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記9▪P2

  ..續本文上一頁全部放下,破釜沈舟的心、背水一戰,全身心地皈命、投靠大慈大悲廣大靈感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拼命地向菩薩求救,菩薩無爲心中他的大慈悲心是普遍的,他一定能夠現大神通,我們當下就能夠脫離這些劫難。在這些生命攸關的時刻,能夠拿出像落水的娃娃向母親呼救的這種勁頭,心中沒有任何其它想法,唯一只想慈母,邊掙紮邊聲嘶力竭的呼喚母親。這個母親一聽這個兒子的呼叫聲,她跑的比什麼都要快。

  講一個故事,說是有個娃娃,還有個什麼電影,專門講這個真實的故事;說一個母親,她養一個孩子,這孩子還很小,但是每天早上起來,這個母親就把這個小孩侍候的差不多了,就出去買菜。那天她就出去了,把這個小孩侍候好以後,他就出去買菜做事情去了。但是等她這個菜買回來以後,走到快要到自家門前的時候,擡頭一看,她家在七樓。一看這個小孩爬上窗臺去了,這個窗戶都拉看了。哎呀;這個母親焦急的不得了,你跟他喊話,這個小孩也許聽不懂,跟他做手勢,快進去、快進去。這小孩也看不清楚這個手勢,看到母親在招手,以爲是叫他趕緊跳下去,這個小孩就從窗臺撲下去。這個母親一看嚇壞了,把這菜一丟,叁步拼成幾步,立馬飛身前進。在這個小孩還沒有落地的時候,把這小孩接在懷裏。最後人家看這距離,人家就驚奇了,這麼遠的距離你當時是怎麼跑過來的。最後讓她以最快的速度跑,再來一次,你在以最快的速度跑,這種速度可以當世界長跑冠軍了,短跑冠軍。長跑冠軍、短跑冠軍也跑不過來。結果你這個母親做到了,他怎麼做到的。就是因爲慈母愛子的這種心,你看母親愛兒子的這些心,她能夠急切到這麼迅速,平時發揮不出來的這種速度,甚至比世界冠軍跑的還厲害。最後人家再讓她做這種試驗的時候,再也跑不來了。人家就跟她說,除非在出現這種情形,再把她的孩子放在窗臺上,要掉下去了,這種情形她差不多她再來。但是誰能拿這種做試驗呢?是吧。哈哈。這個事例就說明這個母親愛兒子的心非常急切,連母親都是這樣。

  那觀世音菩薩不知道超過母親多少倍,多身累世當中修行慈悲心,他這種慈悲心遠遠超過現世的這些母親。她會無動于衷嗎?她會不緊不慢、慢條斯理嗎?絕對不會的。就連慈母一定是心急如焚、悲痛萬分。她悲嚎著、呼叫著、一邊飛速地奔向自己的孩子,起救自己的孩子。一個悲心有限、力量非常薄弱的凡夫母親,都會有如此偉大的舉動。想一想圓滿了大悲心的觀世音菩薩,他救度衆生的力量那就更具足了,因爲他從無量劫前就發下了無量無盡的、救苦救難的慈悲大願,無量劫中就緣我們這些衆生無邊苦海,日日夜夜修習這些慈悲心、修習救度衆生。這種慈悲心就成了他一種本性,救度衆生成爲他這種本能。所以說他這種慈悲可以說是叁世諸佛的總集。他的智慧、他的能力、都是叁世諸佛的總集,尤其他的無緣大,那可以說是深廣如大海。深就像大海一樣的深,廣就像虛空一樣的廣,普被十方叁世一切衆生有情。他把這些衆生都平等看成自己的孩子,憐憫慈悲于我們,所以說不知道超過現在的母親多少倍,就像那種磁鐵一樣,念念之間他的本性就是吸引那些衆生,菩薩他這種慈悲念念之間就是救度衆生。觀世音菩薩二六時中,任運這種悲心來看待我們這些衆生,來救度我們這些衆生,他的身體沒有一刻離開過我們。上午已經把這個道理詳細的講過了,實際上時時刻刻不離我們。救援的手一直伸向我們,只要我們能夠伸出求救的手,你就一定能夠得救。

