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智海法师宣讲)17
请大家一起合起掌来,跟我一起念;
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三称)
请大家翻到第九面;在三十二应过程当中,童男童女身说完了。下面;
【应以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现之而为说法。】
这一段是观世音菩萨应现于十类之身。天——就是说有几层天,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这三界都有相应的天。龙——也就是我们平时这个护法,你看那个龙树菩萨,他最初在佛教当中出家了学佛,看那个根本性的经典《四阿含》一看就会,看一般的大乘经典也一看就会,自己也就觉得这个佛法也没有多高深,佛法也没有多习气嘛,这些道理我们都懂。他还曾经谋发了这个,我自己独创一个教派,这样的一种想法。但是大龙菩萨知道他产生了这种贡高我慢的心,就把龙树菩萨接入龙宫当中去。我们今天很多人没有看过龙,认为这个是神话不存在,那实实在在天龙八部当中他就有存在。一接入龙宫以后;释迦牟尼佛讲的那些甚深微妙的大乘佛法、密乘佛法,都在龙宫当中了。这个龙树菩萨一看,哦;这大乘经典在这里,人世之间还不太容易看懂,那是龙。“夜叉”前面以讲过,他是轻捷鬼,跑得非常快、速度非常迅速。夜叉他分得有地行夜叉和空行夜叉、还有一种天行夜叉这三种,针对他所在的地方来为修不一样,是一种分别。“乾闼婆”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那些乐神译、帝释的乐神,也叫寻香神。为什么叫做寻香神?这个天帝释要听音乐的时候,他就燃起一种香,这个香气一普开来的时候,这个乾达婆闻香就来了,就为天帝释演奏音乐,所以说叫寻香神。天龙八部都有这种。
我看有一种修法当中,他就是以这种信心,以这种因果、出离、一心、这个三世道的修法好好来修,然后就燃一这种香,根据这种发心的不同,这个香就普熏十方,这个天龙八部闻香就来了,保护佛法,他说这个是非常灵验的。包括我们今天你要讲经、要做佛事,开头要唱一个香赞,炉香乍爇、戒定真香这些,一唱香赞的时候就把我们平时所修的这些,闻思修、戒定慧、这些功德用心来加持。这个香燃出去它就不仅仅是凡香了,而代入这种戒、定香、真香、解脱香、解脱知见香、五分真香。用我们自己的信心将这些五分真香功德、回向尽虚空遍法界,天龙八部他们也能够得益、十方诸佛、诸大菩萨、这些天龙八部、护法神众都知道,这叫信心啊。我们平时说信香一拜供十方,燃香是为什么?就是表达自己的信心,把这种信心要表达出来,平时我们在供香、供灯、供花、供水、供水果,这一切的一切他都有表法的含义,大家明不明白呀?哦,就明白哦。我们为什么要供香、为什么要供花,香花跟水果供起来究竟是什么作用呢?我们要理解,理解了他就自然不一样,香——是我们自己信香。灯——就表示光明、智慧,所以说把这些光明智慧,供养尽虚空遍法界。这个水,慈悲之水,我们说悲心普洒十方,用这些水洁净世界、滋润万物,用这些悲心利济众生,把这样的功德供养十方。这个花庄严世界,你看有因有果,有种子了以后在适当的条件之下开花结果。而我们供花是什么?一个方面就是用善因善果庄严这个世界,二一个方面有花了就要进行结果,我们用这些应行的善妙之形来供养尽虚空遍法界,而且把这些因缘的善法都回向于究竟的成佛果报,所以说它有这层含义,到最后结果用实实在在的证果来供养尽虚空遍法界。但这是理性上说的,用理性上供下施,就是成就我们自己的福德资粮,有福德才能开智慧,没有福德这种智慧开不了,所以说福慧双修。福慧双修。要叫我们得理还要勤修于世,这个事理要圆融,不能够偏搏。我们平时就是不融融,观世音菩萨修耳根圆通,圆通、圆通、圆满通达、圆融通达。我们在因地里面修行的时候也要注意这个,你看一般居士这个智慧稍微差一点,你跟他讲道理不太能够听的懂,不太能够听的进去,那么你只需要告诉他该怎么样做,这个事情上,他在做事情上他很能够做的到,虽然说不懂这个道理。烧香、供灯、供花等等一切,他都能够做到,恭敬佛菩萨、合掌顶礼,这些他都做的很好。但是要问道理的话他你一定能够懂了,那就是偏重于事项的修行。还一种智慧要好一点,他做什么事情都爱问个道理,从理性上进入。比喻说刚才我们说的这些道理,他能懂道理,但是懂了道理以后,以为这一切就是一个理性嘛,就是一个象征嘛,于是这个事情做不做无所谓,只要我们心理面有就是了,这个是什么?偏重于理性,在事项上有所欠缺,这个子还是不圆满。那我们向往的一种境界是什么?也就是事理圆融。什么叫事理圆融?做事情上,事情上断恶修善度众生,凡是应该做得起来的事情,我们都精进的去做,不要怕艰难、不要麻烦,不要以为得理就可以了,要在事情上做的很到位,仪轨上做的很准确,所以说在做事情的时候要面面具到、细致如微,但是光是这样够不够呢?