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心的樣子,我就要多痛幾次了!
所以我雖然腳痛,還是一樣和你們來做早課、晚課,絕對不懶惰的;因爲我若懶惰,你們大家都要做這個“住持”了──比丘也要做住持、比丘尼也要做住持、優婆塞也要做住持、優婆夷也要做住持。那麼多的住持是不行的,所以我就辛苦一點,要來隨著你們大家一樣做早、晚功課。我甯可痛得厲害,我坐在那個地方休息休息;你們大家在前面有的人會看見、有的看不見,因爲我就在後面,懶惰一點也可以。
你們唱到“利益報檀那厚德”,最後面這“厚”字要很長很長的聲音,也很大的聲音。
今天我看見這佛前供了有兩包 cheese(起士、乳酪),又有大約糖果之類;怕老鼠給吃了,他又把它拿到上面。想不到在這上面,老鼠也找得到。今天也沒有了!這個佛堂是要小心一點,有老鼠能吃的東西,不要往那兒擺;往那兒一擺,你就是收得再高的地方,也會沒有了。所以我說老鼠會聞味,你們不相信;的確的啊!你吃的東西放在什麼地方,有味道它就會找著!
有人告訴我不是老鼠偷吃去的,是這個“大老鼠”拿去供衆了。無論大老鼠、小老鼠,放在這個地方都能找的到;這是很不容易的,也是很難得的一件事。凡是老鼠愛吃的東西,在佛前不要放那麼久,就是 cheese 雖然有紙包,它也可以咬壞了來吃;所以對于這種性質的東西,供完隨時就拿走。你比如誰拿來供佛,你可以上上香,上完香就叩頭,叩完了頭,隨著就把這個東西拿走;不要擺在那兒時間久了,免得佛堂裏引來老鼠。
比如我們這兒念念佛,那個老鼠出來找東西吃;有的人怕老鼠的,就會嚇得呱呱叫。所以你們各位對這一點要注意。爲什麼我這樣講呢?因爲我聽那個Nordeley(譯音)說,以前我們佛堂裏頭人很少的,老鼠就很多;她去拜幾次佛,都看見那個老鼠跑到那個 garbage can(垃圾桶)去吃東西。她就說那個老鼠很守規矩的,佛前擺的這個供,無論是吃的東西、點心,它不去吃去,它就到那垃圾籮裏頭去找東西吃。但是這種守規矩的老鼠是很少的,不守規矩是很多的!不是它守規矩,或者因爲供桌高一點,它還沒有找到;或者這個老鼠的嗅覺不太聰明,所以找不著!
我們現在新成立這個佛殿,希望沒有老鼠進來;所以在佛前供的東西,時時刻刻都要小心一點!說是:“老鼠也是衆生,你要度衆生、利益衆生,它既然想要吃,爲什麼不給它吃呢?”有一個人這樣給老鼠做辯護律師,給老鼠來辯論。這個辯的理由是很充足的、有理由的;可是我們佛堂是供佛的,不是供老鼠的。老鼠想要吃東西,可以到廁所或者是 kitchen(廚房),或者是其他人吃東西,或者放東西的地方;這佛堂是不准老鼠吃東西,所以我們對這一點要知道!這個給老鼠做辯護律師這個人,這個理由也不成立,也是不能勝利的。
那麼這個佛堂現在是新開始,佛堂的門也就快做好了。這個門做得是又莊嚴、又堅固、又偉大,我用手活動活動,沒有法子把它活動得了,是很堅固的,做得是不錯的!本來今年我們前面這個門,應該選一個好的時候來安門。我昨天對果前講:一早起一點鍾到五點鍾,這個時候是很好;可是這個時候太早了!因爲這個門是做在外面,不是好像佛龛做在裏面,外面看不見;如果一點鍾就開始做外面的門,來回走路的人就會說:“你們這幹什麼呢?”他會以爲我們這有什麼與人不同的情形,所以在這個時候不適宜做。
那麼其余的時候,就是等一等兩點到五點的時候,這個期間是安門最好的一個時候。這個門,雖然是叁個門,但是我們叫“不二法門”,你看這是很妙的!很不可思議!我們這個門建立好了,我們人來回走,就是從這邊這個門了;把那邊那個門鎖上,把 office(辦公室)裏面那道牆也打通了,那個 office 地方又多一點。這是現在的工程,就做得差不多了!
這個廚房、廁所一做好,我們就不做了!把那個房很快就做好,到暑假班時候,決定就不做工了;任何工作都停止,做好也要停止,沒有完成的,在這個暑假班期間也不做了。或者過了這個暑假班,有什麼不圓滿的地方,再稍微做一做它。決定不可以做到五年、或者十年、或者二十年!住可以住五年、十年、二十年,在這兒住、修行;那做工就不可以做那麼多年。因爲我們是修行的,不是做工的;天天都要修行,要用功辦道,有很多的人,都等到這兒來開悟,從這兒要成佛呢!所以我們的工作,大概就要這樣停止了。
今天晚間就開始講這部《占察善惡業報經》。本來我這幾天想看看《占察善惡業報經》的注解,也沒有時間看,這幾天心情也不太好。我今天對你們講,不是講笑話,真的就想找一個人打一打,就好了;但是找來找去,也找不著可打的人。我想要打這個人,罵他幾句他也不出聲,就算了;想要打那個人,我以爲罵他他要駁我嘴,那我就可以打他幾巴掌,也沒有人出聲。大約都知道我要打人,都不講話。那麼今天就碰到果地,我就跟他說:“我要打你!”他是很歡喜要挨打,把帽子摘下就來了;但是我看他一來了,我就跑了!哈!