  我們在生死關頭拼了命地向觀音菩薩呼喚求救,觀世音菩薩的天耳聽得清清楚楚,天眼看得明明白白,當下就會施展神通,救拔一切苦難。所以說;我們從現在起就要把一切的一切都交付給觀世音菩薩,這個最親最親的慈母,包括我們自己最珍愛的生命,都要交給觀世音菩薩。向觀世音菩薩祈禱:勝過我們自己慈母的觀世音菩薩啊!從今以後再也不求任何皈依之處、再也不求救護處、我們再也沒什麼指望了,今天我的苦樂唯您老人家知道,我的安危唯您老人家知道,我的一切交付給您安排。我能夠做的就只是想想您觀世音菩薩、念觀世音菩薩、憶念觀世音菩薩、稱誦您老人家的名號,我們以至誠懇切心、全身心的靠定觀世音菩薩,這樣來念的時候一定能夠至誠感應。所以說觀世音菩薩他是這樣的慈悲。就靠我們自己那個心能不能夠至誠懇切,念觀世音菩薩的這樣,其實念阿彌陀佛是不是這樣,也是這樣。你念佛的時候不能夠放下一切,那就不能夠至誠懇切,不能夠看穿紅塵,這個修道的心也就提不起來。我們念諸佛菩薩的名號,就要有這種狀態,時時刻刻祈禱于諸佛菩薩。我們在世間上應當以這種心來稱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名號!

  那麼世間上他有許許多多的險路,我們也看到過,我們也聽到過。這些險路不用說親自走在上面,即使做爲旁觀的人,我們在邊上一看他也是膽戰心驚的。但是這些還算不了什麼,最險惡的路你們知道在哪裏嗎?知不知道?世間上再險惡的路都不算險惡。最險惡的路是什麼?生死大道路、是不是?世間上在危險頂多出現幾個毛賊嘛,對不對?你殺得了我的生命,你殺不了我的法身慧命啊!那個並不恐懼。人家爲什麼來搶你的東西?爲什麼來殺你的身體呢?還是因爲往昔時候我們造這種業,才遇上這些。其實沒有業的時候,想遇也遇也不上,造了這樣的業,你想躲也躲不掉,沒有這樣的業,你想遇也遇不上,是不是。你說有什麼恐懼的。但是這個世間上的再恐懼都不算恐懼。最恐懼的路就是這生死大路,爲啥最恐懼呢?因爲一口氣不來,我們要生到什麼地方呢?要死到什麼地方呢?完全不知道。如果說墮落于那些地獄了,那個地獄裏面所受的苦比我們今天在世間上所受的任何苦難,不知道要強的多少倍。你說你從高山上掉下來了,頂多摔死一次嘛,這一輩子我就交代了。但是地獄裏面何止一次啊,受苦無間,不斷的重複受這樣的苦,一直到你的業了結爲止。我們的業沒有了結,那這種苦就永遠就沒有結束。你看我們今天的地獄的苦,那就是這樣哦。如果我們一口氣不來,沒有念佛、沒有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在生死道路當中自己把持不定,這個生死的周圍太危險了。你不要說地獄裏面了,變爲餓鬼、要吃的沒吃的、要喝的沒喝的、肚皮大如山、咽喉細如真針,任何吃的東西一到我們嘴邊他就變成火炭了,吃也吃不了。有很多人沒有嘗過餓鬼的滋味,嘗過沒有。(大衆笑)哈哈。嘗過也忘掉了。往昔時候在餓鬼當中嘗過那種滋味,過來你就忘掉了,但是可以體驗體驗,有人說;這個不體驗、這個太恐懼了不體驗。可以體驗體驗,在人間就可以體驗。不要說墮落到餓鬼當中去了,今天就叫你一天吃一頓,有的人就餓的哇哇叫,哎呀;不得了,這餓的不行了,要吃東西了,你看看,你那一天不吃看看。很多人都受不了,是不是。你看我們出家人,一般持戒的出家人,或者說過午不食,日中一食這些,這是正當的。但是我們現在好多堅持不下來,找種種借口,我們晚上就要吃藥食了,吃要食要慚愧心來吃,不然的話我們天天犯戒還沒有這種慚愧心。那可以體驗體驗,我們在家居士你也可以學一學,持八觀齋戒。這持齋就是過午不食,那叫齋。並不是大家所說的吃素就叫吃齋,不一定。吃素是吃素,吃齋是吃齋,要把這兩個概念分的清楚,大家分得清楚嗎?分得清楚(大衆)。過無不食那就叫吃齋。你可以試驗試驗,來受持八觀齋戒,一天當中來過六齋日、十齋日來持八觀齋戒,來體驗體驗,究竟晚上不吃飯是一種什麼滋味,稍微嘗一嘗那個饑餓的味道,你就可以多而不少能夠知道一點餓鬼的那種果報,看將來你墮在餓鬼當中那是想吃根本吃不到,不僅僅是一天你吃不到,而是多生累劫你都要遭受到這種餓鬼報應,吃不到。長期就是一種饑餓的感覺,你看看那種感覺是什麼?所以說那種餓鬼,我們墮落到那些餓鬼道去的。