还不够,如果说能够通达理性,一层又一层深奥玄妙的这些道理,我们都能够通达,依理而成事,这个事情就做圆满了。不仅仅是做事情哦,还能够懂道理,还能够开智慧。二一个方面理要圆融于事,你说你光懂一个道理,我们认为这一切的一切就是懂了道理就行了,往往这部分人在事行上又有所欠缺。懂道理事情上偏偏做不来,或者说不喜欢做,认为这个事情仅仅是让我们明了这个道理而已,在理性上他比较通达,在事项上比较欠缺,这个时间也不圆融。总要是理事结合起来,理事要圆融通达,通过做事不断的来显理,依理性不断的要落实在事行上,这个理性圆融不断的这样修,经常这样子修我们就很圆满了。
比喻说;你说苦,光懂这种苦的道理还不够,为什么苦啊?那我们往往就是因为这些攀缘之相,各种各样色、身、香、味、触、法,各种各样的外尘六尘相、引起我们虚妄分别动了,动了以后这个里面的这些烦恼、迷惑也就越来越厉害,然后我们在修行过程当中,救度还驾。要明了这些苦是我们唯心所造、唯识所现,都是我们自己心识显现出来的。那这个心识因什么而显现呢?因外境而显现、因事项而显现。所以说我们就要把这样的道理,要在事情上把他转过来,懂了道理以后就在六尘上用功。眼睛看色、耳朵听声、舌头尝味、身体接触、心里面想法,在这些六根六尘的接触过程当中能够救度还家,在事项上把这些道理要用起来。比喻说我们看外面的色相的时候,我们朝外面看迷失于是相,于是我们虚妄分别起来了。我们就在这个地方不朝外面攀缘,而要朝内在出发,有什么样的能见的心思,他所见的境相那就不一样。这个时间我们熏发一种因果心、出离心、菩提心、慈悲心,以这种事来看一切。外在我们看一个男的无记心,看一个女的也许有贪心,但是就把这种无记心、贪心、嗔恨心要把它转过来。转成什么?转成慈悲心,我们今天看他都是有如来佛性的,将来毕竟成佛的,多生累世都曾经做过我的父母亲的,都是于我有大恩德的,这样子你一看外面的众生,他原来的贪心、无记心没有了,他把它专转什么了?转成慈悲心、关爱心、这些菩提心、出离心,这就不一样了。以前你也在看,今天你也在看,但是内心一改变了,你所看的境相它就变化了,这叫救度还家。在眼睛看色相的时候是这样,耳朵听声音也是这样,以前听到任何一种声音,不是起嗔心、就是起贪心,嗔贪之心不起了他起无记心,而我们今天呢?不起无记心明明了了,那个声音就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他一点点的都帮助你修行,你看看,声尘也在帮助你在修行,都是佛法,都是道场,你要这样看的话,他不起烦恼了、不执著了、不起虚妄分别了,偏偏每一个声音都在锻炼我们,帮助我们修行,这是不是救度还家呢?救度还家。六根接触六尘的时候,你看看你内在的发心变了,思维习惯变了、理性变了,你也通达道理了嘛,所以说这一切的一切六根接触六尘的时候他就不一样了,就这样救度还家,把他转过来,一转过来的时候他就不一样了。所以说平时我们在烧香,等等一切,都要这个道理来通达,以自己的发心来明熏加被,来祈求诸佛,把这样事情不断做、不断做,我们的心自然而然他就转过来了。如果说你把这种道理,仅仅懂一点道理不在事项上熏修,往往一临事境的时候我们又被迷惑了,又在事项上着眼了,执著了。一临到事境的时候就把自心埋灭了,所以说一定要理事圆融这样子来,能够以这个理事圆融的真香熏修十方的时候,这个乾达婆他寻香而来,所以他叫寻香,乐神,帝释天的乐神。
“阿修罗”是非天,什么叫非天,就是我们上午所说的,他修善法的时候,他起一种嫉妒心、人我心、执著心、著相而求,嗔恚非常严重,往往是有天福没有天德,阿修罗经常与天上打架,为啥?就因为有嗔恚心非常严重,所以称之为非天。他就喜欢斗争。阿修罗;男的阿修罗长的奇丑无比,但是女的阿修罗她长的非常漂亮,就连那种天上都喜欢娶阿修罗,你看看。所以说这也是一个奇怪的一种现象。阿修罗就是嗔恚心、嫉妒心非常厉害,要争一个是非高下。所以说你行善积德,如果说没有把这个嗔恚心去掉、没有把这种嫉妒心去掉、人我心去掉的话,就很容易应行善而堕落于阿修罗,他还是善业成就的哦。依善业但是你内心夹杂有这些烦恼,烦恼没有取,到最后生为阿修罗。愿不愿意生在阿修罗当中?不愿意(大众)。所以说我们今天行善、学佛、为人处事,尽量的把这个阿修罗的嗔恚心、是非心、人我心、嫉妒心、这个要取掉。
“迦楼罗”就是大鹏金翅鸟,大鹏金翅鸟专以龙为食。你看他两只翅膀一扇的时候,这个大海海水为之分开,海里面的龙就现出来了,它就专门去吃这个龙。所以这个龙怕的不得了,它最后它也皈依佛法了,最后皈依佛的…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17》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