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不執著虛空,無所執著。
K3.成熟衆生願
悉除一切惡道苦 等與一切群生樂
如是經于刹塵劫 十方利益恒無盡
我常隨順諸衆生 盡于未來一切劫
恒修普賢廣大行 圓滿無上大菩提
“悉除一切惡道苦,等與一切群生樂”:完全斷除一切地獄、餓鬼、畜生這叁惡道的苦,平等地賜給一切衆生快樂。“如是經于刹塵劫,十方利益恒無盡”:像這樣子,經過刹塵劫那麼多的劫,都常常這樣來利益十方一切衆生,沒有窮盡的時候。
“我常隨順諸衆生,盡于未來一切劫”:我常常隨順一切衆生來修學普賢十大願王,窮盡未來際的一切劫。“恒修普賢廣大行,圓滿無上大菩提”:我常常都這樣修學普賢菩薩的廣大行門,來圓滿無上大菩提的善根,令它無欠無余。
K4.不離願
所有與我同行者 于一切處同集會
身口意業皆同等 一切行願同修學
所有益我善知識 爲我顯示普賢行
常願與我同集會 于我常生歡喜心
“所有與我同行者,于一切處同集會”:所有和我同修行普賢十大願這種行門的修行人,在任何的地方,我們都能聚會到一起。“身口意業皆同等,一切行願同修學”:我們的身、口、意叁業也都是一樣的,一切的行願我們也都一樣的同修學。
“所有益我善知識,爲我顯示普賢行”:所有對我有利益的善知識,都教我普賢菩薩的這種修行的行門。“常願與我同集會”:有緣的人才能聚會到一起,沒有緣的人就是想聚到一起都不可能的。所以常常能在一起修道的人,都是生生世世有這種願力,要在一起修行用功,同聚會在一個法會裏邊。“于我常生歡喜心”:對我常常生出一種歡喜心。若是沒有緣的人,你就是對他再好,他也不覺得好;若是有緣的人,你就再怎麼罵他、打他,他都會生一種歡喜心。爲什麼呢?就是因爲有緣。所以人與人之間是有一種微妙關系的。
K5.供養願
願常面見諸如來 及諸佛子衆圍繞
于彼皆興廣大供 盡未來劫無疲厭
願持諸佛微妙法 光顯一切菩提行
究竟清淨普賢道 盡未來劫常修習
“願常面見諸如來”:我發願要常常到十方國土去親自看見一切諸佛,親近一切諸佛。“及諸佛子衆圍繞”:和一切佛的弟子大衆在一起,來圍繞、贊歎、供養諸佛。“于彼皆興廣大供”:對這一切的衆會都發起廣大的供養心,供養一切的諸佛、一切的佛子。“盡未來劫無疲厭”:我這種的廣大供養心,就是盡未來劫也沒有厭倦的時候。
“願持諸佛微妙法”:我再發願受持十方叁世一切諸佛微妙甚深的法,我願意依照諸佛微妙的法門去修行。所謂: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你們不要以爲佛法這麼容易就明白了,佛法不單不容易明白,就是遇見佛法也是非常難的,所謂“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善知識難遇”。佛法難聞,我們現在已經聞著佛法了;人身難得,我們也已經得到這個人身了;善知識難遇,我們要找這個善知識。“光顯一切菩提行”:我要光大佛教,令一切覺道的行門放光,顯現于宇宙之內。“究竟清淨普賢道”:得到究竟清淨的涅槃境界,圓滿普賢的這個菩提大道。“盡未來劫常修習”:盡未來劫,我都要常常修習這一切的普賢行。
K6.利益願
我于一切諸有中 所修福智恒無盡
定慧方便及解脫 獲諸無盡功德藏
一塵中有塵數刹 一一刹有難思佛
一一佛處衆會中 我見恒演菩提行
“我于一切諸有中,所修福智恒無盡”:我在叁界一切諸有裏邊,所修的福德和智慧,常常是沒有窮盡的。你想要修福就要做好事,你想要修慧就要多學佛法。你多做善功德就有福;你多弘揚佛法,轉大*輪,教化衆生,這就會開智慧。這樣就福也無盡,智慧也無盡。“定慧方便及解脫,獲諸無盡功德藏”:定力也圓滿,慧力也圓滿,用權巧方便和解脫的法門,得到沒有窮盡的這種功德藏。這功德藏猶如虛空那麼大,如法界那麼多,所以盡未來際也不會窮盡。
“一塵中有塵數刹”:在佛法裏邊,大中能現小,小中也能現大。一粒微塵是最小的,可是在一粒微塵裏邊又能現出無量無邊的諸佛國土。“一一刹有難思佛”:以每一個世界裏邊的每一粒微塵作爲一個佛刹,在這一個佛刹裏邊,又有無量無邊那麼多微塵數的諸佛國土;在這每一個諸佛國土裏邊,又有不可思議、沒有法子知道有多少那麼多的佛。“一一佛處衆會中”:每一位佛都有一個法會,這些法會裏邊都有諸佛、菩薩、聲聞、羅漢恭敬圍繞、贊歎。“我見恒演菩提行”:我看見這些諸佛海會裏邊所有的菩薩、所有修道的人,也都修行普賢菩薩所修的這個菩提行。
