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記14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智海法師宣講)14

  【應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現梵王身而爲說法;應以帝釋身得度者,即現帝釋身而爲說法;應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自在天身而爲說法;應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大自在天身而爲說法;應以天大將軍身得度者,即現天大將軍身而爲說法;應以毘沙門身得度者,即現毘沙門身而爲說法。】

  這就現諸大天王這些身六天。就說是某一類衆生應該以某種天身才能夠教化他,觀世音菩薩他就化現爲這一種天來給他說法。你看這菩薩的能力很自在,想化現什麼境界他就化現什麼境界,你說要成佛觀世音菩薩就成佛給你看,你說要成菩薩他就變化爲菩薩顯現在你面前,你說你喜歡辟支佛他就變化成辟支佛來給你講經說法。隨喜你喜歡的他都有,百寶箱、如意寶藏、想化現什麼就化現什麼。這要有一種自在能力,沒有自在能力你能夠變化出來嗎?變化不出來,所以說上面叁聖之身是這 在六天之身也這樣。

  應以梵王身得度者,“梵王”是什麼?就是初禅天的色界初禅天大梵天王;這叫梵王。梵就是清淨,爲啥清淨?這個色界沒有欲界的這些各種各樣的欲望,雖然說沒有欲界的各種各樣的欲望。但是他還有分段的這種行色,所以叫做色界。那叫大梵天王者。

  應以帝釋身得度者,即現帝釋身而爲說法;“帝釋”是什麼?就是我們忉利天的天王,這個欲界的忉利天的天主,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玉皇大帝;他能夠主宰這個世間,我們認爲他就是上帝,你看看,他能夠主宰這叁千大千世界。其實哪裏是他主宰的,也不是他主宰的。

  應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自在天身而爲說法;這個“自在天”是欲界六重天他化自在天。

  應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大自在天身而爲說法;這個“大自在天”是色界究竟天,那叫大自在;這一天的天王叫大自在天王。

  應以天大將軍身得度者,即現天大將軍身而爲說法;什麼叫“天大將軍”?就是四大天王他有八大將軍,那就是天大將軍。比如韋馱天將他也是這個範圍之內。“毗沙門”就是四大天王的北方天王,就叫多聞天王。毗沙門天王。

  經文當中只列舉了這種六天,但是不是說觀世音菩薩只能夠示現這六種天。如果不然的話,觀世音菩薩利益衆生的能力那就非常有局限,所以經文例出六天,其實是以六天爲代表,實際上說的是觀世音菩薩能夠化現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所有的天、不管你那種形象他都能夠變化,都能夠應化。所以說這地方講到觀世音菩薩示化爲這些欲界、色界、無色界、諸天的形象、來給大家講經說法。

  像大梵天王、帝釋天王、這一類都是我們現在其他各宗教、外道所崇拜的一種對象。你說帝釋天那是上帝的,基督教、天主教、他就充當這個,他就認爲我們能夠生天堂那就很好了。像這個大梵天王那是色界初禅天,就那些喜歡四禅八定,他座禅、將來他就往生到那些色界,這就外道。他沒有跳出這叁界的輪回,喜歡在四禅八定當中認爲能夠入定,就能夠成就了。所以這些外道崇拜的對象。

  自在天還是一個魔天。所說你看他經常顯現這樣那樣的障礙,所以說你可見到觀世音菩薩他示現這些形象度化衆生,這是《普門品》示現。哪怕就在各種宗教、各種類外道當中觀世音菩薩都有化現,甚至在魔界裏面也有菩薩的化身。所以說我們今天不管是對人家其他宗教,還是那些修四禅八定、修氣功那些外道、還是那些魔,我們都要知道有的好多都是菩薩化現,你不能夠隨便毀謗,你要一種包容心,你要有一種菩提心來利益他,要幫助他。這樣子的話這個心態就算正確了。比如說很多外道他也供奉觀世音菩薩,不管他學不學佛,他也供養觀世音菩薩。你看道教他也供養觀世音菩薩,還有那些跳大神的,他也供養觀世音菩薩。甚至還有這些下陰、附體,那些他都供養觀世音菩薩,也念大士名號。這些都不是偶然,都是說明觀世音菩薩普門示現的威德力量,就給我們證明觀世音菩薩不僅僅是在佛教裏面有化身,到處都有化身。甚至說不定你今天出去遇上一個討口的,觀世音菩薩還能夠示現討口的,你要是看不起他就錯過菩薩了。所以是各類形象當中觀世音菩薩都有慈悲心,應化爲這樣的身形,來給衆生接近來講經說法、來度化他。

