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掙錢爲什麼

  掙錢爲什麼  淨空法師、陳大惠老師主講  (共一集)  2013/1/5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21-682-0001

  陳大惠:師父,這麼多年來,我們有幸能夠一而再、再而叁的能夠采訪您老人家,向您老請教天下事,可以說事無巨細。您老非常慈悲,都給我們非常圓滿的解答。我們相信,儒釋道當中蘊涵著宇宙人生的真理。這麼多年來,世界各國很多的觀衆,無數的觀衆,看到、聽到您老的慈悲開示,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家庭、社會,甚至國家的方向,我們感到無比的幸運。這次我們這個題目叫「掙錢爲什麼」,是這麼一個題目,很多企業家都想通過這個節目向您老來請教問題。開始之前,我們聽說就前幾天,馬來西亞的首相納吉先生,攜夫人專程到香港拜訪您老。我們就發現最近這個時期,很多國家的領導人都來向您老來請教。據您老觀察,這是爲什麼?

  老法師:納吉並不是專門來看我的,他是到香港度假。

  陳大惠:度假。

  老法師:順便來的。因爲從前有約,他說我如果有機會到香港,我一定要來看你。所以他很守信用,來了之後就跟我聯系,想看我的六和園,看我們的種菜。

  陳大惠:到您老住的地方。

  老法師:結果這個保安,因爲他是現任首相,所以是一級保安,那會擾亂居民。因爲他要香港保安,還要深圳保安。我說這個太麻煩,所以我說,你不必來了,我到你旅館去看你。

  陳大惠:大家很關心,這些領導人向您老所請教的,最關心的是什麼問題?

  老法師:還是社會安定的問題,大家都認爲這個社會動亂時間太久了,如何能夠恢複安定和諧?他們來問我。我覺得這是個教育問題,如果我們把教育辦好,這問題都能解決。那這個教育是聖賢教育,今天社會最缺乏的,倫理教育、道德教育、因果教育、宗教教育,宗教就是聖賢教育。

  陳大惠:您說這個很奇怪,很多的企業家,他們掙了很多的錢,和這些領導人所關心的不一樣,他們關心就是掙錢爲什麼。這個他們想來想去想不明白,所以很想問這些問題。

  老法師:掙錢做好事。

  陳大惠:做好事。

  老法師:對,這個才有意義、才有價值。因爲有錢可以能夠行善,可以能夠積德。人不是這一生,人有後世,縱然不談後世,人也想留名於後世,積德於後世。不但幫助現前的苦難衆生,還要幫助往後。這就很有意義、很有價值。

  陳大惠:聽到您老這樣的講,很多人會想到,這個和人的觀念可能有關系。

  老法師:對,沒錯。

  陳大惠:那有的人就不是這個觀念。

  老法師:對。

  陳大惠:觀念不相同,結果肯定不相同。

  老法師:不一樣,不錯。所以還是要多讀聖賢書,了解古代做大官他怎麼想法,有大財富怎麼想法。無一不是爲一切苦難的人民離苦得樂。這個想法就是佛菩薩的想法。

  陳大惠:師父,可能有的政要,也包括一些企業家,他們可能會問,佛菩薩即使真有的話,他跟我有什麼關系?我爲什麼要學他們?

  老法師:佛菩薩就是自己,不是別人。我們中國人講良心,良心就是佛菩薩。

  陳大惠:良心就是佛菩薩?

  老法師:沒錯,佛菩薩就是有良心的人,心地非常善良,看一切衆生就跟自己一樣。年老的,是我的父母,是我的長輩;年幼的,是我的晚輩;跟我年齡差不多的,都是兄弟姐妹。看到別人苦是我自己苦,我要如何幫助他離苦得樂。這個人就是佛、就是菩薩。

  陳大惠:師父,那很多的政要、企業家就問,很多人不相信佛菩薩,他們照樣吃喝玩樂,不也過得挺好的嗎?

  老法師:不一樣,那個樂,樂的感受不相同。有人那個樂是真樂,你無法想像的。一般吃喝玩樂,這是外面的刺激,就像打嗎啡、吸毒那一種樂一樣,這個樂是要付出很大的代價。這個他現在疏忽了,他如果懂得的話,他絕不取這種樂。

  陳大惠:那要是這麼說的話,很多人,包括專家學者,也這麼看。

  老法師:沒錯。

  陳大惠:那就是有很多政要、專家學者,那些大富長者、有錢人,他們都看錯了,是外行人,看熱鬧的。我們中國老話,外行看熱鬧。

  老法師:對,內行的看門道。

  陳大惠:師父,很多人那豈不是人生的價值觀是錯誤的?

  老法師:不錯。

  陳大惠:你看人家吃喝玩樂,住高樓洋房,享受。很多都以這個爲國家的幸福指數。

  老法師:如果你要是回過頭來看看,真正有道德、有學問的隱士。

  陳大惠:隱士?