K7.轉*輪願
普盡十方諸刹海 一一毛端叁世海
佛海及與國土海 我遍修行經劫海
一切如來語清淨 一言具衆音聲海
隨諸衆生意樂音 一一流佛辯才海
叁世一切諸如來 于彼無盡語言海
恒轉理趣妙*輪 我深智力普能入
“普盡十方諸刹海”:普遍到十方諸佛國土的刹海裏邊。海就是衆多的意思,言其無量無邊,你沒有法子知道它有多少的數目。“一一毛端叁世海”:在每一個毛端上邊,又現出十方叁世一切諸佛的刹海。“佛海及與國土海”:所有的佛猶如大海那麼多,所有諸佛的國土也多得不可限量。“我遍修行經劫海”:我這修行的時間也是無量無邊的,猶如大海深不可測。
“一切如來語清淨”:一切諸佛如來說法的語音都是清淨音。“一言具衆音聲海”:在一句話裏邊就具足一切的音聲海,這音聲也是無量無邊的。《地藏經》裏邊就說佛有雲雷音、大雲雷音、獅子吼音、大獅子吼音等這一切的音聲海。“隨諸衆生意樂音”:佛的這個音聲海,也是隨順一切衆生所歡喜、所願意的音聲而演說。“一一流佛辯才海”:每一種音聲都流出佛無量的叁昧辯才,所以叫辯才海。佛是一音演說法,衆生隨類各得解。佛當時說法的時候,雖然只是以一種的語言說法,可是一切種類的衆生都聽得懂,不需要翻譯,所以佛說法是不可思議的。
“叁世一切諸如來”:叁世若往事上講,就是過去、現在、未來;若往理上講,就只有一世,沒有過去,也沒有現在、未來。怎麼說呢?你說那是過去,它已經過去了;你說這個是現在,這個現在又過去了;你說未來,未來還沒有來,又何必講它呢?所以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你若明白了,叁心了不可得。這個叁世諸佛也就是一個理,是一個包括的詞。你若單說過去吧,把現在又遺漏了;你若說未來吧,過去、現在也都不包括在內了。現在說叁世,就把過去、現在、未來都包括在內了。這是總起來說,是一個總說。諸如來就是無量無邊那麼多的如來,也可以說你對著哪一個如來就是哪一個如來。
“于彼無盡語言海”:十方叁世一切諸佛都以他們沒有窮盡,好像大海那麼無量無邊的語言海。“恒轉理趣妙*輪”:常常來轉這種理趣微妙不可思議的*輪。這個“理”是對事而言理,就是講理論。“趣”是趣入,是“理”所表現出來的這個道理,好像我們現在講經說法,就是講的理趣。這個理趣有深有淺,有廣有狹。“我深智力普能入”:我修行深般若這種行,所以有深般若這種智慧的力量,普遍能入一切如來的音聲海。
K8.淨土願
我能深入于未來 盡一切劫爲一念
叁世所有一切劫 爲一念際我皆入
我于一念見叁世 所有一切人師子
亦常入佛境界中 如幻解脫, 及威力
“我能深入于未來”:我不單能深入一切音聲海,而且未來的一切音聲海我也能深入,“盡一切劫爲一念”:能夠納萬劫爲一念,放一念爲萬劫。一切劫也就是一念,一念也就是一切劫。這個道理很不容易明白,現在我舉出一個公案來,把這個道理形容一下就容易懂了。
中國的杭州有五個天目山,就是東天目、西天目、南天目、北天目、中天目。這天目山爲什麼叫天目呢?因爲這些山上的每一個山頂上都有兩個水泉,遠遠看起來就好像山的兩只眼睛似的,所以就叫天目山,有很多修道的人都在那兒修行。在西天目山上有一個山峰叫倒挂蓮華,形狀就像一朵蓮華倒挂著似的,有一位高峰妙禅師在這兒修道。
他爲什麼要到這兒修道呢?因爲他每次一坐禅就沖盹,就是睡覺,這麼一睡就不得入定,昏沈特別重。你們聽過《心經》,在講“苦集滅道”的集谛的時候,講了二十六種的煩惱。其中有一種煩惱就叫昏沈。昏沈爲什麼是煩惱呢?因此你修道這一昏沈就不得入定,不得入定就生出一種散亂心。高峰妙禅師想自己找一個方法來對治這個昏沈。他知道西天目這個倒挂蓮華的地方可以打坐。這個地方打坐是可以打坐,但如果一昏沈睡著了,就會跌到山澗裏邊去。這個山澗有幾千萬丈深,如果從上邊跌下去的話一定是粉身碎骨。
高峰妙禅師就豁出生命,來到倒挂蓮華這裏修道,坐在萬丈的…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