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占察善惡業報經淺釋▪P23

  ..續本文上一頁個罪業太清楚了,那怎麼辦?那你不說清楚了,你罪業就不能滅得清楚。你必須要說得清清楚楚的,才能消滅罪業清清楚楚的。那麼在十方叁寶的面前,在地藏王菩薩的面前,要這樣說罪忏悔。

  那麼有的時候你造了什麼罪,若對大德高僧來忏悔,也是一樣的,也是要把說犯罪的因緣說得清清楚楚的:“我現在知道錯了,我要改悔了!”這叫說罪忏悔,又叫發露忏悔。發露,就是一點都不隱瞞、不藏的,都把它說出來。你無論造了什麼罪,你若能坦坦白白的,把它詳詳細細說出來,都可以消滅了。你若不坦白,就是光這麼說一句:“我犯了殺戒了、我犯了盜戒了!”那不算的。

  “如是禮已,應當說所作罪”:像前面這麼頂禮十方叁寶,然後稱名我地藏菩薩之後,你應該說明了你所做的罪。你做過什麼罪業就說什麼,說得清清楚楚的。“一心仰告”:就是專一其心仰對著佛、對著叁寶,來告訴叁寶,告訴地藏王菩薩。

  “唯願十方諸大慈尊,證知護念”:我現在唯獨願意十方諸佛來證明我所做的罪已經忏悔了,來擁護保護著我,常常地想念我。“我今忏悔,不複更造”:我現在是用真心忏悔,不會再造這個罪業了。

  “願我及一切衆生,速得除滅無量劫來十惡、四重、五逆、顛倒、謗毀叁寶、一闡提罪”:願意我自己和十方法界的一切衆生,很快地就把無量劫以來所造的十惡、四重、五逆、顛倒、謗毀叁寶、信不俱,把這種種重罪都除滅了。

  十惡,就是殺生、偷盜、邪淫、妄語、绮語、兩舌、惡口、貪、瞋、癡。四重,就是殺、盜、淫、妄:殺生、偷盜、邪淫、妄語。五逆,就是弑父、弑母、弑阿羅漢、出佛身血、壞合和僧。顛倒,我做了這麼多顛倒的事情,造顛倒的業;我又謗佛、我又謗法、我又謗僧;說我不信佛,我也不學佛法,我又不信僧了;沒有信心的人,佛也不度了。那麼現在忏悔了!。一闡提,又稱闡提,就是信不俱,沒有信心了。

  “複應思惟:如是罪性,但從虛妄顛倒心起,無有定實而可得者,本爲空寂”:你忏悔完了,你又應該想:我以前所做這些罪業,它的性本來是空的,這些個罪就都是從虛妄、顛倒、無明這個心生出來的,沒有一定實在的體可得,本來是空寂的。罪性本空,所謂“罪從心起將心忏”,你罪從心生起,所以要用心來忏悔這個罪。“心若亡時罪亦無”,你心若把你所造的罪業都忘了,那時候你的罪也沒有了。“心亡罪滅兩俱空”,你心裏忘了你過去所造的罪業,那個罪也就滅了,這兩者都空了。“是則名爲真忏悔”,這就是真忏悔。但是心不容易忘的。

  你好像你偷了人的東西,始終在你八識田裏忘不了;你若殺了人,更不容易忘。總而言之,你做的壞事你想忘了它:“不要記得它,不要記得它!”也不容易忘,越想忘越想起來;過了很久很久的時間,甚至于這一生也忘不了。

  “願一切衆生速達心本,永滅罪根”:我現在願一切衆生很快地就通達心的本體,明白自己的真心,把一切罪根都消滅無余了、沒有了。

  * * *

  那麼,現在這個道場就要造完了,可是魔障就發生了。現在每天晚上有小孩子在外邊打門,來開這個門。爲什麼有這種情呢?就因爲我們這裏邊有很多小孩子。

  說:“我知道了,這是Nancy有個小孩子,瑤仙有個小孩子!”不是這個小小孩子,是大小孩子。這大小孩子一天到晚都是盡想頑皮,所以就把外邊的小孩都給引來了;你裏邊若沒有,外邊就不會來。那我們現在要把這個魔障推出去!裏邊的大小孩子不要一天到晚就盡開玩笑,要有一點正經的事情做。

  我們外邊的人,最好在 lecture(講經)二十分鍾或半點鍾之前,甚至于一點鍾以前,能先到這兒來;來到這兒,我們等講經的時候,就把門插上。那麼小孩子他不能開開、關上,弄出很多的動靜;那時間久了,他也就忘了,就不會有這種魔障了。那麼現在每一個人應該知道這種情形,因爲我們現在這個基礎沒有做好了,所以要有一點定力來降魔。裏邊的這些個大小孩子,不要盡有一些個玩耍的心;那麼外邊的小小孩就不會來了。這是我看見的情形。

  那麼還有一個情形,我覺得我們道場裏邊有很多的芝麻,這芝麻都摻到沙子裏邊沒有了;所以我們各位都要小心一點,不要把芝麻都掉到垃圾桶裏去。

  (錄音帶中,此段上下俱被剪斷,或屬別處衍文。)

  由生至死我一定要信佛,我一定要爲佛教來服務,我要做佛教的護法,我要做一個真正的護法,不要馬馬虎虎的;不要今天這樣子,明天就變了!不可以的。你這一變,就沒有堅固信心。

