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海法師智悲答疑(修學篇)
目錄:
1、怎樣才能成爲法器?請師父慈悲開示。
2、要把自己的見解清空,才能領受法義,自己的見解是指什麼呢?是指世智辯聰還是包括自己對佛法的理解?請師父慈悲開示。
3、請問師父,我執是很難破的,人的潛意識裏我是很強大的,如何一步一步地破我執?有具體的方法嗎?請師父慈悲開示。
4、人有利鈍,怎麼分別呢?難道一聽就信的人就是善根深厚嗎?
5、請師父再次開示“修學叁種慢”。
6、“與煩惱鬥時,一須善防避煩惱來傷自心,”煩惱本自心生,如何能防避呢?請師父開示。
7、請問法師;沒學佛時總不順心。困難重重,障礙多,人說學佛後會解決問題,但我學佛幾年還障礙多,心裏不順心,不愉快,請問師父,我到底該怎樣好?
8、有人說讀《金剛經》很殊勝,有人說讀《無量壽經》,有人說應好好讀《地藏經》,有人主張一心讀《心經》,請問師父,到底應該怎麼讀經,選擇好一部經就要一定要堅持讀叁年嗎?爲什麼
請師父慈悲開示 。
9、是不是不同佛經和我們也是要有不同因緣的,怎樣修行起來才更好,請師父慈悲開示。
10、在世間不是爲一個人而活,有時候想爲了度家人也想通過讀地藏經、學地藏經來滿願,但對我讀經常常生煩惱,是不是存了有求的心的原因呢?還是什麼原因?
11、如何掌握地藏經的要領?有很多同修誦地藏經,往往是爲了福報,請師父開示其中福報的真實義。
12、我們爲什麼修到一個階段,就有一定的煩惱,誦地藏經越快,冤親債主是不是來找得越快?
13、請師父慈悲開示,爲什麼經典無人說,雖慧不能解,學佛一定要依大善知識引導?
14、請問法師:大乘經典往往深邃無比,一句一偈皆有無量法義,常有難及涯岸之感,所以有人主張先從論典入手,請法師開示?
15、有心魔但也說不清楚是什麼心魔,那應該修什麼法門?請師父慈悲開示。
16、如何才能做到平常心?
17、斷惡必須要有叁心,修習謹慎心的一種具體方法,請師父慈悲開示。
18、請問師父:出離心主要通過修習四種不共加行,但是並沒有正修無我空性,那麼這樣生的是願出離心嗎?究竟出離心是否要在中士道正修空性時顯現呢?請師父慈悲開示。
19、怎麼才能知道自己有沒有生起出離心,出離心的量是不是具足呢?請師父慈悲開示。
20、聽了師父的講法,在名言上知道了什麼是出離心,出離心在哪裏用功,感恩師父!但在日常中用功的具體方法請師父慈悲開示。
21、出離心還是屬于妄心嗎,佛菩薩見性了,就沒有出離心了嗎?請師父慈悲開示。
22、請問法師如何發起菩提心?
23、怎麼能修得四無量心呢?在家的居士能修嗎?請師父慈悲開示。
24、每次念佛完了都要回向嗎?回向給自己的親人,再回向給一切衆生,功德會不會越分越少?如果忘記回向功德就丟失了嗎?
25、怎麼安排自己念佛的時間呢?在家裏可不可以做叁時系念,或閉關念佛呢?請師父慈悲開示。
26、在家做早課的時候,念佛念得很清淨,很歡喜。但是晚上九點多做晚課時念佛卻念不起來,昏沈、掉舉,是爲什麼呢?請師父慈悲開示。
27、我修習念佛法門,生病了頭疼,我念佛的同時頭也疼,念佛境界不現前,我睡覺過去,頭就不疼了。我是念佛,還是暈過去呢?死的時候,痛苦的時候,要不要念佛呢?怎麼辦?
28、師父,念佛要攝耳谛聽,可我怎麼覺得谛聽反而讓人太集中而緊張呢,如果不聽就不會像這樣但卻又散漫了,聽了倒是集中卻又覺得不自然,不知道到底該怎麼念佛?
29、聽說最佳修行時段是晚上十一點至淩晨兩點,這種說法是否正確,請師父開示。
30、現在的人修學的有專念佛號,有專做佛事的,有持咒的,我覺得哪種都好,可是這樣覺得應付不過來,應該怎樣做比較好呢?
31、現在很多修學佛法的人說,只是念佛就好。別的就不用去學習了,學生以爲,淨土是一門很高深的法門,必須以修學各種經典爲基礎。請法師慈悲開示,是不是如他們所說,只念佛就好了呢?
32、念佛經,佛咒時有出聲與否、聲音大與否,發心的純真,純善與否。所得之福德是否因之有分別,請師父慈悲開示。
33、念佛機放佛經,請問房間的小動物和看不見的衆生聽得到嗎?
34、晚上能在家裏用播音機播放地藏經或叁時系念嗎?
35、有人說居士誦經時不能露相,就是在網絡讀經室誦經時不能開著視頻,是不是這樣?
36、法師:誦寶箧印陀羅尼咒可以消業障嗎?給孩子誦寶經手真言:“唵阿 賀啰薩啰嚩 尾你野 馱啰布你帝 薩嚩賀”可以提高成績嗎?怎麼發音?
37、有時在夢中,師父在講法,可醒來後總是忘記,記不清楚,除了忏悔外,還有什麼更快的辦法,才能記住在夢中師父講的話?
