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淺釋▪P23

  ..續本文上一頁聾者”:假設有人病了,耳朵聾了。“咒胡麻油著耳中,即差”:這個咒,沒有說多少遍,最少都是二十一遍。念二十一遍〈大悲咒〉,用胡麻油來滴到他耳朵裏頭,就好了。什麼是胡麻油呢?就是芝麻油。

  若患一邊偏風。耳鼻不通。手腳不隨者。取胡麻油。煎青木香。咒叁七遍。摩拭身上。永得除差。又方。取純牛酥。咒叁七遍摩。亦差。

  “若患一邊偏風”:這個人患一邊偏風;這就叫半身不遂,就是半邊身,或者手、腳就不會動彈,又叫中風。所以若患半身不遂,“耳鼻不通”:耳朵也聽不見東西,鼻子也不通氣,“手腳不隨者”:手腳也不會動彈;這是半邊,一邊會動彈,一邊不會動彈。“取胡麻油”:用胡麻油,“煎青木香”:和青木香在一起來煎;青木香是一種藥的名字。“咒叁七遍”,也念叁七遍〈大悲咒〉。“摩拭身上”:來擦病人身上。“永得除差”:這半身不遂就會好了。“又方,取純牛酥”:又方,又一個方;取牛油。“咒叁七遍摩,亦差”:咒二十一遍〈大悲咒〉,摩身上也會好。

  若患難産者。取胡麻油。咒叁七遍。摩産婦臍中。及玉門中。即易生。

  “若患難産者”:小孩子不容易生出來,“取胡麻油”:用胡麻油,“咒叁七遍”:來念叁七二十一遍咒;“摩産婦臍中,及玉門中”:用這個油,摩生産的婦女的臍中,及玉門中,“即易生”:就容易生。

  若婦人懷妊。子死腹中。取阿波木利伽草一大兩。清水二升和。煎取一升。咒叁七遍服。即出。一無苦痛。胎衣不出者。亦服此藥。即差。(注:阿波木利伽草。牛膝草也。)

  “若婦人懷妊”:要是有懷胎的婦人,“子死腹中”:胎兒死在腹中。“取阿波木利伽草一大兩”:取牛膝草一大兩,“清水二升和”:和兩升清水,“煎取一升”:煎煮成一升。“咒叁七遍服”:也念〈大悲咒〉叁七二十一遍服下。“即出”:死胎就出來了,“一無苦痛”:一點痛苦都沒有。“胎衣不出者”:假若有胎衣出不來,“亦服此藥”:也同樣用這個藥。“即差”:就好了。

  若卒患心痛不可忍者。名遁屍疰。取君柱魯香。乳頭成者一顆。咒叁七遍。口中嚼咽。不限多少。令變吐。即差。慎五辛酒肉。(注:君柱魯香。薰陸香也。)

  “若卒患心痛不可忍者,名遁屍疰”:名爲遁屍症,什麼叫遁屍症呢?這種病,也就是有一種邪鬼,跑到這個人身上,這個人就心裏痛。“取君柱魯香”:君柱魯香,就是薰陸香,也是一種藥材的名字。“乳頭成者一顆”:因爲這種香,是生出來好像奶頭的樣子;一顆,拿出那麼一顆。“咒叁七遍”:,給它誦叁七遍的咒。“口中嚼咽”:在口裏頭就嚼這個香,也就咽這個水。“不限多少”:不限定吃多少。“令變吐”:變吐,就是把渣吐出去;或者吃上這個藥,就有一種的嘔吐;或又吐又瀉。“即差”:這種的病就會好了。“慎五辛酒肉”:可是要怎麼樣子呢?不要吃蔥、韭、薤、蒜、山裏葷這五辛,也不要喝酒、吃肉。

  若被火燒瘡。取熱瞿摩夷。咒叁七遍。塗瘡上。即差。(注:熱瞿摩夷。烏牛屎也。)

