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佛法呢?你學佛法,一天到晚學佛法,學來學去的,來了,你不認識這是什麼法。譬如你們和人打完架,想起我對你們講的話,想起我的功夫來了,“啊!我學了很多佛法,怎麼我那個時候不會用呢?”這樣波羅蜜,“便是妙中寶”,這是妙中之妙,寶中之寶啊!
“若知這消息”,你若知道這個消息,“何愁道不了?”你還有憂愁什麼道不了呢?你若有這種的忍辱力,你的道業一定會了的。諸佛菩薩不會欺騙人的。這是阿逸多菩薩,他說的忍辱的功夫。你們各位,應該照阿逸多菩薩──向彌勒菩薩這樣學習。你要跟著彌勒菩薩這樣學習呀,那你決定成道業。
乾陀诃提菩薩,常精進菩薩。
“乾陀诃提”是梵語,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不休息”。不休息,就是常精進;常精進,也就是不休息。乾陀诃提菩薩、常精進菩薩,這兩位菩薩互相賽跑,這位也是往前精進,那位就不休息。一個是不休息,一個是常精進;一個常精進,一個就不休息。兩個互相你看著我,我看著你,你不休息,我就常精進;你常精進,我就不休息──兩個人晝夜六時行道。這位給那位做護法,那位也給這位做護法,也就是這一位來看著那一位,那一位也看著這一位,兩個人就好像賽跑似的:你往前跑多一步,我也跑多一步;你跑多兩步,我也跑多兩步,總是不能叫你落下。所以,常精進也就是不休息,不休息也就是常精進。
這兩位菩薩,在無量劫以來就是打同參的,怎麼叫打同參?就是兩個人在一起修行。你用功嘛!我比你更用功;你比我用功,我再加多一點用功,就兩個人互相這麼競賽。所以一個叫常精進,一個就叫不休息。這兩位菩薩是真正的修道者,一切都是常精進,一切都是不休息。
與如是等諸大菩薩。
不僅僅這幾位菩薩,那麼還有其他很多的大菩薩。
C3.天人衆
及釋提桓因等,無量諸天大衆俱。
“及釋提桓因等”:和這個釋提桓因等。釋提桓因就是帝釋,帝釋就是叁十叁天的能天主,也就是〈楞嚴咒〉上的“因陀啰耶”。“南無因陀啰耶”,就是指的這個帝釋。所以懂佛法的人,他知道〈楞嚴咒〉裏邊有諸天,有一切的鬼神王,有一切的大菩薩;那麼若不懂佛法的呢,他就說“佛教裏頭沒有這個諸天,沒有二十八宿,沒有什麼……。”因爲他不懂。那麼〈楞嚴咒〉裏,二十八宿也有,一切諸天鬼神什麼都有,都是在〈楞嚴咒〉裏邊包括著。那麼釋提桓因,也就是那個能天主。
“無量諸天大衆俱”:“無量”就是沒有數量。這層天,總起來說有叁十叁天,要是分析來講,每一天裏邊又有無量的諸天。也就好像這世界有──此世界、它世界、無量諸世界,此國土、它國土、無量諸國土。這個天也是這樣子,也有無量諸天。“大衆俱”,這很多很多的都聚會到一起。
A2.正宗分(分五)
B1.詳釋極樂依正莊嚴令生信樂 B2.特明淨土殊勝勸令發願
B3.正示持名功德令知修證 B4.廣引諸佛稱贊令斷疑惑
B5.佛贊功德稀有令感佛恩 B1(分二)
C1.總標極樂依正之名 C2.別顯極樂功德莊嚴
今C1
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
“爾時”:就是當爾之時;就當這些無量諸天和這些無量菩薩、無量聲聞、羅漢、比丘、比丘尼僧、優婆塞、優婆夷,在大家聚會到一起這個時候。“佛告長老舍利弗”:釋迦牟尼佛就告訴最有智慧的這位長老,他的名字叫舍利弗。
“從是西方”:從,就是從這個地方;是,也就是這個地方。什麼地方呢?就是當時的印度,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說法那個地方。從這個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祇桓精舍這兒,開始來算,向西方,“過十萬億佛土”:經過十萬億這麼多的佛的國土,“有世界名曰極樂”:那個地方有一個世界,這個世界它的名字叫什麼呢?叫“極樂世界”;這個世界是最快樂的世界,再沒有這麼快樂了,至極無以複加,快樂到極點。
“其土有佛號阿彌陀”:這個國土有一位佛,這位佛叫什麼名字呢?叫“阿彌陀”。“阿彌陀”是梵語,翻譯過來一個意思是“無量光”,也可以說是“無量壽”。無量光,是他的光明無量,照十方國土無所障礙;無量壽,是他的壽命經過百千萬億大劫也不窮盡。這一位佛,成佛了之後,也是不休息的。幹什麼呢?