  老法師:對,他們不做官,他們也不要財富,住的小茅蓬,選擇的居住地方,這小橋流水,那種樂是天然的,那是真樂。日出而作,日沒而息。這種人快樂、長壽、健康。你看現在都市的人,顛倒了,早晨起床十一、二點鍾,晚上睡覺的時候,天快亮了才睡覺。這是反常,反常對於身心付出的代價太大了,許多疾病圍繞著你,壽命也短促了。

  陳大惠:您知道,很多人的價值觀都是及時行樂,他們會嘲笑那些隱士,你們來人間白來一趟,我們什麼都享受過。

  老法師:那不一樣,你那個享受是昙花一現,他的享受是永恒的。這個田園之樂他想像不到,身心健康,有幾個好朋友在一起讀書,讀書是第一樂。

  陳大惠:師父,我們讀古書,發現評價一個國家領導人是有標准的。孟子講,「望之不似人君」,就這樣的人那就麻煩了,他當領導麻煩了。我們在觀察新聞的時候發現,世界各國很多西方這些領導人,像個大老板、像個商人,望之不似人君。很多人說,這不像做買賣的嗎?

  老法師:現在確實是這樣的,變質了。

  陳大惠:那問題出來了,是孟老夫子這個標准過時了,還是這些領導人真的錯了?

  老法師:真的錯了,孟子不會過時,這些大聖大賢他們所觀察的、所得到的東西是永恒的,超過時空的。你譬如說在中國,我相信中國文化絕不止五千年,五千年是有文字記載,不能說沒有文字就沒有文化,我相信我們老祖宗傳下來的,五倫、五常、四維、八德,決定超過一萬年。這個東西永恒的,不受時間限製,也不受空間限製,放之四海皆准。無論哪個國家民族,就是現在,你給他講這些,他聽了歡喜,他能接受。

  陳大惠:師父,那您知道,西方的這些領導人可都是人民選出來的。

  老法師:對。

  陳大惠:那豈不是說人民的標准也錯了?

  老法師:沒錯,問題就在此地。我不贊成民選,這個事我講了幾十年了,人家問我,我都不贊成。民選不容易,人民都是菩薩,就選出佛這種皇上來了,民選要標准!

  陳大惠:民選是每個人都替自己的利益考慮。

  老法師:對。

  陳大惠:老百姓都是這樣的。

  老法師:不,老百姓的利益,要是統統顧全老百姓的利益,好。選上,老百姓有沒有得利益?而且任期很短,任期短就很難負責任。你譬如說,我們看到選舉的,選舉所費用的錢很多,用的這些精神,他做上了只有四年、五六年,他要把這個本錢拿回去,還得要賺一筆。

  陳大惠:做買賣。

  老法師:對,就是這樣的。這個我們看太多了,我們看了很傷心。

  陳大惠:師父,我們剛才說的意思就是,老百姓考慮自己的利益,就他是從私心來出發、來選領導人,但是沒有人替天下來考慮。

  老法師:沒錯。

  陳大惠:所以他很有可能就選不出來,符合天下利益的這種。

  老法師:是這樣的。還有真正好人不願意參加選舉。爲什麼?在選舉臺上說我好,說別人不好,這話怎麼能說得出口?

  陳大惠:師父,現在說不出口就當不了領導。

  老法師:那他就不當,所以他就隱居了。

  陳大惠:那在這種製度下、在這種觀念下,選出來的人豈不是有問題的人?

  老法師:是有問題。可是湯恩比以前說過,民主製度之下,投票人要負責任。你選出來的,投票人不負責任的話,都有因果責任。這個話說得很正確。

  陳大惠:師父,我覺得您老說的這種見識和智慧,恐怕一般人真的是沒聽過,我是老百姓,我投總統一票,選誰,我還要承擔因果責任。

  老法師:應該有責任,爲什麼?你選的好人,你做了一樁好事;你選的那個人不是好人,你幫助他幹壞事。

  陳大惠:那我看不出來這人是好人、壞人。

  老法師:不是。所以這問題在此地。所以國家要教,到最後統統是教育問題。你說中國古老的教育,你就不說別的,就是用這四科,這老祖宗這是絕對不會錯誤的,五倫、五常、四維、八德,用這個標准來衡量,決定選到好人。

  陳大惠:不是出於自己私心來投票選。

  老法師:對,決定是好人,好人一定受了好教育。確實,這是二戰之前,歐洲一些專家學者研究中國爲什麼沒有滅亡,四個古文明叁個都沒有了,爲什麼它還存在,研究這個題目。最後的結論,可能是中國人重視家庭教育的關系。這個話是南昆大的教務長告訴我的。我跟他講,這個答案正確,非常正確。

  陳大惠:教育。

  老法師:對,中國人確實在整個世界各個不同族群當中最懂得教育。所以我常講,中國古人有教育的智慧、有教育的理念、有教育的方法、有教育的經驗,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家。而且這個東西它世代承傳下來了。

  陳大惠:師父,那豈不是說中國五千年以上的政治文明要比西方的政治文明要先進?

  老法師:先進太多了。

  陳大惠:高太多了?

  老法師:高太多了,真的。

  陳大惠:師父,但是我們罵了一百多年了,一直認爲那都是封建落後的,那都是欺壓人民。

  老法師:不是,那不是這樣的。那是什麼?少讀書的關系,你真正把中國書讀多了,你就明白了。而且我們老祖宗世世代代累積的,那就是乾隆做了一樁好事,把它編成一套《四庫全書》。

  陳大惠:《四庫全書》。

  老法師:這次納吉來看我,我也是給他建議,要學文言文,要讀《四庫全書》。

  陳…

《掙錢爲什麼》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