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修學記
■第八次修學
師父:菩薩當中,文殊爲始,普賢爲終,圓覺經也是如此,文殊開始,第二個講普賢。
普賢章
「于是普賢菩薩。在大衆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叁匝。長跪叉手。 而白佛言。大悲世尊。願爲此會諸菩薩衆。及爲末世一切衆生修大乘者。」
師父:因爲這個圓覺經是大乘法,對菩薩說,所以他不說聲聞。末法時期衆生也是 修大乘的人。
「聞此圓覺清淨境界。雲何修行。世尊。若彼衆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 雲何以幻還修于幻。」
前面這段文我們不管它,名相。「聞此圓覺清淨境界。雲何修行。」這以上 我們不談,大家看一看。
「若諸幻性。一切盡滅。則無有心。誰爲修行。雲何複說修行如幻。若諸衆 生。本不修行。于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雲何解 脫。願爲末世一切衆生。作何方便。漸次修習。令諸衆生永離諸幻。」
這個普賢問的。我們看看它下文有修學的必要沒有?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叁請。終而複始。」
這也不修學。
「爾時世尊。告普賢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爲諸菩薩。及末 世衆生。修習菩薩如幻叁昧。」
講出來了!這個如幻不可修習,普賢重于行,他問修行。大家時常聽如幻叁 昧,如幻叁昧就是這一章了。
「方便漸次令諸衆生得離諸幻。汝今谛聽。當爲汝說。時普賢菩薩。奉教歡 喜。及諸大衆。默然而聽。」
下面是佛解說了,是這個如幻叁昧的重點了,今天我們需要修學。
「善男子。一切衆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猶如空花從空而有。 幻花雖滅空性不壞。衆生幻心。還依幻滅。諸幻盡滅。覺心不動。」
我們先修學這一段,好不好啊?這是佛答的。圓覺經很深,大家知道。圓覺 要是講起來,圓覺就是一乘教,不過他爲了度衆生的方便,不從一乘教說。 大圓滿覺,應迹西幹,就是這個東西了。
大家看一看啊!「善男子。一切衆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下 面譬喻,「猶如空花從空而有。幻花雖滅空性不壞。」這是一個小段了,我 們先修學這一小段,好不好啊?
大家想一想,「一切衆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提醒大家,不 要落入文字相。「猶如空花」是譬喻。「從空而有」,空就是譬喻那個圓覺 妙心。「幻花雖滅空性不壞」,我們先把這兩句修學修學。注意到!從二谛 著眼,不著文字相。死于文下,永不得法,誰講這一段,可以發表。
策師:「一切衆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一切法如果不執著,畢竟空 中生一切法。
師父:對的。一切法由畢竟空生,我們都叫什麼名字?畢竟空能生一切法,是什麼 道理?誰講?
當初諸天人,色界天、欲界天聽須菩提說法,須菩提說般若,就說這個道理 。天人說:「須菩提尊者,羅剎說話很難懂,我們都還能聽懂。尊者你說的 話,我們怎麼都聽不懂呢?」須菩提說:「你當然聽不懂,我沒說你沒聽, 你懂什麼呢?」就是這個法了。誰還說?誰還發表?看你的見地在什麼地方 ?若有一點見地邊緣就不錯了。
種種幻化是什麼東西啊?我不障大家,如果我告訴大家,我障大家,障大家 悟性,你永遠不懂。提醒大家,大家可以從自己的悟性用功,不落文字相。 你知道種種幻化是什麼,你當然知道「圓覺妙心」是什麼東西了。講吧!
聞師:我練習講看看。這裏講「一切衆生。種種幻化。」衆生可以廣義來講,衆因 緣所生的叫衆生,一切衆因緣所生的種種幻化。幻化我們可以舉一個角度來 講,譬如說前面所講的四大、六塵緣影身心世界,或者山河大地,甚至用一 句話來講就是衆生世間、國土世間,乃至器世間。這些種種的幻化皆是生于 如來的圓覺妙心,它是因緣而生的法,衆因緣而生的法叫做幻化,因爲它無 自性的關系。
下面接著講,皆依如來的圓覺妙心,如來是不來而來,來而無來。如來圓覺 妙心就是妙湛總持,總持一切法,它有個名字叫畢竟空。若約叁性來談── 圓成實性,如果約二谛來談就是真谛、真如。陰界入這都出于妙真如性,圓 覺妙真如性,皆是無自性。它講衆生種種幻化,皆和空花一樣,「從空而有 」,從畢竟空生,因爲緣起無自性的緣故。
下面接著講「幻花雖滅」,既然知道因緣所生是幻化的花,它雖滅,事實上 幻花不是滅。爲什麼不是滅?因爲它無性,無性本來就無生,無性不能講滅 ,不能講不滅。如果用這句來講,下面應該有對句,下面講「空性不壞」。 幻花雖滅,我們衆生能體會到這些如幻法,這樣知幻即離,假如離的話,幻 滅而空性不壞。這個幻法雖滅,可是一切因緣所生法它是不動的,妙湛總持 不動,因爲緣起法橫遍豎窮的,所以它講一切皆生如來圓覺妙心。
