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記17▪P2

  ..續本文上一頁時候,它就吃龍,龍就告訴佛,這個大鵬金翅鳥來吃我們、簡直成了我們龍族的一個災難性。它既然皈依佛了,是不是釋迦牟尼佛你給它打個招呼,叫它別吃我們嘛。釋迦牟尼佛說,好好,叫它別吃你們了,就跟大鵬金翅鳥說;你以後別吃龍了。這個大鵬金翅鳥就做難了,我不吃龍我吃啥呢?釋迦牟尼佛說,你也別怕,不有吃的,我就叫這些四重弟子吃飯的時候給你們回向、回向,然後拿點東西來布施。知道吧,你看我們吃飯的時候還要出食,出食的時候還要念,什麼大鵬金翅鳥、曠野鬼神衆,是吧。這個此食遍十方,把你這些一切天龍八部、這些畜生都布施了。所以說這個要學會哦,到我們吃飯的時候要注意出食。一個是上供十方諸佛、諸大菩薩,對于我們有恩德的,盡虛空遍法界所有衆生,我們有都要供養。二一個方面還要注意布施,像這些天龍八部,釋迦牟尼佛憐憫他們,要讓他們消除那些惡業,不再去殺生,于是我們佛弟子當吃放的時候,就要挑出七一粒米或者說七顆飯,來布施這些大鵬金翅鳥、曠野鬼神衆,要布施、要施食給他。這樣他就不吃龍,你看看,我們這些也是幫助他修行嘛,對不對,要加被我。要學會,你們吃飯上供沒有啊?要記住上供啊。吃飯吧上供忘了佛的恩德了。當然寺廟裏面我們長期在進行,是吧。就是我們在家裏面吃飯,也要注意在飯前要供養,以此美味佳肴供養十方諸佛,本師釋迦牟尼佛、消災延壽藥師佛、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當來世紀彌勒尊佛、十方叁世一切諸佛,我們想的起來的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大勢至菩薩,我們都供養,十方一切菩薩摩诃薩都供養,還有我們想得到的有恩德的,那些祖先,教我們知識的那些老師,我們都要供養,好好供養。然後還要布施、供養了,然後弄過幾顆飯,然後出來出食,用念咒加持,來布施這些鬼神、金翅鳥、天龍八部,把這個上供下施做完了。我們才吃飯,學會哦,你要不學會,他沒有吃的,他就去吃龍。他爲什麼吃龍,他說這些皈依弟子都給我飯吃,呵呵。那我們就造業了,對不對。學佛了我們要好好的上供下施,上供下施以後在來吃,你這個吃飯他就吧至于造惡業了嘛。如果不然,就是我昨天所說的,一看好吃的這筷子就去了,供養沒供養、布施也沒布施,這個貪心他就無間的增長起來了,你忍一忍,再香、再甜、再美味,忍一忍,把這個心態調好以後再來吃,這樣子他

  就不至于增長那些貪心,那些染汙煩惱,他就有清淨心來吃飯,這是迦樓羅那就是金翅鳥, 是鳥中之王。

  “緊那羅”譯爲“疑神”,他頭上有一個角,他是帝釋天的歌神,專門給這個帝釋天唱歌的,這是緊那羅。“摩睺羅伽”那是大蟒蛇神,他也是護法的。你看那些蟒蛇身體很長、很大,他也來護法,你們不要隨便去打傷他,這一切衆生都有靈性的,都有佛性的,他們皈依佛法了也來護法,一切衆生都有如來佛性。只不過說往昔時候造了惡業了,所以說各人的業報不一樣,墮落爲這些大蟒蛇,今天如果說你打殺他,有的時間那個因果很重,輕易不要打殺這些。然後還要經常給他皈依,用佛法回向他。天龍八部那是護法的嘛, 這叫八部護法。

  最後是“人、非人”加起來就是十類了。人——就是我們今天的人,各種各樣的人。前面觀世音菩薩應化爲五種人,什麼王、小國王、還有這些宰官、還這些婆羅門、居士、還有很多。非人——就是把這些都說了,其他的都概括在其中,非人,還有很多看不見、莫不著,但是的的確確存在,各種各樣是衆生、林林種種太多、太多,那叫非人。所以說應現爲這十類。應該以什麼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就變現爲什麼身,而跟他講說相應的佛法。這就知道觀世音菩薩他是妙應普州,能夠化現萬類,普遍的應化爲一切衆生的根基。你看看,這個慈悲,那就是非常普遍。

  【應以執金剛身得度者,即現執金剛身而爲說法。】

  執金剛身這就是力士身。你看那個佛陀的座子底下,那個捧著金剛杵的大力士,那就是護法的,金剛力士,那就是“執金剛神”。執金剛身是護法力士,他手裏面拿著金剛杵來降服邪魔外道,所以叫執金剛身。什麼叫金剛?金剛就是能夠破壞一切,而一切不能夠破壞他,這表示他拿的法器能夠破除一切妖魔鬼怪。這世間上看著這些人修善,還有很多障礙,要是沒有護法的話,很多時間人家障礙你,破壞你的佛法,善惡這是相執,所以說這些護法神,他們常常拿著這種非常鋒利的金剛武器來護法,來降服妖魔鬼怪。在我們自己學習過程當中,我們每個人都要善于降服那些妖魔鬼怪。什麼叫妖魔鬼怪?在我們自己修學過程當中,有有形的妖魔鬼怪、也有無形的妖魔鬼怪。無形的比喻說我們內心裏面不走正道,學習佛法不掌握正確的修學佛法,偏偏是跟那些世間上神神秘秘,鬼鬼神神、世間上各種各樣稀奇古怪,弄到佛門當中來明明叫你好好聽經聞法,好好持戒、好好利益衆生、好好對治煩惱,但是他學修往往跟這些不相幹。搞神通、搞外道,要去那那些增加自己執著、煩惱、我執,那些妖魔鬼怪、邪門歪道,統統弄進佛門當中來,我這也是信佛。就要把這些錯誤的方法要鑒別開來,要走老老實實正確的修行之道,不要搞那些神神鬼鬼。你要把這種方法走錯了,往往還不是學佛,所以說我們平時學佛要對治煩惱,把這個心要糾正過來,我們的心清淨了,你在家裏面也清淨。假如說自心不清淨,家裏面要整很多是非。不學佛還好,一學佛搞的神神叨叨的,人家一看形同精神病,這就完了,是不是。所以說要走正道,好好學佛,所以說這叫降服妖魔鬼怪。

