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記12▪P3

  ..續本文上一頁心也是這樣,你要將就他慣了、放逸慣了,將來你要想改變他不太容易,改變不過來。所以說這種貪心的煩惱是這樣,嗔恚心、愚癡心也是這樣。是不是。你說你嗔恚心,當有嗔恚心時候,你也是先不忙發火,數過十下,念十聲觀世音菩薩,你再發火,那時候你在發火,養成這種習慣。你說你不發脾氣過不得,允許你發脾氣,但是你不要馬上就發,遇上這些火氣來了,念十聲觀世音菩薩,然後你再發脾氣,哈哈,養成習慣。(大衆鼓掌)。所以說在現實過程當中,我們有所對治他就不一樣了,念了十聲觀世音菩薩再發脾氣,你有脾氣你就發嘛,一般念了十聲觀世音菩薩呀,那個脾氣慢慢也就沒有了,想發也不發了,是吧。好下面;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饒益,是故衆生常應心念。】

  這就是總結,既然觀世音菩薩有這樣的威神力量,我們持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能遠離貪心、嗔心、愚癡心這根本叁毒,佛在這個地方又叫無盡意菩薩來提示他說:觀世音菩薩具有這樣的大威神力,對于衆生有很深、很多的饒益。所以說我們現前的衆生、盡虛空遍法界應所有衆生都應當要時常、至誠懇切的深心稱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名號。

  什麼叫“大威神力”?這個地方所說的“如是等大威力”。在前面我們已經講過,“威”就是威德力量,有這種威德力量他能夠把其他的一切克服,而其他的一切力量不能夠阻擋,這就是講觀世音菩薩他的加被力量當下就能進入到衆生心中,能夠排除一切障礙,比閃電還要快,當觀世音菩薩這種慈悲力量發出來時候,有什麼能夠障礙他呢?沒有什麼能障礙他。或者說衆生心中的煩惱就是那種非常堅固的冰層一樣,但是觀世音菩薩這種大威神力就像太陽的強光,再硬的這種冰他也能消融,這就叫威德。“神”就是不可思義,你說你要想觀世音菩薩的這種力量怎麼出來的,不可思議。言語道斷,心行寂滅,好好的用功,要在那兒虛妄分別,在那想過去、想過來,不是我們今天所分別的出來的。所以說有至誠懇切的信心你安靜可以。這種佛力的境界,像凡夫、聲緣、緣覺、其他的一般菩薩根本沒有辦法無法衡量它有多深、有多微妙。這是凡夫、阿羅漢、學道菩薩所沒有辦法比的,這就叫“大”。摩诃薩他自然有摩诃薩的一種絕招,他都是力量、願力、修行、感應都要超過平常的境界。觀世音菩薩的威神之力能讓苦惱衆生遠離于外在七災、內在離叁毒,這就是把前面講的給我們總結一些。這些原本在衆生份上極難達到的一種境界,那麼依靠觀世音菩薩的加持輕而易舉就能夠達成了,這就說明觀世音菩薩的威神力量的的確確不可思議。

  我們說觀世音菩薩這些威神力量對于衆生多所饒益,什麼叫“多所饒益”?利益太多了,能夠讓人遠離叁毒,貪嗔癡叁種根本煩惱能夠對,這難道不是多所饒益嘛。我們今天學習一切佛法,實際上就是要對治這些煩惱,把這些煩惱對治了,我們那種錯誤的思維習慣才能夠糾正過來,把這些錯誤分別思維習慣能夠糾正過來了,我們自然而然就不造業了,不造業將來就沒有生死輪回,就沒有痛苦了,你說這些是不是多所饒益啊?他能夠從心上根本的利益衆生。如果是只利益外境,不利益我們內在的心,那就不是多所饒益。今天給你十萬塊錢,你十萬塊錢用完就沒有了,只利益一時,不利益長遠,也不是多所饒益;只從枝末上利益。古顔話說的好,就說那些老人,你留下萬貫家財,不如留下兒女能夠掙錢養家糊口的本領,對不對。你給他留下萬貫家財就這知道享受,只知道當敗家子,敗完了他自己也不能掙錢,今天你能夠教掙錢養家糊口的本領,那怕你就是沒有給他錢,但是餓不住他,是不是這樣?是(大衆)。菩薩多所饒益的話,你說外在這些所有困難都給你解決了,我看菩薩也不是多所饒益,只能夠養成我們自己的依賴心,我們今天人就是太依賴菩薩了,依賴的來,他吃飯他都跟菩薩你喂我嘛,睡覺、菩薩你幫我睡嘛。可不可能?不可能的嘛。我們自己要做的事情一定要自己做,就要把我們自己自尊自重要培養出來,幫助我們能自愛自重、幫助我們能夠遠離貪心、遠離嗔恚心、遠離愚癡心,這個就是多所饒益,就是根本利益。你看世間上在講先進文化、叁個代表,代表根本利益。什麼叫跟本利益?利益要從根本上講,他叫根本利益。如果利益不從根本上講,他就只是指拇利益。所以你拿這個觀念,光學了道理,你出去給他們講他家給你大拇指、贊歎。佛家講的就是透徹,世間上給他說根本利益,什麼叫跟根本利益?不知道。誰能夠代表利益,真正能夠從這些救苦救難當中來利益衆生、來利益老百姓,真正能夠從根本上對治我們自己的貪心、嗔恚心、愚癡心,你說利益來不來啊?一定來嘛。所以說觀世音菩薩多所饒益,他是從根本利益我們,他不是只利益一時而是要利益長遠。如果說我們有信心了,能夠對治這種貪嗔癡慢疑煩惱以後,他盡未來際我們這種善根都能夠增長。這個是根本利益。