  “若被火燒瘡”:若被火燒成瘡。“取熱瞿摩夷”:熱瞿摩夷就是黑牛的一種糞。要是被火燒成瘡了,就用黑牛的糞,“咒叁七遍”:念叁七二十一遍〈大悲咒〉。“塗瘡上”:把它塗抹到瘡的上邊。“即差”:就會好了。

  若患蛔蟲咬心。取骨魯木遮半升。咒叁七遍服。即差。重者一升。蟲如綟索出來。(注:骨魯木遮。白馬尿也。)

  “若患蛔蟲咬心”:有的時候,很瘦的人肚裏就有蟲。爲什麼這個人瘦呢?就因爲所吃的有營養的東西,給蟲子先吃去了,所以自己就很瘦。有的時候肚裏邊,又常常痛,這都是肚裏頭有蟲子。這個蛔蟲和一般的蟲子又不同,這個蛔蟲很聰明的,在人肚子裏邊會說話,你想要幹什麼,它都先知道。有那一句俗話說:“你也不是我肚子裏的蛔蟲,你怎麼知道我的心呢?”由這一句話,就證明這蛔蟲知道你心裏想什麼。

  這種蟲子,你就給它藥吃,也沒有法子把它打下去。爲什麼呢?你一吃藥,如果你本人不知道,它就會吃;如果生有蛔蟲的這個人一知道了,吃下的藥就沒有用了。因爲蛔蟲知道你吃藥,它在你肚裏,就不吃這個東西;它不吃,你這個藥就沒有效驗,不發生作用了。有的時候,在肚子裏頭,它會說話。但是我以前講,在香港有一個很老的女人,她肚子裏有東西會說話;那個不是蛔蟲,是一種妖怪。這蛔蟲是一種蟲子,專門在你肚裏頭咬你的心;咬你的心時,心裏就痛。這怎麼辦呢?

  “取骨魯木遮半升”:骨魯木遮,就是白馬的尿。“咒叁七遍服”:你念叁七二十一遍咒,給他喝了,“即差”:這個病就會好了。“重者一升”:你若病重了,就喝一升的白馬尿,就多一點,加一倍。

  “蟲如綟索出來”:蟲子就好像綟一條索似的出來。這種蟲子,不是一個,很多很多;它出來的時候,這個嘴就咬著那個尾巴,那個嘴就咬著另一個尾巴,一個咬著一個,一個咬著一個,像一條繩子似的,就從大便出來。

  若患丁瘡者。取淩霄葉。搗取汁。咒叁七遍。瀝著瘡上。即拔根出。立差。(注:淩霄葉。即紫葳葉。)

  “若患丁瘡者”:若有這種的丁瘡。丁,就好像一根鐵釘子似的,釘到你肉裏頭,連到骨頭裏邊,很硬的;瘡,就是長很大的一個疙瘩,在這上邊,出頭爛了,爛了又不好,就叫生瘡。“取淩霄葉”:淩霄葉也是一種藥材的名字。“搗取汁”:把它搗爛了,絞出汁,“咒叁七遍”:念叁七遍〈大悲咒〉,“瀝著瘡上”:把它用布瀝出來,擦在瘡上;“即拔根出”:就把疔毒的根都拔出來,“立差”:立即病就好了。

  若患蠅螫眼中。骨魯怛怯濾取汁。咒叁七遍。夜臥著眼中。即差。(注:骨魯怛怯。新驢屎也。)

  “若患蠅螫眼中”:蠅就是蒼蠅;蒼蠅的毒,把你的眼睛給咬壞了。“骨魯怛怯濾取汁”:骨魯怛怯就是新驢屎;驢新屙出來的糞,要把糞取汁。“咒叁七遍”:也念二十一遍〈大悲咒〉,“夜臥著眼中”:晚上躺著的時候,把它放在眼裏邊,“即差”:眼病就會好。

