的心性。可是也不見得,爲什麼?如果你不曉得生而無生這個道理的話,你雖然念佛,還是求定、求慧,求一些小小的境界,還是在無生裏妄執有所得心。我想這就是「種種顛倒」,就是慧觀師講的妄想。

  師父:大家本來都具足如來智慧德相,但是被你的妄想,被你的煩惱障住了,變成衆生了。道理很明顯,大家不能會入。你要想會入這個道理,不要用心機,心機是第六意識,不用心機就是你的性。現在大家天天用心機,你不是在菩提路上走。大家都往你地獄油鍋裏加油,等著你去享受去。這個道理,我提醒大家很明暸了。

  四大皆空,有疑問沒疑問?那你不知道,四大因爲什麼空?緣起性空,不出二谛吧!四大皆緣起法,所以四大皆空。你誤認四大爲自身相,是不是顛倒?執著地水火風爲你的身相,天天愛護它,天天爲它造業。六塵有沒有?六塵沒有,是諸法空相,無色聲香味觸法嘛!由于你天天動世間法的心機,結果障住不知道,不入法。只入世間法,不入出世間法。所以說六塵沒有,皆是緣影,緣是什麼?忘記了,障住了,你根本不知道,緣明明是緣起嘛!緣起怎麼叫緣影呢?緣起怎麼樣啊?緣起性空啊!你認爲它有,那不是緣影嗎?緣影心是第六意識,天天用你的第六意識,不用你的性。 

  以下「譬彼病目」,就慢慢慢慢一點一點了解它了。誰講「譬彼病目」以下?誰講?

  四大本空,你認爲四大有,不和病目是一樣嗎?六塵緣影本空,你認爲它有,遍計執!那不是和空花一樣嗎?和緣影一樣嗎?你想一想,「見空中花」和「四方易處」,又有什麼關系?誰講?虛空中沒有東西南北,好比空中沒有花。大家逐漸逐漸增進自己的智慧,講吧!

  陌師:「譬彼病目見空中花及第二月」,就是我們見的一切法實際是幻現假有的,可是衆生邊執著有、實有,輪回生死。佛知道它是幻有,離有離無。

  師父:緣起法是幻有,你迷惑執著它爲實有,稱爲遍計執。執著一定有色法,一定有心法,那是遍計執嘛!執著有空法、有法,都是遍計執。

  「空中花」,空中有花沒有花?顛倒!一種顛倒了,是吧?「第二月」,這個人把眼睛捏起來看月亮,一個月亮看成兩個。又好比喝醉酒的人,明明是一盞日光燈,他看成兩盞日光燈。喝醉酒的人,人家長一個頭,他看成兩個腦袋,就是那樣。病目,眼睛有毛病,那叫第二月。這都說出來,實在沒有,執著有。空中花幻有,執著實有就是遍計執。

  修師:第二月可以說是二乘涅槃,因爲本來是一佛乘。 

  師父:也可以那麼解釋。回頭來我們再來複習一遍,總說它錯在什麼地方?「空實無花。病者妄執。」這都能了解。「由妄執故。非唯惑此虛空自性。亦複迷彼實花生處。」這兩句話誰講一講?由虛妄執著故,你一定迷惑了,第六意識心障住你。我提醒大家,虛空自性是什麼?無性。無性怎麼樣?(大衆默然!)障住了!無性不是不生嗎?無性還是什麼?(答:緣起。)緣起怎麼樣?換句話說,無性不是空嗎?緣起幻有啊!他下面講緣起了,你看看。「亦複迷彼實花生處」,有沒有花生啊?空中花生不生啊?誰講這兩句?

  觀師:師父說出來了嘛!上句講性空,下句就講緣起啊!

  師父:「惑此虛空自性」,惑空爲有,惑無爲有,惑無生爲生,惑無始爲始。第二句不是說「迷彼實花生處」,迷惑幻有爲實有,迷惑假有爲真有,它成遍計執了。「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故名無明。」這句話最重要了!大家再不要用第六意識心去妄執,虛妄想了。「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我們大有受用!有誰說一說,爲什麼有大受用處在裏面?有誰說?

  修師:虛妄執著一切法有相,不能會到緣生無相,輪轉六道,不能顯現真如法性不生不滅,這個都叫無明。 

  師父:大家想一想,「妄有輪轉生死」,生死有沒有啊?生死原來好比空花,好比第二個月。我們大家是不是在無生當中,迷入生死?在空當中執著有生死?把幻生幻死,當作實生實死,對不對?你明白這個道理,你是不是了生死?大家仔細想一想,不要再用你第六意識障你自己。我們大家現在生死不生死?(答:不生不死。)

  不生不死,你是什麼?(答:是佛。)原來大家本是佛啊!就是用第六意識起妄想,計較人我是非,落入生死。這個生死是虛妄的,要是大丈夫,猛自回頭,就了生死了,這是很重要的關鍵。

  以前古德有人從這裏下功夫,我把他下功夫以後講的話講給大家聽。他說生死好比人作夢一樣,在夢中感覺我醒過來了,其實還在床上躺著,還迷迷糊糊在睡覺,說:「我起來了!」其實手腳都沒動。他說要是有一個大智慧者、大利根者,猛自抖擻,振奮精神起來,醒過來了是吧!所以他說有大智慧者、有大根機者,醒過來了,了生死,從這以後再不落生死了。大家都振奮精神,從這裏振奮抖擻精神。以前有人做到了,他講他的境界是「抖擻精神!」好象睡覺一樣,瞪著眼睛,挺挺腿,用力醒過來了!了生死了,「啊!原來如此啊!」

  圓覺經後面也講,猶如昨夢,昨天的夢一樣。他是這麼醒過來的,大家還迷惑在裏頭,你想了生死,怎麼了生死法呢?所以大家天天用你第六意識,起妄想生煩惱,不入此法。等于你天天往地獄油鍋裏加油,等你自己去喝去。

  我們再回頭看一次。「雲何無明。善男子。一切衆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種種顛倒,大家說什麼樣情形是顛倒?現在大家提意見說!(答:幻有執實有。)幻有執實在有是顛倒,是一個了。(答:執空爲有。)是一個顛倒了。(答:執無始爲有始。)是一個顛倒。你仔細想一想,看經上還有很多的。經上說的,你沒有會到,這是一種顛倒。

  「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四方易處,執東爲西,執西爲東,這是粗淺的顛倒。虛空中沒有方向,他執著有方向,根本顛倒。「妄認四大爲自身相。六塵緣影爲自心相。」四大有沒有?你看,根據大家說的,四大是不是空?六塵是不是空?四大是不是無始?六塵是不是無始?四大是不是如幻?六塵是不是如幻?四大是不是無生?六塵是不是無生?執著不空,是顛倒,執著有,是顛倒,執著有開始是顛倒,執著有生是顛倒,執著實在有是顛倒,對不對?這就把它全文脈絡摸清楚了。這種顛倒好比「病目見空中花及第二月」,空中花有沒有?是不是幻有?執著幻有爲實有是遍計執,是不是?第二月是…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修學記 文殊章》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