  我們現在假設觀世音菩薩示現爲一個天主教、基督教的修女、或者示現爲一個道士、或者示現爲印度教婆羅門。我們會怎麼對待他呢?我們會不會想觀世音菩薩他就入了外道,去做外道的事情了?不會。我們知道觀世音菩薩的根基、立定腳跟做人,他到那個地方是教化衆生而去的。所以他變化這些修女、道士、婆羅門等等,各種各樣的身形沒有什麼奇怪的。甚至觀世音菩薩還可以變化爲應顯這些屠夫、妓女、牛馬旁生這些都可以化現,爲什麼不能示現這些外道的身體呢、爲什麼不能示現爲其它宗教界人的士?如果不然的話,觀世音菩薩這種千百億化身那就缺少了很多幾類。所以說要看清楚。既然觀世音菩薩能夠示現這麼多的身體,去教化衆生,而我們應該以一種什麼樣的態度來對待這一切衆生呢?也要學習觀世音菩薩的慈悲。不要我們信了佛教了,看到其他衆生我們就不發慈悲心,你是信天主教的你走遠一點,我不理你。你是信道教的你走遠點,我不度化你。你是這樣的各種各樣的畜生,我一而不度化你。可不可以?不可以。這種慈悲之心他就有限量了。觀世音菩薩的慈悲之心沒有限量,只要能夠利益衆生,什麼身份都可以化現。甚至只要能夠利益衆生,哪怕是變化成一座連橋梁、一座房屋都可以應現,他只是一個變現的影像,就像那些穿衣化妝一樣。有一類衆生應該以外道或者說魔王的形象接引,于是觀世音菩薩不妨示現爲這樣的外道魔王的一種身份,逐步把這些外道魔王引上正路。如果只能夠現身爲佛身。你能夠化現爲魔身,只能夠現莊嚴相而不能夠現醜陋相,那就不算是自在無礙了,是不是。想自在無障礙的話,什麼現象都可以變現,什麼現象身份都可以示現,這個才叫做普門示現。所以說我們小的時候看那些西遊記孫悟空有七十二種變化,七十二種。無量百千萬億種變化,你要做了菩薩能夠這樣,這個叫做普門示現,所以說“叁十二應”身表達了觀世音菩薩,他修這種方便波羅蜜多達到登峰造極的成就,呀是觀世音菩薩慈悲到極點的表現。

  在《維摩诘經·不思議品》當中他就有一段;“維摩诘大居士對大迦葉的開示,維摩诘居士就跟大迦葉說:仁者!十方無量阿僧祇世界中作魔王者,有許多都是住不思議解脫的菩薩,以方便故,教化衆生,現作魔王。示現魔王身份的菩薩,不但不被魔衆擾亂,而且能如法教化魔衆。”這是因爲必須示現爲魔王身份才能感化他們,所以這些菩薩這樣子方便示現。這又一次證明了菩薩隨類示現普門救度衆生,他這種慈悲就是這樣沒有障礙。

  我們回想一下前面,無盡意菩薩請問:觀世音是怎樣遊化世間、怎麼樣說法利生、他的方便妙力達到了什麼樣的境界?佛就以這“叁十二應”來回答他。這個回答看來表面上容易懂,實際上裏面的內涵非常難以思議、非常深妙,可以說深妙到極點。爲什麼說剛是這一品就可以代表整個《法華經》呢?要理解這種道理。我們說成佛的《法華》,在《法華經》當中,釋迦牟尼佛講了很多的經典,從最初成道一直四十九年說法,這個世間是左說右說、顯說密說、大說小說,叁藏十二部經典,什麼經典都有,是不是。講人天福報的、講因果報應的,講四谛十二因緣的、講出離心小乘佛教的、乃至講大乘發菩提心、四攝六度的、乃至講密教的,這些經典多不多?今天如果說組織起來的話,都要把我們人嚇一跳。你到藏經樓,叁藏十二部經典有好多,光是拿出一部大藏經來,那就是像磚頭一樣,說要把一部一部經的看完。很多在家人就伸舌頭了,哎呀;這個經怎麼能看的完呀,而且我們每看一部經就執著一部經,他要看了《無量壽經》,《無量壽經》就是最好的,其他經典都不要了。有的看了《楞嚴經》,《楞嚴經》是最好的,其它經典都不去記它。看一部就執著一部、看一部就執著一部,他學什麼就執著什麼。就沒有一個寬廣的胸懷。《法華經》裏面佛就告訴我們,告訴我們這些衆生,佛說的一切經典沒有不妙的。不管是講人天福報的、還是講小乘法的、講大乘法的、講密教的哪一樣不妙呀,哪一樣都是幫助我們成佛的。所以衆生形形色色千差萬別,佛說法也就是隨機應現、隨機說法那也是無量無邊。所以說這些寶貝都不得了,我們不要隨便毀謗。你拿著這本經,這本經就最好,那本經就不行,這樣子的話就毀謗了。要理解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一代說法,不管怎麼說,非常美妙說法、都是非常寶貴的說法,都不應該去毀謗,聽懂了嗎?聽懂了(大衆)。

  爲什麼不可以毀謗?觀世音菩薩就以身示現給我們所說的,今天他講的還是佛法,人天乘、聲聞乘、圓覺乘、菩薩乘、這些都還是佛法。假如說像觀世音菩薩示現爲外道,那也不要去毀謗別人,既然示現爲外道他能夠教化外道,那是度化衆生成佛,爲什麼要毀謗他呢?更不要說在佛法當中,針對什麼根基的衆生他就講什麼樣的佛法,你要毀謗了這個罪過那就無量無邊。看一看古代的高僧大德去求取的這叁藏十二部經典時候,容不容易?不容易啊!九死一生。以前的交通不比我們現在方便,現在有時候坐飛機、坐個宇宙飛船一下子就跑過去了,以前沒有這些交通工具,自己要走路。那時候環境又比較惡劣,要走到西域去取經,能夠把真經取回來,去了幾十個人回來有一個人算不錯了。你看那個法顯法師,西去取經邀約了幾十個人,但是去的都死在路上了,回來就只有他一個人,容不容易?不太容易。既然這些祖師大德經過辛萬苦才把這些經典取回來。我們今天確任意在那兒包庇,這本最好,那本經要不得。這本經最高、那本經不得行。你說你這樣是不是罪過啊?這罪過很大呀…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記14》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