  就有一類衆生他需要示現爲執金剛神的形象才能夠教化他,觀世音菩薩就現這種力士之身跟他講經說法,從而來調服于這類衆生。

  【無盡意!是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以種種形,遊諸國土,度脫衆生。是故汝等,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

  這就是總結了,贊歎觀世音菩薩的功德巍巍。上面從他的名號爲什麼叫做觀世音菩薩,還有執持觀世音菩薩名號有那些感應,有那些不可思議的事迹,最後觀世音菩薩度化衆生叁十二應身,各種各樣的應化之身,都無非不過是慈悲爲懷,救度衆生苦難、成就衆生的所需,方便示現,接引衆生同入佛門、共證佛果。這就是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叁十二應普門示現也就是表示觀世音菩薩他的慈悲之心、智慧之心,那是無微不至,度化的衆生無量無邊,所成就的功德巍巍如是。

  佛就這樣說,無盡意,這位觀世音大菩薩成就了如是的叁十二應身,他以無作妙力顯現種種身相,在一切國土中遊化、度脫衆生,所以你們應當精誠一心地供養觀世音菩薩。

  什麼叫無作妙力?這個要好好的講一講,平時我們大家都不知道什麼叫無作妙力。你受戒的時候,我們說叫無作戒體,修行顯化爲力量了,我們也說無作妙力,任運爲道。這就是從什麼地方講起來呢,這個無作,往往要從這個“作”當中養成的。你比喻說你受戒的時候,天天引領師帶著跟你講經說法,給你洗腦筋、換腦筋,把你那個世俗的習氣換成一個出家人的習氣,把那些世俗上的那些惡劣的習慣改成一個出家人的習慣,就包括要教你吃飯、穿衣、睡覺甚至大小便利,你看看都要整個的教過。他說我過了十七八年了,一二十年了我這些都沒學會嘛,不,原來你是世間心態,你吃飯世間人吃飯心態,抓住就得吃,不是長養貪心, 就是長養嗔恚心,拿著好吃的多吃點,什麼好吃的都朝自己嘴塞。你看那個一家人,坐在家裏面早飯、晚飯、中飯,每個人都朝自己嘴裏塞,沒有朝別人嘴裏塞的,凡是好吃的自己筷子,邊在吃飯眼睛邊看著那個好吃的,生怕人家夾完了自己沒有了。哪怕就是父母親、哪怕就是夫妻、哪怕就是兒女,你看看。如果沒有慈悲心、沒有關愛心的話,那僅僅是成就自私自利的,在吃飯過程當中他就長養這種貪心,是不是的。每一場吃飯都在長養貪心,如果你不長養貪心的就就長養嗔恚心。爲啥?天天都吃這個,沒有好吃的,這個心裏面老大不高興,每一次吃飯都在抱怨,你看看,他嗔恚心起不起來呀。他沒有考慮到人家做一頓飯出來不太容易,哪怕就是一粒飯、一顆菜、一碗湯、那麼容易就出來了,費盡千辛萬苦,有這樣吃的算你不錯了,家庭條件就只有這樣。但是他就不想,他就想人家都是又吃肉、又喝酒、山珍海味,我們家裏面就是青菜、蘿蔔菜、幹幹菜,呵呵,你的心理面那就時時刻刻不高興的心態他就起來了,你看看。這就是每頓飯都在長養嗔恚心,對不對。假如說你不增長貪心、不增長嗔恚心,他又在增長無記心。什麼叫無記心?不屬善也不屬惡,但是你吃飯的時候,心理面啥也不想,就癡癡呆呆的就像一個傻瓜,這叫無記心。這個無記心天天都在增長,世間上人做任何事情,一般都落入這叁種心態圈套,不落入貪心的圈套、他就落入嗔恚心的圈套、不落入嗔恚心的圈套、他就落入無記心的一種圈套。無記心就相當于愚癡心。所以說貪嗔癡這叁心,一般人我們行住坐臥、吃喝拉撒基本上逃離不了這叁種心,天天這樣熏修、天天這樣熏修,慢慢就養成習慣了,你比喻說開頭有一點貪心,天天都在增長貪心,慢慢這種貪心自然不自然的他就要起來。所以說由開頭的造作,到最後自然而然的顯現,他自然而然任運顯現,這個就叫“無作”。不需要你去想,不需要你努力的去製造,他就會出來。爲啥?養成習慣了,天長日久養成習慣了。所以說從負面來說,我們這些衆生就是

  無作的這種貪著之心任運現前,不用造作,這貪心、嗔恚心、愚癡心自然而然就現前,這個是負面的哦。

  要修行的話,從你初受戒,他就要把這些吃喝拉撒,全部要給你從新教過。用什麼心態?你要問出家人他就知道,還有那些咒語,早上聽到鍾聲要念咒語,趕緊起來。然後穿衣服有咒語、有起心動念的這些心裏的觀想,然後穿鞋下地了他也有咒語,然後入廁了進大小便利他也有…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記17》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