  那麼稱念觀世音菩薩萬德名號呢?能夠讓我們從根本上遠離貪心、嗔恚心、愚癡心,深信因果,忍辱一切坎坷磨難,我們都能經曆,而且能夠布施供養,以自己修行、以自己智慧、以自己修行的力量來回向盡虛空遍法界衆生。所以他能對治這些根本煩惱,這就是從根本上遠離痛苦因緣。如果說根本煩惱一遠離了,質膜煩惱他也就不會生起來了,因上我們遠離了,果上那些結果痛苦他也就遠離了,輪回生死也就遠離了。無量劫的那些生死輪回、相續的苦難都能夠遠離,這就是幫助我們得到永遠的安甯,你說是不是多所饒益啊?這就是多所饒益。所以說你要看看觀世音菩薩名號能夠加持我們、能夠得到多少功德。把這些功德多想一想,在心地裏面反反複複思維。就像母親小的時候怎麼關心我們、怎麼愛護我們。我們經常要念到,念到這些父母親恩德。菩薩對我們有這麼樣的一種利益,有這麼多的一種利益、有這麼長時間的利益、有這麼多根本利益,我們就要反反複複的去想,你想一遍的時候那不一樣,想二遍、叁遍、四遍、五遍、這個心就牢牢的把菩薩功德記住了。當你想起這些事情的時候,那就非常感恩、非常高興、非常歡喜,我們對于菩薩就越來越恭敬。

  “是故衆生常應心念”,就說你要憶念這些恩德時候,你才能常念觀世音菩薩,那麼我們稱念觀世音菩薩消除苦難他才具有大力量,內心越是憶念觀世音菩薩的這些功德、越是憶念這些恩德,我們越容易發起自己虔誠懇切之心,自心虔誠懇切之心越是深刻 我們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力量就是越是具足,力量越具足,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的力量就是越來越大。所以觀世音菩薩他的力量發揮到幾分。開關還是在我們手裏面,你的虔誠有多少,你的至誠懇切有多少。所以說我們要讓觀世音菩薩的大威德神力徹底顯發出來,不要讓他有一絲遺憾。如果說我們不虔誠,得不到大的感應,觀世音菩薩就很遺憾,本來想很大得救度你的,結果你不虔誠、你不恭敬,你只能夠得到一點點利益,可不可惜啊?非常可惜。所以說應該要常念觀世音菩薩。這就是佛對于無盡菩薩、對于我們都是很重要的一個囑咐。

  觀世音菩薩聖號就如同那種如意寶珠,她能夠去除黑暗、能夠去除愚癡、能夠消滅這種煩惱、熱惱。我們把觀世音菩薩的名號放在我們自己心田當中,日日夜夜執持不忘,一有空就念、一有空就念,要讓她在我們自己心裏面生根,所以說在我們心理面一念一念地用觀世音菩薩萬德名號,來轉化我們自己身心世界,潛移默化他就能夠讓我們身心世界不斷的得到轉變。經書當中取這麼一個例子,那個澄清水珠,丟在這個水裏面去了,水就爲之清淨了,對不對?觀世音菩薩也是這樣像澄清水珠一樣。我們的心是虛妄心、是亂心,但是至誠懇切的稱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我們的心就被這顆澄清水珠轉化過來。觀世音菩薩的名號一入我們心田,我們的心就被轉化,我們自己的業也能夠轉化。包括我們外面所遇到的一切環境他也能徹底轉化,這個是很殊勝的喲。山河大地、器界法身、身心世界、身口意叁業都能夠轉變。你yao9這樣修的話,這個是無上甚深的秘法,冥冥之中我們要得到很多很多的利益。就由于聖號不可思議的淨心作用,能讓我們增加福慧,福報能夠增加、智慧能夠開啓、能夠消除業障、能夠斷除我們自己煩惱,于是我們的心就變得柔和、慈悲、甯靜。這是學佛的一種共目。

  “常應心念”是要求我們的“心念、常念”。一個是用心念、一個是常常念,口念心不念,喊破喉嚨也枉然,所以說心不在焉的念那就玩笑了。淨天老法師講一個故事,給大家笑一笑,他說他到富縣,他是陝西人,他到富縣一個居士家裏去,這個居士家在農村,他正在那拜佛,邊拜佛就聽到豬圈裏的豬在叫,她就一邊拜一邊就叫她媳婦了,媳婦呀;快給那個豬加點豬草啊,剛好這個師父就走到門口了,你是在拜佛還是在喂豬呢?哈哈(大衆笑)。你看看,口念心不念了,心不在焉,對不對?這就是一笑話,我們不要這樣哦。有的人他要開玩笑,師父;我聽經可不可以看電視,那你既看電視又聽經的,又怎麼看呢?兩邊都會幹擾,是不是?乃至心理面被電視一執著了,也許就只聽到電視裏面的聲音,根本聽不到講經的聲音。所以說要從內心理面來念,不從內心理面來念這種感應是很出現的。關鍵是心要時時刻刻對觀世音菩薩聖號憶持不忘。“常念”就是晝夜堅持,天天堅持,一天堅持、一年堅持、一輩子堅持、要養成習慣。要等到念得純熟的時候,就發心我們的心自然而然他都能夠念,睡覺他都能夠念,能不能夠?能(大衆)。所以說要念,不念他是不成功。把我們自己身心世界就和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名號要徹底打成一片,這樣子;我們的心就和觀世音菩薩的聖心、慈悲心連在一起。我們就時時都沐浴在觀世音菩薩的慈悲之光當中,念念之間都有感應,他怎麼能夠…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記12》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