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人家打堆,人家不願意跟你打堆。說白了就是不給你機會。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成見。這種成見是最害人的。所以說也不符合佛法。佛法就是要教我們把這些成見要抛開,對這些罪惡衆生更應該憐憫,更應當救護,再進一步來說。國法有的時候他也未必都是合理的。是不是?你看在法律當中,你以爲法律當中人人平等。很多管事,比喻說那些腰斬呀,車裂呀,淩遲呀。好多這些刑罰。都是那些酷刑呀。比如說稍微犯個錯。懷疑你已犯錯,今天被抓進去了。原則上說,道理上說,我們都要慈悲心。不能夠用嚴刑拷打,但是,說是這樣說。其實你進去了才知道,是不是那樣慈悲?在嚴刑拷打之下,很多人是受不了的。有的人他就要說這些事情。所以說,這些酷刑。還有很多。罪犯不說,哪怕是合法的刑罰。如果說犯人能夠念觀世音菩薩。這說明他也已經有悔過自新的念頭。對不對?如果說觀世音菩薩因爲他稱念觀世音菩薩而救度他。從此以後呢,他也會改惡行善。再進一步說。許多人犯錯,都是一時糊塗而鑄成的千古大錯。如果能夠給他一個改過自新的一種機會。會比那些沒有犯錯沒有犯罪的人他們更加珍惜人生。你以爲沒有犯過錯的人他永遠都好啊?不一定。你看人群當中,你看單位當中,你看家裏面。沒有犯錯的人老是居功自傲。是吧?你看,我從來沒有犯過錯。但是犯過錯的人呢,隨時隨地都警小慎微。哎呀,我是犯過錯的人那,我對不起大家。對不對?做事情,往往比別人還要兢兢業業。所以說,這種事情,你要理解。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錯能改,這就是好事情。總要給人家改正錯誤的機會。如果說能讓人家改。能救他了,他犯了錯,能把他教育過來。更能珍惜。
那我們這些衆生呢。也是業力投生在娑婆世界的衆生。其實都是罪人。你以爲我們好的很那?無業不生娑婆。什麼叫無業不生娑婆?沒有犯錯,你就不會生在娑婆世界裏面。沒有犯錯你早就作佛了。成菩薩了,成佛了。今天我們還是凡夫,說明我們還是犯錯。來受報的、來忏悔的、來改正錯誤的。是不是?那麼我們這一原因。你說菩薩該不該救度我們呢?該不該呢?該!(大衆)。該嘛。救度人家你就要分一個他是犯過錯的。不應該救他。那我們犯了再多的錯誤,你也要想求救。觀世音菩薩趕緊救我,不要去救他呀。他是罪有應得,我是冤枉的。只有你冤枉呀?別人就不冤枉呀?都要有一個平等心。對不對?同樣,我們在放生的時候呢。不但要救這些牛馬豬羊,這些素食性動物,而且還要救蛇等肉食動物。有很多人他就想不通了。有很多人放蛇,甚至那種毒蛇,他也放在那。然後很多人怕蛇。我就很怕蛇,所以他們一放蛇的時候,我就小心謹慎。不敢出去,出去一踩到蛇,它就是不咬我也要嚇我個半死。很多人都這樣。有的人就開始抱怨了。你放蛇嘛,你放那個善良的蛇嘛。這個不善良的蛇,咬人的蛇你就不要放嘛。這也是不平等心。要有平等心,不管你是素食動物還是肉食動物,都要放。
總之,佛法的情懷,就是要平等地對待一切衆生。不管是善的衆生也好,惡的衆生也好,我們都要平等地度化衆生。這個就是平等心。這就符合慈悲情懷,符合佛法的這種道理。要學習這種哦。講這麼多,就是要把你的慈悲心、平等心學出來。如果不學出來,光是要叫觀世音菩薩救度我們。有的時間,我們的心在學習這些經法的時候,沒有開智慧。有障礙,所得的利益就非常少。一個方面能夠得到救度,二一個方面能夠進一步朝更圓滿、更實際、更真實的般若法理當中能夠深進。這些道理能懂了,得到的這些利益也就更深刻。
我們講的法,他有四種方面的利益。“四悉檀”給大家講過。隨其能力,能夠得到多少就爭取多少。你說你不能夠生善。你至少能夠歡喜。對不對?你說你不能夠滅惡,至少你能夠做善事。對不對?你說你不能夠開悟,至少你能夠把善事做起來,惡事退置下去。進一步,四個方面的道理你都能夠得到。四個方面的利益都能得到,那多好啊。那就更圓滿。
下面呢。講幾則故事。來證明觀世音菩薩他這種感應啊。非常靈驗。在《感應錄上》,就記載,從前有一對夫婦。他們皈依了叁寶,信奉觀世音菩薩。有一天這個丈夫被人誣陷。誣陷爲強盜,官府到處追捕。她的丈夫聞風而逃,就逃到外地去了。這個官府把這個丈夫逮不了,就把他的妻子逮進監獄。閉在監獄裏面,铐上腳鐐手铐。有一天,這個監獄裏面著火了。就把這些犯人都押到路邊上。恰巧這個時間,就走過來一個和尚。他的妻子就大聲叫:師父,救救我!因爲她信佛的嘛,信佛的見了這些出家的師父,自然有一種親切感。一見了和尚就喊師父救救我。正好這個師父回過頭一看,不是別人。正是她的皈依師父。這個和尚就告訴她,我沒有別的辦法救你,你對觀世音菩薩的信心,平時你是念觀世音菩薩。你信奉觀世音菩薩,你這個信心很大呀。你怎麼忘了觀世音菩薩千處祈求千處應呢?你叫我救你我是凡夫,我沒有別的辦法。觀世音菩薩有辦法呀。只要你一心一意稱念南無觀世音菩薩。那菩薩一定會救你的。這個女居士呢。她聽了師父的開示,豁然開悟。也就在那虔虔誠誠地念了叁天叁夜。說也奇怪,她這些手铐腳鐐,念了叁天叁夜後,自動地斷掉了。看守的這些獄卒還在呀,她也不敢逃走。突然空中有聲音叫她:快走!她睜眼看著那監獄的門也自動打開了。她就從監獄當中逃走了。跑了兩叁裏路,就碰到一個人。仔細一看,原來是自己的丈夫。你看看,兩個人都很感歎。觀世音菩薩的一種加被,居然有這樣的靈驗。被人誣陷。遭了這個牢獄之災了,求觀世音菩薩,而解脫了這種牢獄之災了。