  再說畜生道,看看我們身邊的那些畜生,苦不苦啊?苦啊,冬天了人家也沒有衣服穿,沒有房子住、也沒有小汽車開、還得要四條腿走路、然後有東西了沒有起動機,還得用肩扛背磨,這樣去下苦力,但是吃的什麼呢?吃的是一些草,到最後還免不了被人殺來充腹。各種各樣的畜生果報,我們從自己身邊好好的觀察一下你就知道,這是叁惡道,在叁界六道生死輪回當中,如說我們不能了脫生死,最苦的就是叁惡道,就這個人間,我們生而爲人他要有善業,人、天、修羅、這都要有善業,沒有善業你還當不了,人、天、阿修羅這叁者都是叁種善業所投生的,沒有善業還不行。你看生而爲人,這就善業了嘛,但是苦不苦啊,照樣苦,無窮無間的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種種欲望、心比天高、哪一樣不苦啊,哪一樣都苦。那個阿修羅嗔恨心非常嚴重,他是怎麼來的,就是行善積德的時候他的內心沒有叁輪體空的心,而是有有嫉妒心,看誰比我學法比我好了他就嫉妒,看誰布施的錢財多了,他也嫉妒,不管幹什麼他就想跟人家比一個高下,嫉妒心。這個心因爲行善而嫉妒這就是染汙善業,將來雖然說你有善業、你有福報,但是阿修羅,爭強鬥勝我們今天人間有沒有,這樣的人很多。所以說沒有解決這種生死大事,一直到叁界六道生死輪回當中,這個最爲險惡的,一旦在這個輪回道路當中,那什麼時間能夠脫離呢?很糟糕。一會爲人、一會爲鬼、一會爲畜生,今天鑽進牛胎、明天有鑽進豬胎,這樣死、生來死去,痛苦無邊,是不是這個生死輪回大道就是危險的呢?這就是最危險的,在生死大道當中他的怨賊我們認識的清楚嗎?好多都認識不清楚。

  你比喻說眼睛,你能夠看經書他能夠增長智慧,能夠看諸佛菩薩,難夠看觀世音菩薩,這能夠增長善業。但是有怨家、有強盜、把你這些寶貝全部給你偷走,什麼樣的冤家對頭呢?色境;外面種種外境,你眼睛一盯上,這眼睛就轉不開…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記9》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