  若患腹中痛。和井華水。和印成鹽叁七顆。咒叁七遍。服半升。即差。

  “若患腹中痛”:就是肚子痛。“和井華水,和印成鹽叁七顆”:用井華水,和叁七二十一粒印成鹽;“咒叁七遍”:咒二十一遍,“服半升”:取半升把它喝了;大約有一碗多,或者半碗多。“即差”:就可以好。

  若患赤眼者。及眼中有努肉。及有翳者。取奢奢彌葉。搗濾取汁。咒叁七遍。浸青錢一宿。更咒七遍。著眼中。即差。(注:奢奢彌葉。枸杞葉也。)

  “若患赤眼者”:念〈大悲咒〉有治眼病的效驗。赤眼,就是紅眼睛;眼睛本來黑白分明,現在白的,就很多變成紅的了。“及眼中有努肉”:或者眼睛裏邊努出來一塊肉。“及有翳者”:或者在黑眼珠上生一塊白點。“取奢奢彌葉”:奢奢彌葉,是印度文;在中文就叫枸杞,就是中國人常常用來煲湯的那種。“搗濾取汁”:把它搗爛了,用布把水給濾出來。“咒叁七遍”,念叁七二十一遍〈大悲咒〉。“浸青錢一宿”:用幾個青銅錢放到裏邊,泡它一夜。“更咒七遍”:再念七遍〈大悲咒〉,“著眼中”:把它放在眼睛裏邊,“即差”:眼病就會好。

  若患畏夜不安。恐怖出入驚怕者。取白線作索。咒叁七遍。作二十一結。系項。恐怖即除。非但除怖。亦得滅罪。

  “若患畏夜不安”:假設有這麼一種病;什麼病呢?怕黑,一到晚間,就會恐懼得不得了。“恐怖出入驚怕者”:所以到廁所去也不敢去,總害怕。“取白線作索”:找幾條白線,把它撚成一條索,最低限度要五條;五條白線,搓成一條繩。“咒叁七遍”:念〈大悲咒〉二十一遍。“作二十一結”:把它結成二十一個結。“系項”:系到脖子上,“恐怖即除”:這時候,就不會害怕啦!“非但除怖”:不但沒有恐怖了,“亦得滅罪”:也能消滅你的業障,消你的罪業。

  若家內橫起災難者。取石榴枝。寸截一千八段。兩頭塗酥酪蜜。一咒一燒。盡千八遍。一切災難。悉皆除滅。要在佛前作之。

  “若家內橫起災難者”:假設你的家裏邊,常常有飛災橫禍,不如意的事情發生;不是賊偷,就是火燒,不然就是種種的災難。“取石榴枝”:取石榴木的枝子,“寸截一千八段”:一寸一段,把它剁成一千零八十段。“兩頭塗酥酪蜜”:在每一段的兩頭,擦上牛奶油和蜜。“一咒一燒”:每一段念一遍〈大悲咒〉,就把它燒了。“盡千八遍”:盡一千零八十遍;這千八遍,不是一千零八遍,是一千零八十遍。“一切災難,悉皆除滅”:所有的一切災難,都會消滅!“要在佛前作之”:但是要在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像前來做這個法。

  若取白菖蒲。咒叁七遍。系著右臂上。一切鬥處。論義處。皆得勝他。

  “若取白菖蒲”:白菖蒲,也是一種的藥草。你再用白菖蒲,“咒叁七遍”:也念二十一遍〈大悲咒〉,“系著右臂上”:你把它系到右邊的臂上。“一切鬥處”:你到什麼地方和人鬥爭,“論義處”:或者和人去講論道理;“皆得勝他”:無論和任何人辯論,你都可以得到辯才無礙,取得勝利。

  若取奢奢彌葉枝柯寸截。兩頭塗真牛酥。白蜜牛酥。一咒一燒。盡一千八段。日別叁時。時別一千八遍。滿七日。咒師自悟通智也。

  你要想得到宿命通的智慧,就修這種法門。…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淺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