修師:「一切衆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慧策師早上講徹悟禅師有講 到,他畫一個圓圈,然後寫一個心在中間,旁邊寫十法界。就是一切衆生種 種幻化,九法界、十法界也是種種幻化。
「皆生如來圓覺妙心」,一切皆是唯心所造,因爲華嚴經有一首偈,我們做 晚課的時候唱──「若人欲了知,叁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所以說,這種種衆生的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一切都是唯心所造。「 猶如空花從空而有」,就好比是虛空的花,從空而生的。
「幻花雖滅空性不壞」,雖然有九法界,好比我們是人法界,執著人是我們 ,而五陰身滅的時候,法身本來不滅。所以說,幻花雖滅空性不壞。所以九 道衆生雖然有生有滅,可是它的法身本來就不壞的。
「衆生幻心。還依幻滅。諸幻盡滅。覺心不動。」衆生幻心還依幻滅,就像 阿彌陀佛知道我們衆生會取著,起種種妄想顛倒,所以叫我們念阿彌陀佛, 以阿彌陀佛對治我們的妄想。妄想降伏的時候,覺心不動,就如楞嚴經「妙 湛總持不動尊,首楞嚴王世希有。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曆僧祇獲法身。」因 爲諸幻盡滅的時候,你的法身本來是湛然不動的。
師父:既然你們講過了,我提醒你們,不障礙你們。這個虛空沒有十法界是不是? 菩薩以菩薩因緣在虛空中現菩薩法界,菩薩法界如幻如化,緣覺、聲聞以他 們的因緣在虛空中生聲聞、緣覺法界,天、人、阿修羅也是一樣,以他們的 因緣在虛空中生天、人、阿修羅法界,地獄、餓鬼、畜生在虛空中生地獄、 餓鬼、畜生法界。菩薩、聲聞、緣覺法界都滅,虛空不滅吧?天、人、阿修 羅、地獄、餓鬼、畜生法界皆滅,虛空不滅吧?大家深深體會!從文字相超 脫出來,講吧!
悅師:諸位法師都講得很好,我來隨喜一段。師父從開始講到這一段,可以說都不 離二谛,我們把它分析一下就很清楚了。「善男子。一切衆生。種種幻化。 」這是緣起邊的。「皆生如來圓覺妙心」,這是性空邊。「猶如空花」這是 緣起邊,「從空而有」,這是性空邊。「幻化雖滅」,又是緣起邊。「空性 不壞」,又是性空邊。「衆生幻心。還依幻滅。諸幻盡滅。」這是緣起邊。 「覺心不動」,這是性空邊。
所以六祖說,出沒不離兩端,都是有無並舉,就是緣起性空,都是二谛融通 ,最主要是我們要了解「覺心不動」這個重點。因爲會這個法很不容易,我 記得有一段文很有趣,就是有一個臥輪禅師他做了一首偈:「我啊!臥輪有 伎倆,能斷百思想,對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長。」慧能就和他講:「我慧能 啊!無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麼長。」這是他會到不動的 性,他知道一切都是幻化,不是實在的,所以就比他深了。最主要是我們要 了解覺心不動的圓覺妙心。
師父:嗯!見地你們看出有深淺來了吧?剛才他所念的故事,六祖慧能的見地比他 的高得多了。他這勾畫出來了,意思到底在什麼地方?不在文字相。
洵師:「一切衆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猶如空花。」衆生所執著的, 衆生所知見的都是遍計執。不知種種都是緣起,幻化的,性空的,就像那個 空花。這個空花就像前面所說的,是遍計所執的,這個空花本來就是沒有的 ,不是實在的。我們知道世間一切,乃至五陰身心都是幻化,這個幻化是空 的。但是這個空不是斷滅,是從畢竟空無性隨緣而能成就萬法的。
衆生就是這種執著,但是這種幻化,如果有一天不執著,那麼衆生的圓覺妙 心就顯現出來了。所以說,佛菩薩的圓覺妙心本來就不是可以修證的,本來 就不是可以修的。可是種種幻化是虛妄的,是衆生的執著。
但是這種幻化當下就是圓覺妙心,可是他不了解,佛菩薩知道這種幻化如幻 花一樣。幻花滅了,空性不壞,一切法都歸畢竟空啊!畢竟空是不生不滅的 ,但是這畢竟空又可以從空出假。這種幻化是出于幻心,皆是唯心所現的。 衆生的幻心,「還依幻滅。諸幻盡滅。覺心不動。」衆生如果不執著幻化, 知道一切法是虛幻的,一切法本空的話,那麼所有的幻都滅了。幻化滅的話 ,他的幻心就滅了,那麼幻心也就是覺心。
但是在執著的時候,他的圓覺妙心還是妙湛總持不動的,可是這種幻,衆生 迷的時候就是幻,衆生不迷的時候就是覺,所以這個幻就是依覺來說的,覺 是依幻來說的,所以這種覺也是如幻的。你如果說還有這種覺性幻心的話, 那還是如幻如化的,因爲它都是無性的,說覺、說無覺就是這個意思。
師父:大家會這個法的時候,當仁不讓,要深入。在你們聽起來,每個人都講的那 一套,講什麼你也不知道。我一聽就知道誰的見地高,誰的見地低,我就聽 出來了。我講一句話,真如隨緣生幻化,幻化無性怎麼樣?(答:是真如。 )誰講?
彰師:「一切衆生種種幻化」,這個幻化不是實在的,…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修學記 普賢章》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