“今現在說法”:現在給大家說法呢!他不是一個沒有事情做的佛,是有事情做的。幹什麼呢?就是說法。佛的工作就是說法。你誰能說法,就是佛的工作;你不說法,就是魔的工作。所以你要說法,“若不說法度衆生,此生等于白往還。”你若不說法教化衆生,這一生就等于白走一趟一樣;白走一趟,就是一點什麼益處也沒有。白,中文那個白,就是什麼也沒有得到,白費功了,就是wastetime了。
C2.別顯極樂功德莊嚴(分叁)
D1.總釋極樂之名 D2.別明依報莊嚴 D3.特顯正報功德
今D1
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爲極樂?其國衆生,無有衆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爲極樂”:這個是佛自己設出問答。因爲舍利弗雖然是大智,但是他也不曉得怎麼樣問。好像昨天我問你們,有什麼問題沒有?Haveanyquestion
Nobodytalking(沒有人講話)。因爲你們不知道問什麼好,所以我就問你們了。記得嗎?我問你們:“下雨好不好?”你們也沒有說好,也沒有說不好。但是,我再給你們舉出一個比喻來──這個下雨,做土匪的,很討厭下雨。爲什麼呢?因爲走路一點也不好走,那土匪也就很討厭的了:“我想去偷東西,下這麼大雨,把我身上都澆濕了。我拿一個手電筒,濕了,它也不著了。”偷東西不方便了。這個走路的人呢,Holiday(度假)的這個人也覺得,“唉!我來到這兒旅行的,下雨了,我什麼也沒有看見。”也很討厭的。
你說,下雨好?下雨不好?這兩個人就說它不好。但是那個種田的,或者種花的就說:“哦,這次下雨,我種這個田呀,我種這個花呀,這回下這個雨最好了,我這花能多賣幾千塊錢!”你說好不好?那個種果園子的說:“這回下雨呀,我這個果樹得到這個雨的滋潤,今年蘋果長得又肥又大,又甜的。這個金山橙Orange也是一樣。”你說好不好?所以這就沒有法子講。你說講經說法好不好?有的人相信佛法的,就說好,有的人妒嫉佛法的,他就說不好。這個你又有什麼辦法?這是昨天我問你們的問題。
現在這部《佛說阿彌陀經》,本來是應該由舍利弗來問,但是舍利弗不知道怎麼樣問,所以釋迦牟尼佛自己設出問答來,我來問你這個問題。什麼呢?“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爲極樂?”你說一說這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那國土,它怎麼叫極樂呢?爲什麼緣故名爲極樂啊?告訴我,講啊。這麼問舍利弗。
這個時候,大約停有五分鍾的時間,舍利弗也沒有話講,雖然他有那麼大的智慧,可是怎麼樣啊?眼睛呀,不知道說什麼好。
我這個講經,就是表情,我給你們作戲呢!這舍利弗睜著眼睛,不曉得講話了。好像你們一樣,問你們有什麼問題沒有?睜著眼睛,不曉得說。那麼不曉得說,等著等著,這時間是寶貴的,釋迦牟尼佛也等不了了,“好了,我answer(回答)你這個問題,我告訴你。”
佛說,爲什麼叫極樂呀?“其國衆生”:就是阿彌陀佛那國土,他那國裏頭的衆生,都是從蓮華化生的。“無有衆苦”:因爲從蓮華化生,是清淨所生,不是欲愛所生;清淨所生,就是沒有男女這種欲愛,不是由這種淫欲心所生出的這個身體,所以他就無有衆苦。
我們爲什麼會有衆苦呢?就因爲我們這個身體,是由父精母血,這一種汙濁東西所成就的。就因爲這種汙濁東西,所以一天到晚就想這個汙濁的事情──男人多數就想女人,女人多數…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 參.前言 肆.釋文》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