38、請問師父:平時持戒基本不犯的,但在夢中時不時會有犯支分,怎樣對治夢中的境況?
39、夢裏遇險,夢裏發誓吃齋是否與學佛有關呢?
40、請問師父,夢佛來接引的時候,這個人一般都有什麼征兆?
41、夢裏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怎麼理解呢?
42、對于以前做的錯事和罪過,不敢在師父面前忏悔,要怎麼辦?在佛前忏悔可以嗎?
43、請問師父,在家學佛,幫助師父修建寺院,引人皈依叁寶,參加寺院法會,這也算實修嗎?會得什麼利益啊?
44、爲什麼顯宗中像弘一大師一樣大成就者,若未接觸藏密,卻不懂密法,都是佛所說法,應都在法性大海中,爲什麼會這樣呢?
45、洞宗明安禅師的高足平侍者,習氣不好,心性也不好,禅師也已經知道他未來的遭遇。爲什麼能預計,卻不能在當下就教化他呢?
46、請問師父是境隨心轉還是心隨境轉?
47、請問法師何爲貪?
48、“無常”是從時間的角度來看待實相。“無我”則是從空間的角度來看待實相。請問師父,這句話該怎麼領悟呢?
49、請問師父舍利是什麼?
50、學佛爲什麼要禁五辛,五辛是指什麼?那些醬、醋、麻油是五辛嗎?
51、跳出叁界外,不在五行中是什麼意思呢?
52、阿羅漢已經跳出叁界了,在哪裏安住呢?
50、怎麼樣能開天眼看到凡人看不到的東西?
54、龍王是哪個道上的,我看見一位出家師父在領著居士念龍王經,我不明白,請師父慈悲開示。
1、怎樣才能成爲法器?請師父慈悲開示。
首先我們說,什麼是法器。法有各種各樣的法,世間法和佛法,佛法又分爲叁乘,人天乘、聲緣乘、菩薩乘。器也就是容器,就像器皿能夠裝東西一樣,把我們形成法器,是裝到身體裏面呢,還是裝到心裏呢?就是要轉換我們身心狀態,讓我們身心狀態都能接受佛法,
修行佛法。佛法大海唯信能入,信心很重要。一般上說,我們要善根深厚。沒有深厚的善根也成不了法器。但是,只要佛法的信心建立起來,就會成爲法器。有信心就歡喜,就能夠受用,就能體證佛法,所以,最根本是怎麼樣對佛法産生真實信心。怎麼産生真實信心呢?在信心建立過程當中,往往信仰佛法僧叁寶的實德能叁方面要起信心。首先是要聽聞,從諸佛菩薩曆代祖師講經說法的法師,我們能不能聽聞佛法。如果不能聽聞佛法,我們的智慧就開不了。聽聞之後能不能聽懂、思維、深入?從我們力所能及的方面培養信心。更重要的是理解佛法法理,通過我們的比量推理,看這些道理能不能成立。當我們對佛法信心更加深厚,歡喜修學佛法,法器就初步成立了。
要進一步成爲法器,對叁寶信心要不斷深入,還要守持清淨戒律,如果不能守持清淨戒律,就是破壞身心,破壞法器,這個很重要。首先是建立對佛法的真實信心,再從聞思修過程當中深入,深入當中就是要守持清淨戒律,要保護自己身心。一旦損害自己身心法器,再想進入佛法,就很不容易。要是破壞了根本戒律,要想即生開悟,就非常困難。犯戒就是破壞我們身心法器。反過來,守戒就是培養我們成爲法器。
還有,就是有信心,守戒律了,對佛法還要廣學多聞。從整體上把握佛法脈絡,要有次第。從最初發心,到我們逐步深入,其間,我們的煩惱是很多的,從貪嗔癡各個方面由身口意表現出來。對于我們,煩惱好像一個也不少。佛法對治每一個煩惱都有具體方法。具體深入佛法,然後,看我們自己能不能將佛法所講因果真理領納于我們自己身心之上,能不能對治自身煩惱?我們不能籠統地修學佛法。得少爲足也會對我們學修形成障礙。能不能擴大心量,圓滿聽聞,也很重要。
一個是信心,一個是守戒,一個是擴大心量、圓滿聽聞,具足這叁個方面就能形成圓滿法器。
2、要把自己的見解清空,才能領受法義,自己的見解是指什麼呢?是指世智辯聰還是包括自己對佛法的理解?請師父慈悲開示。
不正確的見解,一定要排除了。先入爲主的成見一定要排除,如果是相應于法的就和諧。如果不相應于法,就不能和諧。比如,一個客人先到你家裏做客,和你單獨相處,你們倆無論怎麼相處都很融洽,不管你們怎麼相處,都不會發生矛盾。但是,後來的客人,能不能得到先來客人的融洽接待呢?能不能和諧相處呢?我們內心也是這樣,你先讓一個見解入住內心,單獨看它,不會有什麼,但是,佛法見解入住,還能和諧相處嗎?
修行的智慧一定是能夠包容、能夠和諧的智慧,所以要把自己錯誤的、狹隘的見解清空,才能領受法義。但是,這個很難啊。你在世間接受了見解,又比如你先領受小乘佛法的見解,又沒有圓融的理解,就會排斥他法。整體的佛法一定是圓融的,人天乘、聲…
《智海法師智悲答疑(修學篇)》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