  L6. 明發勸請願

  次應複發勸請之願,願令十方一切菩薩未成正覺者,願速成正覺;若已成正覺者,願常住在世,轉正*輪,不入涅槃。

  “次應複發勸請之願”:次,就是其次。在這個前邊講第五,現在講第六了。這個是發勸請願。在這個發勸請願,有什麼用處呢?因爲諸佛要有人勸請他常住在世,不入涅槃;佛是慈悲的,他就慢一點入涅槃。那麼這個魔王就不同了。魔王希望人不修行,希望人不成佛;他希望人成佛了,趕快入涅槃不要轉*輪。這是魔王他的宗旨。魔王請佛速入涅槃。

  那麼現在,我們想學這種占察善惡法的人,就應該發勸請佛常住的這種願。所以他說次應發勸請之願。勸,就是哀求的意思。哀求,你要自己發一種誠心來哀求,

  “願令十方一切菩薩未成正覺者,願速成正覺”:現在十方一切菩薩沒有成佛的,我發願他們都快一點成佛。速成,就是快一點成。這個十方,就不是單單東方,或者西方、南方、北方。這十方就是東、西、南、北這四方,又加上東南、西南、東北、西北這四隅,這合成八方,再加上上方和下方這合成十方。這十方所有一切的菩薩。這個菩薩,包括初發心菩薩和久發心菩薩,有初地的菩薩,有等覺的菩薩,這十方一切菩薩。

  正覺,就是成佛。所以阿彌陀佛有四十八願,他願願都是度衆生到衆生成佛爲止。他發願說是十方一切衆生,等到我成佛之後,他稱誦我這個佛的名號,我就一定接引他來成佛;如果他不成佛的話,我也不成佛。因爲這樣子,所以現在末法時代,最好的就是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個法門又簡單、又不費金錢、又不費時間,是最容易修行的法門。

  “若已成正覺者,願常住在世,轉正*輪,不入涅槃”:假設已經成了佛的這個菩薩,我又發願了,請他常住在世,轉大*輪教化衆生,不要入涅槃。那個時候發願,我就不是發願說請那個已經成正覺的再速成正覺。那就不對了。爲什麼?他已經成正覺了,你還發什麼願叫他成正覺?那變成兩個正覺了!一個人成兩個佛,沒有這個道理的!

  魔王就希望我們人不成佛,希望我們人不轉*輪,希望我們人成佛了之後也快入涅槃;那麼現在我們要發願請佛成佛之後,轉正*輪,不入涅槃。不入涅槃那麼做什麼呢?教化衆生,轉正*輪嘛!轉正*輪就不會入涅槃,入涅槃就不會轉正*輪了;所以就是請佛來大轉*輪。

  * * *

  看今天白天來這麼多人,連念佛是什麼意思、繞佛是個什麼意思,他都不懂,真是小孩子!你說問這個問題,這簡直一點意思都沒有。還問說:“這佛像個個都不同,是什麼意思?”你說這有什麼意思?根本就沒有意思。所以在這個沒有意思的期間,我就 答複他說:“佛就和人一樣的嘛!每一個人都不同樣子,你怎麼可以叫佛是一個樣子?”這是答複小孩子的問題,只可以這樣子叫他明白了;他若明白,他就知道佛的樣子每一個不同的,就是和人每一個樣子不同,一樣的道理。

  最可笑的,他就問說:“想要成佛,是不是要學佛?”這還用問?好像你想要識字,你一定要讀書嘛;你若不讀書,你怎麼會識字呢?所以我就用一個最淺顯的道理來對他講--大約翻譯的翻譯得很深,所以他們就不懂了,就不明白了。本來,爲什麼我要這麼樣對他們講?就因爲我看他太小孩子見識;雖然是在大學裏頭讀書,簡直幼稚得不得了。幼稚,就是很小孩子這種見解。所以我說,這不會說話的小孩子想要說話,是不是要跟著大人學著講話?如果他不學著講話就會講,那一定沒有這個道理的。是不是要跟著大人學呢?這個問題都是很淺顯的,但是他來問!

  今天來這些個參觀的人,連繞佛他都不懂,都要問一問。這要是真有知識的,繞佛來回走有什麼好問的?你在家都會走路的,不是一天坐的、一天站的,或者一天躺,都要走路嘛!念佛走路,這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情,何必問呢?他就要問!這麼一個儀式都不懂,你說還讀大學?讀大學的學生爲什麼不懂呢?就因爲他沒有聽過佛法,也沒有參觀過佛教的道場。

  這正是有這麼兩句話說的:“見所未見,聞所未聞。”今天他見的,是他從來所未見;今天我們念觀音菩薩,他從來就沒有聽說過。什麼是觀世音菩薩?沒有聽說過。所以又有一句叫什麼呢?“少見多怪”,因爲他沒有看見過什麼事情,所以他就認爲很奇怪了:“你們這幹什麼呢?這轉來轉去的,轉得我頭都迷了、眼睛也花了,不知道東西南北都分不出來了!”所以難怪他問。

  常住在世,轉正*輪;我們今天念佛幹什麼呢?這就是轉正*輪的嘛!那麼爲什麼不答複他說是轉正*輪?爲什麼說是運動,又爲什麼說是恐怕血都凝結一起了?因爲若運動運動,這血就活動了,這個道理他會懂的。你若說:“喔!我們這裏念佛、繞佛、拜佛、誦經,我們這兒就是轉正*輪哪!”什麼叫正*輪呢?他又給弄糊塗了。所以就講一個淺顯的問題,就說是運動;這是運動,那他不能反對的。爲什麼?運動是強健身體的,所以就這樣來 答複他。

  * * *

  L7. 明發隨喜願

  次當複發隨喜之願,願我及一切衆生,畢竟永舍嫉妒之心,于叁世中一切刹土,所有修學一切功德及成就者,悉皆隨喜。

  上面是第六,發勸請的…

《占察善惡業報經淺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