今天晚間講這部《善惡業報經》,我本來想作一作惡給你們看一看;雖然這個惡也沒有作成功,但是善也是沒有的。不過我雖然沒有作惡,也沒有作善;但是你們聽《善惡業報經》的時候,要小心一點,小心不要作惡!小心要作善!
本來說是禮拜天白天講《大乘起信論》,《大乘起信論》等下個禮拜再講,這個禮拜天不講了;本來可以講的,但是我聽念這個鍾聲偈念得不太好,所以就不講。以後無論哪時候講經,我聽念這個鍾聲偈念不好,我就不講了,我就罷工;這樣子,你們就知道爲什麼法師不講經,是因爲鍾聲偈子沒有唱好。今天的這前叁句唱得都過去,就最後一句唱的聲音短一點。
爲什麼講經要唱這個鍾聲偈?我今天給你們講一講這個鍾聲偈。鍾聲偈,果先那天翻譯了一個 human beings(衆生);這不是 human beings,這是鍾聲,敲的這個鍾。
這個鍾聲雖然就在我們佛堂裏面,但是它可以遠遠傳到叁千大千世界以內--沒有說傳到叁千大千世界以外去;那麼釋迦牟尼佛的這個佛法,要弘揚到百千萬億那麼多的國家裏面去,令那麼多的國家裏面的衆生都聽聞佛法、明白佛法,依照佛法來修行而成佛道。
這講經有功德,這功德做什麼呢?以這種講經功德,來祈禱世界和平、祈禱法界和平,求法界平安無事;以這種好處,報答施主的這種很優厚的德行。講經要有施主、有護法,這護法叫“功德主”,又叫“施主”;施主他布施了,我們講經的這種功德也回向給這個施主,令這個施主也得到無邊的利益。這是這個鍾聲偈的大概的意思。
所以在每逢講經的時候,都念這個鍾聲偈子;念完了鍾聲偈,維那說:“頂禮法師!”也是唱著說的;若有誰願意給法師頂禮就頂禮,不願意頂禮也不要勉強。然後大家坐下,請法的出來請法;沒有請法的,法師就開始講經了。這是沒講經之前的情形;等到講經完之後,大家都頂禮這法師,說是“禮謝法師”。
再這個鍾聲偈子,方才我說念得不太好,但是也很好、也過得去。爲什麼呢?在這兒從來也沒有聽過唱這個鍾聲偈子,就能唱得這樣這也很不錯的,很難得了!我希望在這個“難得、很好”之外,希望更好!“欲窮千裏目,更上一層樓”,你想要看這一千裏遠,你再上高一層樓,看得就更遠一點;這也就是“百尺竿頭重進步”這一個意思。
* * *
“占察善惡業報經”∶這一部經的名字有七個字,前面六個字,是經的別名;後面這個“經”字,是通名。這一部經依照天臺教來講,也分名、體、宗、論、教;依照這五重玄義來講這一部經。
這五重玄義,第一,釋名;講解這部經的名字。第二,顯體;顯明出來這經的體。第叁,明宗,明白這一經的宗趣。第四,論用;論一論這部經有什麼用處。第五,判教相。
“占察”:在這一部經的名字,先講這個“占”字。占,是占驗;就占驗作善得到什麼果報?作惡得到什麼果報?那麼一看這個人是作善、是作惡,就知道他將來的業報是怎麼回事;也就是預先能知道造什麼業,受什麼果報。所謂“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在一般世俗的人去蔔卦,好像用〈易經〉來爻一爻卦,這叫“占”。
察,就是考察,這裏邊就有看一看的意思;看一看你種什麼因,就結什麼果。種善因就得善果、種惡因就得惡的果報,那絲毫都不會錯的。占察什麼呢?占察這個善業和惡業。
“善惡”:我們人人都知道,善就是好;做好事就是叫作善。惡,就是做壞事。這惡有多少種呢?有十惡;善有多少種呢?也有十善。就是這十惡,你把它翻過來,就是十善。這十惡是什麼呢?就是身有叁惡:殺、盜、淫;意有叁惡:貪、瞋、癡;口有四惡:绮語、妄言、惡口、兩舌。
殺生是由你這個身體所造的;偷也是由你這個身體去偷的,造這個偷的業;淫也是由你這個身體去行淫欲。所以殺、盜、淫這叁種,是屬于身的叁惡。
意有叁惡:貪、瞋、癡。我們人都有一種貪心,沒有得到的就想要得到,已經得到的又怕丟了;這都因爲有貪心的關系。所謂“貪而無厭”,貪多少也不餍足、不知足。瞋,是瞋恨,因爲貪得不到了,就生出一種瞋恨心,就動了無明;動了無明就變成癡了。這貪、瞋、癡叁惡,從意發生出來的。
那麼口就有四種惡:绮語,就說話諷刺人、譏刺人,或者說不正當、不正經的話;就是有一種邪知邪見,或者盡講男男女女這些個問題。妄言,就是說假話。惡口,除非他不說話,一說話就好像毒瓦斯那麼毒,令人人都怕。兩舌,這兩頭蛇!兩舌的人,就專門挑撥是非,令人不和;人家本來是“是”他說成“非”,人家是“正”他說是…
《占察善惡業報經淺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