唐朝時候,黃巢作亂的時候,杭州還有十幾個人。被朝廷當作黃巢的亂黨逮捕了。當時天色已經黑了,沒有來得及押到監獄裏面。就暫時借住在一個寺廟裏面。這犯人都被關在這種大籠子裏面,其中有一個人他是無辜的。就是被懷疑是黃巢的亂黨,被抓起來了。關在寺廟裏面,寺廟裏面有和尚,這個和尚就在月光之下。出來念觀世音菩薩聖號,這些人就在那喊:師父呀,救救我們吧。這些和尚就告訴他們:你一心稱念南無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靈感無比,好好地念觀世音菩薩,就可得救。其他衆人的心都很惡劣。認爲只有打開木籠子才可以逃出來嘛,我叫你這個和尚救我,把這個木籠子的門打開不就行了嗎?你不打開,你叫我念觀世音菩薩,念觀世音菩薩有啥用呢?那些人就不信,唯獨那個被冤枉的那個人他相信和尚的話,誠心誠意地念了一個晚上。第二天,說來也奇怪,腳鐐手铐恰好就少了一幅。無形當中,這個人就免受這種鐐铐加鎖之苦。別的人都戴上了腳鐐手铐,唯他一個人沒有戴上腳鐐手铐。經過法官一審問,然後知道他是無辜的。就把他釋放了,放回家去了。你看看,這兩個都是無辜被人冤枉。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免了這種牢獄之災。
那是有形的腳鐐手铐,還有無形的腳鐐手铐。大家知道什麼叫無形的腳鐐手铐嗎?知不知道?多得很那。名缰利鎖,這個成語知道嗎?名缰,就是說你喜歡名利,這個名那它就是個缰繩,它就把你捆綁起來了。只要你好名,你就死在名下。它是不是個缰繩呢?是不是鐐铐把你拷起來了?喜歡利的呢,利鎖,唯利益把你鎖起來了。你看世間上的人,爲了掙得這些名利。要得名的呢,到處去鑽營,要得一個好名聲。要得利的人呢,到處去追,做生意。這個心呀,晚上都睡不著,吃飯也吃不香。想盡千方百計就要掙這個錢,就因爲他喜歡這個東西呀。名和利就緊緊地把我們捆綁起來了,那是不是腳鐐手铐呀?就是腳鐐手铐呀。包括我們今天,離不了婚姻,離不了愛情,男人離不開女人,女人離不開男人。于是,女人就是男人的鐐铐,男人就是女人的鐐铐。相互就把你栓起來了。是不是的呀,是(大衆)。我就經常看。有人就說,我要早二十年就要像你這樣。我都出家了。我沒結婚我早就出家了。我說來呀,出家多好呀。他說我現在有妻子。有兒女,跑不掉了,把我栓起來了。要跑幾步,那妻子就打電話,怎麼還不回來。再不回來就要收拾你。好,回來回來,那個兒女,也一天打電話,爸爸怎麼還不回來?好,回來了回來了。你看,是不是一種繩索呀?就是一種繩索,包括我們要聽經呀。要聞法呀,要上殿呀,容不容易呀?不太容易。稍微不注意,今天你就不要去了嘛,家裏這麼多事情。你看看,要應酬要掙錢又要工作,兒女又沒人接送,還要做飯,你幹脆就不要去了。好好,不去了,不去了。這個繩索呀,家庭感情名利,這些都是無形的枷鎖。牢牢地束縛著我們世間上所有的人。要是看不穿放不下,我們就被這些東西捆綁起來了。所以說不管是在家出家都沒有一種自在啊。
你說在家人有繩索,出家人沒有繩索嗎?出家人也有繩索。好多人出家了。出了小家,他又鑽進了大家。我剛出家的時候。師父跟我說:你以爲出了家就沒有家了?出了小家有大家。我現在真正體會到,爲啥呢?那時當小和尚,沒體會。現在呢,把我弄在這個位置上。你感受到了,這個大家呀,比那個小家還麻煩。爲啥呢?你在家裏面成一個家,就叁個人、四個人。而且感情好一些,夫妻之間有感情;父母之間有感情,然後兒女之間,自己生下來的有感情。你說什麼話,大多數都還能聽。但是你要是進了這個大家裏面。表面上沒有父子關系,也沒有夫妻關系。也沒有兒女關系。這些出家人都是從五湖四海集結到一起的。你要跟他說話,不聽。我爲什麼要聽你的?你以爲你當了方丈就了不起了?我不聽你的怎麼辦?你趕我走呀。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天下寺廟多的很。廣德寺不留我,我跑到昭覺寺去了。你要叫他改進一樣,不太容易。要叫他做一樣事情,他不做。但是吃喝拉撒,你還是要管他。對不對?我們寺廟裏面有個師父就跟我說,我說:“大家發心哦。大家發心寺廟才能弄的起來哦。…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記8》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